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庐山的历史故事和传说,江西庐山的历史故事?

庐山的传说故事

有一种传说,早在周初,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

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

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

但现在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

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

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的。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

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也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

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

有人说他成仙去了。

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

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

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

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康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

第三种传说,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玉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玉的儿子匡俗于邬阳,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庐山有很多传说。

首先,庐山被誉为道家文化发源地之一,因此有很多与道家文化相关的传说,如“庐山仙境”、“仙人洞”等。

其次,庐山的自然风光也是其传说的来源,例如千层岩、“覆雨翠微”、“龙虎山门”等。

此外,庐山还跟历史人物有关,如唐朝武则天、唐玄宗等皆有与庐山相关的传说。

总之,庐山的传说丰富多彩,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令人充满遐想。

庐山的传说很多。

据说庐山是道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庐山的灵秀美景和人文历史的底蕴,给了多少文人墨客以灵感,留下了无数的诗歌和传说。

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庐山会道门”,这是一段传说中的故事,据说是南朝时期白雪道人在庐山上创建的一种道教派别,不仅有着天师符咒等法术,还曾有“黄鹤楼诗会”之说。

庐山的历史传说和文化内涵不仅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时也被世界闻名,成为中国儒、道、佛三家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如今,庐山已成为一个融合了文化和旅游的综合景区,对外不断地展示着自己古老和璀璨的历史文化。

传说是这样:庐山的飞来石:西谷上端,有两块超然叠置的巨石,小的横架大的面上,乍看形如老鹰翅膀,又似天外飞来,神乎奇妙。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名山。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许多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玉皇大帝下凡”,传说玉皇大帝曾经下凡到庐山,在庐山上给贫穷的百姓讲经,传授佛法,以拯救众生。

1 庐山有很多传说,其中一些很有名,比如“庐山谣”和“庐山仙境”等。

2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水旅游胜地,以其绝美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著名。

庐山谣说的是庐山的美景和奇峰异石,庐山仙境则讲的是庐山的神仙传说和仙境故事。

这些传说与庐山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相辅相成,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和探索这座神秘的山岳。

3 如果你有机会去庐山旅游,不妨去了解一下庐山的传说和历史,这将是一次既有收获又有意义的体验。

有人认为庐山的名称,是因为山岳的形状而命名的。庐,庐舍也,庐山巍然屹立在辽阔的鄱阳湖平原上,恰如“中田有庐”《诗经·小雅·信南山》的形状。

晋朝思想家孙放在他的《庐山赋》中说,“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也是这个意思。庐山名称的来历,应得之于它自身四围峻拔,中间平凹的形状。庐山又名匡庐,匡山,仍是因山的形状如箕筐而得名。纵观山东历城县,浙江龙泉县,四川江油县,均有匡山,也都是以山形而命名的。

也有人认为庐山的命名是有历史依据的。庐山地区的长江北岸,即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带,古代曾有个“庐子国”。春秋战国时期,“庐子国”成了楚国的一部分。

庐山”名称的三种传说:一种是在周朝时期,有道人匡俗在这里学道求仙,周朝国君得知此事后,邀其出山辅政,匡俗并未应允,而是潜入深山不知所踪。后来,人们相传其已成仙,并将其居所称为“神仙之庐”,“庐山”因此得名。

第二种传说也与是周朝有关,当时有个叫方辅的人同老子一道骑白驴进山炼丹,并且二人均“得道成仙”而去,留下空庐一座,也即“人去庐存”,故名“庐山”。

第三种传说又与前面提及的匡俗相关,而时间却发生在汉代初期。相传匡俗的父亲在辅佐刘邦平定天下期间不幸离世,朝廷为表彰其功绩,封其子匡俗为越庐君。由于匡俗酷爱道术,不愿做“越庐君”这个官,故弃官修道,“庐山”也因之得名。

庐山名称的由来

庐山古名叫敷浅原,又叫南彰山、天子彰等,在江西九江市南,飞峙长江边,紧傍鄱阳湖。

相传在周朝,有个名叫匡俗的人,带着个兄弟到山上隐居,盖茅庐数间为舍。周王想请匡氏兄弟下山为官,派人来访,但是,匡氏兄弟已杳如黄鹤,不知去向,只剩下一栋空庐,此后,人们就叫这座山为匡山、匡庐或庐山。

“庐山”一名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此前未见有文字记录,但山名渊源存在多种说法,有民间传说,也有史料考究。

