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张九龄是客家人,客家先辈!唐朝宰相张九龄是讲白话的抑或是客家?(下)

因为文章比较长,所以分成上下篇。

上篇说到了张九龄的简单情况和“雅言”的演化,并分析了白话和闽南话不可能是张九龄上朝使用的语言的原因。

上篇都是作铺垫的,下篇才是重点。

唐朝“雅言”跟客语更接近

韶关因地处湘粤赣交界处,方言众多。目前可知有客家话、虱婆声、白话、连滩话、瑶语等。

那么,张九龄最有可能用什么方言呢?

我们这回根据历史和现实情况,用排除法去合理分析——注意是合理分析,不是绝对的说法。

瑶语显然可以首先排除。这个道理不用多讲,大家都明白。

再说白话。据《韶关市各民族方言土话》一文考证,白话传入韶关时间不长,早期白话人口为清末从清远县迁来。包括乐昌白话、英德白话、连州白话在内的韶关白话,也就只有83年的历史。

1938年,由于广州沦陷,国民党广东省党政军机关均搬到韶关,韶关成为战时省会和广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也成为广东抗战的大后方。是宽容的、以客家人为主的韶关人接纳了从珠三角大量逃难过来的讲白话的人。因此,现在的韶关市区仍有些讲白话的人存在。

白话也绝对可以排除掉了。

连滩话属闽南方言系统,在曲江县是弱势方言。曲江县连滩话村民一般都自认曲江连滩话即是闽南话。这些村民的先祖主要从明末清初迁入。所以,连滩话也不可能。

剩下的只有虱婆声和客语了。

虱婆声,又称韶州土话。

仍据《韶关市各民族方言土话》一文:“虱婆声在韶关市区乃是一种弱势方言,大部分虱婆声村民都自认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大码(马)头”,少数人自称祖先来自福建或粤北各县。

有些村民能说出祖居地的地名和迁徙年代,但多数村民称来自‘江西大码(马)头’。

迁徙年代早者始于宋初,晚者止于清初。

”如果讲虱婆声的村民所言属实,且看迁徙年代就可以把虱婆声排除了。

于是,唯一的答案便浮出水面了——韶关是客家大本营地区,客家方言是该地区最为通行的方言,客家话在韶关民间有“韶关话”之称(区别于老韶关话即土话)。

实际上,据《简明广东史》记载,西晋永嘉年间,已有少量中原人经鄱阳湖沿赣水进入粤北(含韶关),专家考证认为,这说明早在两晋时期,韶关境内就已有客家方言流行。

张九龄讲官话带点古河北话的味儿

为了展现说服力,我们不妨继续合理分析。

这个分析是建立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的——作为中原移民的“官N代”的张九龄,根正苗红,绝不可能讲越语或白话,也因为地处粤北的韶州,绝无可能讲闽南语。

安禄山起兵反叛于范阳

他最有可能讲的是,唐朝官话挟带点范阳的方言——他祖籍河北范阳。

唐朝的范阳人讲的方言其实跟官话也差不了多少。

据考证,《中原音韵》为北音的基础方言。唐朝杨士勋的《谷梁传疏》说:“冀州者,天下之中州,自唐虞及夏殷皆都焉,则冀州是天子之常居。”

“中州”范围不仅限于河北,而是北方的广大地区。唐朝的范阳话几同于河洛话,因中州音就是河洛话。河洛话也叫中州语。

也就是说,张九龄讲的方言和唐朝官话差不了多少。举个不太准确的例子,就像北京话和普通话的关系一样,都是一脉相承的。

唐朝官话约等于客语?

那么,唐朝官话真的能和客语划上等号或约等于吗?

唐玄宗画像

先看看学者的看法。

清代岭南著名学者陈沣《东塾集》称:“嘉应之话,多隋唐以前古音。”

章太炎《新方言·岭外三州语》:“广东惠、嘉应二州,潮之大埔丰顺,其民自东晋末逾岭,宅於海摈,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余尝问其邦人,雅训旧音,往往而在。”

以上这两位学者都认为,客家话和隋唐古音和雅言更接近。

2008年11月1日,台湾客家语研究者邱从容专著《唐朝官话的研究——汉字语音的探源》。这本书是他花了4年时间研究的成果,他从日语、韩语及越南语的汉字语音,和客家语、闽南、粤语(白话)等方言,做声韵特征比对、归纳、整理及溯源、分析发现最接近唐朝官话的语言是客家话。

