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青铜器,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鼎。
鼎不仅是商周时期烹煮肉类的实用器,也是重要的礼器之一,经常用于大型宴飨和祭祀场合。
同时,鼎也象征着最高权力,禹铸九鼎象征九州、问鼎中原等传说故事,都体现了鼎的重要性。
大家最熟悉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有些学者也将其称为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搜狐
不过,因为鼎太过光彩夺目,贯穿整个青铜时代,致使很多经常与其「联袂演出」的其他青铜器成了大多数人视线中的盲区,「备受冷落」。
下面这些青铜器往往藏在隐秘的角落,有着冷僻的名字,用途也少有人知。
不妨来检验下,你的青铜器鉴定水平达到了几级~
/ 01 /
典型青铜器
簋(guǐ)
一般与鼎搭配使用,在商周墓葬中经常与鼎同出。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这说明,簋同样是当时的重要礼器,是区分身份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商周时期「藏礼于器」的特征由此可见一斑。
簋的特点为:敞口、深腹、圈足、无耳或有耳。据考古发现,它主要用于盛放蒸煮熟的谷物和一些肉类,是当时普遍使用的盛食器。
因此,如果说鼎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用的大锅,簋就相当于如今的碗,专用来盛放饭食。
鬲(lì)
殷商时期的主要煮食器,一般分为陶鬲和青铜鬲两种,最大特点是三足中空,这也是鼎、鬲之间最大的区别。三足中空使受热面积加大,便于加热,食物也能更快地煮熟,堪称最早的「节能典范」。
既然有煮食器和蒸食器,有了「锅」和「碗」,那么相应的「蒸笼」也必不可少。
这就是当时的「蒸笼」,「综合型选手」:
甗(yǎn)
甗是当时的一种蒸食器,由甑(zèng)和鬲组成,上甑下鬲,也正是甗字的构成方式。
甑是甗的上半部分,用来放置要蒸的食物,通过带孔的箅(bì)与下半部分的鬲相连接,利用鬲中的蒸汽蒸熟食物,相当于现在的笼屉。下边的鬲用来放水,相当于蒸锅的锅。二者完美融合,有机统一。
同时,甗也是两周时期重要的随葬礼器,一般分体甗和连体甗两种样式。
匜(yi)
西周时期的一种水器,形状似瓢,前面有流,后面有鋬(pàn,器物的把手),但用法更接近现在的茶壶,更像是一柄「反向水瓢」或者是「无盖水壶」。
周礼记载,匜主要用于沃盥之礼。
什么是「沃盥礼」?「沃」是浇水,「盥」是洗手洗脸,所以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饭前便后要洗手」。
当然,古代这是非常重要的礼节,祭祀等重大仪式或行礼之前必行沃盥礼。
/ 02 /
画的是什么?
除了这些生僻字和形状各异的青铜器外,很多人可能还会对青铜器表面,那些精美又复杂的刻画纹饰感到疑惑:
那些纹饰画的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特殊内涵?
以商周时期来说,主要流行的纹饰有鸟纹、兽面纹、窃曲纹、波浪纹、鳞纹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前三种。
青铜器上的鸟形纹饰,最早出现于殷墟时期,没落于西周中晚期后。它们形态各异,不过大体都呈明显的鸟状。
一般认为,鸟纹与传说中的「玄鸟」关系密切,「玄鸟」也被认为是殷商的祖先。《诗经·商颂·玄鸟》中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也认为,玄鸟是商人的原始图腾,在当时象征着对太阳和风的崇拜。因为会飞,离天更近,也被视为沟通人神的信使,所以出现在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上,也反映出早期中国浓重的巫术色彩。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凤鸟纹爵,右边是其纹饰拓片。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商灭亡后,鸟纹地位逐渐下降,大多数时期属于从属和陪衬角色,环绕在「主角」兽面纹两侧。
商周时期,青铜容器上出现频率最高也是最主要的纹饰就是兽面纹,即传统意义上的饕餮(tāo tiè)纹。它的主要特征是一个正面兽头,对称的双脚、双眉、双耳、及鼻、口、颔,有的两侧还有长条状的躯干、四肢、爪、尾等。
而兽面纹之所以长期被称为饕餮纹,是因为古代金石学家认为这一纹饰与《山海经》《吕氏春秋》《左传》等文献中,记载的神兽饕餮十分相近,都有着巨目、咧口、獠牙,凶狠又神秘,由虎、牛、羊、鹿等动物的特征组合而成,是原始祭祀的符号象征。
由于这种神兽在当时,既被当作战争胜利的标志,也被视为墓主灵魂的守护神,在商人尚武、敬鬼神的两大传统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占有重要位置。
此外,青铜器上兽面纹的威严性与其在形式上对称、均衡的特点,可以产生极大的震撼效果,给人心理压力,正好与礼祀过程中沟通天地所需的氛围不谋而合,可谓是完美符合统治者的需求。
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晚商时期的兽面纹鼎。
图片来源:***
等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的纹饰便成了窃曲纹。
何为窃曲纹?《吕氏春秋》中说:
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
看了这句话,是不是有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觉?