“庐山”名称的三种传说:一种是在中国周朝时期,有一道人匡俗在庐山学道求仙,周朝国君获悉此事后,邀其出山辅政,匡俗并未应允,而是潜入深山不知所踪。

后来,人们相传其已成仙,并将其居所称为“神仙之庐”,“庐山”因此得名。

第三种传说又与前面提及的匡俗相关,而时间却发生在汉代初期。

相传匡俗的父亲在辅佐刘邦平定天下期间不幸离世,朝廷为表彰其功绩,封其子匡俗为越庐君。

由于匡俗酷爱道术,不愿做“越庐君”这个官,故弃官修道,“庐山”也因之得名。

另据《庐山志》载:春秋时的老子与一位叫方辅的道人同来游山,于山中留下修炼之庐,故曰“庐山”。

有研究资料认为,山名源于其山势轮廓,因为在平坦的鄱阳湖平原上,山体恰似“茅庐”。

《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一诗句“中田有庐”,此为对山的形状的描述。

晋朝孙放的《庐山赋》“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与诗经中的“中田有庐”意思相近。

因此,“庐山”一名的来历与山体特征相关。

还有人认为,山名源于中国古代的“庐子国”。

据《国语·楚语》记载,庐山所在位置在战国时称“庐邑”,因楚王曾到访过庐邑,该地名气渐大,故而庐邑地域内的这座独特的高山,就被称之为“庐山”。

公元前126年,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游山后,在其著述《史记·河渠书》中有“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的句子,这是“庐山”之名第一次见诸于文字记录,也是最早的记录,一直沿用至今。

庐山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庐山已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之一,寺庙多达300多处。

至晋代,道教传入庐山,画栋雕檐的道观庙宇更是触目皆是。

此后,上庐山的历代名流学者甚多,比如王羲之、陶渊明、孟浩然、谢灵运、李白、白居易、颜真卿、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米芾、岳飞、朱熹、陆游、徐霞客、康有为等等,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卷轶浩繁的诗赋和题刻,使庐山成为一座具有璀璨文化的历史名山。

庐山属于古老变质岩断块山,是第四纪冰川期所形成的。

全山有山峰90多座,大都在海拔1000至1300米之间。

庐山的风景名胜很多,有唐代诗人白居易歌咏桃花的花经;有传说中仙人居住的仙人洞;有巨石凌空号称奇绝的龙首崖;有环境清幽飞流渲泄的乌龙潭等瀑布;有称誉为植物王国的庐山植物园;有一岭逶迤中开巨口,仿佛要汲尽鄱湖之水的含鄱口等。

山下主要有号称山南之美的秀峰;东晋名僧慧远诵讲佛经的东林寺;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讲学的白鹿书院;晋代陶渊明的故乡栗里…

到目前为止,庐山上已被开发的景点有100多处。

江西九江市的庐山闻名遐迩,自古众多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墨宝。

庐山的别名也很多,历史上曾有敷原浅、匡山、匡庐等称呼。至于庐山的名字由来传说是西周时期,有匡氏七兄弟来到庐山耕地打猎为生砍木筑庐。庐为房屋,后人就称此山为庐山又名匡庐。

关于庐山名字的由来,有着几种传说,最早的说在中国商夏时期,有一位叫匡俗先生的人,跑到庐山上学道求仙。有史书记载称称匡裕,字子孝,也有人说称为匡俗。但是大家普遍比较认可,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

这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这里寻道求仙的事情,被当时朝廷所知晓。

传说他是大才之人,周天子于是就数次派人请他下山,匡俗也数次回绝了周天子的邀请,怕人打扰他的清修,于是就躲入到人迹罕至深山之中。

后来的访客怎么也找不到他人影了,匡俗其人就这样在庐山上消失的无影无踪。

再后来就有人说他成仙去了,当地的人们就美化了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这地方称为“神仙之庐”。还有几种传说,但是,都没有第一个有理有据!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

名字由来:

有一种传说,早在商初,也有说在周威烈王时候,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

据说匡俗字君孝,有的书称匡裕,字子孝,也有称为匡续的。

从中国传统的名与字的联义看,其名为裕,是较为合理的,俗字是误传,俗、续二字罔音,也是传闻之悦。

但普遍流传的名字是称他匡俗,匡裕很少有人知道了。

为了方便,这里依照人们熟悉的称呼。

此外,还有称匡俗为庐俗,这种传说乃是因名山而臆想其人,以地名为氏,以氏为姓,倒还符合古代的惯例。

至于他确切的姓氏,自然毋庸予以追究,要追究也无从着手。

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这自然是无稽之谈。

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为‘匡庐’。

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脱匡字的讳,而改称‘庐山’。

另一种传说,在周武王时候,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 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们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成仙”的先生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但是老子与武王并不同时,这同样是神话故事。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有些不同。

