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记录文明的重要工具。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就是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通过释读,让我们得以拨开历史的迷雾,走近那遥远的商朝。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晚清官员王懿荣是位金石学家,一次身有小恙,郎中给开了个药方,其中有一味“龙骨”。在煎药时,王懿荣偶然走到后堂,看到中药“龙骨”上有利器刻画的线条,感觉到很奇怪。
王懿荣又命人去买了更多的“龙骨”回来,经过研究确定这是远古的一种古老文字,并推断是商朝的,因其是刻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称之为:“甲骨文”。王懿荣也因发现甲骨文之功,被考古界称为“甲骨文之父”。
追根溯源,人们才知道,原来“龙骨”是河南安阳附近的农民在耕作中挖掘出来的,当做药材卖给了药材商人。于是,一些考古、金石学家专门到安阳收购甲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由此也发现了“殷墟”。
清末小说家、金石学家刘鹗,多年精心研究甲骨文,精选其中五千余片,释读编写了一部专著《铁云藏龟》。现在,发掘出土的甲骨已有十几万片,共有四千余字,能够释读的约有二千多字,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的造字方法,是成熟的最早汉字。
这片甲骨上刻画的文字,记载了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在生产前,武丁命巫师进行占卜的事情。其它的一些甲骨上的文字,说明了妇好不只是武丁的妻子,也是当时的女将军,常率领军队征伐四方,是武丁重要的助手。
这根甲骨上的文字,是商朝关于日食的记录。说的是:当时是白天,人们正常活动,突然天空暗了下来,太阳缺了一块,一会又恢复了。这说明,在商代我们的先人就对天象有了专门的观察,而且已具备了相当的科学水平。
相信随着对甲骨文释读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会对那个遥远的王朝有更多、更详的认识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