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曾历五朝古都,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禹贡》记为冀州之域,商代属井方国,商王祖乙曾迁都于邢,为京畿地。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邢靖渊)为邢侯,建立邢国,邢台为邢侯国都。邢台素有“鸳水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誉。
邢台也是成语之乡,以下是49个与邢台有关的成语及典故!
1、时苗留犊 [释义]时苗,字德胄,东汉末年钜鹿(今邢台平乡)人。
时苗曾是寿春令,上任时乘母牛驾的车,后牛生一犊,时苗离任时将牛犊留下,不肯带走。
比喻为官清廉。
[出处]唐·李瀚《蒙求》:“时苗留犊,羊续悬鱼。
” 时苗留犊的故事被广泛记载于《寿州志》《太平广记》《三国志》《平乡县志》等书,在唐代被李瀚记入儿童启蒙读物《蒙求》后,开始广泛流传。
[典故]:时苗,东汉末年平乡人,汉献帝建安十八年任安徽省寿春县令。
赴任时他不骑马,不坐轿,乘坐一辆黄牛车前往,当地老百姓称他为“黄牛令”。
他在任期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当地父老办了很多好事,受到老百姓的好评。
后来他看到天下大乱就弃官还乡。
在任一年多,黄牛生一牛犊,他离任时即将牛犊留下,并说:“这头小牛是在你们土地上生的,非我所有,我不能带它回家。
”说毕,将牛犊留下,乘坐牛车而去。
夹道送行的老百姓深受感动,依依不舍,纷纷望尘罗拜。
此事在当地传为千古佳话。
时苗死后葬于太平乡小漳河之滨,当地群众称时苗墓冢为“牛令圪塔”。
自此,“时苗留犊”这一成语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2、破釜沉舟 [释义]釜:锅。意为把饭锅打破、渡船凿沉。比喻自断退路,下定决心干到底。[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3、作壁上观 [释义]壁:壁垒。观:旁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4、以一当十 [释义]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破釜沉舟”“作壁上观”“以一当十”三个成语均出自于《史记》描述的钜鹿大战。邢台,秦时属钜鹿郡。历史上有名的钜鹿大战发生在今邢台市的巨鹿县、平乡县一带。
[典故]:秦朝末年,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军威大震。
已被秦朝灭亡的赵、魏、燕、韩诸国,也伺机复国,与楚王结盟反秦。
项梁率军接连取胜,秦二世胡亥急遣大将章邯统领大军镇压。
定陶一战,楚军大败,项梁战死。
章邯遂挥师攻赵,围困赵王于巨鹿。
赵王向楚王紧急求救。
楚王以宋义为主将,项羽为副将,率师援赵。
宋义力图避开秦军锋芒,保存实力。
楚军开抵安阳,竟一驻四十六天,只待秦赵厮杀两败俱伤,才挥戈出击。
这就急煞项羽。
他几番催促宋义渡河作战,都被拒绝。
宋义甚至说:“冲锋陷阵,我不如你;筹谋划策,则你不如我。
”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宋义号令全军,并报告楚王。
楚王命项羽为主将。
项羽亲率全军渡过漳水,旋即“破釜沉舟”,每人只发三天干粮,与秦军决一死战。
此时,集结在前线的已有十几支各地援赵部队。
各路援军见秦军势大,都固守营寨,不敢轻易出战。
楚军一到,立即发动猛攻。
一场恶战,杀声震天。
楚军将士似出山猛虎,以一当十,直杀得秦军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各路援军在自己营垒上看到了这一壮观场面。
楚军大捷,项羽从此成为各路反秦部队的领袖。
5、代人捉刀 [释义]捉刀:代别人写文章。意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追杀此使。” 床头捉刀人姓崔名琰,字季珪,邢台清河县人。
6、阳春有脚 [释义]: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后遂以“阳春有脚”称誉贤明的官员。宋璟(公元663-738),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村人。
[典故]:唐中宗时,宋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久,他直言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到地方后,他廉洁奉公,尽力为百姓做好事,使当地民风变得淳朴起来,家家户户都安居乐业。
他在广州任都督时,当时广东人都用茅竹建房子,经常发生大火。宋璟教他们用砖瓦盖房,减少了火灾,造福了百姓。后来他当了宰相。一次,他的远房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的选拔时,对主考官说了自己和宋璟的特殊关系,希望能照顾。被宋璟得知后,特地关照吏部不能给他官做。
当时唐玄宗很喜欢一个叫王毛仲的宦官,朝廷上下,巴结他的人很多。王毛仲的干女儿要出嫁,唐玄宗问他还缺什么。王毛仲说有一位客人请不来。唐玄宗说:那一定是宋璟了。在宋璟的治理下,唐朝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局面,史称“开元盛世”。
当时人们称赞宋璟像长了脚的春天,走到哪里,就把光明和温暖带到哪里。
7、鹿死谁手 [释义]原比喻不知政权会落在谁的手里。现在也泛指在竞赛中不知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石勒建后赵国都于襄国(今邢台)。
[典故]:东晋时代,十六国中后赵的开国皇帝名叫石勒。
有一天,他设宴招待高丽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时候,他大声地问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来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会儿说:“您非凡的才智超过汉高祖(刘邦),卓越的本领又赛过魏太祖(曹操),从三王五帝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轩辕黄帝第二吧!”石勒听后笑着说:“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说的也太过分了。
