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五台山真如禅寺,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五):表里山河杨家将故里和东峪真如寺

山西繁峙东峪村真如寺

表里山河

山西在中国政治历史、人文地理上具有特殊的区位价值。

表里山河出自先秦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

战而捷,必得诸侯。

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杜预注:“晋国外河而内山。

”又如元代郝经在《陵川集》指出了表里山河的战略意义:“夫河东,表里山河,形胜之区,控引夷夏,瞰临中原,古称冀州天府,南面以在天下,而上党号称天下之脊”。

山西故有“表里山河”之称。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在军事地理上的价值受到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

早在唐朝前期,由于北方民族向山西北部地区的直接内迁,唐朝不断提升并州地区军事力量,“辛酉,置天兵军于并州”(《旧唐书》)。

雁北地区也由此成为接受突厥部族内附的主要区域之一。

由此,太原府尹、河东节度使,成了众所仰望的朝廷重臣,职位和影响非同一般。

相对中原地区,山西所在的黄土高原正有“居高临下”之势,地理因素十分突出。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安介生教授撰文指出:“对于割据政权而言,占据这样的区域,一方面可以进据中原,另一方面又可以退守边塞。

而对统一王朝而言, 占据这样的区域实可成为阻挡外来侵袭之屏障,而失去这样的区域,则会为外来进犯敞开通道,故会极力夺取,势在必得”。

一代枭雄曹操所作《苦寒行》这样描述山西太行山:“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恶,北风声正悲”。这首诗赋予了太行山一种不畏险阻、百折不挠的精神。

满门忠烈、精忠贯日的杨家将就是这一太行山精神的杰出代表。北宋著名爱国词人苏辙曾写过这样的诗词。《古北口杨太尉庙》:“将军百战死嵚岑,祠庙岩岩古到今。万里胡人犹破胆,百年壮士独伤心。遗灵半夜雨如雹,余恨长时日为阴。驿舍怆怀心欲碎,不须更听鼓鼙音”。

明代山西提学副使陈棐路过山西东留属村(原隶属繁峙,今属代县)杨七郎墓,看到五百个大大小小坟丘,“由是道经杨延兴坟川,曲隐闾约有五百人余(坟墓)”。并由衷赞叹道:“夙闻雁门古并州赵地,多英雄慷慨之士”。

山西两山夹一川地形图

东峪村真如寺

东峪村隶属于山西东北部的繁峙县繁城镇管辖,位于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

原来叫东庄村,因与横涧乡的东庄重名,于1981年改名。

因位于马峪河沟口处的东部,故改名为东峪村。

海拔高度964米,席、郝、高三姓是大户。

在村的西北有规模较大的寺院叫真如寺。

真如寺原名叫三圣寺,古称“殊祥院”。

为了区别于西沿口村的三圣寺,2010年寺院住持如一法师(忻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在修缮扩建时,改名为真如寺。

如一法师续接本焕长老临济法脉,为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世别传堂上第二代禅人。

据刻于同治十年(1871)《三圣寺(今更名真如寺)迁址碑》序文中说:“三圣寺历代已久,向在西庄村之东北,庙宇宏廊,神祠巍峨,诚古刹圣寺焉。

但代远年湮,水势侵逼,不得不迁,故五村公议别择吉地,迁移在东庄村之西北,仍照旧规修理”。

该碑称马峪五村,即高升寨、魏家村、东峪、西庄、雁头。

马峪河两岸的村庄,因水田灌溉、每年庙会等公益事业常常联合在一起, 成为一个联合体,寺院也隶属五村共有。

寺院座北向南,成日字形,中间以戏台分成前后两院。前院有南殿3间。左前后院之间有戏台一座,东西阔10米,南北深9.7米,台中用木板隔开,成南北两个戏台,人称阴阳台或鸳鸯台,比较罕见,今已不存。往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南面戏台为圣母娘娘唱戏。北面戏台专为龙王、关羽设立,唱戏的时间每年不固定。

寺院正殿内原塑有华严三圣及胁侍菩萨。东殿原塑有释迦、老子、孔子三圣。西殿原塑关帝、周仓等像。故称三圣寺。是明清五台山地区三教融合文化现象的历史见证。

马峪里殊祥院

一、马峪里去哪儿了?

