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西安观音寺及银杏的传说故事?
安区罗汉洞村终南山古观音禅寺内的千年银杏树;古观音禅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约有1400年历史,为终南山千年古刹之一。
传说,这棵银杏树是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手栽种,已有1400年光景,因有游客拍得太漂亮现在已经成网红树了。
每年到银杏叶变黄的时候,前来参观的游客把银杏树围的水泄不通,今年因为疫情门票更是一票难求。
二、诗礼银杏典故?
①
1 诗礼中有关银杏的典故很多,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
2 古代诗人常以银杏来比喻人生,例如《离骚》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是在用银杏比喻人生的途径,表达出了人生的苦痛和无奈。
此外,银杏还在祭祀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周礼》中就有“祭祀秋时之神”,其中所谓“秋时之神”就是指银杏。
3 在现代,银杏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许多地方都有银杏景区,以欣赏银杏的美景和观赏银杏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主题,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②
是关于银杏树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传承和文化意义的一个典故。
银杏树在中国的众多诗词中被广泛提及,如《诗经》中的《中谷有蓷》、《楚辞》中的《九章·招魂》、《离骚》中的《召南·国破》等,它作为古代诗词中的常用意象,代表着坚强、不屈不挠的生命力和灵魂的不灭。
在汉代的文献中,银杏又被称为“鬼木”,因为它在秋天的季节中更有灵性之感,在冬天的时候尤其能体现出坚韧和质朴,因而得到人们的崇敬和推崇。
在现代,银杏树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不仅被用于建筑、美化、绿化等方面,还被视作中华文化和生命力的象征,蕴含着深透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③
是出自《诗经·大雅·王之涣》中的一首古诗,在诗中提到“于嗟徂兮,叹曰嗟兮!维树杪之,烝(鸟)止息之;维女美之,招我以(去)!”表达了一个关于银杏树的传说故事。
据传说,当年一个千金小姐和一个贵族青年在树下相遇,经过一番鸟语花香般的交谈,他们相约再见,但是直到两人都老去归西,再没有在这树下相见。
这首诗意境高远,令人感叹银杏的深情历史与传奇色彩。
④
关于这个问题,《诗经》中的《小雅·采薇》中有“彼采萧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其之子,三岁不言,如椽笔兮。”
这里的“萧斯”指的就是银杏树。在古代,银杏树被认为是长寿之树,具有神秘的力量,经常被用来作为祭祀神明的树木。
据说古时候,祭祀活动中常会用银杏叶或树枝来装饰祭坛,或者将银杏叶、果实作为祭品献给神明。因此,银杏在古代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诗礼典故中的一部分。
⑤
诗礼银杏典故是指在古代诗经和周礼中都有关于银杏的记载和用途。在《诗经·大雅·荡》中有“荡荡上帝,下民之辟,赫赫师尹,民具尔瞽。稼及耆艾,宜尔室家。陆夷之言,悦于荆桃。岂不爱尔,以我观之。黍稷重穋,玄鸟归飞,食我农夫。”其中“耆艾”即为银杏,意为“尊老爱幼,保障家庭”。
在周礼中,银杏被列为“禁木”,只能由天子和诸侯使用。据《周礼·春官·天官》记载,天子祭祀时需要用到银杏木制成的祭器,如杯、盘、匜等。银杏木的用途也被广泛运用在建筑和家具上,如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常常使用银杏木制成的柱子和梁架,而贵族家庭则会使用银杏木制成的家具和器皿。
⑥
典故:至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建造诗礼堂,以表敬意。堂前有银杏树两株,苍劲挺拔,果实硕大丰满,每至仲熟。孔府宴中的银杏,即取此树之果,故名”诗礼银杏“,是孔府宴中特有的传统菜。
三、银杏有关的古文典故?
与银杏有关的古诗典故:
《辋川集·文杏馆》【唐】王维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赏析】
《辋川集》此诗描写的是文杏馆的景色。
《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
【宋】梅尧臣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鸭脚是宋代最早对银杏树的别称。《诗话总龟》中记述:“京师旧无鸭脚,驸马都尉李文和自南方来,移植于私第,因而着子,自后稍稍蕃多,不复以南方为贵。”这首诗反映的正是北方人不认识鸭脚的情形,就像南方人不认识胡桃一样。
北京潭柘寺有一株辽代银杏,传说每逢新主登基,必生新枝,乾隆称之为“帝王之树”。银杏树可活数千年。从栽到结果需要20余年,40年后才大量结果。公公栽树,孙儿采果,所以又叫“公孙树”。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出自:宋 李清照《瑞鹧鸪.双银杏》
译文:风度韵致,仪态雍容,看起来并不十分奢侈华丽,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还是显得逊色几分。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
银杏是我国稀有的珍贵树种。它的种子银杏也叫白果。
具有抑制真菌、抗过敏、通畅血管、改善大脑功能、延缓老年人大脑衰老、增强记忆能力、治疗老年痴呆症和脑供血不足等功效。除此以外,银杏还具有耐缺氧、抗疲劳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因此具有极高的食疗价值。早在古代中国人就有食用银杏的习惯。
据《孔府档案》记载:孔子教其子孔鲤学诗习礼时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事后传为美谈,其后裔自称“诗礼世家”。
至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1295年被元成宗再封为衍圣公),建造诗礼堂,以表敬意。堂前有银杏两株,苍劲挺拔,果实硕大丰满,每至仲熟。孔府宴中的银杏,即取此树之果,故名”诗礼银杏“,是孔府宴中特有的传统菜。
“诗礼银杏”就是我知道的银杏典故。
四、银杏典故?