邱从容认为,客家话是汉语的源头,其他汉语方言,是客家话分枝的简化音。——汉语的源头应该是“雅言”,邱从容是把客家话等同于“雅言”,所以才这么说。

他说,从唐朝到现在,经过千余年,客家语不须转韵、换声,就能和当时传到海外而被保存流传至今的日、韩语、越南的汉字语音相吻合,“这不是巧合”。

詹嘉翔的论文《粤东北地区客家方言的起源与发展现状》指出,唐代《切韵》将地区音韵分为南朝音和北朝音。其中客家话6声18声母75韵母基本与唐朝北朝音相吻合。用客语朗诵中古汉语作品,如唐诗、宋词,韵律方面比官话、普通话也更加吻合。

另外,客家话中留存有大量疑母、喻母音,且极少出现唐宋以后才出现的轻唇音,与唐宋中古汉语最为接近。

所以,笔者认为,张九龄极有可能讲的是早期的客家话,有可能类似于现在的广东龙川的佗城话。

顺便提醒一下,佗城正是张九龄的“老乡”赵佗(老家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的兴王之地。而且,从张九龄家族来看,世居韶州,为当地巨族,其子子孙孙的母语也是客家话,直到现在也如是。——我们并不因客家人口在韶关人口中占压倒性优势,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而是基于合理的分析。

张九龄故居

这说明张九龄时期,韶州已经有讲早期客语的人(当时不叫客家人,也没有客语的叫法,引入客语的概念只是方便叙述)在此居住了。这时期的客语就是带点地方特色的唐朝官话了。

也许还有人会说深圳讲围头话的人也有自称是张九龄的后代,比如拥有深圳墟产权的张氏,现在他们的后代都讲围头话了——据说是白话的一种。那么要不要因此倒推唐朝时张九龄讲围头话呢?

这显然不合逻辑,前面笔者已经把白话排除在外了,张九龄绝不可能讲僚话、南越话(可含接近越语的白话),这些在深圳的张氏如果真是张九龄的后人,如果被纳入白话(广府)民系,那就是客家转白话了吧?

张九龄是不是客家人?

再解决“张九龄是不是客家人”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得要上溯历史,先从张九龄的祖籍说起。

要问祖籍肯定要问至少三代。鉴于张九龄的重量级身份,上溯四代吧。

张九龄故居

张九龄的父亲是张弘愈,曾为新州索卢县(今广东新兴县南部)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祖父是张子胄,曾任越州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县)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相当于现在的市府秘书长,也有人说相当于副市长)。

这一查就查了四代了,为什么要查四代?因为这样好判定张九龄的祖籍地。

原来,张九龄之所以生在韶州即现在的韶关,是因为其曾祖父张君政被朝廷派到韶州当官,然后把家也安于此,后人就一直住着。

本来张君政老家是在河北范阳方城(今河北省涿州市)的,其祖父张俊,官至河东节度使(治所太原府);其父亲张守礼,为隋朝涂山(今安徽怀远县马头集)县令。

但是,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张君政受封韶州别驾后,因韶州与河北范阳相隔遥远,往返极为不便,无奈之下,张君政只好带着他的妻子及六个儿子举家南迁赴任,并在韶州府所在地曲江(今韶关市区)落籍。

落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落户口了。

张姓始祖挥公,号天禄,五帝之一的少昊帝青阳之五子

张君政举家南迁后,兢兢业业地做了12年的韶州别驾。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张君政因病辞世在韶州别驾任内。

张君政有六个儿子,十四个孙子,二十九个曾孙,裔孙昌炽,遂成一派,因家居曲江,世称“曲江派”,堂号“清河堂”。

——为什么叫“清河堂”,不叫“范阳堂”?这是因为张氏始祖传说是黄帝的儿子,原本叫姬挥,因为发明了弓箭,所以被黄帝赐姓张,改名叫张挥,后世人尊称为挥公,封地就在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清河古称青阳。

史载,张君政辞世后,张子胄一直没有搬家,他的夫人姚氏及三个儿子张弘藏、张弘毅、张弘智始终留在曲江,自己只身在外地做官。

户口一直在韶关,那作为张君政曾孙的张九龄自然就是韶关人了,韶关讲唐朝官话(早期客语与其很接近)的人。

从一定意义上说,张九龄也可以归为客家先辈。

张九龄墓

总结起来,张九龄不同于一般客家人因为战乱等原因被迫迁到岭南,而是因为祖辈当官才把户口迁到岭南的。

曲江张氏巨族现繁衍发展二千多万人口,遍布中国沿海地区及海内外。这些子子孙孙有的仍在韶关,成了客家人,有的到了广府地区,成了广府人,有的还移民国外,几代之后可能连中国话都不会说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曲江张氏后人是不是要笼统归为客家人或广府人呢?