据《繁峙县志》记载:繁峙金代贞佑三年(1215)升为坚州,镇七口,分别是“茹越、大石、义兴、麻谷、瓶形、梅迴、宝兴”。金代应州诗人曹之谦作《过茹越岭有感》:“山川良是昔人非,北望松揪泪满衣。三十余年成底事,全家南渡一身归”,写出宋人南渡,国破人亡,妻离子散的历史场景。

明代繁峙属代州管辖,据明《代州志·御戎志》称“盖代古称用武国,辅车忻省,掎角云中”。明《两镇三关志》谓:“雁门十八隘自宋有之”。清光绪《山西通志》认为雁门之东隘有十一,繁峙居其九。可见历史上繁峙军事战略位置之重要。

马峪河发源于应县境内天边梁南麓。

流经繁峙西北部,经东留属村注入滹沱河。

《繁峙县志》所称的七口之一麻谷口,即今天的马峪口。

明代改称马兰口,并迁应县。

据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所刻的魏廷璋《墓碣记》载:“繁峙马峪(里)魏君廷璋,字朝重,致政驿宰。

其里闾去县城西北十五里,去马兰口南八里”。

“闾西一里许有先茔”。

马兰口即马峪口。

这里说的县城是南关村繁峙故城。

县城于明万历十四年迁于今址。

马兰口虽迁应县,其旧址白堡村至今仍在。

特别是魏氏先茔还在,且茔内有元、明的碑记,相据此碑提供的方位,可以确定古代的马峪里村就在魏氏者坟东面一里处。

因河水冲刷,马峪里村址现已变为河滩。

马峪里村虽然已不复存在,但从前人诗作《峪口》可了解当时的田园风光。“溪水深处翠光涵,茅屋人家隐宿岚。犬吠鸡鸣桑柘里,一村风景似江南”。

繁峙马峪寨(今白堡村)遗存

二、古寺殊祥院

据本县资深文化学者李宏如先生田野调查认为,马峪河两岸有南北两处古寺遗址。一处在雁头村东北,一处在西庄村东北,相距约2公里,疑为元代南、北殊祥院遗址。北殊祥院在西庄村附近,因河水侵袭,同治年间迁建于东庄村西北,改名三圣寺。南殊祥院被洪水淹没,现在地名叫寺圐圙。

殊祥的意思是不同寻常的祥瑞。 宋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於是三光澄清,万灵敷佑,风雨时若,百谷丰茂,休气充塞,殊祥辐凑。”殊祥院为元代官署名。据《新元史》“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合并会福、殊祥二院置太禧院”,“元顺帝至元六年(公元1340年)十二月废”。

《弘农宗祖图碑》刻于元代泰定元年(1324),碑文中程太夫人即杨友元帅的母亲,家居繁峙马峪里,死后葬于繁峙县雁头村南杨友元帅坟地。此碑立石人为“杨仲公八代孙殊祥院奏差怀玉、次廷玉、次怀美、次怀从、次怀卿”。怀字辈是程太夫人的曾孙辈。碑阴刻有杨家世系图,以贻后嗣。