我如果遇见汉高祖刘邦,一定做他的部下,听从他的命令,只是和韩信、彭越争个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刘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决雌雄,较量高下,未知‘鹿死谁手’?”
8、饱以老拳 [释义]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出处]《晋书·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这个故事发生在后赵首都襄国,即今邢台市。
9、雨过天青 [解释]雨后转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出处]明·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柴荣,后周世宗,邢台人。
10、舌灿莲花 (佛图澄,襄国)[释义]原指佛家讲经讲的好,化为朵朵莲花。
原为舌灿莲花。
多为褒义词指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的好。
“舌灿莲花”的典故源自南北朝高僧佛图澄的一段事迹,这个故事发生在当时后赵的国都——襄国(即今邢台市)。
在《高僧传》和《晋书·艺术传;佛图澄》里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在襄国(今邢台)召见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
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日,令人欣喜,于是,后人便引“舌灿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11、顽石点头 [释义] 形容道理说得透彻,使人心服。
[出处]《莲社高贤传》:“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盘经》,群石皆点头。
”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竺道生(公元335-424年),东晋佛教学者,本姓魏,钜鹿(今邢台平乡)人。
官宦世家,幼年跟从竺法汰出家,改姓竺。
后来从鸠摩罗什译经,是鸠摩罗什的著名门徒之一。
[典故]:传说竺道生法师因为坚持“众生皆有佛性”,不容于寺庙,被众人逐出。
回到南方,他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众石头讲《涅盘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
围观者将这一奇迹传扬开去,不到十天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
(注:竺道生主张“众生皆有佛性”,虽然一时不容于众,但是随着更多佛经的传入和翻译,却证明了他的见解是正确的。
)
12、民脂民膏 [释义] 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出处]五代·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孟昶,后蜀后主,邢州龙岗(今邢台县)人。这是他告诫地方官员不可贪污腐败、虐政害民的“戒石箴”。
13、铁石心肠 [释义] 心肠硬得象铁和石头一样。形容心肠很硬,不为感情所动。 [出处]唐·皮日休《宋璟集序》:“宋广平刚态毅状,疑其铁石心肠。”皮日休这句话是用来称赞唐朝宰相邢台人宋璟的。
14、珠圆玉润 [释意]润:细腻光滑。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出处]唐·张文琮《咏水诗》:“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张文琮——今邢台市清河县东张宽乡人。唐贞观中,为治书侍御史。
15、淡扫蛾眉 [释义] 轻淡地画眉。指妇女淡雅的化妆。[出处] 唐·张祜《集灵台》诗之二:“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字承吉,唐诗人,今邢台市清河县张宽乡人。
1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释义]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出处]《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魏征,字玄成,唐名相,钜鹿人,今邢台市平乡县阎里乡宋台村人。
17、傅粉何郎 [释义]原指何宴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出处]宋璟《梅花赋》“俨如傅粉,是谓何郎”。宋璟,唐名相,今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村人。
[典故]:三国曹魏时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何晏,才华出众,容貌俊美,而且喜欢修饰打扮,面容细腻洁白,无与伦比。
因此魏明帝疑心他脸上搽了一层厚厚的白粉。
一次,大热天之时,魏明帝着人把他找来,赏赐他热汤面吃。
不一会儿,他便大汗淋漓,只好用自己穿的衣服擦汗。
可他擦完汗后,脸色显得更白了,明帝这才相信他没有搽粉,而是“天姿”白美。
后来因他娶了魏公主,被拜为驸马都尉。
于是后人就把“傅粉何郎”作为一个典故,用来形容人面容白净漂亮,甚至也用来形容一些洁白的物品。
18、污言秽语 [释义]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出处]唐·宋若莘、宋若昭《女论语·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宋若莘、宋若昭--为今邢台清河人。
