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大汉朝几代帝王有成就,汉朝比较有成就的皇帝有哪些?

感请回答这个问题,不才孤灯寒门客,一个历史爱好者。大汉分东西一共29个皇帝,传承四百零五年。这其中我认为有五位大汉皇帝的成就对国家、历史等贡献突出。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下面我来分别简述一下他们的成就。

第一位: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人。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

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

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

第二位:汉文帝刘恒。

(前202年1月15日—前157年6月),汉代第五位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汉惠帝之庶弟。

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

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

当时百姓富裕,天下小康。

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汉文帝在位时,存在诸侯王国势力过大及匈奴入侵中原等问题。

汉文帝对待诸侯王,采取以德服人的态度。

道德方面,文帝亦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

第三位:汉景帝刘启。

(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汉文帝刘恒的长子,母亲是汉文帝皇后窦氏(即窦太后),出生于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遥县西南)。

在位期间,削诸侯封地,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勤俭治国,发展生产,他统治时期与其父汉文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了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又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第四位: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景帝之子,刘彻,原名刘彘,立为太子时改名为彻,西汉皇帝(是汉朝的第七个皇帝)。在位期间,继承景帝政策,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在法律思想上,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认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地位。

第五位:光武帝刘秀。

(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综上所述,这五位大汉皇帝的成就绝对的利国利民。可以说,没有这几位的文治武功,大汉国祚达不到400余年。时至今日,汉族、汉人、汉字等汉家文化历史传承仍然影响着世界,这就是证明。身为汉家郎,吾辈当自强!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

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刘彻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但在位后期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为其整体正面形象留下负面评价,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公元前6年腊月初六-公元57年二月初五),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新莽末年,刘秀在家乡起兵。

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于河北鄗南千秋亭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

经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关东、陇右、西蜀等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

建武中元(一作中元)二年(公元57年)二月初五日,刘秀在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

遗诏说:"我无益于百姓,后事都照孝文皇帝制度,务必俭省。

刺史、二千石长吏都不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城邑,不要派官员或通过驿传邮寄唁函吊唁。

"刘秀死后,其子刘庄继位,于同年三月初五日,葬刘秀于原陵,上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西汉时期的汉文帝和汉景帝,推行黄老政策,无为而治,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被后人称约文景之治。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东征北伐,奋杀战场,一统天下,恢复汉朝大业,功高盖世。

汉武帝。他开拓了华夏文明的疆域规模,以儒学凝聚人心,确立了意识形态上的大一统。

西汉汉武帝的政绩最高,他在政治经济民族外交以及思想文化方面都做出卓越的成就,把汉朝推向顶峰。

第一名: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前5年—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开封),东汉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刘秀以一介布衣之身,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结束了自新莽末年以来长达近二十年的军阀混战与割据局面。

在位三十三年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第二名:汉明帝刘庄

汉明帝刘庄(28年—75年),初名刘阳,光武帝刘秀第四子,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永平十八年(75年)去世,时年48岁。

刘庄在位期间,一切遵奉光武帝在位时期推行的各项政策,在整顿吏治的同时,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徭役,减轻刑罚,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军事上,征伐匈奴,复置西域都护、恢复了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吏治清明,社会安定,出现了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明章之治”。第三名:汉章帝刘炟汉章帝刘炟(57年—88年),汉明帝刘庄第五子,东汉第三位皇帝(75年—88年在位),章和二年(88年)去世,时年31岁。

刘炟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明帝、章帝两代大体承继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

第四名:汉和帝刘肇

汉和帝刘肇(79年―105年),东汉第四位皇帝,建初四年(79年)出生,建初七年(82年)立为皇太子,永元四年(92年)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元兴元年(105年)英年早逝,时年27岁。

刘肇4岁被立为太子,10岁登基,14岁扫灭外戚,27岁去世,在位17年间,大汉王朝走向巅峰:论武功,前有窦宪横扫匈奴,后有班超定鼎西域;论文治,和帝时期政治清明,大汉帝国的人口接近西汉极盛时期,东汉国力达到鼎盛。

但是,刘肇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皇帝,说他是明君,因为他在位期间大汉王朝重回巅峰,说他是昏君,因为正是从他开始,东汉开始了外戚宦官统治,外戚和宦官双方争斗又相互制衡,并最终导致了汉朝的灭亡,而汉和帝开了一个坏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20901110038923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