《代州志·碑文崖刻》中的杨家世袭图

笔者注意到,这时马峪杨家已是枝叶甚繁,五代同堂。

因此,杨友母亲程太夫人临终吩咐:“我之在堂,汝勤孝道,我之化后,义让同居”。

程老夫人遗言明确表示,族内诸孙不分优劣,不得分家另过。

“如后不义,分别家门,另生异见。

则可独出其事产,资财分勿与”。

意思是另立门的不能分祖上家产。

“若经官呈告,验此为证……尔等无违,宜其慎矣”。

杨友父亲死得早,对程太夫人的话自然是要听的。

程太夫人大葬之日,“缁侣千余,俎送者塞路”。杨友、杨山兄弟俩人为母亲大办佛事,僧人上千,左邻右舍感念杨友元帅父母平日恩德,都前来送行,场面极其宏大盛美。

繁峙马峪寨(今白堡村)田野考察

杨友在任龙虎卫上将军镇河东北路雁门留属兼坚代永定军节度使左领军行元帅期间,尽职任事,廉洁克勤,化洽军民,无不风靡。

又创筑城池,保全老幼。

至於繁峙代县公府、庭馆、台榭,营造一新。

“重修寺观,尝请延缁侣,结春夏讲,设席建坛,屡修黄录之筵;敷演梵音,常起万僧之会”。

“饭僧奉道,水陆醮筵,祈福之功,累年尤甚”。

这些碑文记载,说明当时繁峙在马峪里村居住的杨家,经常举行消灾祈福的大型佛事水陆法会。

碑记中虽没有说明重修寺观的名称,由于元代杨友元帅多位后人曾在官署殊祥院当差,马峪里村殊祥院即为他们的办公地点。据《杨氏族谱》记载,繁峙杨友元帅长子思明是殊祥院判。杨友孙杨琳是殊祥院判。又如杨业十七代孙杨怀玉是殊祥院院判,他于元至正丁末(1367)年,始修《杨氏族谱》。

后来周围护寺田的种田人逐渐形成小村落,即清代碑记中所称的“马峪五村”。高姓多在高升寨村,魏姓在魏家村,张姓、郎姓多在西庄,郝、席、殷姓多在东峪村,邓、贾姓多在雁头村。传言,杨七郎墓村由看坟的人家而形成。明代在杨兴墓村设铺,改称杨兴铺村。

杨家将故里

一、杨家的血脉传承

由元代贡生赵鹤鸣撰文的《世忠名将杨氏祠堂碑记》,可知宋中书令、代州刺史谥号忠武杨业之宗裔大概情况:“杨氏本关西华阴汉太尉伯起之裔,其积善不止一世,始祖令公自宋显达,身居大将,钟天地清淑之气,秉英雄豪杰之资,守代州雁门,辽人莫敢犯边。

子六郎延郎,镇守边关成阀阅之大功。

厥后桂子兰孙体祖宗卫国之心,继先人累世之业,善战善谋,舍生取义,又有不可胜言者”。

又如刻于元大历二年(1329)《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所言:“宋兴后,北汉附宋,而太宗复原名杨业,拜代州刺使,守雁门等关,威震辽夷。

其子八人,曰平、定、光、辉、昭、、兴、玉,昆弟各效忠义,捍卫王室,史册昭然。

厥后延朗之嗣宗保,生文广……文广玄孙再兴生义,传春、传寿,封崇德公。

生龙虎卫上将军元帅友、武节将军都提控,生思恭,授代州达鲁花赤……贵生殊祥院判怀玉……”。

长子杨延平,保驾出幽州,帅弟杨延定、杨延光、杨延辉三人,皆鞠躬尽瘁,同死天雄。

杨延昭永护遂城,杨延朗威镇边关。

杨宗保、杨文广南方抚蛮息腥。

杨再兴御金兀术而身焚箭镞二升。

祖孙父子皆舍身取义,精忠取义,不可胜数。

李宏如《繁峙碑文集》

二、杨业创建繁峙马峪里村

杨业(?~986),山西太原人。太平兴国四年(979 ),宋太宗出兵灭北汉,封杨业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之后,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又任命他为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在河东山西防御辽军的重任。

杨业不负重托,在辽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谷寨、大石寨(均在今代县、繁峙境内)六个兵寨。“并将全家迁居代州”(《代州志·人物志》),此时代州管辖雁门、崞县、五台、繁峙四县,关隘十五个。

