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刘邦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刘邦的受关注度自然而然就比其他的皇帝要高许多,正是因为他的“平民”身份,也受到很大程度的质疑。面对这样“两级分化”的人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位“传奇般”的皇帝?
要想了解事情的本身,我们就要亲身去体验。但我们是不可能变成另一个人,也不可能“穿越”到另一个时代,我们只能通过“史书”的记载加上自己的分析来了解一个人、一件事。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史书”的记载加上我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分析,来了解“汉朝”的这段历史!由于是我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不可能会迎合到每一个人的好恶和价值观,如果你有不同的理解和见解,欢迎提出!
刘邦,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
出生于哪一年有争议,一说是公元前256年另一说是公元前247年,我们暂时无法确定,但是死期却非常的精确,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二十五,这是所有出生卑微后来富贵的人一种通病, 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这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人,谁家生个孩子,再正常不过了,又不是什么名人家庭,舆论性没有那么的强。
只有成为了“大人物”才会成为舆论的焦点。
但成为大人物以前的事情,又没多少人知道,却又是人们猎奇的焦点。本着人们八卦的心理,猎奇的好奇心,编一个“事实”就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但“编”可不是“瞎编”,虽然别人一听就知道你是“吹牛”但还得让人深信不疑,那就需要些“技术含量”了!
因此在一些人的包装下,刘邦就成为了“天选之子”,他妈梦见和神仙相遇就怀了孕,出生的时候雷电交加屋顶更是有蛟龙盘旋!
我们现在一听就知道这是“扯淡”,但在科学不发达的那个年代,还真能唬得住人。虽然穿上了一件神制的外衣,但并不能成为神,还得干人事。
刘邦的父母虽然是平凡的“庄稼汉”,但生活条件却还算殷实,他的父母叫什么名字我们已经不知道了,只知道史书中称他的父母为“刘太公”“刘媪”用我们现在的称呼就是“刘大爷”“刘大妈”。
刘大爷已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由于没有多少文化,给孩子起名也很随便,老大叫刘伯,老二叫刘仲,而作为目前“刘太公”最小的儿子,名字自然而然的就叫了“刘季”。这里要说明一下,“伯仲叔季”是中国古代兄弟排行的次序,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幺!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呼刘邦为“刘老幺”!
按照中国的传统,“家有长子”,对大儿子的培养是很重视的,毕竟大儿子是未来家族的掌门人“顶梁柱”!对于小儿子则比较的放纵。按照这样的观念教育出来的孩子,我们也就大致可以了解些,“刘太公”的孩子们各个都是什么性格!
刘太公的大儿子二儿子性格都比较敦厚,是个实诚的“庄稼人”虽然未来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但也不会惹出什么大麻烦,而小儿子刘邦则完全不同,刘太公对于他的放纵,终于让他再也管不住这个儿子。对于这个“顽劣”的儿子刘太公只能使出最后的杀手锏---再生一个!
“刘大妈”自然是指望不上了,“刘太公”一咬牙一跺脚,决定,再娶一个。“刘太公”的第二个老婆很快娶回了家,对于已经生了四个孩子的“刘太公”而言,再生一个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很快刘邦的弟弟就出生了,鉴于上一个儿子(刘邦)教育的失败,刘太公对这个儿子的教育十分的用心,不仅不让他务农,还让他读书写字。
中国有句俗话,“有后爹就有后妈”,再鉴于“儿子与爹是天生的仇人”!刘邦索性更加的放纵,不但夜不归宿,吃喝嫖赌更是样样俱来!眼看“刘太公”的计谋落了个空,三十好几的人了,媳妇没个媳妇,每天还不务个正业。刘太公又一咬牙一跺脚,托关系走后门,把刘邦弄进了“派出所”找了个差事干!