19、锻炼周纳 [释义]锻炼:锤炼;周纳:罗织。指罗织罪名,设法使之周密而无遗漏。[出处]汉·陆温舒《尚德缓刑书》:“故囚人不胜痛,则饰辞以视之,吏治者利其然,则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路温舒,西汉官吏,邢台平乡人。
20、深文周纳 [释义]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出处]《史记·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路温舒,西汉官吏,今邢台平乡人。
21、酒池肉林 [释义]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出处]《史记·殷本纪》:帝纣王“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就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沙丘苑台——在今邢台市广宗县。
22、长夜之饮 [释义]指通宵宴饮。[出处]《史记·殷本纪》:帝纣王“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就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沙丘苑台,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园林,在今邢台市广宗县。
23、禁中颇牧 [释义]比喻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者。
[出处]廉颇、李牧皆战国时赵国守边御敌之良将。
唐宣宗时,党项扰河西,翰林学士毕諴上破羌条陈甚悉,帝大悦,曰:“吾将择能帅者,孰谓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于是拜諴为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
諴于任内多所建树。
事见《新唐书·毕諴传》。
李牧,今邢台隆尧人,战国时期,赵国的良将。
24、冯唐白首 [释义]冯唐,西汉文帝时大臣,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同“冯唐易老”。[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贾谊见逐,张释之十年不见省用,冯唐白首,屈于郎署,岂不惜哉!”冯唐,今邢台内丘县冯唐村人。
[典故]:西汉时期,书生冯唐饱读诗书,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当官,他亲历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都没有如他所愿。直到汉武帝时期,冯唐被推举为贤良,汉武帝也认为他有才学,但是他时年90岁了,白发斑斑,已经不能再任职了。
25、冯唐易老 [释义]同冯唐白首。[出处]《史记·冯唐列传》。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引用了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典故]:汉文帝时,冯唐是一位大臣,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还只是个郎官。
后来,北方的匈奴族又来入侵汉朝,汉文帝下令到各地征招平匈奴的将军。
这一天,汉文帝经过郎署时,遇上了冯唐,于是两人就将帅之事交谈起来,没想到,汉文帝非常赏识冯唐的才能。
冯唐趁此机会向汉文帝申斥了云中太守魏尚被削职的冤案,并恳求汉文帝把魏尚官复原职,而且让魏尚率兵攻打匈奴。
魏尚不负众望,击退了匈奴,冯唐也因为荐贤而升为车都尉。
汉景帝即位后,由于冯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罢官。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匈奴又来侵犯边,汉武帝又广征贤良,有人推举冯唐,可是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来任职。
后来,人们就用冯唐易老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里就有这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26、漆身吞炭 [释义]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出处]《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史记·刺客列传》:“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27、士死知己 [释义]知己: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漆身吞炭,士死知己的故事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其故事主人公豫让舍身报主的故事就发生在邢台,今邢台仍存豫让桥古迹。
[典故]:春秋末期,晋国有个人,名叫豫让,原先在范氏、中行氏手下办事,默默无闻。
后来投到智伯门下,智伯对他十分赏识。
智伯死后,他发誓要为智伯报仇,杀掉赵襄子。
他改名换姓,到赵襄子宫中的厕所里干以泥抹墙的杂活,身边暗藏匕首。
不料赵襄子为人十分警觉,上厕所时,忽然心动,叫人把正在涂墙的豫让抓了起来,并搜出了暗器。
豫让直截了当地对赵襄子说,他要为智伯报仇。
左右想把豫让杀了,赵襄子却说:“他是有义气的人,我谨慎地避开他就是了。
”命手下放豫让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豫让把漆涂抹在脸上身上。
使人看上去像是患有严重皮肤病,又吞下炭去,使声音变得嘶哑。
他沿街乞讨,他的妻子迎面走过,也没认出他来。
一位最知心的朋友认出了他,流着眼泪对他说:“以你的才干,去给赵襄子办事,一定会得到他的尊宠和亲近,那时你要报仇还不容易吗?何苦一定要把自己作践成这副模样!”豫让说:“在人手下为臣,心里却想着杀他,这是怀二心以服侍其君。
我之所以要漆身吞炭,就是要让天下以及后世怀二心服侍其君的人感到羞愧!”