关于杨家在繁峙马峪里居住的时间,据元朝《元帅杨公讳友茔碑记》载:“杨元帅讳友,字彦诚,家世雁门马峪里人,关西汉太尉伯起之裔也。始祖令公讳业,自宋朝初兴,繁時创立,曾任为官长焉”。这些史料说明,北宋初年,杨业在代州任刺史时创建了繁峙马峪里村,或者说在马峪里村创建了杨家住所,世代居住在这里。

繁峙马峪寨(今白堡)东北轿顶山

另据李宏如《繁峙碑文集》考证,马峪里,宋朝代州设雁门防御使,马峪里村在此管辖之内,明代尚存,并设都,称马峪都。马峪里村东约二里处,有三个沿山梁直通马峪寨(即今白堡村,明代改称马兰口)的烽火台,宋代所筑,从近村的一个依次向北称为一台、二台、三台,似乎专门为马峪里、留属村传递军事信息所筑。

马峪寨位于十五个关隘的中间,东西各有七寨,而且马峪寨距留属村不远,约十华里。留属村地处东西交通要害,临河傍路,交通方便,是常年驻军的地方。这里的部队进则可向北速达马峪口边关,退则可从峨口向南入五台山地区,又有滹沱河阻隔,便于防守。

笔者站在马峪寨(今白堡村)向南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八里外的马峪雁头村,向东南方向可远眺到北台顶白色牌楼。东北方向便是有名的轿顶山,相传杨六郎再此收复名将孟良处。孟良字高升,故马峪寨南五里有村名高升寨村。据村民介绍:当年马峪寨依形而建呈三角形,在国内比较少见,现有土城墙遗存。

马峪口宋代烽火台遗存之一

北宋末年,由曾巩著的《隆平集》对杨家将有这样的记录“:智勇善战,沉默寡言,平居未尝问家事。所得奉赐,均遗士卒。奉已简质。出入骑从如军校,号令严明,同士卒共甘苦寒不披裘,暑不张盖。遇敌必身先,功成推其下。故人乐为用,威震异域。”

杨业不住代州城而是选择了便于遣兵调将,利于左右呼应,能接近士卒的马峪寨(今城关镇白堡村)常住,正是他深入实际与战士同生死共患难的精神所在。致使辽军十多年不敢犯边。

除上述原因之外,笔者以为,潘美作为北宋开国元勋,平南汉,灭北汉,征江南,伐太原,战功卓著,宋太赵光义任命他兼任三交都部署。

并留下来驻守保卫北部边境,镇守北大门。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想收复燕云十六州,潘美率兵单独攻下四州:即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由此潘美升任忠武军节度使,由代国公改封为韩国公。

而杨业乃北汉降将,当年潘美伐北汉时,皇帝已经投降,他还在和宋将撕杀战斗,后来宋太祖爱惜其才,才让北汉皇帝出面将其招降。

因此,潘杨两家素来不和。

潘美作为主帅平日坐阵雁门关常住代州城潘府,杨业选择驻扎繁峙马峪寨(今白堡村),将随军家属安置在马峪里村,也在情理之中。

由此推断,繁峙马峪里杨家住此167年,已是树大根深,枝繁叶茂,马峪里杨府的规模建制也很宏大。

五台山龙泉寺

三、青山有幸埋忠骨

据《宋史·杨业传)》记载,北宋雍熙三年(986),随军北伐,为监军王侁威逼,毅然带兵出征,在陈家谷口力战,中箭被俘,绝食而亡。

终年约50岁。

其子延玉亦没焉。

杨业死后,其子杨五郎将其葬于五台山龙泉寺(九龙岗)西侧。

杨七郎葬于家乡繁峙马峪里附近。

至于延玉等葬于何处没有记载,或许都葬于杨七郎坟,因年久湮没不传。

碑记中说“又坚城迤西七郎延兴公坟地一顷二十亩,马峪北殊祥院判公坟地一顷二十亩”。

1556年明代山西提学副使陈棐亲临繁峙等处学校,以督文教,看到这里五台山灵秀,滹沱河水明澜,民风清淑。

“道经杨延兴坟川,曲隐闾约有五百人余(墓丘),乃自宋元而共族同茔”。

这么大的面积墓地,这么多的坟丘,证明年代必久远,其家必在近处,杨家世居马峪里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繁峙作头村天齐庙壁画

