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周成王和周公的历史典故,周公旦服周成王典故?

应该是周公旦辅成王

这个典故,史记 周本纪,史记鲁周公世家都有记载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害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 岁,再说,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周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典故:周公原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辅佐周成王(武王的儿子),周公是成王的叔叔,成王年龄小没有能力处理国家大事,周公大义,尽力辅佐成王,从十三岁到二十岁,都是周公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给“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

典故:

周武王建立西周后没当多久天子,两年后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周成王才13岁,根本没有治国能力。而且当时天下刚平定不久,人心未定,西周面临很大的危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担任摄政辅佐周成王。

周公本来被封在鲁国,但由于要摄政,所以让儿子伯禽代替自己去鲁国。

伯禽向周公辞行的时候,周公对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我的地位总不能算低贱了吧。

但是我听说有人才来找我的时候,即使当时我在洗头,我都会把头发挽起来去接见,往往一连好几次;即使我在吃饭的时候有人才来找我,我都会来不及把饭咽下,而是吐出来,马上跑出去见他。

我这么谦恭地对待人才还怕失去他们,你到鲁国后,切记不可以自己的身份而看不起别人啊!

当时权力全部掌握在周公一个人手上,很多人难免会怀疑他的动机。对周公摄政感到最不满的恰恰是他的3个兄弟。

原来商朝灭亡后,周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在了殷,但怕他谋反,就派了3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去监视武庚。

周武王在的时候,3个人还能老老实实地履行职务,等他一死,他们就蠢蠢欲动了,其中动静最大的就是管叔。

管叔是周公的哥哥,他觉得周公摄政一定没安好心,对他很不满。

狡猾的武庚看出了3个人的不满,于是在中间挑拨离间,说了很多坏话。

后来干脆联合他们3个,还有别的一些部落发动了叛乱。

这些谣言传到成王耳朵里,让他也对周公产生了疑心,连一向信任周公的召公也有点怀疑了。

周公见召公也对他产生了怀疑,心里很痛苦,找到召公表白了很久,好容易才打消了他的怀疑。

周公奉成王之命讨伐叛军,很快就平定了叛乱,杀掉了管叔和武庚,将蔡叔流放,霍叔也受到了一定的惩罚。

周公知道商朝的遗民还很多,如果控制不好,可能还会发生同样的事。

所以他把遗民都集中起来,封给小弟弟卫康叔。

另外他还把商的贤人微子启找来,把他封在宋国,以笼络遗民。

成王20岁那年,周公见成王已经长大成人,就把权力交还给成王,自己当了一个普通的大臣。

当年武王得病的时候,周公向天祈祷用自己的命去换武王的健康,祈祷完毕后将祝词封在盒子里,嘱咐史官不要把这事泄露出去。

后来成王得病的时候,周公偷偷地向天祈祷:“成王年幼无知,犯错的人是我,请上天把灾祸降到我身上,不要怪罪成王。

”同样把祝词藏在盒子里封存起来,不久成王的病就好了。

等成王亲政了,有人就在他耳边说周公的坏话。

周公听说这事后很害怕,就逃到楚国去了。

不久天下大旱,成王很着急,于是就去找史官,检查是不是有人祈祷了什么不好的东西而导致旱灾。

成王把封存的祝词拿来看,最后看到了周公的祝词。

成王感动不已,大呼:“我知道闹旱灾的缘故了,就是因为上天看不惯我怀疑周公啊!

”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于是派人把周公接了回来,再也没有怀疑过他。

周公回来后,见成王年少力壮,怕他会陷入淫欲之中,写了很多诗歌规劝他。成王在世的时候一直受周公的辅佐,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再好的人都免不了一死,周公也是一样。不久他就生了重病,在临死的时候他对前来探病的成王说:“请把我葬在京城附近,以表示我不敢远离您。”周公死后,成王把他葬在了毕这个地方,以文王的规格举行了葬礼,表示自己不敢以对待大臣的礼节去对待周公。

周公死的那年,还没来得及收割庄稼就降了暴雨,全国上下一片惊恐,成王再次检查祝词,这次又看到周公祈祷用自己的命换武王命的祝词。

成王大惊,赶紧去问史官,史官说:“是有这么回事,但周公不让我说。

”成王拿着那份祝词哭着说:“当年周公对我们如此忠诚,但我却不知道。

今天上天动怒来宣扬周公的德行,我应该赎罪啊!

”成王下令鲁国可以有祭祀文王的资格,也就是说让鲁国拥有演奏天子音乐的权利,这全是为了表彰周公的德行,此外,周公的后代世世代代在周朝担任周公一职,世袭罔替。

周公反哺的意思是周公将吃到嘴里的饭菜吐出去。

周公即姬旦,周武王的四弟,辅佐周武王灭商兴周。在周武王去世后,担任摄政,辅佐年幼的周成王。

周公的日常公务繁忙,哪怕是在他吃饭时,也会有客来访,对此,周公不敢耽搁,就将口中来不及消化的食物吐掉,立刻去见客。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反映了一位一心为公的仁君形象。

出处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吃饭的时候有人拜访,就把嘴里的食物吐出来恭恭敬敬的接待贤士。

