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明朝衰败的原因,十字路口的明朝:“生于忧患”的明朝却带领中国走向“死于安乐”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几千年的世界巅峰状态,突然跌入世界的低谷,这是所有研究历史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呢?唐朝是中国最为强盛的时期,长安城就是世界性大都市;而到了宋朝却开始重文轻武,虽然依然强盛,特别是文化发展的极为繁荣,但却自废了一半武功;元朝就已经是外族的天下,蒙古铁蹄踏遍欧亚大陆,他们有着武力的绝对优势,但其管理能力是绝对落后的,蒙古帝国昙花一现消失在这世界之中;到了明朝,到了汉人回归正统的时代,欧亚大陆都是面临着一个被蒙古铁骑践踏过的土地,后续的发展将何去何从?这就是欧亚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十字路口,这就是赵现海这本书所要讨论的问题的着眼点所在,他的《十字路口的明朝》就是在试图解释为什么明朝会把中国带到了现在的状态。

在这本书中,赵现海的观点非常明确,明朝的统治更趋向于“内敛”发展,这相对于欧洲向往扩展的势头,内敛发展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内耗,失去了扩张和发展的动力。

没有动力自然没有发展的欲望,没有动力自然会不思进取,没有动力自然也会在今后的竞争中逐渐落后,被人反超,最终成为别人的手下败将,被奴役也就有情可原了。

当然这些并不是真实发生在明朝,在明朝时,中国依然强大,依然是世界中的强者,但隐患的种子已经埋下。

为什么明朝站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会选择这样一条道理呢?原因肯定是多样的,但我相信当时的国人确少“居安思危”的总体意识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范仲淹就曾经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一样。

朱元璋统一了中国,把蒙古人赶回长城以北之后,相信他是志得意满的。

他有着强大的水军,可以在鄱阳湖和陈友谅决战,以少胜多战胜对方并继承对方的所有财产,场面之壮观,战船之先进,在当时世界都是先进的。

而陆军,可以和元朝军队决一死战而不落下风,还有什么可比拟的吗?朱元璋完成了他的统一霸业,继承了中国原本的所有领土,而四周的国家,所谓的蛮夷,已经是他看不起的存在,甚至定下来不干涉的政策。

世界中心、天下正统的观念又一次回到了汉文化的中心。

而这种思想支持下的统治者,朱元璋已经完全放弃了向外扩张的步伐,而他的家训又是最严格的,《皇明祖训》影响了后世所有的明朝皇帝。

而明朝皇帝也把不思进取的思想贯彻到底。

郑和七下西洋成为成了明朝最为辉煌的一段历史,但这种壮观的场面,确是完全以炫耀而出现的行为,对于一个国家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给明朝带来任何实质性的进步,虽然他的功绩有目共睹,但他被之后的历史忘却,也是有原因的。

这种昙花一现的航海运动就此结束,代替它的确是闭关锁国,是全面禁海,偌大的一个王朝成了被倭寇欺负的存在,可谓悲剧。

除了像戚继光这种地方将领有着自发抵抗外,在明朝官方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海防体系。

而更为严重的威胁来自西部,来自北元的反扑,明朝经过朱元璋大杀武将之后已经没有真正的战将存在,为了抵抗北元,却采取了最保守的办法——修长城,真正把自己锁死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而相对于明朝向外的政策,内部的故事一点都不少,各种在皇权时代会发生的事情,明朝一点都不少,皇帝篡权,宦官当政,君臣斗争,后宫听证等等,而别的皇朝没发生的事情明朝也发生过,皇帝被俘,几十年不上朝等恶性事件也发生了。

被俘的朱祁镇被放回之后,重新当上皇帝,却没有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而还是在内斗,在杀大臣。

就是这样一个皇朝,就是这样的明朝,又怎么能再有进取心,再次带领中国前进,只能保持着最保守的统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f20221031220026f63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