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孙子兵法的作战篇经典故事,孙子兵法十三篇典故?

1、 李牧示弱败匈奴 侬氏大意失昆仑

二 、逸而劳之 晋公大败楚王

亲而离之 谣言逼走乐毅

3、 卑而骄之 冒顿大败东胡

乱而取之 勾践终灭吴国

四 、烧敌粮仓 曹操取胜官渡

无粮而返 贰师兵留敦煌

5、 犒师时弦高乱秦军企图

樽俎间晏婴挫范照阴谋

六 、烛之武巧舌退秦师 丘记室尺素降伯之

七 、耿�巧计攻城 亚夫坚守破敌

八 、圆阵外向 李广解汉军困窘

自环为营 卫青破匈奴严阵

九 、张巡草人借箭 满宠移城诱敌

十 、减灶示弱 庞涓中计身丧马陵

增灶示强 羌人上当怯战崤谷

十一 、遭奇袭赵括兵败长平

出奇兵冯异大胜赤眉

十二 、赵奢因敌制胜 孙膑避实击虚

十三 、曹刿夺气败齐军 寇恂攻心拔坚城

14、 袁绍食饵兵竟蹈覆辙

张绣遏归师终成败局

十五 、坚城必攻 王邑兵败昆阳

君命不受 亚夫平定吴楚

【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翻译〗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翻译〗

【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

在《孙子兵法》这本书中,主要是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战争经验,而且也向大众揭示了战争的一些自然规律。

这本书向我们描述了很多的战争经验,而且也向大众揭示了一些在战争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规律。就比如说,在战术和战略方面,我们分别认识到了这两个真理。在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要从全局层面上树立必胜的信念,而且在具体的作战部署上应该小心谨慎,谨慎做决定。

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

《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

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想的高度浓缩和精辟概括,它从宏观上对决定战争胜负的政治、军事等各项基本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并对战争的发展进程和最终结局进行预测,尤其强调用兵前的周密谋划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其中,“慎战”是孙子指导战争实践的基本主张,“五事七计”是他用以预测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兵者,诡道也”则指出了用兵的要领,运用智谋。

“慎战”、“五事七计”、“诡道十二术”等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战略概念,属“庙算”的具体内容。

《作战篇》第二、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

“作”是“制造”“兴起”之意。

“作战”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

本篇继《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谋攻篇》第三、讲的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

前三篇说的是战略运筹。

《军形篇》第四、讲的是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

《兵势篇》第五、讲的是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

《虚实篇》第六、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以多胜少。

以上三篇是作战指挥。

《军争篇》第七、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

《九变篇》第八、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

《行军篇》第九、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

以上三篇是战场机变。

《地形篇》第十、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九地篇》第十一、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

以上两篇是军事地理。

《火攻篇》第十二、讲的是以火助攻与“慎战”思想。

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 。商全军覆没,帝辛自尽。

柏举之战:孙武、伍子胥、阖闾。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吴起。5万--50万。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白起。12万--24万。全歼楚军。

鄢郢之战:白起。7万余-----楚国举国之兵(一说35万)。全歼楚军。

即墨之战:田单。不详。将燕军逐出齐国。

鄗代之战:廉颇、乐乘。20万--60万。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 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 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井陉之战 韩信 3万--20万 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 韩信 数万--20万 灭齐

昆阳之战 刘秀 不足2万--42万 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 耿弇 数万--20多万 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 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 曹操 数万--数10万 迫降30万

官渡之战 曹操 2万--10余万 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 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 张辽 7千--10万 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 陆逊 5万--8万 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 马隆 3500--数万 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 王猛 6万--30万 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 谢玄 8万--97万 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沙苑之战 宇文泰 数万--20万 伏击战,歼8万余人

玉壁之战 韦孝宽 不详--15万左右 城邑保卫战,歼7万余人

金乡之战 于仲文 8千--10万 全歼敌军

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红军第一、二、三、四反“围剿”战争

孙子兵法故事有很多,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几个著名的故事:

1、揭竿而起

据说孙子在休息期间,看到自己的部队都在闲逛,没有任何训练和准备。于是孙子便揭竿而起,挥舞双锤,招呼部队训练。这个举动让部队们感到非常震撼和振奋,于是在孙子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激烈的训练和演练。

2、断燕雀之志

孙子很讲究在战场上别出心裁,他强调要想获得胜利必须要有一定的策略和计划。有一次孙子与吴王见面时,他通过比喻告诉吴王:“治国如烹小鲜,用兵如断燕雀之志。”

3、破釜沉舟

据说孙子曾经在荆州进行战斗,但是他的士兵不太听从他的指挥,几乎每次都要以惨败告终。

当时孙子决定破釜沉舟,他下令将所有的锅和船全部破坏,只留下一口锅和十只船。

他告诉士兵:“我们现在只有一口锅和几只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输了,我们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敌人,只有战胜他们才能保住我们的所有财产。

”这个决定起到了激励士气的作用,最终孙子与他的士兵取得了胜利。

4、回军作战

孙子在《孙子兵法》中讲了“回军作战”这个策略,即不要让敌人看出你的一些弱点或者缺陷。应用这个策略的一次历史事件就是孙膑和吴起让敌人看到了他们的后军,疑惑军队已经被分成两部分,甚至心生骄傲和轻敌,于是先锋被孙膑、吴起伏击,取得了胜利。

有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用空城计破曹操、孙子兵法中的兵不厌诈等等。

这些故事都告诉人们,在战争或一些重要的场合中,不能只靠强大的力量和勇气,更需要巧妙的计谋和智慧来取得胜利。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思想依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商战、竞选、升职等场合,只有能够善于谋略和用智慧去处理问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谋略思想是一种非常珍贵而又必不可少的素质,它能够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时事半功倍,把握机遇并获得成功。

以下是一个谋略取胜的故事:

在古代中国,有一个叫做诸葛亮的智者,他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一次,诸葛亮领军攻打魏国,但由于魏国军队实力强大,蜀汉军队陷入了困境。

诸葛亮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士兵在夜里点燃数十万个火把,然后分成五个部队,每个部队都带着火把,从五个方向向魏军营地行进。

魏军看到火光照亮了整个战场,以为蜀汉军队人数众多,于是惊慌失措地撤退了。

这个计策被称为“空城计”,成为了蜀汉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

1 孙子兵法中的故事讲述了用谋略取胜的经典案例。

2 孙子兵法中的“城下之盟”讲述了智者扶助弱者来造成强大的战斗力,诱敌深入来陷入被动局面,最终用谋略取胜。

3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对于一个实力较弱的个体或团队,如果能够应用智慧和谋略,发挥出对手的弱点,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在竞争中胜出的机会是很大的。

先胜而后求战,出自《孙子兵法·形篇》。先胜而后求战,古代作战指导原则。

《孙子兵法·形篇》: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谓胜利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求同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指要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等有胜利的把握再打。

        吴宫教战是孙武为向吴王展示自己的军事理论,在吴王阖闾宫殿做的一场军事训练演示。

        典故发生在公元前512年,当时吴王阖闾在仔细阅读了孙武晋献的兵法十三篇,又召见孙武进行了广泛的交谈,内心非常敬佩。

        但又心生疑窦,在诸侯国间雄辩善谈的说客很多,他们往往缺乏真才实学。

        为了试探孙武的军事才能,吴王阖闾让孙武训练后宫挑选的180名宫女,随后经过孙武的训练,宫女具备了基本上阵杀敌的技能。

         让吴王阖闾认识到孙武的才能,遂拜为大将,以弱吴攻强楚,攻陷郢都,成就一代兵圣孙武神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l20230711131810a01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