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福建历史最大的官,福建省古代朝廷当官最大的是什么?

建州出了很多宰相。

南宋建州王(建州今福建省建瓯市)当皇帝就是宋孝宗。

叶向高呀,官职首辅(相当于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叶向高(1559年-1627年)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于明熹宗天启七年(1627年)。明朝政治人物,万历后期至天启年间任首辅。

宋朝

泉州:曾公亮、韩琦、蔡确、梁克家、留正、苏颂、王曾、曾怀

莆田:蔡京、陈俊卿

福州:陈自强、朱倬

南平:黄潜善、吴充、章得象、章惇、李纲

元朝(无福建人)

明朝(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后以内阁首辅为宰相)

泉州:李廷机、蒋德璟

南平:杨荣

福州:叶向高

清朝(以军机处首席大臣为宰相,一般由满人担任,无福建人)

1,章得象

章得象(978~1048年)北宋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

章得象22岁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历任州、县的方官近20年,因其为官清廉,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农业年年丰收,深受百姓爱戴。

所以宋仁宗破例任用章得象为宰相(宋太祖赵匡胤规定后世子孙无用南士作相)。

章得象任相八年,宗党亲戚,一切抑而不进,对于恃势骄横的宦官章得象总是正色待之,不与交谈。

2,曾公亮

曾公亮(999年-1078年)北宋泉州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 。

曾公亮北宋政坛上的三朝元老,影响力极大。

早年即有变革之心的他,不但在王安石变法中大力举荐王安石主持变法大局,而且在变法过程中还给予王安石相当程度地支持,这对变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为政期间针对北宋吏治混乱的弊端,曾公亮提出废除“磨勘法”,对各级官的任用和升迁采取考课督察的办法,即“三考有善政者,则升其官资,两任有善政者,则升其任使,无成绩者则罢黜。

”同时他又提出裁减冗兵的方案,以减轻国家财政支出。

曾公亮还是一位文学家,曾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80岁时去世,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3,苏颂

苏颂(1020年-1101年)北宋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人。

苏颂出身闽南望族,宋仁宗庆历二年登进士第,宋哲宗时拜相。

苏颂为相期间,“奉行故事”,循规矩办事,以使百官守法遵职为要务。

他选贤任能,并告诫边臣不要轻易开启战事。

苏颂好学,于经史九流、百家之说,及算法、地志、山经、本草、训诂、律吕等学无所不通。

其主要贡献是对科学技术,特别是医药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他领导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

被称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

著有《图经本草》《新仪象法要》《苏魏公文集》等作品传世。

4,章惇

章惇(1035年—1106年)北宋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

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

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职地方,政绩显著。

经略南北江,平定湖北,大规模开发湖南,设立州县,开拓西南,统一内地割据势力,对江南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1093年拜相执政,严刑峻法,控制言论。

在政治上,贬斥旧党,流放诸臣;在地方上,设置晋宁军与陇右节度军;法令上,恢复熙宁旧法,加以完善;文化上,废除诗赋,代以二经;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唃厮啰(吐蕃首领);外交上,签订元符和议,招降吐蕃诸部;水利上,治理黄河,沟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罢免非治科、进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

作为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章惇一生的政治作为对北宋政治造成深远影响。

他出兵西夏、和蕃,收复失地,开疆拓土,驱逐西夏并以沙漠为界,为北宋取得对西夏战争的优势奠定了一定基础。

5,陈俊卿

陈俊卿(1113年-1186年 )南宋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陈俊卿为相时,以用人为己任,所授官之人都是一时的杰出称职之人。

他奖励廉洁、谦让之人,抑制追求名利之人。

有的人才能可用,但资历尚浅,陈俊卿就私下推荐给宋孝宗,未曾对当事人言说。

每次在朝廷接待士人和从远方来的地方官时,一定询问他们对时政得失、人才贤否的意见。

6,留正

留正(1129年—1206年)南宋福建路泉州永春县(今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留安村)人。

留正从政四十余年,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他清正廉明,直言敢谏;尤其是主政期间,谨法度,惜名器,举贤才,而且在宫廷斗争波谲云诡之中能宽容大度,一心为公,毫发不干以私,孝宗称其“纯诚可托”,“真宰相也”,是为南宋中期一位贤相。

