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沆瀣一气与黄巢的故事?
①
公元875年,王仙芝起义屡破城池,皇帝于是下诏招收一批文武大臣,于是命令崔沆担任主考官,当时参赛的就有黄巢,本来文武状元都是黄巢的,可是对于这么优秀的人,僖宗自然是要见一见的,这一见,可就出了乱子,黄巢的相貌实在过于丑陋,于是僖宗把他给踢出了公门,黄巢一落榜,作为第二名的崔瀣顺理成章成了文科班状元,然而这个崔瀣本就是崔沆的门生,他这一中状元,那些平日里对崔沆阿谀奉承的人自然是来赞美他,说他教徒有方之类。
这些人也是闲的没事,看到崔沆的名字中带个沆字,而崔瀣的名字中带个瀣字,于是大家伙叫沆瀣沆瀣的叫他们,更有才华者给编了两句话出来,“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以此来形容他们两人的关系。
②
沆,瀣是两个人,由于他们串通一气,挤掉黄巢的功名,导致黄巢造反。
二、沆瀣一气主人公?
沆瀣一气的主人公是崔沆、崔瀣。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在京城长安举行一次规模很大的考试。有个考生名叫崔瀣,很有才华,被阅卷考官崔沆选中。
按当时规矩,考中后的崔瀣,要以门生身份去拜谒考官恩师崔沆。两个人相见时,有爱凑趣之人把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了一句话“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三、亢壑一气读音与意思?
拼音:hàng xiè yī qì
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
“沆瀣一气”泛指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成语出处
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成语典故
唐代盛行科举制度,当时的读书人都争着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了就能做官。
崔沆是唐僖宗年间的官员,官至礼部侍郎,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 , 在京城长安举行一次规模很大的考试,崔沆担任主考官, 许多读书人都来到长安应考。考生中有个人名叫崔瀣,颇有才学。
应为沆瀣一气。沆:四声hang,瀣:四声xie,一:一声yi,气:四声qi。沆瀣一气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这是个有典故成语。崔沆和崔瀣是唐朝两个人的名字,崔瀣参加科举考试,崔沆录取了他。有人嘲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因此,沆,瀣两个字不能乱用。
③
沆瀣一气
反馈
拼音:
hàng xiè yī qì
解释: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出处:
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语法:
沆瀣一气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
狼狈为奸、同流合污、狐群狗党、通同一气、串通一气、朋比为奸、浑然一体、臭味相投、通合一气
反义词:
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精诚团结、自命清高、同心同德、泾渭严分
四、沆瀣一气主要讲了什么?
沆瀣一气主要讲了崔沆和崔瀣在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
讲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现在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了一起。
五、楚庄王和刺客的故事?
春秋时期,陈国的国君陈灵公贪酒好色,不理朝政,经常与两位大夫孔宁、仪行父沆瀣一气,与新寡少妇夏姬整日厮混,甚至在朝堂之上,取出夏姬所赠的衣物,互相戏耍,不成体统。
陈国一个正直的大夫泄治,不满国君荒淫无忌,出于对国家的忠心,冒死上谏,因此得罪了孔、仪二人,此二人在陈灵公面前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之后获得陈灵公首肯以后,不惜花重金雇了一名刺客,除掉了眼中钉泄治。自此之后,君臣三人是更加肆无忌惮,时常前往夏姬处饮酒作乐,完全把朝政抛诸脑后。
夏姬有一个儿子叫夏徵舒,人高马大,力大善射,对于母亲的行为心如刀割,却无可奈何。在他18岁的时候,灵公为了讨夏姬的欢心,让她的儿子继任他父亲生前司马的职务,手掌军事大权。
恰巧有一天,君臣三人又到株林淫乐,夏姬因儿子还在家,不便作陪,他们君臣酒酣耳热之后,互相戏耍,胡言乱语,简直不堪入耳。夏徵舒心生厌烦,找借口退出,任由他们胡闹。
灵公见夏徵舒不在,指着仪行父问道:“徵舒生得人高马大,有些像你,莫不是你与夏姬生的?”
仪行父笑着答道:“徵舒双眼炯炯有神,极像主公,应是主公所生!”
孔宁从旁插嘴道:“别开玩笑了!主公和仪大夫没有跟夏姬来往的时候,徵舒就已经出生了,怎么可能是你们生的?其实他的爹很多,是个杂种,恐怕连夏姬也记不清了!”
三人一起拍手大笑,继续饮酒,夏徵舒在屏风后面听得清清楚楚,一下子气的是七窍生烟。于是把母亲锁在内室,自己从后门走出,吩咐家丁、军士将府邸团团围住,大声喊捉拿淫贼。
灵公等人闻变欲逃,灵公被夏徵舒一箭穿心,其他二人溜掉了,他们二人逃到了楚国,求见楚庄王,瞒下君臣淫乱不提,就只说夏徵舒造反,杀死了陈灵公,请楚国派兵平乱。
楚国派遣大军,以吊民伐罪的名义,来到陈国,轻而易举地就抓住了夏徵舒,以杀君叛逆的罪名,车裂分尸。之后灭除陈国国号,改为楚县,命公子婴齐留守其地,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