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角形的演变过程?
1665年,在帕斯卡死后出版的《论算术三角形》中,应用了算术三角形,即二项式系数所构成的三角形,在欧洲叫做帕斯卡三角形,事实上在我国,宋朝数学家贾宪(大约十一世纪人),就发现了这个三角形。
1261年,南宋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详解九章算法》,其中有这个三角形,他作注解说,此法出于《释锁算书》,贾宪曾用此法。
这说明1200年前,中国就已经发现和使用这个方法了
二、简述词的发展历程?
词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1、敦煌曲子词
词的产生最早还起于民间。《河传》和《杨柳枝》两调很可能就是隋代的民歌。敦煌曲子词的发现给词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敦煌曲子词使我们看到了早在文人词兴起以前词在民间的盛行情况,看到了初期词在民间的发展和当时词体本身的成熟程度。
2、文人词
文人词在初、盛唐时已偶有所作,如沈佺期作《回波乐》,唐玄宗作《好时光》,张志和作《渔歌》,戴叔伦作《转应曲》,韦应物作《调笑》等。但那时词体还初由民间转到文人手中,所以创作极少。
3、五代词
晚唐五代,文人词进一步确立,出现了词的专家与专集。如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词人,《花间集》收有他的词六十六首。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词独立成为一体,与诗并行发展。
4、宋词
进入宋代以后,名家辈出,经历了词的繁荣时期,词的创作在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手中得到了最大的提高与发展。宋词得与唐诗并称,被后人尊为一代文学之胜。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
三、中国滑冰的历史?
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经有了滑冰运动,不过,那时不叫滑冰,而称之为“冰嬉”。“冰嬉”包括速度滑冰、花样滑冰以及冰上杂技等多种项目
中国从1956开始加入国际滑冰
中国速度滑冰运动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早在1963年罗致焕就在日本长野县浅间山轻井泽获得了世界速滑锦标赛男子1500米冠军,这是中国获得的第一枚冬季项目世界锦标赛金牌。这一年出生的王秀丽,1990年在加拿大渥太华女子速滑世界锦标赛上获得女子1500米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速度滑冰项目的女子世界冠军。
四、指南针的发展史?
指南针发展的四个阶段:
1、司南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凿雕成一个勺形,放在青铜制成的光滑如镜的底盘上,再铸上方向性的刻纹。这个磁勺在底盘上停止转动时,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这就是我国祖先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做司南。
2、古代罗盘
后来古人又在司南的基础上制作了古代罗盘。这时的罗盘已很像现在使用的指南针了,它具有指方向的磁针和显示方位的刻度盘。把罗盘装在船上,可以为人们航海指引方向。
3、指南鱼
大约在北宋初年,由于军事和航海等需要和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发展,先后利用人造的磁铁片和磁铁针以及人工磁化方法制成了在性能和使用上比司南先进的指南鱼。
4、指南针
在指南鱼发明后不久,又发明了一种意义更重大、制法更简单、使用更方便和用途更广泛的指南针。最早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和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公元1086年)中记述的,大意是利用天然磁石磨铁针,受磨的铁针就能指向南方。还记述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而是略微东。这就是磁偏角现象。
五、三角形的历史?
说起三角形的发展史,那可谓人云亦云,各国有各国的说法。其中大众比较认可且接受的有:我国宋朝数学家贾宪(大约十一世纪人),最早就发现了这个三角形。
我国古人早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应用到了生活生产当中,比如房屋屋顶的建造,桥梁的建造,日常简易蓬的搭建等等,聪明智慧的古人早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六、中国新闻发展史?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
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
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七、化妆的发展历史?
