首页 / 投稿 / 正文

魏晋南北朝 汉族,在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中,北朝汉族士族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西晋八王之乱后,国力日衰。永嘉五年,匈奴大军围攻洛阳,七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建兴四年,长安失守,西晋灭亡。中原陷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大动乱。各少数民族纷纷南下,

五胡乱华

在北方地区建立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统一了北方后,它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国家所处的区间,决定了它们无法回避与汉族士族的合作问题。作为有着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两个差异性极大的民族,如何搞好同汉族士族的关系,如何合作,是摆在北朝少数民族统治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北方汉人士族为何要入仕胡族政权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是一个集官僚阶层与知识分子于一身的特殊阶层,也是一个垄断的文化层面的贵族阶层。无论哪一个政权执政,都必不可少的要与这个阶层合作。无论是符氏的秦,还是拓拔氏的魏,慕容氏的燕,在文化上都是落后的,汉化是他们实现稳定统治的必然选择。

在这个时代,士族与政治是划上天然的等号的。自东汉以来的选官制度决定了官僚集团基本都是由士族充任,而那些累世为官的士族在政治、文化和社会影响力上都是非常强大的。士族需要政治权力去保障他们身份的高贵,去保障他们门第的杰出,在政权更迭之际,他们也迫切需要新来的统治者承认他们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特地位。

北魏孝文帝

西晋灭亡后,北方人民有一部分随晋室南渡,还有一部分逃往西北建立了前凉,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可以或者说能够离开故土。这些留下来的人中,士族也占了一定的比例。面对新来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些士族或出于维护家族权益,或为了自身利益,纷纷投入新来政权的怀抱。

入主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样需要这些汉族士人的合作。比如前秦的符坚就是一个对汉族文化非常仰慕的君主,前秦的国家大事基本上都是由汉族的王猛掌控。王猛对前秦进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并提拔了一大批汉族士人进入官僚体系,使得前秦迅速发展成一个汉化的政权,国家实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很多汉族士子与胡族统治者合作,是带着改变胡族统治方式,为汉人谋取政治上的平等的心态的。西晋灭亡的事实,他们不得不接受外来胡族的统治。但他们中的很多人,想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胡族政权的统治方式,推进少数民族的汉化,让这些胡族政权被同化成汉化的政权。

与北朝合作的汉族士族

抱有这种想法的士族在北朝士族中占绝大多数。他们与胡族统治者合作出仕之后,首先会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将少数民族政权按汉族政权的形式设置官职,提拔汉族士人,争取汉族地主支持。在经济上注重发展农业,兴修水利,改变胡族政权的经济结构;广建学宫,鼓励读书,鼓励胡族学习汉族文化,用文化去同化、融合这些少数民族。

二、汉族入仕的方式

汉族士族取得与北方政权的合作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就是依靠门荫制度入仕。北朝自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后,也仿照汉族确立了门阀制度,规定那些先朝勋臣之后,“才堪优引者,随才铨授”官职。具体做法是按照先人的官职高低来给予其后人相应的官品,或者以先人战功的高低给予相应的官位。

对于一些家道中落、父兄一代没有担任较大官职的中下层士族中的才能优异者,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也不会视而不见。

前秦、北魏乃至后来的东、西魏,都有完善的察举制度。

这是一种以士人居住地的州、郡升官向中央举荐出仕的方式,由“郡察孝廉,州举秀才”。

每年朝廷都会按照实际情况给予州郡一定的推举名额,州郡升官负责向朝廷举荐人才,在举荐过程中也对州郡官员实行考核,如果推荐的人不行,也会追究相应的责任。

州郡察举推荐的人选,中央政府会责成中书省对其进行“策问”,也就是复核。这种复核主要是考核被举荐人的权变和经义两方面的知识,并确定人才的等级,以便授予相应的官职。

选拔官员

北朝也学习了汉代的做法,在中央设立“太学”,选拔一些士族子弟在里面学习,毕业后通过考核就可以担任官职。

《魏书》记载,北魏太武帝时,“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人”,孝文帝迁都后,又在洛阳建立了“国子学”和“四门小学”,将胡族和汉族的官僚子弟送入其中学习。