在马峪村东约二十余里作头村,每年三月廿八天齐庙会。

民间传说杨七郎在此将摆擂台的潘美元帅之子潘豹打死,闯下大祸。

后被潘元帅公报私仇,将杨七郎“留其首级,乱箭攒心”。

于是杨家人用马峪河冲下的河卵石为七郎垒就了一个方圆三丈,高二丈余的衣冠墓丘,远远望去如一座黝黑的瞭望塔。

多少年过去,坚硬卵石间的土壤从不长草,让人叹为奇观。

距马峪村南约二十华里有木格村,古称穆阁村。

是杨门女将穆桂英父亲穆天羽的家乡。

穆天羽和杨六郎同朝为官,私交甚好,常共商抗敌安邦大计。

后杨宗堡娶穆桂英为妻。

村西有“石桌山”,山上有“降龙木”,山下有“饮马沟”,可以操练兵马。

当地村民传说穆桂英挂帅征西后的元帅大印化成“印山”,战鼓化作“鼓山”,战旗化作“旗山”。

现存有“穆桂英洞”、“穆家祠堂”和当年穆家军制造兵器的“木匠地”,开的染坊“蓝池地”等古文化遗存。

五台山杨五郎庙

四、南宋抗金英雄杨再兴

杨再兴,杨业之后。据刻于元大历二年(1329)《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所言,“厥后延朗之嗣宗保,生文广……文广玄孙再兴生义,传春、传寿,封崇德公。生龙虎卫上将军元帅友、武节将军都提控山”。可见杨再兴是威灵王杨六郎之后,伐苗招讨使杨文广的玄孙。也是元代杨友元帅的远祖。

据《宋史·杨再兴传》记载,绍兴十年(1140),金国撕毁盟约进攻南宋,七月初八,金兀术率龙虎大王等1.5万骑直袭郾城。双方激战数十次,金兵不退,杨再兴单骑冲入敌阵,欲生擒金兀术,却被金军围住。再经血战,杀金军数百人,杨再兴亦受伤数十处,血透战袍。终获全胜。史称“郾城大捷”。

七月中旬,金兀术又率兵12万进逼临颖,岳飞督军迎战。

杨再兴率轻骑300人以为前哨,至小商桥,突遇金军大队,杨再兴陷入重围。

即率先冲入敌阵,经浴血奋战,斩乱2000余人,其中有万户撒八孛堇及千户百人。

终因寡众悬殊,杨再兴及其所部300人并皆战死。

贼焚烧杨再兴尸体,其身所中箭孵竟有2升之多。

真是“英雄杨再兴,无愧宋将军。

赢得沙场死,千秋慕英名”。

五、元代杨友中兴家业

《杨元帅碑记》原题为《龙虎卫上将军、镇河东北路雁门留属兼坚代永定军节度使、左领军行元帅杨公讳友碑记》。此碑原立于繁峙县城关镇雁头村南杨元帅墓地,“文革”时已毁。碑文原载《杨氏族谱》。

(一)、世代积德孝道非常

杨友,繁峙马峪里人。

他的远祖为抗金名将杨再兴。

高祖父为杨义。

曾祖父杨德,隐居不仕,在繁峙马峪里乡间心娱田亩,岁屡有获,以致巨富,又尝试经营生意,不图苟取,宽洪大量,德行昭彰,常常施惠于人,周济乡民。

其祖父杨春,克己复礼,德行至醇,性好丹青, 图书绝妙,尤有改父之道。

其父杨寿,敦厚温和;乘性清严,处事刚直,在乡里如有疑难不决之事,必然会委托他来进行裁断。

于是乡里钦崇,人人赞美,推重如此。

耄耋之年,视听不衰。

临终之时,交待后事,端坐而逝,容颜不改。

如此精明之人,世所罕见。

此时杨友年幼,於服丧之余,悲痛不已,对母亲程太夫人晨参暮省,孝道非常,宗亲族人皆称其为至孝。

(二)、少年超群抱义怀忠

杨友少有超群之才,英霸之器,容貌堂堂。言忠信而辩利,行笃敬以明敏,时人皆为奇才。他性好弓剑,事多权计,体仁行义,怜悯鳏寡,赡助贫穷;他与朋友交游,多结四方之豪杰,抱义怀忠,有岁寒之梗概。众人皆仰视其风规,无不赞叹而悦服。