豫让躲在赵襄子必定要经过的一座桥下。
赵襄子来到桥头,那马忽然受惊。
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左右立即把躲在桥下的豫让揪了出来。
赵襄子见豫让这副模样,不禁叹息流泪道:“豫子(“子”是古人对人敬重的称呼),您为智伯已经成就了美名,而寡人饶恕过您一次,也已足够了。
您自己看着办吧,寡人不再放您走了。
”赵襄子手下立即将豫让围了起来。
豫让要求赵襄子脱下衣服,让他用剑吹衣,以表示已经为智伯报仇。赵襄子答应了。豫让达到目的后拔剑自杀。
28、堕甑不顾 [释义]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泰传》:“孟敏字叔达,钜鹿杨氏人也,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巨鹿杨氏:地名,即今邢台市宁晋县。
[典故]:东汉时期,孟敏曾经客居太原,一次他挑着甑,一不小心掉在地上,他头也不回就走了。林宗看见后问他为什么不去检查甑的破损情况,他说甑都破了,再看他有什么用呢?
29、雕虫小技 [释义]雕:刻;虫:鸟虫书,古代的字体;技:技能。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出处] 《北史·李浑传》:“尝谓魏收曰:雕虫小技,我不如卿。国典朝章,卿不如我。”
李浑,字季初,赵郡柏人(今邢台隆尧)人也。
30、出将入相 [释义]将:带兵。相:辅助。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出处]《北齐书·清河王岳传》:“史臣曰:‘清河属经纶之会,自致青云,出将入相,翊成鸿业。”北齐清河县即今邢台市清河县,隶属于清河郡,郡治在今清河县西北。
31、万古留芳 [释义]万古:千年万代;芳:香,好名声。
好名声永远流传,用以称颂人的德行永远传扬。
亦作“万古流芳”。
[出处1]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垂青史,万古留芳。
”[出处2]元·无名氏《延安府》第四折:“汉廷汲黯忠,唐室魏幑良。
见如今千载名扬,万古流芳。
”赵氏孤儿藏匿处位于今邢台市邢台县赵孤庄,魏徵是今邢台市巨鹿县人,为唐代名相,此成语两个出处均与邢台市关系密切。
32、身无可击 [释义]身无可击,意思是说被酷刑折磨得体无完肤,以致再没有可以责受刑罚的地方了。
后用作比喻身受极其残酷的刑罚。
[出处]《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
”今邢台市为秦末汉初之际的赵国国都,赵歇、张耳、张敖先后都于此,后张敖因柏人之谋而革除赵王失去封地。
33、死有余辜 [释义]辜:罪。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路温舒:西汉官吏,今邢台市平乡县人。
[典故]:西汉时期,有一个叫路温舒的人,从小喜研法律,学习刻苦努力,掌握了丰富的历史知识,熟悉当时各项律令。
又由于他曾当过看守和狱吏,深知监狱的黑暗。
汉宣帝即位不久,路温舒给汉宣帝上了一道《尚德缓刑书》的奏疏。
在奏疏里,他引古证今,歌颂德政,抨击狱吏的罪恶,望汉宣帝崇尚仁义,减少刑罚。
其中有这样几句:“狱吏滥用酷刑,犯人受不了拷打,乱编口供,而审问之人不但全信假口供,并还进行诱供。
上报时便想出种种办法使上级相信罪名成立。
这样一来,即使像咎繇(yóu)那样公正的人听了,也会认为判处死刑还抵偿不了他的罪恶(原文‘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望陛下广开言路,推行德政,减少刑罚,这样才能使国家兴盛,天下太平。
”汉宣帝看了路温舒的奏疏非常称赞,不久就提升了他。
34、拨烦之才 [释义]拨烦:处理繁重的政务。指办事利索,有处理繁重复杂事务的才能。[出处]《后汉书·谢夷吾传》:“钜鹿巨郡,旧难治,以君有拨烦之才,故特授任。”谢夷吾:汉代钜鹿(今邢台平乡)太守。钜鹿郡,治所在今邢台市平乡县。
35、家常便饭 [释义]指家中日常的饭食。比喻极为平常的事情。[出处]唐·宋若莘、宋若昭《女论语·事夫章》:“莫教寒冷,冻损夫身;家常茶饭,供侍殷勤。”宋若莘、宋若昭,为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为姐妹两个,被唐德宗封为学士和尚官,著有《女论语》,为古代女四书之首。