7,杨荣

杨荣(1372年 -1440年 )明代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

杨荣历仕四朝,为人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

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史称其“挥斤游刃,遇事立断” ,被比作唐代的姚崇。

曾五次扈从出塞。

明英宗正统初年时,太皇太后张氏(诚孝张皇后)委任杨荣等五大臣当政,而杨荣等也自信,敢于侃侃致议,虽年老而忧国之心不衰。

任内阁辅臣期间,安定边防,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得明朝国力鼎盛。

由于有太皇太后的掌舵,张辅和“三杨”等五大臣的合力辅政,而宦官王振也尚未专横,故当时各级政权机构的运作还比较有章法,全国各地的秩序也相对稳定。

后人将正统初年朝政清明的现象,都归功于杨荣等人。

文学上,杨荣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的代表作家。

8,李廷机

李廷机(1542年-1616年)明朝晋江浮桥(今福建泉州市鲤城区)人。

李廷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清官贤相。

李廷机为人向以严为主,明史记其“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为政是以“清、慎、勤”著称.李廷机主持浙江乡试与官吏考核时,杜绝舞弊。

任职南京时,罢免杂税,商界复苏;解决被南京主帅成山堵断的长江河道,复民生计;捕捉“恶虎”李文政戍边, 为民除害;用财政盈余,修葺罗城、公署、考场、庙宇等公共建筑。

北京任内,革除贡使车马费;停发高丽戍饷;整顿殿试场所;扩建馆舍等。

9,叶向高

叶向高(1559年-1627年)明代福州府福清(今福建福清市)人。

明末政局病入膏肓,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贪污腐化,行政不作为,叶向高入阁之后,看到内库金银堆积如山,对边防缺饷置之不理,兵饷无人发放;各地解来的饷银无人签收;国外使节来访无人接待;狱囚积至千人无人问断;一些官员罢免、致仕后多未增补,造成官署空虚。

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央六部仅尚书就缺了五名,都御史缺员长达八年以上,布政司、按察司缺员五六十名,锦衣卫长期没有一个法官,地方政府缺员更在一半以上,国家的行政机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为了使内阁能有效运转,叶向高绞尽脑汁,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起,请求增补阁员的奏疏多达一百本以上,疏言词十分痛切,直陈国家危机,请求皇帝增阁臣,补缺官,整顿吏治,铲除积弊。

在叶向高的强烈要求之下最终获得到皇帝应允。

10,蒋德璟

蒋德璟(1593~1646)明朝福建泉州晋江人。

他体恤民艰,重视农业生产,以拯百姓为已行。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朝廷幕僚,浑浑噩噩,农民揭竿而起,统治者为了苟延残喘,以各种名目把负担转嫁到百姓身上。

蒋德璟提出了不少匡正时弊的建议,如制止占取民田,鼓励垦荒,巩固统治,防止天变。

蒋德璟善于理财治兵,留心国计,竭尽心力,为人秉公持正,善于荐贤举贤,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惜那个时候明廷气数将尽,无药可救,蒋德璟这些呕心沥血的建议,只有束诸高阁而已。

海瑞是明朝著名的清官,在历史上有海青天之称,他担任的最高职务是右都御史,是正二品的高官。

1587年,海瑞病死后,副手佥都御史王用汲前来吊唁,发现海瑞家“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棺材都买不起。王用汲深受感动,流下了眼泪,和同事凑钱,“醵金为敛”。

海瑞(1514年-1587年),男,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官员,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有“海青天”之誉。

1549年,海瑞凭借《治黎策》中举,初任福建南平县学谕,后历任浙江淳安知县、嘉兴通判、户部主事、应天巡抚和右都御史等职。

1569年夏,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外放应天巡抚,辖区多为江南富庶之乡。

海瑞被改任南京粮储。

海瑞巡抚吴地才半年就被解职而去。

1582年,海瑞又重新出仕,任南京右佥都御史,在赴任途中又改任南京吏部右侍郎。

综上所述,海瑞的最大官职南京吏部右侍郎!

海瑞生平最高官职: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海瑞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并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官氏祖先是刘定公夏

出自周代,以官职名姓。据《姓源》所载,周大夫刘定公夏为官师(官吏之长),其后以官为氏。刘定公夏,周代人,周大夫刘康之子。刘康公为春秋时人,其事迹见于《左传》。刘定公夏可能夏为其名,其它不详,后世官姓有尊其为始祖的。

1、出自晋公之族,以封地为姓氏!

2、出自周代,以官职名姓。据《姓源》所载,周大夫刘定公夏为官师(官吏之长),其后以官为氏。

3、出自官族。据《姓苑》、《左传》所载,周代对于有功于朝廷的官员,封邑长久保存,成为官族,遂形成官姓。

4、由关姓改姓而来。据1976年台东所修《官氏族谱》所载,解良(今山西运城)人关膺,于黄巢起义时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改姓官。

