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裴矩的传奇人生?
裴矩人生经历简要介绍:
北齐时期,起家司州兵曹;
进入北周,投靠随国公杨坚;
隋朝建立后,授内史舍人,参加隋灭陈之战,平定岭南叛乱,安抚突厥启民可汗;
隋炀帝时期,仍受重用,联合苏威、宇文述、裴蕴、虞世基等人同掌朝政;
江都宫变后,委身于宇文化及、窦建德,始终受到尊重;
武德四年,归降唐高祖,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子詹事、检校侍中,册封安邑县公,支持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和亲;
玄武门之变后,奉命劝谕东宫兵马,授民部尚书,深受唐太宗推崇。
二、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什么意思?
意思是:裴矩在隋炀帝时期是个巧言谄媚的臣子,在唐太宗时期忠于职守。
原文:
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 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
译文:
裴矩此人在隋炀帝时期是个巧言谄媚的臣子,在唐太宗时期忠于职守,这并不是裴矩的性格有所转变。而是因为君王不喜欢做臣子的指出其缺点,那忠臣就会变成佞臣;反之如果君王喜欢做臣子的提出批评意见,那佞臣就会变成直言进谏的忠臣。
三、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怎样解释?
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是说:唐太宗憎恶大多数官吏多都受贿,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以试验其是否受贿。
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要杀他。
民部尚书裴矩提出:“受贿当死。
然而行贿呢?恐怕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礼规范行为的准则吧!
”唐太宗很高兴,召集五品以上官员,说:“裴矩当官力争,不看我脸色行事,假如都这样,何愁国家不治。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
四、矩字的名人?
裴矩(547年-627年),本名世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北魏荆州刺史裴佗之孙,北齐太子舍人裴讷之之子。隋唐时期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地理学家。
裴矩出身于河东裴氏西眷房 ,早年历仕北齐、北周、隋朝,曾参加隋灭陈之战,并率三千敝卒定岭南,安抚突厥启民可汗,历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吏部侍郎等职,封闻喜县公。
五、雪中悍刀行裴矩是谁?
裴矩(约公元547年-公元627年),原名世矩,因避唐太宗讳而去世字,字弘大,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中国隋及唐初政治家。
隋炀帝时任尚书左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右光禄大夫等职。
裴矩是隋朝重要的顾问大臣之一,他是出色的外交家、战略家,同时也是个地理、民族问题专家。
六、隋炀帝时期河西走廊功臣?
在隋朝恢复河西走廊贸易的过程中,裴矩就是一个幕后英雄,没有他辗转奔波于河西走廊,也就没有隋炀帝后来的决策,那次辉煌的河西会盟更无从谈起,隋炀帝早派大臣裴矩去河西走廊重镇张掖监管互市,裴矩从那些西域商人的口中,搜集到西域四十四国的山川、姓氏、风土、物产等资料,编辑成《西域图记》三篇,使得隋炀帝对西域有了极大的兴趣,更主要的是裴矩提出隋朝可以消灭在西域的大患吐谷浑。
在如何打通河西走廊贸易通道的问题上,裴矩借鉴了三国时期魏国的敦煌太守仓慈的工作经验。
仓慈的工作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政府发给旅途补贴、官价平等交易、吏民护送商队。这三项措施的采取,使河西走廊的商贸不仅得到了恢复,甚至在当时达到了一个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