金朝兴定元年(1217 年),元军打到雁门关外,金朝官员弃城而逃,繁峙县内百姓恐慌,推举刘会、王兆等有威望的人备牛羊等礼品迎元军入境,保全境内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杨友也在其列,“公率方境之民,顺天归命”。

(三)、南征西讨垂恤黎民

应州便宜都元帅相国韩开府见到杨友后,被他的辩才所折服,曾经说:“真辅弼之良将也”。

韩元帅命令他从事于军中。

杨友累立战功,升任行营都统,重委股肱之佐,身心俱正,谋深算远,累岁竭力于南征,连年建功于西讨,冒雪披霜,晨暮行战,赴汤蹈火,义不畏死,荣不乐生,至於行阵,攻无不克,守则必完

当此征伐的时候,杨友垂恤民心受戳,对逃命之人加以保护,得以生全者数以千计。

繁峙东峪村真如寺法华宝塔

(四)、不世之才不世之功

时值繁峙代县一片荒残,城池颓毁,内无居人,外无种植,黎民忧惧,倒悬不已。 杨友以不世之才,把坚州(今繁峙)代县城池都恢复修建起来。由是升任元帅、左监军、兼坚代永定军节度使同知。同僚均推举杨友为坚代最高军政长官,然而杨友以谦逊为心,只保留属村周围不多的属地。

当此时,繁代两县连年遭灾,百姓饥馑。杨友元帅转输官府仓廪之粟,赈济军民,广滋种养,境内百姓能够渡过灾年。

时南山贼未能全部剿灭,侵夺河东太原地区,坚代复破。

杨友元帅率领百余骑兵,设伏以断贼归路。

贼兵果至, 他不避矢石,提兵入阵,奋力击贼,其贼大溃,沿着山岭向南逃窜。

杨友元帅奋勇追击,斩其首级,夺到金鼓旗羊马牛各千数。

经此一战,滹沱河之阳,贼人再也不敢窥视,威振一时。

由此军功,蒙皇二大王韩开府恩命迁龙虎卫上将军、镇河东北路雁门留属兼坚代永定军节度使、左领军行元帅。

繁峙东峪村真如寺正殿

(五)、造福乡里三教并重

杨友元帅尽职任事,廉洁克勤,化洽军民,无不风靡。又创筑繁代城池,保全老幼庶民。至于公府、庭馆、台榭,营造一新。为了移风化俗而重修寺观,创建城隍,延请高僧,结春夏讲,设席建坛,屡修黄录之筵;敷演梵音,常起万僧之会。崇文学,重名儒,大开东阁,广积诗书,训诸子弟。儒释道三教并重,造福乡里。