直到近代,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对窃曲纹重新梳理后,我们才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容庚先生认为:窃曲纹中多含有目形和兽角的形状,故知其应从动物形状变化而来。
后来,很多学者在继承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窃曲纹其实是兽面纹经过蜕变后的变种,是一种变形兽体纹。
而除去传承兽面纹这一保留宗教色彩的说法外,相当一部分学者还认为,从兽面纹到窃曲纹的变化符合当时社会总体发展的删繁就简原则。
随着社会事物日趋繁杂,青铜器上的纹饰会相对变得更加简约。同时,周人重铭文,因此纹饰的地位总体下降,开始「退居二线」。这可能也是推动兽面纹蜕化为窃曲纹的一大重要原因。
陕西澄城「11.25」特大盗掘古墓案追缴回来的一件西周时期的窃曲纹青铜簋,被定为一级文物。
图片来源:*** Commons
/ 03 /
不能遗忘的青铜器
当文物遇见文字,产生的不仅是疑问,还有碰撞而出的火花。
一件件头顶生冷怪字的精美文物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因而「辨物、识字、认图」既是我们博闻增知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切身感知中华传统文化温度和厚度的直接过程。
而文物中的青铜器,也为我们重新上了一堂识字课,逼迫我们不得不狂翻字典。
鼎、爵、矛、戟、尊、盘、壶,这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青铜器,识字加认物,轻松又舒服。
可青铜器中,多的是簋、鬲、甗、匜、盨(xǔ)、罍(léi)、斝(jiǎ)这些你平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实物只在博物馆看得到,电脑上打字得「翻山越岭」往后找的冷僻汉字。
不过现在,著名考古学家、商周青铜器研究专家王世民先生,愿意帮助你来认识这一个个生僻但优美的汉字,识别那一幅幅意蕴丰富的图案,了解那一件件形态各异又巧夺天工的青铜器。
王世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学术资料整理工作,致力于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青铜器研究。
曾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考古学卷」考古学史部分的编撰工作;任《殷周金文集成》的项目负责人;参与《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周断代工程」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著有《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合著有《西周青铜器》等书。
经历了认字、辨物、识图,便到了最后一步:「见(xiàn)人」。
考古学上讲「透物见人」,指的是透过古代器物认识背后的人和凝结的文化。
可以说,了解青铜器,才能了解中国。
对于青铜器,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鼎。
鼎不仅是商周时期烹煮肉类的实用器,也是重要的礼器之一,经常用于大型宴飨和祭祀场合。
同时,鼎也象征着最高权力,禹铸九鼎象征九州、问鼎中原等传说故事,都体现了鼎的重要性。
大家最熟悉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有些学者也将其称为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搜狐
不过,因为鼎太过光彩夺目,贯穿整个青铜时代,致使很多经常与其「联袂演出」的其他青铜器成了大多数人视线中的盲区,「备受冷落」。
下面这些青铜器往往藏在隐秘的角落,有着冷僻的名字,用途也少有人知。
不妨来检验下,你的青铜器鉴定水平达到了几级~
/ 01 /
典型青铜器
簋(guǐ)
一般与鼎搭配使用,在商周墓葬中经常与鼎同出。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这说明,簋同样是当时的重要礼器,是区分身份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商周时期「藏礼于器」的特征由此可见一斑。