36、污言秽语 [释义]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出处]唐·宋若莘、宋若昭《女论语·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宋若莘、宋若昭,为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
37、安邦定国 [释义]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出处]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我本是安邦定国李存孝,今日个太平不用旧将军。” 此段道白为《哭存孝》中李存孝在邢州当节度使闲居时所念,邢州,即今邢台市。
38、壶中天地 [释义]指道家的生活。[出处]元·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刘秉忠:今邢台人,元初太师,元朝国号的拟定者,著有《藏春词》。
39、雀儿肠肚 [释义]雀儿:麻雀;肚:胃。
比喻人的气量很小。
[出处] 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卷四:“王师既平蜀,诏昶赴阙。
曹武肃王密奏曰:‘孟昶王蜀三十年,而蜀道千余里,请擒孟氏而赦其臣以防变。
’太祖批其后曰:‘你好雀儿肚肠。
’”孟昶:邢州龙冈(今邢台市邢台县)人,后蜀高祖孟知祥的儿子,为后蜀后主。
40、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释义]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出处]《后汉书·耿纯传》:世祖问纯故,对曰:“窃见明公单车临河北,非有府臧之蓄,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徒以恩德怀之,是故士觽乐附。
”李贤注引《黄石公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易曰:“何以聚人,曰财。
”故纯引之。
耿纯(?—37年),字伯玉,西汉宋子县傅家庄(今邢台市新河县护驾村)人。
41、谦虚谨慎 [近义词]谦恭虚己 [释义]谦虚:虚心;谨慎:慎重小心。
虙待人,小心办事。
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张宾载记》:“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勒之基业,皆宾之勋也。
及为右长史、大执法,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士无贤愚,造之者莫不得尽其情焉。
”张宾,今邢台内丘人,后赵右侯。
42、指腹为婚 [释义] 双方家长将腹中胎儿结为婚姻。[出处]《魏书·王宝兴传》:“尚书卢遐妻,崔浩女也。初,宝兴母与遐妻俱孕,浩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
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今邢台清河人。
43、耳濡目染 [释义]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清河郡,治所在今邢台市清河县境内。
44、赐箸表直 [出处]《开元天宝遗事》。
[典故]:唐朝时,邢台南和人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唐玄宗)以所用金箸(金筷子)令内臣赐璟。虽受所赐,莫知其由,未敢陈谢。帝曰:“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璟遂下殿拜谢。这也就是“赐箸表直”的典故。
45、纪昌学射 [出处]《列子·汤问第五》。
[典故]: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
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父—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
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牵挺练习不眨眼睛。
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眶里,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瞬)的情况告诉了飞卫。