我只听过周公吐哺的典故,不知道问的是不是这个问题。周公吐哺这个典故我记得是以前高中时学到东汉末年曹操的《短歌行》时,最后诗句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记得当时语文老师的解释是说周武王去世以后,由他弟弟周公旦来辅佐继位时还年幼的周成王,周公当时为了辅佐好年幼的周成王,可谓是事必躬亲、夙兴夜寐,为了巩固周王朝政权,还广纳贤士,哪怕在自己沐浴或者吃饭的时候,只要有贤士上门,都会多次握住已经散开的头发、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立即起来接待贤士。

所以才会出现“周公一日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典故,是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

示例:~,天下归心。 ★东汉·曹操《短歌行》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

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

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

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

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

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

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

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

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

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

"成王果然病好了。

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

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

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

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

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

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周朝时,周武王姬发早逝,其弟周公旦辅国,尽心尽力,因为国事繁忙,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吃饭都顾不上,遇有急务,将口中之食物吐出者三,因此天下大治。故有周公吐脯,天下归心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其子姬诵继位,十三岁的周成王至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西周王朝建立之初,国家政治体系中各个岗位都急需补充大量人才。

求贤若渴的周成王便将这一重要工作交给了自己的王叔周公。

事关国运兴衰,因而,在人才的招聘和选拔方面,周公从来不敢怠慢,常常是自己正在沐浴或用餐时,有贤能之士前来拜访,周公亦急忙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前往会客厅接待来访之人。

久而久之,“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成了周公日常生活的常态,可以说,他的礼贤下士、诚惶诚恐,完全是建立在不愿错失任何一位来投奔自己有识之士的基础上。

千百年后,东汉著名军事家曹孟德在他的《短歌行》中,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精辟诗句生动总结了周公为国求材,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在这种无私忘我精神的感召之下,天下名士纷纷前来为西周效力,西周国力日益强盛。而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也成了史书工笔之上,贤臣辅佐明君的一段佳话,成为后世治国良相之表率。

有个故事叫“周公负成王”:成王年幼,周公背着他摄政,唐太宗就怕臣民学周公生野心,让太子成傀儡,所以此时出现的就是“孔颜之道”。

周公得禾:传说周成王曾赐周公异株合穗的谷子,为此,周公写下了《嘉禾》。此文已佚,《尚书》仅有其篇名。

周公得到成王赏赐的一株异株合穗的谷子,就以《嘉禾》作他著作的篇名

西周的周成王时代,相传有两个著名的贤人,一个是周公,另一个是召公。

周公是周文王的小儿子、周武王的兄弟;召公是周文王的侄子、周武王的堂兄弟。

他俩都是周成王的叔父。

他们把周朝直辖的地区,以河南陕县为界,分作东西两半。

周公驻洛邑,管东半地区和东方的诸侯;召公驻镐京,管西半地区和西方的诸侯。

他们时常巡行各地,宣扬朝廷的德政。

有一次,召公巡行南方,大约在汉水上游的一个小乡村里访问了老百姓的生活,还为他们解决了一些问题。

老百姓非常感动,曾经祖孙相传,怀念了许多年。

可周朝后来的几代天子,越来越糟,特别是西周末年的周幽王,简直如同商纣王一样,荒淫残暴,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因此,人们就更加怀念祖辈传说的召公那样的贤人。

召公当年南巡时,曾在一株甘棠树下休息过,这株甘棠树便被当地百姓恭敬地保护着。

甘棠遗爱出自于《诗经·召南·甘棠》。甘棠遗爱本指周代召公行德政,人民感戴,对召公憩息过的甘棠树亦爱护有加。后用以表示对贤官廉吏的爱戴或怀念。

周公有圣德,辅其兄武王姬发伐商,平定天下,定了周朝基业。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相代。藏其册于金滕,内容无人得知。

后来武王驾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尽心辅佐,将周成王抱于膝上,朝见诸侯。

当时其庶兄管叔、蔡叔图谋不轨,但忌惮周公,于是在列国间散布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图谋篡位。

久而久之,周成王起疑。

周公为避祸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

后来有一日,天降大雨,雷电击开金滕,成王见了册文,方辨明忠奸,诛杀了管叔、蔡叔,迎周公重归相位。

说起管蔡,也就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且来看看鲁迅曾经讲过的一段话:

“嵇康的论文,比阮籍更好,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嵇康做的《难自然好学论》,却道,人是并不好学的,假如一个人可以不做事而又有饭吃,就随便闲游不喜欢读书了,所以现在人之好学,是由于习惯和不得已。还有管叔蔡叔,是疑心周公,率殷民叛,因而被诛,一向公认为坏人的。

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据《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周公在摄政监国期间,“成王有过,则鞭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

      即周公在摄行朝政之时,为了使年幼的周成王尽快成长为一名有为的君主,特别对其加强教育诱导.可毕竟周成王是身份高贵的君主,名分不可冒犯,即使有过失也不便于直接教训责罚,所以周公煞费苦心,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作为成王的陪读,每当周成王懈怠嬉戏,或做得不对时,周公就把对成王的教训和责罚转移到儿子身上,让儿子伯禽代替成王接受责罚,甚至用鞭子抽打伯禽,以使成王动之于心,反思改过,受到应有的感化教育。

      在周公煞费苦心的循循善诱之下,周成王懂得了许多为君之道,提高了自身素养,为治理好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后来被史家赞颂的“成康之治”,就与周公的教育紧密相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k2023031304041682f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