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从古至今德育有关的故事,姬昌有哪些德育故事?

罪人不孥,有亡荒阅。——《尚书·大传》

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国语·周语》

一位老禅师在禅院里散步,忽见墙角下有垒起的石头,他一看就知道这是徒弟违反寺规,趁着禅师没在家的时候跳出寺院玩乐去了。

正在这时,老禅师听到墙外有脚步声,知道是徒弟回来了,于是他躬下身体,趴在石头上让徒弟踩着他的背下了墙头。

徒弟低头一看,才发现自己踩着的是师父的脊背,顿时觉得无地自容,后悔不迭,但出乎徒弟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而是拍着他的肩膀平静地说:时间不早了,快回去吧!

韩非子寓言故事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五蠹》

译文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幼儿园的德育故事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是龟兔赛跑这个故事让小朋友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而且老师讲的都比较详细,生动小朋友们学习的也很认真,这可以在小朋友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很大的帮助,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不可以半途而废,更不应该半途偷懒

在孩子小的时候树立正确的三观。

通过古文、白话文故事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德行。

德育教育和品德培养的故事。对于学生通晓经典,见证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道德修养意义重大的故事。能为读者们提供一点“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精神食粮,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就是故事内容以教人知世懂理,为人处事,尊老爱幼等。

陶行知运用了德育性原则中的疏导性原则;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遇事沉着冷静,不急于表态。

在培养学生品德时,循循善诱的效果比较好,要比传统教育下的粗暴对待效果好得多。

面对王友的错误,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度,用充满赏识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诚实守信、尊众师长、为人正直、敢于承认错误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

陶行知用赏识唤醒学生的良知,让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接受教育,从而在心灵深处产生改正错误、完善自己的愿望。

现实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错误并不难,难的是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对孩子的赏识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慢慢恢复了知觉,便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

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好心救你,你为什么要恩将仇报呢?”蛇说:“别忘了我是一条蛇”。

然后蛇头也不回地走了,农夫后悔万分,临死前叹息道:“我怜悯了坏人,应该受到惩罚。”这个故事是说,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对那些恶人即使仁至义尽,他们的本性也是不会改变。

农夫和蛇,讽刺了那些恩将仇报的恶人和帮助恶人的伪善的人。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西北风呼呼地乱刮着,路上几乎没有一个行人。

一条蛇不幸被冻僵了,卷缩着身子躺在路旁不能动弹。

这时,一个好心的农夫拿着一把锄头路过这里,无意中发现了那条快要被冻死的蛇。

农夫看着奄奄一息的蛇,觉得它非常可怜。

于是,悄悄地走到蛇的身旁,缓缓地伸出双手抱起它。

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它,甚至还怜惜将它往自己温暖的怀里送。

打算用自己暖暖的身体来温暖它冰冷的身躯,它说:"你好事做到底吧,我就喜欢咬人,不咬人我就不舒服。

"使它慢慢苏醒过来。

那蛇得到温暖以后,果然苏醒了。

渐渐地睁开眼睛,缓慢地活动了一下身躯。

醒来以后,说完就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农夫忍着钻心的疼痛,悔恨地说:"我救了你,你不但不感激我,反而要狠心地咬我蛇就立刻露出了它的本性,农夫忍着钻心的疼痛,悔恨地说:"我救了你,你不但不感激我,反而要狠心地咬我是好,但不应该救那些本来就很坏的人。

"农夫听了,默默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去可怜那些不知悔改的坏人了。

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305291322081fe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