(六)、安置先人忠孝两全

寿堂太夫人享年七十有五,杨友元帅敬善殷勤。程太夫人常诲子孙曰:“文武固能安国, 忠孝方为全人,尔等力学宜勤勉之。”杨门宗风礼义皆出太夫人的意思。

杨友元帅政暇之余,念母亲年事已高,意在坚州(繁峙)之西先祖延兴(杨七郎)之故茔埋葬。

经询问阴阳先生之后,决定改葬于雁头村南。

杨友的母亲是己丑年(1229) 四月二十八日安葬的,同时杨友元帅将其祖父,祖母、叔父、婶母等从祖坟(七郎坟)迁葬于雁头坟地。

杨友又因其表弟南迁至今未还,为方便春秋祭祀,一并将舅父母的灵柩从代州迁来马峪里另立坟冢安葬。

杨友元帅赡亲爱故,善在其中,受到乡人称赞。

杨友元帅雁头坟当时北距马峪里五华里,南距杨七郎墓五华里,东沟、南道、西溪、北堰,至今地形大致未变,只是马峪里村和坟北的拦河堰已不复存在。

山西繁峙茹越口宋代烽火台

(七)、杨友茔碑历史见证

由元刻《杨友茔碑志》可知,繁峙雁头坟是当时最上讲究的坟墓群。

占地一百二十亩,附茔地八十亩。

内建影堂一所,碑楼、祭亭各一座,立石像两对,石羊、马、虎各一对,四周植松柏、异草、名花,形势极其幽雅。

道光二十七年杨氏重修族谱时,该坟松柏全无,只有铭碑一通,荣禄大夫一品夫人命碑一通,一品夫人命碑二通,淑人命碑一通,石像石虎一对,石羊一对。

这些如今全无,成为庄稼地。

1983 年雁头村民取土时挖出一座古墓,墓为砖硫穹庐式,周围有壁画,内有小棺,似为迁来之灵柩。其墓在杨友墓的左上方,按其方位、距离,似为杨友葬其母亲时顺便从七郎坟迁来其叔父之墓。

元朝,杨友一支从马峪迁于鹿蹄涧村,因鹿蹄涧村距雁头不太远,初期仍用此坟,而杨友叔父之子招讨史杨希一支,从马峪村迁于繁峙代堡村,代堡村距雁头七十多里,埋葬极不方便,所以自杨希就葬于代堡村。

(八)、世系延绵桂子兰孙

杨友元帅的始祖杨令公,乃大宋之忠良,禀文武之才,存仁厚之政,怀柔上下,百姓咸蒙其恩。自从元代兵兴以来,百姓乱离失所,辛苦愁叹之气溢于乡里,杨友元帅睦亲爱民,令其骨肉完全,积功累仁,见者钦心,闻者慕义,莫不想杨家当年之显耀,赞叹后起之有人。杨家后人“男工词赋,女习诗书,男女婚姻悉皆宦族”。

杨友元帅育有七子一女,长子杨思明是铁冶提举行尉、殊祥院判,其子杨瑞为御史台宣使。次子杨思聪是元帅、震武军节度使,思聪又育六子,其长子杨珪为少中大夫、山南湖北道按察副使,其余三子为代州、台州、鹰房军政一把手。五子杨思难是征行千户,思难又育六子。六子杨思义是管军把总,思义又育七子。

杨友之弟提控杨山育有六子二女,长子杨思温是宣授代州管民长官,又育五子。次子杨思恭是代州军政长官。又生杨贵,贵又生五子。北宋杨业杨无敌开始节度代州,后来子孙散镇川广,流布英种,最终元代杨友、杨山又一次节度代县、坚州(今繁峙)。所谓“世代源流远,宗枝奕叶长”。

憨山文化研究会成员田野考察六郎寨

(九)、撰修家谱修建祠堂

杨怀玉是武节将军杨山的曾孙,他官职不大,对杨家的贡献却不小。他尊祖敬宗,修家谱,建祠堂,立碑记,使杨家有源可溯,可根可寻。杨怀玉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撰修《杨氏族谱》,第二年元朝便灭亡,明朝建立。实际上他一生未离开繁峙马峪里,死后又葬于马峪里。杨怀玉墓地有一顷二十亩。

正如本县学者李宏如先生所言,杨家从北宋雍照年间至元末在马峪里居住约四百年。

明朝至今又经历六百余年的风雨,杨家这段历史几乎被尘土埋没、世人遗忘。

好在还有一些残碑墓志、家谱县志,能让后人挖掘这段鲜为人知的爱国主义珍贵史料。

清朝道光繁峙知县周人甲写下了《六郎城怀古》是对杨家将的纪念:“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千载风烟销旧垒,三军旗鼓剩荒城,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雁门关