长兴人原称银杏为白果,宋时进贡,皇帝赐名银杏。
五、西安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作为13朝古都的西安,南依秦岭,北临泾渭,土地肥沃,人杰地灵。
古树名木作为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有机组成,记录着西安历史沧桑巨变。
”据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介绍,经第三次普查,西安境内的古树名木有18658棵,其中500年以上的古树有279株,而“寿”高千年以上的古树就有72棵,拥有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树,在经历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后,绝大多数濒临绝种,但在中国,银杏树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在最新出版完成的《西安古树精粹》中,千年银杏树就有8棵,树树显华丽,棵棵有典故。
目前,正是银杏落叶观赏季,除了古观音禅寺,还有以下地方可供游人前去观赏。
周至县楼观台宗圣宫下院2600年银杏树,高14米,胸径近3米;长安区子午街办天子峪村百塔寺内1500年银杏树,树高31米,树冠达百余平方米;蓝田县辋川镇白家坪村1200年银杏树,高20米,胸围5米;户县祖庵镇重阳宫880年银杏树,树高30多米,树身空心处曾长出柏树,人称“银抱柏”;周至县楼观台说经台810年银杏树,树高28米,胸围4.5米,主干上寄生一株桑树,人称“银杏抱桑”;长安区滦镇街办内苑村600年银杏树,树高20米,胸围4.5米。
六、银杏与秋天的故事?
秋天的银杏叶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有的时候,它也代表着无限凄美……
这是在几百万个银杏叶里的一个银杏叶的浪漫故事。
它,已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全身披上了秋天的颜色;
它,像一把小小的展开来的纸扇,留住往日的回忆。
它在的地方,往往是有些人魂思梦绕的地方,因为那里,给人们留下太多回忆……
终于有一天,它经不住岁月的洗礼,从树上飘了下来,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蝶儿。
蝶儿飞啊飞,飞入了一望无际的稻田,那里全是稻子,看起来象一片金海,有的稻子被风吹动,就似金海里泛起的波涛。
蝶儿飞啊飞,飞入了色彩绚丽的果园,那里的苹果见了它一个个羞红了脸,那里梨子见了它,一个个炫耀自己的皮肤,那里的柿子见了它,脸上发起了烧,结果越烧越红。
蝶儿飞啊飞,飞向那一望无边的田野,咦,那几天还看到有小朋友在玩的呢?一阵风吹来,还真冷啊!它想家了,赶快归于自己的家,那棵永远的银杏树。
七、王屋山的银杏树的来历?
在河南济源市,有着号称"道教第一洞天"的王屋山。没错,就是愚公移山中差点遭了殃的那座山,这里风景秀美,又有着各种各样神秘有趣的传说故事,是远近闻名的4A级景区。不过,很少有人知道是,其中最神秘的,还要数山中的一颗古银杏树。
银杏树虽然不是什么稀奇树种,而且由于它寿命极长,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我国千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并不少见,但这棵的树龄却高达2500年,已经堪称奇迹。
我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可以说这棵树见证了中华民族一半的成长历史,其江湖地位不言而喻,更是全国"五大银杏树"之一,吸引了不少人来这里祈福许愿。
在当地,古树还有着"七楼八拐棍"的一个说法,意思是这株古老的银杏树需要8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一圈,而这一棵树的占地面积就有普通7栋楼那么大。有数据统计,银杏高达45.7米,树围9.4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颗银杏树。
不过,要说古树神秘,甚至被人尊称为"神仙",光靠活得久长得大可不够,真正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古树还有着"预言家"的本事。每当国家发生天灾人祸等重大事件,它都是会自断树枝用以警示世人。这听起来虽然匪夷所思,已经属于"玄学"的范畴了,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如今在古树周边,散落着好几个非常粗大的枝干。不仅旁边详细记载了断枝时所发生的大事件,还用玻璃罩保护了起来。其中两个个据说就是1976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水爆发前夕,老树分别断落下来的断枝。
对于这种神奇的现象,有人说是因为当年老子归隐王屋山,把拐杖扎在了地上,后来就慢慢长成了这株通灵了的银杏树;也有人认为王屋山钟灵毓秀,历来是道家圣地,老树通灵也很正常。但是站在科学的角度,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在老树脚下不远,还有着一口不老泉。泉水清凉可口,涓涓细流常年不断。据说这不老泉在老树还没有生根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历史更加悠久,因此有"千年古树万年泉"的说法。
一棵树、一口泉相伴走过了无数岁月,看遍了沧海桑田,于是很多人又把它们当作了爱情和长寿的象征。夫妻、恋人来老树下海誓山盟,老人则结伴到不老泉边喝一口不老泉水,祈求身体健康长命百岁,每个人都能收获不一样的幸福和感动
八、青龙山地质公园的传说?
青龙山坐落在燕山脚下,滦河之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境内,北与迁安市搭边,南与开滦赵各庄矿接壤。深山峡谷,曲项还幽。东有滦河,西南邻近清水河,故此山原名为清河山。
据说,当时由于清水河内的王八精与东海龙王之子小青龙,为了争夺美鱼蝉主而争斗,引起河水泛滥,周边百姓遭灾。
尚未成仙的冀献堂从此路过,发现此事,受菩萨指点,为了降妖除魔,在清水河中修建一座桥,将王八精压在桥下;在清河山顶修建了一座,石门石窗的庙,将小青龙压在清河山下。
从此以后,河水温顺,百姓安康。但为了镇摄妖魔,除山顶建有石门石窗的庙宇外,还专门修建了,供奉菩萨烧香拜佛殿;道士习练功武,吟颂经文的道观、寺院、柴房;还有古钟亭;及千年银杏古树等,使青龙山一带的百姓安宁。冀献堂为之功德圆满,被收为下八仙之一。
即青龙山神话传说故事在当地民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