由于少数民族贵族对学习不太重视,所以这些太学生中,汉族士人子弟占了八成以上。

三、胡族政权中汉人的作用

在魏晋时期,中国进入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期,这与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汉化有关,但汉人士族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

汉族士族进入统治阶层之后,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会按照汉族的习惯做法和文化习性来对少数民族政权进行改造。

南北朝地图

这种改造首先体现在官制上。少数民族政权刚开始建立时,往往官位比较少,官员的职责也不是很清晰,而同期的汉族政权则具有完善的职官系统。所以他们会按照汉族政权的职官系统,为胡族政权进行改革和完善。

《魏虏传》记载,北魏入主中原之后,“稍僭华典,胡风国俗,杂相揉乱”,当时的政治制度和组织结构仍然保留了胡族部落的风格,无论是制度的完整性,还是行政职能贯彻的连续性,都有着很大的不足。

在汉族士人大量进入北魏官僚系统之后,北魏也对这种政治结构进行了改革。

皇始元年,北魏在尚书省设置三十六曹,“令大夫主之,大夫各有属官,其有文簿、当曹,欲以省弹驳之烦”,这种改革无疑会增强皇帝对行政机构的控制,形成一种以内制外的政治格局。

在牧民方面,少数民族政权一般没有民户和军户的区别,他们是全民皆兵的。

这种制度有着一定的长处,但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而汉人的编户齐民制,是建立在农耕方式上的一种利于治民的制度,在胡族政权由游牧向农耕转变的时期,正是汉族士人对其进行了改革,使得编户齐民成为北朝的政治制度,不但经济上实现了飞跃,也巩固了政权的统治。

胡人汉化

随着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控制的加深,他们与中原汉族士人的结合也更加紧密,汉人在朝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

从北魏文成帝到献文帝之止的二十年间,朝廷中最为重要的尚书省官员中,汉族士人占了近四十人,超过总数的七成。

这说明在处理国家重大事务上,汉族士人的权力和话语权越来越大。

以总揽政事的录尚书事为例,北魏的录尚书事共有七人,其中卢鲁元、陆丽、常英、闾毗四人皆为汉族士族,所占比例也超过了一半。

这固然是这些汉人受到皇帝的宠信的缘故,也是当时少数民族政权不断汉化,统治者依才用人的结果。

四、汉族士人的军事贡献

汉族士人在北朝政府文职中的作用很好理解,这是汉族文化先进性导致的。一般说来,从武力上来说,少数民族军人往往以骑兵为主,作战勇敢,悍不畏死,非汉族士族能比。但是实际上,汉族士族在军事领域为北朝做出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北魏建立后,随着国土的拓展,无论是出于稳定人心还是稳定局势的需要,都决定了统治者必须全方位的与汉族进行合作。这种合作不单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军事领导权,也有一部分移交到了汉族之手。

司马楚之

北朝入主中原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军队的数量也随之增多。由于少数民族人口不多,这些增加的士兵基本是以汉族人为主。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些汉族士兵,起用汉族士人中具有军事才能的人担任统帅,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

北魏起用的汉族将领很多,司马楚之、王慧龙、朱修之等人都是被委以重任的大将。

这些人往往都是当时的准军事组织坞壁的首领,手下有着一大批忠于首领、战斗力强悍的坞兵。

在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很多汉族士族大姓都招揽流民,建坞壁自保,他们手下的坞兵身经百战,纪律严明,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也是统治者需要利用和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从结果上来看,无论是司马楚之、朱修之,还是后期的李崇、邢峦,都是北魏的军事领导核心成员。

