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经历过十二任皇帝。
一个的皇权会代代更迭,直到朝代末,这个国家已经名存实亡,从清朝皇帝的名字中,就可以反映出来。
在历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这个朝代风雨飘摇,很难维持下去。
换言之,一个朝代必定要经历灭亡,没有不落没的时代。
清朝二百多年的历史,可以分成很多枝干,从打下基础到鼎盛时期再到凋零,十二个皇帝的有十二个称号,这些名字连起来读,竟然拼凑出清朝逐渐衰败的过程。
打下根基,达到鼎盛,社会不稳,越到后期,清朝愈发的破败。
事实上,清朝衰败的景象,恰恰印证了《红楼梦》中的一段名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清朝的取名文化
在汉族的文化当中,取名字是格外讲究的,就连现代社会,我们的名字,很多是根据辈分来的。祖上定好的字,有很多大家族延续到今天。
清朝并不是汉族人所建立的,他们属于满族,所以在文化方面,他们和汉族有一定的差异,不过取名字方面,他们并没有那么多讲究。
爱新觉罗是他们的姓氏,从开始的努尔哈赤到顺治皇帝,清朝还没有完全统一,一直在打天下,为日后的统一做基础。
因为当时接触的汉族文化较少,他们受影响小,他们的名字与清朝的局势并无很大关联。大都是按照少数民族的取名方式取名,不讲究规矩。
著名的康熙皇帝,他的名字叫做爱新觉罗·玄烨,而他的两位兄弟叫做福全和常宁,看起来毫无关系。
不过康熙皇帝登基之后,他对汉族的文化,更加了解一下在取名方面,更加向汉族靠拢,按字排辈,成了日后清朝取名的基础。
在成长过程中,他接受了不少汉族文化的教育,在给儿子们取名时,都带有胤字。比如雍正的名字叫做胤禛,弘历是乾隆帝的名字,还有胤禔、胤祯等。
康熙帝给孙子辈起的称号是“弘”字辈,乾隆的名字叫做弘历,与他撞名号的人,大多数都改了名字。
因为对爷爷康熙非常的敬佩,再加上接受汉族文化洗礼较深,所以乾隆后代的名字,也都是他亲自指定,分别是“永绵奕载”。
这四个字也非常有意思,本来是千秋万代的寓意,乾隆帝要求,自己的后代,必须用这四个字来取名字。
文字狱的影响
清朝时期,大兴文字狱,为了统一管理,当时的统治者采用文字狱。用词出错,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因为自己的文字而遭遇不幸。
当时的社会,皇权尊贵无上。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很多文章中都要学会避讳,一旦出现皇帝名字中的汉字,就要及时修改,不然就是对皇帝的不尊敬,然后遭到灭顶之灾。
雍正上位之后,为了稳固皇权,也为了遵守规矩,将其他皇子名字里的“胤”改成了“允”,后来这些皇子相继被杀害,只剩下他的同胞兄弟,也就是“胤祯”。
不过“胤祯”名字的读音与乾隆帝“胤禛”的名字相同,为了表示尊敬,“胤祯”被改名为“允禵”。
比起雍正,乾隆帝友好了许多,他没有杀掉其他皇子,也没有要求他们吃名字,不过在他们书写“弘”“历”的时候,在写法上要做出改变,去掉一个点,这样可以避讳一些。
世人取名,也纷纷避开这两个字。
当时的社会,皇权是最集中、最至高无上的时候,没有人敢公然反抗,只要是皇帝说的,世人必须做出让步,必须无条件服从。
在清朝,除了民众为了皇帝妥协,也有皇帝为了群众改名的例子,嘉庆帝就是这样。
“永琰”是嘉庆帝的名字,永字在汉字中是一个常见的字,如果真的要避讳起来,非常的麻烦。
所以嘉庆帝自己做出了妥协,他把名字改为“颙琰”,道光帝本来的名字叫“绵宁”,在登基以后,他把名字改为不容易撞得“旻宁”。
在日常的书写创作中,需要避让皇帝名字中所包含的汉字。不过为了民众的便利,这两位皇帝都坐久了让步。
从群众方面来看,这两位皇帝为民众做出了让步,然而结合此前的例子,我们又能发现,清朝逐渐走向衰败。
从名字看清朝发展史
为民众做出让步,得到民心的同时,清朝也经历着落寞,尤其是在道光皇帝之后,清朝的衰败加剧。
那个时候,清朝的民众,早已经不避讳写皇帝的名字,皇帝也没有改名,清政府对天下时局的掌控早已经不如从前,再也不是当初一家独大的场景。
如果说嘉庆帝在位的时候,是清朝最后的辉煌,那么道光皇帝就是清朝衰败的开端。
道光帝在位三十年,到1850年退位之前,中国经历了改变命运的鸦片战争,这是我国沦陷的第一步,是清朝毁灭的第一步。
道光帝之后,咸丰帝继位。咸丰帝是中国最后一位有实权的皇帝,他也曾经励精图治,想要救清朝。
只可惜生不逢时,因为时代的关系,他的很多才能,没有机会得到发挥,他本人,也英年早逝。
在咸丰帝去世以后,把破败的王朝,交给了年幼的儿子,也就是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只活了十九岁就去世了,他的下一任是光绪帝。
到光绪帝继位的时候,实权并不在他的手中,而是他的奶奶,也就是同治皇帝的母亲,慈禧太后。到慈禧太后这里,清政府已经成为傀儡政府。
结语
在不了解皇帝名字,对时局的影响之前,我们一定会认定他们的名字只是独一无二的,和时代变化并无关系。
相反,经过世世代代的证明,我们才会发觉,这些皇帝取名或者改名的背景,与当时的时局还是有一些关系。
从康熙帝到乾隆帝再到雍正年间,皇帝们对自己的名字有严格的控制,这也算清朝最繁荣的时期。到了道光皇帝、咸丰帝和同治皇帝这里,清朝逐渐破败。
切莫觉得《红楼梦》中提到的破败景象离我们很远,事实上,这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
一代的升起,必将会伴随着一代的落幕,这其中,衰败的景象必不可少。
史册号网友观点:乾隆叫弘历,胤禛是雍正,胤祯是十四阿哥的原名,历史都没弄明白还写什么文章呢?,清朝的灭亡是大势所趋。
谁也救不了。
不像之前,只是封建制度下的对抗。
清朝是封建制度农耕国家对战新时代。
压根不在一个纬度。
要是乾隆能快刀斩乱麻,也许还能支撑。
最多底线是嘉庆。
可惜,2千年的制度想自我进化几乎不可能。
换谁都做不到,同治皇帝与光绪帝同辈,何来他奶奶之说?不明白乱写,,写的啥呀,连读咋样的也不写,康雍乾的顺序也能错,又不知道从哪复制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