有正常逻辑思维的人都明白,不能笼统称之为什么民系,这些后人都是中国汉族人或中国汉族人的后裔。

而张九龄可以被称为韶关张氏客家人的先祖,也可以被称为广府地区张氏广府人的先祖,各取所需,因为张九龄所处唐朝并未有“客家”“广府”之谓。反正都同祖同宗同脉,只不过平时所操的方言不同而已。

韶关

题外话:民族、民系和“一父四子”

汉族在秦汉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汉族人在不同朝代他称不太一样。

汉朝时,原称华夏的中原居民被称为“汉人”。

到了唐朝,又被称为“唐人”。

到了晋朝,胡人将西晋和东晋统治下的汉族居民们称为“晋人”。

“五胡”在中国北部建号立国,成为统治民族,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行汉礼仪,服汉衣冠,遂逐渐地称之为“汉人”。

客家蓝衫:汉族服饰的一种现实答案

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汉人”便逐渐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历代均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发展中,起了主导作用。(部分内容引自“中国政府网”)

民系(the branches of nationality),又称为“次民族”(sub-nation)、“亚民族”,是指“民族”中的一个分支,分支内具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之间认同。

1933年,广东学者罗香林在《民族与民族的研究》一文首次提出了“民系”的概念。所谓民系实则为方言语系。

所以,民系这东西是利弊均沾,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利在于容易分类,沟通感情,加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但是弊端也很明显,容易割裂感情,不利于团结——历史上太多这种恩怨情仇了,著名的有“土客战争”。

比如,理论上,一个爸生了四个儿子,四个儿子因生活所迫或其他原因,天各一方,开枝散叶,其后代各自成为不同民系的成员,那么这个爸是不是四个儿子所诞后代的祖先?废话,肯定是!

赵佗、张九龄等也是一样的道理啊,既可以是客家人的先祖,也可以是讲白话人的先祖嘛。

赵佗是“客家人文始祖”,这讲法一点问题都没有。赵佗被后世称为“岭南历史文化第一人”,不是浪得虚名的。屈大均曾在《广东新语·粤记》中言:“广东之文始尉佗”。而龙川佗城至今还有赵佗的嫡系部队官兵的后裔。他当然也是“客家人文始祖”。

正如后人所评价:河源能成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在于赵佗选择了龙川,也在于龙川迎来了赵佗,使客家始祖赵佗在龙川落下了改变岭南经济文化恢宏史诗的最初一笔。

至于孙中山,如果祖籍是客家地,又是客家人,那么,孙中山就是客家人的后裔嘛,这不难理解,很容易接受吧。孙中山的儿子和孙子要认祖归宗那就认祖归宗嘛。

其他同宗同源孙氏家族后人如果还想披着广府人或讲白话的人这张皮,那就继续披着,你不扔就是了。

那么,如果发生民系矛盾和冲突,这四个儿子和后代怎么办?是不是得要闹得兄弟失和,妻离子散,玉石俱焚?

其实,大家只不过因所操方言不同分属不同的民系而已,这当中很多人也是同祖同宗的兄弟姐妹。何必呢?

客家围龙屋

史册号网友观点:谎言说一万次也不会成真,

反推一下就漏洞百出!

客家唐朝是1000多年前,客家是明清时期才有这个说法。

根本不是客家或者粤语,这个分析得比较客观。

不像某些客家黑,好像承认客家人有些丢脸一样。

俗话说客家占地主,客家人是后来者,占的是山地,追根溯源不忘本!

有理有据!

做人数典忘祖必自负!

客家话是正统中原官话,粤语就是客家话跟现在的广府地区的土著融合形成的,客家话跟粤语是马马虎虎可以沟通的,老一辈的客家人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不会说粤语也不会说普通话,用客家话多多少少能沟通!

我们白云区石井石井张村才是正宗张九龄后裔。

有七百年族谱为证。

还要张九龄纪念公园。

整个村都是广府人!

客家那么喜欢攀附名人,隔离弯弯省的吕秀莲才是你的亲人,通过分析正解,得出客家人的可能性最大,支持,普天之下,历史上的名人都是讲客家话!

呵呵!

唐朝最显赫的文化是唐诗,你用全国各地的方言来朗诵一遍唐诗三百首,你就会发现哪个方言最能展现唐诗的韵律。

我姓张,如果我说张九龄没有后人,只有一个女儿你们会不会很惊讶。

只是始兴那些,都是他弟弟那边子孙,始兴那边认可是客家人还是广府人 就是哪里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303200550071df7.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