簋的特点为:敞口、深腹、圈足、无耳或有耳。据考古发现,它主要用于盛放蒸煮熟的谷物和一些肉类,是当时普遍使用的盛食器。
因此,如果说鼎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用的大锅,簋就相当于如今的碗,专用来盛放饭食。
鬲(lì)
殷商时期的主要煮食器,一般分为陶鬲和青铜鬲两种,最大特点是三足中空,这也是鼎、鬲之间最大的区别。三足中空使受热面积加大,便于加热,食物也能更快地煮熟,堪称最早的「节能典范」。
既然有煮食器和蒸食器,有了「锅」和「碗」,那么相应的「蒸笼」也必不可少。
这就是当时的「蒸笼」,「综合型选手」:
甗(yǎn)
甗是当时的一种蒸食器,由甑(zèng)和鬲组成,上甑下鬲,也正是甗字的构成方式。
甑是甗的上半部分,用来放置要蒸的食物,通过带孔的箅(bì)与下半部分的鬲相连接,利用鬲中的蒸汽蒸熟食物,相当于现在的笼屉。下边的鬲用来放水,相当于蒸锅的锅。二者完美融合,有机统一。
同时,甗也是两周时期重要的随葬礼器,一般分体甗和连体甗两种样式。
匜(yi)
西周时期的一种水器,形状似瓢,前面有流,后面有鋬(pàn,器物的把手),但用法更接近现在的茶壶,更像是一柄「反向水瓢」或者是「无盖水壶」。
周礼记载,匜主要用于沃盥之礼。
什么是「沃盥礼」?「沃」是浇水,「盥」是洗手洗脸,所以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饭前便后要洗手」。
当然,古代这是非常重要的礼节,祭祀等重大仪式或行礼之前必行沃盥礼。
/ 02 /
画的是什么?
除了这些生僻字和形状各异的青铜器外,很多人可能还会对青铜器表面,那些精美又复杂的刻画纹饰感到疑惑:
那些纹饰画的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特殊内涵?
以商周时期来说,主要流行的纹饰有鸟纹、兽面纹、窃曲纹、波浪纹、鳞纹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前三种。
青铜器上的鸟形纹饰,最早出现于殷墟时期,没落于西周中晚期后。它们形态各异,不过大体都呈明显的鸟状。
一般认为,鸟纹与传说中的「玄鸟」关系密切,「玄鸟」也被认为是殷商的祖先。《诗经·商颂·玄鸟》中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也认为,玄鸟是商人的原始图腾,在当时象征着对太阳和风的崇拜。因为会飞,离天更近,也被视为沟通人神的信使,所以出现在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上,也反映出早期中国浓重的巫术色彩。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凤鸟纹爵,右边是其纹饰拓片。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商灭亡后,鸟纹地位逐渐下降,大多数时期属于从属和陪衬角色,环绕在「主角」兽面纹两侧。
商周时期,青铜容器上出现频率最高也是最主要的纹饰就是兽面纹,即传统意义上的饕餮(tāo tiè)纹。它的主要特征是一个正面兽头,对称的双脚、双眉、双耳、及鼻、口、颔,有的两侧还有长条状的躯干、四肢、爪、尾等。
而兽面纹之所以长期被称为饕餮纹,是因为古代金石学家认为这一纹饰与《山海经》《吕氏春秋》《左传》等文献中,记载的神兽饕餮十分相近,都有着巨目、咧口、獠牙,凶狠又神秘,由虎、牛、羊、鹿等动物的特征组合而成,是原始祭祀的符号象征。
由于这种神兽在当时,既被当作战争胜利的标志,也被视为墓主灵魂的守护神,在商人尚武、敬鬼神的两大传统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占有重要位置。
此外,青铜器上兽面纹的威严性与其在形式上对称、均衡的特点,可以产生极大的震撼效果,给人心理压力,正好与礼祀过程中沟通天地所需的氛围不谋而合,可谓是完美符合统治者的需求。
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晚商时期的兽面纹鼎。
图片来源:***
等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的纹饰便成了窃曲纹。
何为窃曲纹?《吕氏春秋》中说:
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
看了这句话,是不是有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觉?