5、出自他族。新疆锡伯族官加(关佳)氏汉姓为官;今满、蒙古、藏、仫佬、彝等民族均有官姓。

6、出自上官氏。上官氏有简为官氏者天水堂上官氏。天水郡之官系是由上官姓人省略上字简化而来的官姓,其始祖与上官姓始祖相同,都尊战国时期楚国令尹上官子兰公为始祖。

历史名人

官廉,官谦,官文,官抚极,官惟贤,官应震,官献瑶,官保,官象颐

其他官姓名人有明官吏官谦、官贤、官篆、官一夔、官荣、官希稷,学者官寅;清学者官崇,才女官连娣等。

近当代官姓名人有解放军将领官宗礼、官俊亭,政治家官保加、官却、官健平,爱国民主人士官文森,国民党将领官其慎,农学家官春云,金属专家官达高,高分子专家官文超,化工专家官知义,医学家官大威、官宜彬、官超云、官胜利,经济学家官希浩、官清,哲学家官鸣,书法家官江明,画家官其格,电影技术专家官质斌,影视演员官晶华,体育摄影记者官天一,摄影师官家良等

据史料统计,福建省莆田市一共产生了22名宰相。

莆田宰相陈文龙

他们分别是唐朝时的郑露、翁郜,五代十国时的翁承赞、萧项、潘承佑,北宋时的陈洪进、留居道、陈靖、黄中庸、蔡京、蔡卞、蔡攸,南宋时的叶颙、陈俊卿、龚茂良、郑侨、陈卓、黄镛、陈文龙,明朝时的周如磐、黄鸣俊、朱继祚。

泉州:曾公亮、韩琦(祖籍河南安阳)、蔡确、梁克家、留正、苏颂(一说生于同安县)

籍贯泉州:王曾(生于山东青州)、曾怀(生于江苏苏州)、章得象(生于南平)

莆田:蔡京、陈俊卿福州:陈自强、朱倬南平:黄潜善、吴充、章得象(祖籍泉州)、章惇籍贯南平:李纲(生于江苏无锡)等等

燕国:蔡泽,战国秦昭王丞相河内温县:蔡义

西汉昭帝丞相河内怀县:蔡茂,东汉光武帝司徒(相当于户部尚书,光武不设丞相,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济阳考城

蔡齐,北宋仁宗参知政事(右丞相),真宗乙卯科(1015)状元福建晋江:蔡确,北宋神宗尚书左仆射(左丞相)(注:左丞相是首相,右丞相是次相,都是丞相或宰相)福建仙游:

蔡卞,北宋哲宗宰相,蔡京之弟福建仙游:蔡京,北宋徽宗宰相福建仙游:

蔡攸,北宋徽宗宰相,蔡京之子福建仙游:

蔡松年,金朝海陵王右丞相福建仙游:

蔡洸,南宋孝宗吏部、户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蔡襄曾孙,祖或父迁霅川(浙江吴兴)福建建阳:

蔡杭(蔡抗),南宋理宗参知政事(副相,南宋时略低于左、右丞相)福建晋江:

蔡克亷,明嘉靖户部尚书福建漳浦

蔡廷,清康熙吏部尚书福建漳浦

福建历史上共有一十七个丞相。

福建人才辈出:第一位蔡京,第二位蔡确

第三位,曾公亮 第四位陈俊卿

第四位,陈俊卿 第五位,陈自强

第六位,黄潜善

第七位,李纲

第八位,梁克家

第九位,留正

第十位,苏颂

第十一吴充

第十二位,章得象

第十三位,章惇

第十四位,朱倬

章得象22岁进士及第踏入仕途,历任州、县地方官近20年,因其为官清廉,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农业年年丰收,深受百姓爱戴。

2、苏颂

3、曾公亮4.陈俊卿

5、章惇(1035年—1106年)北宋建宁军浦城(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出身世族,博学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负

6、刘正

杨荣

李延机

叶向高

福建历史上总共出现十七丞相

海瑞生前最大的官职是正二品。海瑞一生仕途坎坷,在万历皇帝亲政后,被提拔到南京右都御史,这是一个正二品的高官,主要负责监察工作,是海瑞一生中做到的最高官职。

在隆庆朝,海瑞曾担任应天巡抚,这是一个正四品的实职,也是海瑞一生唯一一次掌握实权,但仅仅几个月就惨遭罢官。

海瑞最后官居三品。

海瑞在京时的官职分别为户部主事(正六品)、兵部主事(正六品)、通政司左右通政(正四品)、右佥都御史(正四品),最后的官职为吏部右侍郎(正三品)。

海瑞一生刚正不阿,在得民心的同时,在官场上备受排挤,就连内阁首辅张居正,都因为他的严峻刚直而惧怕,万历皇帝虽然很想重用海瑞,但都被内阁否定,所以海瑞死时也只是三品官。

而海瑞死后,追封的太子太保,则是从一品,这是算是对他为官清廉一生的肯定吧!

正二品

海瑞生平最高官职:南京右都御史(正二品)。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逝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去世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21125063826a67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