“刘太公”的心思很明白,我管不了你,就让别人管着!然而让“刘太公”始料未及的是,在他眼中的“无赖子”到了“官场”上却混的风生水起!虽然刘邦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由于他的社交能力异常的出众,以及“乐善好施”“八面玲珑”的性格,很快就让大家对他产生了好感和他“厮混”在了一起,没多久竟然就混了个“派出所所长”(亭长)!别看“亭长”是政府职务的最底层,然而在十里八乡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虽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有身份”的“人物”了,然而刘邦的性格却一点也没变,史书对他的评价依然只有草草的数字,“好酒及色”,我们都知道,这几个字可不是什么好词汇!可是将这种事发挥到了极致,无非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进了牢里,另一种结果是成为了人精!刘邦没有过犯罪前科,那他必然是后者!
刘邦的主要工作是维护当地的治安,自古道:“阎王好做,小鬼难当!”刘邦这只“小鬼”也不例外!上要应付得了“上官”下要说服得了“乡亲”!没有点社交能耐和威望这种事还真干不来。
三十多年的“混混”生涯使得刘邦早已摸透了“人情世故”,他深切地明白要想保住自己的饭碗,首先要赢得“上官”的信任,而要赢得“上官”的信任就要做好“上官”派下来的“差事”,而要做好“上官”派下来的“差事”,只有权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在那个“法治”还不健全的时代,“人情世故”、“道德伦理”往往排在“法律”之前!一边是上司的指派,一边是一起生活多年的乡亲,两边若起了冲突,得罪哪边显然都不合适,这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
刘邦的办法说起来也蛮简单,做起来却不是很容易!
首先他与“上级”的大小官吏,保持良好的关系,其次,他得有一帮交好还能办得了事的“朋友”,而这些“朋友”还不能是一些“老实没用”的朋友,得是在十里八乡“有头有脸”能说得上话的那些人,通俗些就是那些十里八乡的“小混混”,“小混混”虽然名声不怎么好听,关键时刻还真能起些作用。
我有个朋友他的哥哥是架设电信网络的,线路自然是不能放在地上的,需要架设起来,有电线杆子的地方还好办,没有电线杆子的地方,就要从当地居民的民房上架设过去,本村的还好说,毕竟大家彼此都认识。外村的就两说了,大家谁也不认识谁,凭什么让你在我家的房子上走线?
用户催得紧,上头又有时间规定,超过规定时间要扣钱,遇到这种情况,给钱了事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怕遇见给钱人都不让走线的,毕竟现在墙上都贴的瓷砖,一电锤下去,破了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我朋友的哥哥有个同学,是他们村里有名的“三害”之一!他一个人去的时候,人家怎么也不让他在自家墙上走线,后来他俩一块去了,招呼都没打一声就开始干了,人家在家里听见动静出来看,看见“三害”也在,直接打了声招呼,“你们接着干吧!”就回去了!有时候人性真的让人搞不清。
刘邦自然是清楚的很,三教九流高低贵贱,凡是能帮的上忙的都来者不拒!秉承着这种观念,在刘邦的交际圈中,上到官府县衙下到屠夫吹鼓手,各行各业、各色人等都是他的座上宾!从后来的事情来看,刘邦的眼光着实的犀利,他结交的这些人中,不乏“当世之人杰”!
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刘邦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志向,三天两头喝的“酩酊大醉”,喝醉了还不给酒钱,还竟干些“夜敲寡妇门”的勾当!如果照这样下去,他势必会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后来的“汉高祖”!
机缘有时候就是那么的巧合,有一年刘邦去当时的都城咸阳出公差,说是“出公差”其实就是去服徭役,远远的看见秦始皇出行盛大的排场,不由得发出感慨,“大丈夫生当如此啊!”我们有理由相信就是在此时,刘邦的“皇帝梦”慢慢地冒出了小火苗!
“小火苗”虽然是有了,但没有足够的“燃料”,就不可能燃烧成“熊熊的烈火”!在这之前,刘邦还得老老实实地做自己,积累足够的“薪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