直到近代,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对窃曲纹重新梳理后,我们才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容庚先生认为:窃曲纹中多含有目形和兽角的形状,故知其应从动物形状变化而来。
后来,很多学者在继承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窃曲纹其实是兽面纹经过蜕变后的变种,是一种变形兽体纹。
而除去传承兽面纹这一保留宗教色彩的说法外,相当一部分学者还认为,从兽面纹到窃曲纹的变化符合当时社会总体发展的删繁就简原则。
随着社会事物日趋繁杂,青铜器上的纹饰会相对变得更加简约。同时,周人重铭文,因此纹饰的地位总体下降,开始「退居二线」。这可能也是推动兽面纹蜕化为窃曲纹的一大重要原因。
陕西澄城「11.25」特大盗掘古墓案追缴回来的一件西周时期的窃曲纹青铜簋,被定为一级文物。
图片来源:*** Commons
/ 03 /
不能遗忘的青铜器
当文物遇见文字,产生的不仅是疑问,还有碰撞而出的火花。
一件件头顶生冷怪字的精美文物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因而「辨物、识字、认图」既是我们博闻增知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切身感知中华传统文化温度和厚度的直接过程。
而文物中的青铜器,也为我们重新上了一堂识字课,逼迫我们不得不狂翻字典。
鼎、爵、矛、戟、尊、盘、壶,这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青铜器,识字加认物,轻松又舒服。
可青铜器中,多的是簋、鬲、甗、匜、盨(xǔ)、罍(léi)、斝(jiǎ)这些你平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实物只在博物馆看得到,电脑上打字得「翻山越岭」往后找的冷僻汉字。
不过现在,著名考古学家、商周青铜器研究专家王世民先生,愿意帮助你来认识这一个个生僻但优美的汉字,识别那一幅幅意蕴丰富的图案,了解那一件件形态各异又巧夺天工的青铜器。
王世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学术资料整理工作,致力于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青铜器研究。
曾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考古学卷」考古学史部分的编撰工作;任《殷周金文集成》的项目负责人;参与《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周断代工程」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著有《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合著有《西周青铜器》等书。
经历了认字、辨物、识图,便到了最后一步:「见(xiàn)人」。
考古学上讲「透物见人」,指的是透过古代器物认识背后的人和凝结的文化。
可以说,了解青铜器,才能了解中国。
对于青铜器,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鼎。
鼎不仅是商周时期烹煮肉类的实用器,也是重要的礼器之一,经常用于大型宴飨和祭祀场合。
同时,鼎也象征着最高权力,禹铸九鼎象征九州、问鼎中原等传说故事,都体现了鼎的重要性。
大家最熟悉的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有些学者也将其称为后母戊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图片来源:搜狐
不过,因为鼎太过光彩夺目,贯穿整个青铜时代,致使很多经常与其「联袂演出」的其他青铜器成了大多数人视线中的盲区,「备受冷落」。
下面这些青铜器往往藏在隐秘的角落,有着冷僻的名字,用途也少有人知。
不妨来检验下,你的青铜器鉴定水平达到了几级~
/ 01 /
典型青铜器
簋(guǐ)
一般与鼎搭配使用,在商周墓葬中经常与鼎同出。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这说明,簋同样是当时的重要礼器,是区分身份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商周时期「藏礼于器」的特征由此可见一斑。
簋的特点为:敞口、深腹、圈足、无耳或有耳。据考古发现,它主要用于盛放蒸煮熟的谷物和一些肉类,是当时普遍使用的盛食器。
因此,如果说鼎相当于我们现在所用的大锅,簋就相当于如今的碗,专用来盛放饭食。
鬲(lì)
殷商时期的主要煮食器,一般分为陶鬲和青铜鬲两种,最大特点是三足中空,这也是鼎、鬲之间最大的区别。三足中空使受热面积加大,便于加热,食物也能更快地煮熟,堪称最早的「节能典范」。
既然有煮食器和蒸食器,有了「锅」和「碗」,那么相应的「蒸笼」也必不可少。
这就是当时的「蒸笼」,「综合型选手」:
甗(yǎn)
甗是当时的一种蒸食器,由甑(zèng)和鬲组成,上甑下鬲,也正是甗字的构成方式。
甑是甗的上半部分,用来放置要蒸的食物,通过带孔的箅(bì)与下半部分的鬲相连接,利用鬲中的蒸汽蒸熟食物,相当于现在的笼屉。下边的鬲用来放水,相当于蒸锅的锅。二者完美融合,有机统一。
同时,甗也是两周时期重要的随葬礼器,一般分体甗和连体甗两种样式。
匜(yi)
西周时期的一种水器,形状似瓢,前面有流,后面有鋬(pàn,器物的把手),但用法更接近现在的茶壶,更像是一柄「反向水瓢」或者是「无盖水壶」。
周礼记载,匜主要用于沃盥之礼。
什么是「沃盥礼」?「沃」是浇水,「盥」是洗手洗脸,所以其实就类似于现在的「饭前便后要洗手」。
当然,古代这是非常重要的礼节,祭祀等重大仪式或行礼之前必行沃盥礼。
/ 02 /
画的是什么?