说是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经同都阳令吴芮一道,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

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邬,音xiao,邬阳为今都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

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都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

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女神岛:包括女神广场、女神餐厅、不走亭、镜心楼、观海平台、空中玻璃栈道、好汉坡、丛林穿越等景点。

此岛以西海女神的浪漫感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是一座汇集桃花仙子的美丽传说、游览、观光、体验的精品岛屿。

在女神岛,可以观赏秀雅湖岛仙境、 聆听美秒神话意境、探寻绚丽岛林幻境、赏鉴奇绝西海大境,亦可领略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的柳暗花明。

武夷山的故事

传说在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人洪水泛滥野兽出没的地方。百姓辗转沟壑,无以为生。一天,从远方来了位叫大王的小伙子,目睹这一悲惨情景,便带领大伙劈山凿石,疏通河道。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来的沙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峰,九十九岩。

从此,人们在这里开荒种田,劈山种茶,过上了好日子。

有一次,天上的玉女驾云出游路过武夷山时,便被这里的美丽情景迷住了。

于是她偷偷地下凡留在武夷山,并爱上了这个勤劳勇敢的小伙子。

不幸,此事被铁板鬼得知,他就密告了玉皇。

玉皇大怒,下令天兵天将捉拿玉女归天,玉女不从,一定要与大王结为夫妻。

铁板鬼就施展妖法将他俩点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两岸。

铁板鬼为讨好玉皇,宁愿变成一块大石,也就是现在的铁板嶂。

插足在他俩中间。

从此,大王和玉女俩只好凭借镜台,泪眼相望了。

玉女峰下是碧绿清澈的浴潭,相传是玉女沐浴的地方。潭中有一方正巨石,上有“印石”二字,相传这是大王送给玉女的定情信物。玉女峰右侧,是一块巨大的圆石,光洁照人,这就是玉女梳妆打扮的镜台,壁间刻有“镜台”二字,大可盈丈。

江西庐山是中国境内名山之一。

庐山的出名素与历史文化有关。历代文人墨客游览庐山留下

了无数佳作。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风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不识庐山真相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与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相联。抗日战争重要事件国共合作会谈。签订发表就是在庐山。国军某部坚守庐山,利用庐山地利抗击日军。

60年中共历史上庐山会议。彭总万言书。彭总蒙冤罢官,但他为民谏言赢得人民称颂。

华山华岳仙掌的传说

游人越过华山苍龙岭,便可清晰的观赏到朝阳峰危崖上五指分明,宛如一只巨人左手掌迹。此崖曰:"仙掌崖",此掌乃是关中八景之首"华岳仙掌"。关于"仙掌"的来历,还有一段奇妙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黄河东岸的首阳山(今山西中条山)和黄河西岸的太华山十一条山恋。那时,这里气候温润,山上郁郁苍苍,白云缭绕;山下良田无际,炊烟袅袅,人们过着安宁的日子。有一年的三月三日,忽然一声巨响,汹涌的洪水,很快淹没了良田、村舍,大地一下子变成了水乡泽国。

原来这一年王母娘娘举办蟠桃会,老寿星多喝了两盅,一不小心,手里玉蛊一斜,琼浆撒下天庭,立刻变成了人间横祸。人们的怨气冲进主宰西方十二万里天地的白帝少昊那里。白帝赶紧向玉帝禀明此事。玉帝大惊,即传旨给巨灵仙要他下凡人间,立即排除这一祸事。

巨灵仙头如笆头,眼似铜铃,脚大十围,浑身是劲。

他落下云头来到华山的危崖下,一只手遮在额头向东眺望,观察片刻,就一缩身挤入大山之间,只见他,左手一拳,右脚一蹬,使尽全力,将身一展,只听见一声巨响,山开地裂。

倾刻间,白尺高的黄浪,如离弦之箭,向东喷射而去,抬头看华山,已被推进秦岭之中,回头望首阳,已在波涛之北。

这时,屹立在水浪中的巨灵仙望着咆哮东去之水,长舒一口气,哈哈大笑,遂驾彩云向西而去。

巨灵仙虽然走了,但他那只仙掌却深深地印在了巍巍华山东峰的绝壁之上,给西岳华山增添了一幅神奇无比的胜景。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不过,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过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

