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菏泽的传说故事,菏泽名胜神话传说?

大禹治水时曾经 “导菏泽”。

《尚书》、《史记》等书对此事均有记载。

民间也有相关故事交口相传。

《史记》说:“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道菏泽,被明都……泆为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北东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古称"天下之中"(史记)。

相传尧、舜、禹等著名氏族部落首领都曾在这一地区活动,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农学家氾胜之、经济学家刘晏、文学家温子升等大批圣贤,都出生在这里,商汤时期的三朝元老伊尹、“商界鼻祖”范蠡经商、刘邦登基称帝、曹操成就霸业、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都发生在菏泽

l一是陶朱公范蠡。

传说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复仇之后看出勾践够贱,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于是携西施归隐,定居于宋国陶丘,即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

经商致巨富,以致今天“陶朱公”成为富商的代名词。

世人赞誉范蠡:“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为财神。

二是传说菏泽市巨野县曾经出现过麒麟,巨野县今有麒麟镇获麟集村,据说是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之地。相传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辍笔。获麟之前是春秋,获麟之后是战国。

三是传说武则天贬洛阳牡丹于曹州,所以既有“洛阳牡丹甲天下”,又有“菏泽牡丹甲天下”这两种说法。

传说武则天在一个隆冬大雪纷飞的日子饮酒作诗。她乘酒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一夜之间绽开齐放,惟有牡丹抗旨不开。武则天勃然大怒,遂将牡丹从东都洛阳贬至曹州。从此就有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美谈。

桂陵之战,伯乐相马,庄周梦碟,黄巢起义

相传,菏泽有个青年花农,做梦都想着能把“花魁”的金匾挂在自己的门口。百花仙子告诉他,你如果真有志气,就要到黄河滩上取土,到东海汲水,花魁才能属于你。说完,从头发上拨下碧玉丢在地上,那玉绿光一闪,就不见了。

青年花农跋山涉水,历经磨难,终于在玉入土的地方培育出一株绿牡丹,夺得了“花魁”金匾。这样,豆绿也就成了牡丹中的珍品。

公元1700年,久旱不雨,田地龟裂,禾苗枯死,眼看天灾临头,村民盼雨心切,祈求苍天降雨,解燃眉之急,便去村头龙王庙跪香求雨,心诚则灵,感动苍天,神奇一幕突然呈现:那天正午风和日丽,清空万里,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一阵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约半时许,风停云散,雨过天晴,平地水流湍急,尺深有余,田中禾苗,久逢甘霖,一片新绿。

一村民在村东田间惊奇发现一条“小白蛇”,头朝东南,尾向西北,静卧水中,尽管再三驱赶,小白蛇一动不动,次日观之,“小白蛇”化作一缕白烟腾空而去,卧水之处留有一圆坑,方园数尺,内存清水,熠熠生辉,时隔数日,清水增而不减,四周潮湿异常,村民倍感神奇。

隋朝末年,瓦岗英雄好汉敬德、秦琼、程咬金在此聚义、习武,饮马白龙潭,除暴安良、劫富济贫。

此后,每逢天旱,此处潮湿倍增,村民好奇,便动手挖之,当时有句民谣:扫的扫,嗡的嗡,不到三天雨满坑。去年7月12号正直天旱,十二位村妇便来到白龙潭,用铁锨挖土,用扫帚扫,到了第三日,老天竟然降雨,村民无不惊喜万分,到处奔走相告。

菏泽鄄城的尧王墓的传说是指,在菏泽鄄城县境内有一座古代帝王的陵墓,据传是尧帝的陵墓。这个传说源于历史上对于尧帝的记载和传说,据传尧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是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

据传说,尧帝在位时,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他在晚年时,将王位禅让给了舜帝,自己隐居在菏泽鄄城一带。后来,尧帝在鄄城去世,葬于此地。

虽然这个传说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但是在菏泽鄄城一带,确实有一些古代帝王的陵墓,如舜帝陵、禹王墓等。这些陵墓的存在,也为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总之,菏泽鄄城尧王墓的传说,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人们对于古代帝王的敬仰和崇拜,也为人们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曹州牡丹历史典故如下:

菏泽古称曹州,菏泽牡丹又称曹州牡丹,其牡丹传说故事家喻户晓,流传至今。

自隋代曹州著名花师齐鲁桓为隋炀帝培育出高过楼台的牡丹花始,《楼台牡丹》的故事便被广为传颂。

唐朝开国功臣徐懋功(李绩)将御花园的牡丹从长安带回曹州老家种植,便有《李绩与牡丹》的故事千古流传。

此后,“曹州牡丹甲于海内”,村村有花园,户户养牡丹,相继产生并流传出许多传说故事,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收录的《葛巾》、《谷雨与牡丹仙子》、《青龙卧墨池》等约二百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

菏泽原本是先秦时期的一个著名泽薮,《禹贡》:“导菏泽,被孟潴”,在定陶东北,为济水(江、河、淮、济称天下四渎)所汇的天然湖泊,唐朝更名龙池,又名九卿波,清称夏月湖,后干涸湮没。今定陶的裴河洼、仿山洼拟为其遗迹。

传说菏泽是尧养龙的地方。

尧年老禅位给舜后,就回到少时受封的陶(今定陶),在离庆都灵台(尧母陵墓)不远的地方建了座“游宫”(今胡集乡尧王寺)定居下来,为了让这位为民操劳一生的贤明帝君颐养天年,舜为他备了各种花木禽兽,又特命董父在菏泽豢龙,供尧观赏,娱乐心目。

董父很会养龙,他打一声呼哨,龙就会飞到他的身边来,有的从水底翻波踏浪而出,有的从空中夭矫盘舞而下,千姿百态,生动活泼,尧时常到这里来观看。

菏泽作行政区划名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曹)州为府,而附郭设菏泽县”,故菏泽是以水得名,三次改市仍沿用,至今二百六十多年。

菏泽,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区域。

古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菏山,北有雷泽,故名“菏泽”。

唐代更名为龙池,又名九卿波,清称夏月湖,今湮,遗址在菏泽市牡丹区东南15公里处。

以菏泽用作地名称县始于清初。

据清乾隆二十一年本《曹州府志》记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为府,设附郭县,疆域仍州之旧,赐名菏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f20240114084015408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