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强盛一时,四周邦国臣服的西周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呢

周幽王燃烽火狼烟,只为博得美人一笑

历史上的西周,是最早以较为完整的礼仪来治理国家的朝代,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中国从此进入礼仪之邦,文明开始在华夏大陆上远远流传。

曾经的西周正是以礼仪信义得到天下,但是不知什么时候,当礼仪信义被自己漠视和背离时,西周王朝的根基开始动摇了。

任何一个根基再坚固的国家,也无法抵挡内部的分崩离析,敌人是不会等待你调整好的,他们只会趁你病,要你命,外敌的持续侵扰和朝廷的不和,使得西周开始迅速衰落,最终走向灭亡。

周穆王执意出兵,戎狄不再朝贡

周穆王是西周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有关他的故事,最让人耳熟的就是周穆王西征,会见西王母的故事,这个传说也成为历代作家们创作的源泉,许多凄凉优美的故事流传于世。

西周经过几代君王的统治,在周穆王时期,西周国力达到鼎盛状态,疆域空前辽阔,东到大海,北到辽宁,西到甘肃,南到江汉流域,国内人人都遵守礼仪,社会稳定繁荣。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周穆王才会四处征伐,肆无忌惮的炫耀着西周的强大,但是殊不知,一场危机正隐藏在这强盛和繁华之下。

在贺兰山脉处,生活着一群以追逐水草为乐趣的游牧民族,戎族部落定居于此,在西周眼里,他们和北方最落后的狄族部落没什么区别,因为实力不敌周王朝,他们必须按照周王朝的规定,每年向周王朝上贡,原本这种关系可以一直保持下去,但是周穆王好大喜功的性格却将这种关系逐渐破坏,他想完全控制住戎族和狄族,于是找了一个借口,以犬戎首领没有按时上贡为名,出兵攻打犬戎,此举也是为了炫耀周王朝的强大兵力。

这件事的发生,让原本臣服于周王朝的戎狄部落非常不满,他们奋起抵抗,同时,朝内一些眼光长远的人也非常担忧,他们极力劝阻周穆王,让其不要出兵,并表示犬戎首领恪尽职守,非常本分,按照规定,他们只需一生朝见一次周王即可,如果周穆王执意出兵的话,不仅显得非常蛮夷,而且会激起犬戎部落人民的强烈不满,王朝可能会面临危险。

但是周穆王却听不进去,他执意出兵,这个决定做的,两面都不讨好,朝内大臣心有埋怨,犬戎部落更是心生憎恨。

这场战争,无论胜利与否,周王朝都会是那个名声不好的一方,如果失败,周王朝将要蒙受巨大耻辱,如果失败,周王朝就会落个失德的名声,以礼仪治天下的周王朝,却自己失德,这样周边小国如何再次臣服。

但事实是,这场战争,周穆王集结了大批兵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最后回朝时,带回来的只有四只白狼和四只白鹿,戎狄部落从此断绝和周王朝的来往。

这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此后,戎狄总是在给周王朝使绊子,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报复周王朝。周穆王死后,周王朝仍然在周边邦国之中拥有最高的权威,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隐患就是远方的戎狄部落。

戎狄交侵,周王朝逐渐灭亡

也许是那一战的耻辱让戎狄部落难以接受,他们励精图治,变得越来越强大,此后,他们不断的向周王朝发起侵扰战争,周人苦不堪言啊。

到了周厉王统治时期,他不仅在国内施行暴政,还连年征战,让原本就逐渐衰弱的周王朝加速了灭亡进程,周厉王不许国人谈论国事,还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在他的蛊惑之下,周厉王开始收敛社会财富,百姓过着水生火热的生活,不满的情绪日益高涨,为了镇压百姓,周厉王下令,凡是民间有议论诽谤王室的百姓,格杀勿论。

在重重压力之下,终于,在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民暴动。

周厉王死后,周宣王即位,他废除了父亲一系列不合理的政策,同时还主动发起了对戎狄的防御战争并且取得胜利,虽然此时社会仍然动荡不安,但是因为周宣王的改革措施,让周王朝得以延续了下去。

厉王死后,幽王即位,他极其宠爱美人褒姒,为了博其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本就饱受戎狄侵扰精神极度集中的诸位将军认为此举荒唐不已,次数多了以后,再没人知道哪次才是真正的狼烟信号。

不仅如此,他还废掉了毫无过错的正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只为立褒姒为后,其子为太子,申侯一家极其不满,联合远方的戎狄部落,杀周幽王于骊山脚下,西周就此覆灭。

结语

周朝以礼仪治天下,而自己却失德,导致周围邦国离心,也为王朝的覆灭埋下了隐患。言而无信是为人处世最为忌讳的地方,承诺是不能够轻易给出的,当你有能力去实现你给的承诺时,再说也不迟,不然的话,对方伤心,自己也落得个名声不好的头衔。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周王朝的灭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i20230802171030962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