据《北史》记载,北魏太武帝时,司马楚之担任北魏安南大将军,封琅邪王,以拒宋师。他也不负重望,“破宋将到彦之别军于长社。又与冠军安颉攻拔滑台,禽宋将朱修之、李元德及东郡太守申谟,俘万余人。上疏求更进讨,太武以兵久劳,不从,以散骑常侍征还。”

还有一些精通兵法的汉族士人在北朝的军队中担任参谋一类的职务,虽然他们不用上阵拼杀,但他们靠自己的才智,为北朝的部队建设、军纪整肃和获得战役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几乎每一位北朝大将手下都有由汉族士人组成的参谋班子,甚至那些会天文观星的汉人都被北朝胡族将领重用,“观天象而决军事”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作法,因此汉族士人在北朝的军事领域也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五、汉族士人在文化融合中的作用

“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征服,首先是文化上的征服”。五胡乱华之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得到保留,也正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征服或者说融合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在这种文化融合中,北朝的汉族士族们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

王猛这个名字,是应该被我们记住的。他是开启汉族文化融合胡族文化的先驱。他是第一个统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的大臣,也是在政治、文化、经济和军事上对胡族进行重大改革,推进之后胡族汉化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

王猛是前秦皇帝符坚最信任的大臣,他在胡族内部大力推行儒家文化,制定儒家礼仪,兴建学校,让少数民族同胞学习汉族文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前秦的汉化程度非常快,出现了“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工商贩于道,盗贼止息,田畴修辟,帑藏充沛”的良好局面。

在他的努力下,各民族都学习儒家学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在乱世的中华得以沿续下来。

文化的融合不是哪一个人能做到的,是一大批汉族士族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管北朝哪个政权,都汇集了一大批汉族知识分子,都推崇儒学治国,并影响了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将儒家思想和文化定为国策。

就是在汉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羯族政权后赵,也广建学校,推行儒学。

这种汉族文化的传播改造了胡族政权,也推动了胡族汉化,更可贵的是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种子。

六、汉族士族在民族融合上的作用

当然,我们肯定汉人在胡族政权中的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将少数民族统治者想像得那么美好。毕竟非我族类,胡族对汉族也不是信任的,还是存在一大批对汉族猜忌、排斥甚至打压的力量。在胡族内部,是否汉化是一个争论很久的问题,从人数上来说,反对汉化的少数民族贵族阶层还是占了大多数。

民族融合

为了处理好这种民族矛盾,也是为了安抚胡族贵族,所以北朝出现了胡汉分治的两套职官系统,也就是在朝廷中既有胡族为核心的一套职官,也有一套以汉族为主的职官。要注意的是,这两套职官系统虽然表现上是相互制约的,但胡族职官系统是掌握实际权力的,也得到是少数民族统治者信任和偏袒的。

历史的潮流是不可抗拒的,虽然胡族守旧势力非常抗拒汉化,但汉文化的融合能力太强大,先进性代替落后是历史规律,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违背的。在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中,民族融合是大势所趋,是历史潮流。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极大包容心的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格局,而魏晋时期的动乱和少数民族南迁,以及胡汉两族的合作,无疑是民族融合的推手。

五十六支花

从结果上来看,汉族士人为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统治方式和文化基础,是非常符合统治者利益和全体人民利益的,这就使得双方的合作有了广大的基础。在当时代表生产力的汉族的巨大吸力面前,少数民族都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向汉族靠拢,向汉文化靠拢。这是历史规律,也是中华民族的幸事。

正是因为在这些汉族士人的推动下,在民族融合的历史大势力下,历经四百年的大分裂最终被统一代替,一个容纳了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新的盛世即将到来。魏晋南北朝,是封建社会黎明前的黑暗,它以文化的包容、民族的融合和思想的大放异彩孕育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最高峰——隋唐的到来。

参考文献:《魏书》、《北史》、谢保成《中国史学史》

史册号网友观点:一个说民族大容合,一个说民族大灾难。

真搞不懂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311211510065369.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