三人相视大笑,执礼作别。

据说,后人在他们分手处修建“三笑亭”,以示纪念。

有多事者,还写有一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正如联语中所揭示的,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趋势的一种反映。据考证,释慧远与陶渊明约略为同时人,交往或有可能,而陆修静所处时代晚过百年,所以“三笑”之说纯属虚构。但这个题材日益成为象征三教合流的美谈而脍炙人口。

相传慧远在庐山东林寺研究佛法,专心修行,立了一条誓约,就是以寺前虎溪河为界,“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 有一天,中国隐逸诗之宗陶渊明和简寂观著名道士陆静修相携来访,三人在寺内品茗晤谈甚欢,不觉日暮,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甚浓,三位好友边走边聊,不知不觉走过了虎溪桥,忽听后山的老虎虎啸生风,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桥界限。

“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经流传开来,成为庐山最著名的传说。

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

相传,古时候化雨村村民有养鸭子的习惯,村头有条小河,全村的鸭子都在小河中觅食、嬉戏。一段时间以后,村中出现了一桩怪事,村民的鸭子一夜之间就少了很多,没过几天,村民的鸭子就所剩无几,村民心疼鸭子,就派打更的老头每天夜里蹲守在小河边,看看到底是谁偷走了鸭子。

打更人细心观察,发现小河里有个怪物,嘴似簸箕般大小,夜里浮出河面觅食,只需一口就把一只鸭子吞进腹中。村民担心起来,这样下去村里的鸭子岂不被怪物吃光了?小河水有腰深,却没人敢下去对付怪物。就这样,村里的鸭子就被怪物吃光了,村民再也不养鸭子。

次年春夏大旱,小河干涸见底,却不见怪物的踪迹。

村民好奇,就召集人手挖了起来,一连挖了几天,没有任何怪物的迹象,村民们有些失望。

就在此时,有人挖出了鲜血,于是村民顺着血迹挖去,挖了整整一天,怪物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原来是一条大鲶鱼在作怪。

由于河水干涸,鲶鱼就深深地潜伏在淤泥当中,等天降大雨,河中有水的时候出来,继续危害百姓。

由于鲶鱼通身滑溜溜的,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鲶鱼拉上岸,一称足足有三百多斤重。村民喜出望外,将鲶鱼切成小块,每家分得一份炖吃,以解村民心头之恨。鲶鱼头被村民用绳子栓住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留做纪念。

过了一段时间,鲶鱼头被晒干了。

村里一位老者对村民说:“鲶鱼头特别好吃,营养丰富,能补虚、补脾、壮筋骨,是难得的滋补佳品。

把它挂在外头,风吹日晒,时间久了就不能吃了,可惜呀!

”于是,大家又把鱼头剁成若干块,在村头支起一口大锅,把鱼头炸着吃。

炸鱼头这天正刮西南风,香气顺风向东北方向飘去。

十里之外都闻到了鱼头的香味,于是就有了“十里闻香干鱼头”的传说。

炸鱼头的村被命名为“干鱼头村”,闻到香味的村改名为“闻香集”(现属鱼台县管辖)。

几百年后,金乡县大旱,滴雨未下,大地裂出了一道道深深的口子,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苦不堪言,乞求上天降雨,可无论百姓怎样虔诚地求雨,老天就是不下雨,百姓纷纷逃荒。

这天,干鱼头村来了一个疯和尚,和尚在村中挨家挨户化缘,却从不讨要钱财。和尚一边化缘,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天不下雨别害怕,老衲化缘救大家,若设坛台蹬足下,化来甘霖哗啦啦。”

无奈的村民听了老和尚的话,决定一试,于是在村中央筑起高台,上设灵坛,请和尚上台施法求雨。

老和尚登台作法,只见他双臂舞动,嘴里念念有词。

说来也奇,不一会,乌云遮住了太阳,大风骤起,刮的人睁不开眼睛,霎时间,雷声大作,闪电齐鸣,倾盆大雨倾泻下来,百姓纷纷跪在雨中,恳求雨量再大一些。

大雨下了整整一天,河沟皆满,大地得到滋润,庄稼复苏。

雨停了,旱情得到彻底解除,人们准备好好犒劳老和尚,却早已不见了他的踪迹。

村民为纪念化缘化下雨来,便把“干鱼头村”改为“化雨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305231242111c8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