杨家将文化

两宋以来,杨业及其子杨五郎、杨六郎、杨七郎,其孙杨文广,远孙杨再兴忠勇卫国的英雄事迹,在他们生前就已广为传扬。

他们智勇善战,号令严明。

寒不披裘,暑不张盖,奉已简质,从不张扬。

遇敌必身先,功成推其下,所得奉赐,均遗士卒,故人乐为用,威震异域。

这些都成为当时文武大臣谈史论政的重要例证,文人墨客诗文歌咏的常见题材。

杨家将事迹在南北两宋的传播,为杨家将故事的千年传诵、杨家将文化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

本文着重以李宏如先生《繁峙碑文集》中《杨元帅碑记》、《弘农宗祖图碑》、《题世将杨族祠堂碑记》,《五台山佛教碑文集》中《三圣寺迁址碑》和《杨氏家谱》为基础,对杨家世居繁峙马峪里村与现存真如寺的历史渊源进行考述。

并以元代杨友元帅为例,解读他儒释道三家并重的价值取向和精忠报国、敢于牺牲的人文精神。

繁峙马峪里记录了杨家将文化的千年传承,繁峙马峪里也是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见证。

憨山文化研究会成员田野考察马峪寨

在繁峙县城东30公里的代堡村有杨家祠堂,是县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在正殿“敕封”匾的两旁分别挂着“三晋良将”、“威镇边关”两块赞美杨家英雄的横匾。

殿前红色的柱子上题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浩气英风留古塞声威万代佩长城,下联是:丰功伟烈著边疆勇冠千军称无敌。

还有一幅,上联是:宋迄元明丰功伟绩共山河而并著,下联为:祖偕云耳忠肝义胆同日月以争光。

杨家将精神之所以历经千年,至今还能够被世人所缅怀、所追思,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杨家将的英雄事迹形成了杨家将文化,并且传递给下一代满满的正能量。

在那个战争频发的年代,杨业、杨再兴、杨友、杨山等世代杨家将在国家存亡的大是大非面前,赤胆忠心,义薄云天,丝毫没有退却过、动摇过。在外敌入侵时,子子孙孙果断地走上战场,烽火幽州路,血溅金沙滩,前赴后继,满门忠烈,以一腔热血为黎民百姓创造着和平、美好的生活环境。

山西繁峙太行山韩庄长城

结 语

繁峙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南北两山环而拱之。太行山之巅五台山北台顶海拔3061米,就在繁峙境内。县城东北的卤城,“即其遗址,实大夏参星实沈之墟”。说明繁峙是华夏先祖五帝之一帝喾之次子实沈的封地,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太行山在中华文化史与民族发展史上影响巨大,具有十分重要的象征意义。

太行山精神,就是不畏万难、勇攀高峰,为了民族大义不怕牺牲的精神。

太行山精神,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就是“杨家将”精神。

太行山精神的实质,就是面对貌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仍然以无比的英雄气概,自强不息,目光远大,积久为功,冲破任何艰难险阻,顽强拚搏,勇于斗争,敢于牺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愚公移山”精神和“杨家将”精神。任何时代,民族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对抗都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上也没有一厢情愿的永久和平状态,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要受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永远要依赖全体国民无畏的勇气与不懈的坚持。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山西繁峙太行山韩庄明长城

本文责编:贺先森

本文作者:清凉逸人,清凉书院院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世昌教育基金会会长。

壬寅年五月二十日焚香沐手敬作于清凉书院“观我堂”。

清凉书院介绍: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

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

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期。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

行广大无碍之事业

史册号网友观点:写文不易,谢谢各位“品鉴官”的五星好评

有喜欢的也可以点击右上角,给个赞赏(赞赏按钮隐藏,不太好找)],此文证明了一件事,建造于开封的天波杨府是唬弄人的。

北宋杨业驻扎过的山西繁峙马峪寨呈三角形,国内罕见,新作预告丨近日发布——繁峙大木瓜村木瓜寺多元一体文化溯源,赵老师考证详实此文是目前梳理记载杨家将不可多得的好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30314210006d683.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