飞卫说:“这还不够啊,接着要学会视物才行。
要练到看小物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半月之后,看虱子愈来愈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麽大。
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
纪昌便用燕国的牛角当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手舞足蹈,纪昌,古代神射手,今邢台宁晋县纪昌庄人。
46、姊妹易嫁 [出处]《朝野佥载》中记:唐朝冀州长史吉懋(从五品),欲为男娶南宫县丞崔敬女。
崔敬起初不答应,后因惧怕吉懋的权势而应许。
吉懋家去崔敬家娶亲那天,崔敬女“坚卧不起”。
崔敬小女见状,对母亲说,若不应亲事,父亲必然有祸。
我愿解救父亲之难。
“姊若不可,儿自当之”。
随即代姐出嫁而去。
后吉懋子升迁到平章事,崔敬小女,夫贵妇荣,享尽清福。
“姊妹易嫁”的故事被编成书、被搬上舞台,传播甚广。
当时的南宫县即今邢台的南宫市。
47、大儒纵盗 此典故的发生地为邢台沙河市。[释义]大儒:人名。常被用来讽喻那些不分是非曲直,一味无原则地对犯罪分子讲善良宽容的人们。[出处] 《吕氏春秋·必已》。
[典故]:春秋时期,在上地(今陕西绥德县一带)住着一个知识渊博的儒者,名叫牛缺,人们都尊称他为大儒。
有一天,大儒到赵都去,在湡水(古赵地,今邢台沙河)一带碰一了一伙盗贼。
盗贼索要大儒口袋里的钱财,他便痛痛快快地全部给了他们。
盗贼又索要大儒的车马,他也慷慨地给了他们。
盗贼还要大儒的衣服和被褥,他还是痛痛快快地给了他们。
大儒把东西全部送得干干净净后,便步行而走。
盗贼们感到惊奇,私下议论道:“这一定是天下杰出的人,今天我们侮辱了他,他一定会向大国的君主诉说我们的所做所为。
君主也一定会用所有力量来讨伐我们,那时我们就难以活命了。
还不职现在就把他杀死。
灭掉踪迹,以消除后患。
”于是,盗贼们又向前追赶了30里地,最后追上了大儒,把他杀死了。
对此,秦国的相国吕不韦在其著作《吕氏春秋·必已》中评论说:大儒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纵容盗贼的结果。
48、曹鼐不可 [出处]《续太平广记·厚德部·曹鼐》:曹鼐为泰和典史,因扑盗,获一妇,甚美,目之心动,辄以片纸书“曹鼐不可”四字火之,如是者数十次,终夕竟不及乱。 “曹鼐不可”说明了一个人只有首先战胜自己,然后才能战胜别人。曹鼐,今邢台市宁晋县东王里村人。
49、毒如蛇羯 [释义] 指屠杀汉人最凶的羯人的残暴。
据晋朝时期的“晋·江统〈徙戎论〉”五胡乱华之前,北方迁入中原的胡人已高达数百万,很多地方超过了当地汉人人口。五胡乱华时,又有大量的西北诸胡和北方的鲜卑迁入中原。
《晋书》记录当时永嘉丧乱,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唐编《晋书》卷65《王导传》据说:“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就是说,南迁的人超过了半数。
留在北方的人命运很悲惨。凶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如《晋阳秋》残本所称的“胡煌”石勒一次就屠杀百姓数十万,诸晋史中也有大量屠杀记录)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
残留的汉人,为了免于屠杀,纷纷筑堡自卫,与胡人对抗。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些人认为的“坞堡遍地都是”,当时的北方壁堡也要相隔百里才有一个。
按鸣沙屈出土的《鸣沙石室佚书》记录:“永嘉大乱,中夏残荒。保壁大帅数不盈四十。多者不过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由此推测当时北方的汉人最多不过四百万左右。
杀了多年之后,石勒估计也杀累了,听录了谋士要他建立“根据地”的建议,改变策略,开始有了收降汉人的政策,而不再一味搞大屠杀。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石勒根据谋臣汉人张宾(今邢台内丘县人)的建议,定都襄国(今邢台)。中原农业经济得到一点恢复。
史册号网友观点:邢台人必须知道的典故,知识又长了一大截子!
邢台这么多成语典故却没有成为成语之乡,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