①
化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女性美容技术。古代人们在面部和身上涂上各种颜色和油彩,表示神的化身,以此祛魔逐邪,并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存在。后来这种装扮渐渐变为具有装饰的意味,一方面在演剧时需要改变面貌和装束,以表现剧中人物;另一方面是由于实用而兴起。
如古代埃及人在眼睛周围涂上墨色,以使眼睛能避免直射日光的伤害;在身体上涂上香油,以保护皮肤免受日光和昆虫的侵扰等等。如今,化妆则成为满足人们追求自身美的一种手段,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化妆品并运用人工技巧来增加天然美,不限男女。
“脂粉黛泽之化妆,中国古代,早已实行。迨及唐朝,人文璨然,宫嫔众多,使六宫粉黛,竞美争妍。所以化桩一项,更趋浓艳。日本平安朝女子之化妆,起源亦由于唐,今分为髻、额黄、眉黛、朱粉、口脂等等。”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早在原始时期,人类就开始用一些特别的东西来装饰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美丽。考古学家曾在原始人类的遗址上发现用小石子、贝壳或兽牙等物制作而成的美丽的串珠,用于装饰;在洞穴壁画上发现了美容化妆的痕迹。了解一些过去的东西,也许会对你的生活有好处!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古代妇女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
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磨石黛的石砚在汉墓里多有发现,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在使用了。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
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制作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
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关于画眉墨的制作方法,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例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
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中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
②
(一)化妆的起源
化妆的起源仅用一种学说难以做出完整解释。各个社会时期的主导文化不同,其起源说法也各不相同,先后出现了驱虫说、狩猎说、巫术说和性吸引说四种学说。
(二)化妆的演变
化妆在不同时期的发展,都有时代特色。以下是中国各个时期的化妆特点。
1、 夏商周时期的特点
(1)以刚健朴素、自然清丽和不着雕饰的女性为美。(2)出现了眉妆、唇妆、面妆。(3)出现了妆粉、眉黛、面脂、唇脂、香泽等化妆品。
2、 秦汉时期特点
(1)化妆习俗得到很大发展,妇女开始注重容颜装饰。(2)开始使用妆粉、胭脂、朱砂、墨丹、唇脂等化妆品来化妆。
3、 魏晋南北朝特点
(1)化妆技巧渐趋成熟,风格多样,用色大胆,以瘦为美。(2)有白妆、额黄、斜红、花钿等面妆。
4、 隋唐五代特点
(1)隋代妆饰没有多变的式样,崇尚简约之美。
唐代化妆则多姿多彩,表现出富丽华贵的整体妆饰风格,并且化妆技术也发展到巅峰。
(2)唐代妇女的化妆顺序为: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
(3)面妆流行浓艳的红妆。
(4)面靥的修饰。
(5)眉妆造型各异,眉式超过十五六种。
(6)花钿是唐朝妇女流行的妆饰法。
5、 宋辽金元特点
(1)宋朝化妆倾向淡雅幽柔,朴素自然。(2)辽金元时期,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后,逐渐汉化,妆面慢慢趋于讲究、华丽。6. 明清时期特点(1)妆面大多薄施朱粉,清淡雅致。(2)创造出新的妆粉:珍珠粉、玉簪粉、珠粉(宫粉)。
7、 民国时期特点
中国逐步开始接受西方文明,好莱坞明星造型成为模仿对象。妆面偏白,注重五官的描绘,造型以圆为主。
8、 新中国成立后特点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落后,百废待兴,提倡朴素节俭,基本没有妆面。
9、 20世纪80年代特点
(1)化妆重点造型都以圆为主。(2)肤色的表现以白为底。(3)妆面以眼部化妆为重点。
10、 改革开放后特点
(1)本色妆和透明妆开始流行,以明晰清爽的透明质感为中心,舍弃其他烦琐虚饰。(2)化妆品的种类繁多,高科技成分越来越多,强调时尚、健康、自然的美。
八、心学的发展史?
心学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陈献章开启先河,从陈献章倡导涵养心性、静养“端倪”之说开始,明代儒学实现了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变,成为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陈献章之后,湛若水和王守仁是明代中晚期心学的两个代表人物。
湛若水在继承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其心学宗旨“随处体认天理”,而王守仁(即王阳明)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阳明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