除了这些生僻字和形状各异的青铜器外,很多人可能还会对青铜器表面,那些精美又复杂的刻画纹饰感到疑惑:
那些纹饰画的究竟是什么?有什么特殊内涵?
以商周时期来说,主要流行的纹饰有鸟纹、兽面纹、窃曲纹、波浪纹、鳞纹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前三种。
青铜器上的鸟形纹饰,最早出现于殷墟时期,没落于西周中晚期后。它们形态各异,不过大体都呈明显的鸟状。
一般认为,鸟纹与传说中的「玄鸟」关系密切,「玄鸟」也被认为是殷商的祖先。《诗经·商颂·玄鸟》中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也认为,玄鸟是商人的原始图腾,在当时象征着对太阳和风的崇拜。因为会飞,离天更近,也被视为沟通人神的信使,所以出现在重要的青铜礼器之上,也反映出早期中国浓重的巫术色彩。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凤鸟纹爵,右边是其纹饰拓片。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商灭亡后,鸟纹地位逐渐下降,大多数时期属于从属和陪衬角色,环绕在「主角」兽面纹两侧。
商周时期,青铜容器上出现频率最高也是最主要的纹饰就是兽面纹,即传统意义上的饕餮(tāo tiè)纹。它的主要特征是一个正面兽头,对称的双脚、双眉、双耳、及鼻、口、颔,有的两侧还有长条状的躯干、四肢、爪、尾等。
而兽面纹之所以长期被称为饕餮纹,是因为古代金石学家认为这一纹饰与《山海经》《吕氏春秋》《左传》等文献中,记载的神兽饕餮十分相近,都有着巨目、咧口、獠牙,凶狠又神秘,由虎、牛、羊、鹿等动物的特征组合而成,是原始祭祀的符号象征。
由于这种神兽在当时,既被当作战争胜利的标志,也被视为墓主灵魂的守护神,在商人尚武、敬鬼神的两大传统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中占有重要位置。
此外,青铜器上兽面纹的威严性与其在形式上对称、均衡的特点,可以产生极大的震撼效果,给人心理压力,正好与礼祀过程中沟通天地所需的氛围不谋而合,可谓是完美符合统治者的需求。
上海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晚商时期的兽面纹鼎。
图片来源:***
等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的纹饰便成了窃曲纹。
何为窃曲纹?《吕氏春秋》中说:
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
看了这句话,是不是有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觉?
直到近代,古文字学家容庚先生对窃曲纹重新梳理后,我们才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容庚先生认为:窃曲纹中多含有目形和兽角的形状,故知其应从动物形状变化而来。
后来,很多学者在继承这一观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窃曲纹其实是兽面纹经过蜕变后的变种,是一种变形兽体纹。
而除去传承兽面纹这一保留宗教色彩的说法外,相当一部分学者还认为,从兽面纹到窃曲纹的变化符合当时社会总体发展的删繁就简原则。
随着社会事物日趋繁杂,青铜器上的纹饰会相对变得更加简约。同时,周人重铭文,因此纹饰的地位总体下降,开始「退居二线」。这可能也是推动兽面纹蜕化为窃曲纹的一大重要原因。
陕西澄城「11.25」特大盗掘古墓案追缴回来的一件西周时期的窃曲纹青铜簋,被定为一级文物。
图片来源:*** Commons
/ 03 /
不能遗忘的青铜器
当文物遇见文字,产生的不仅是疑问,还有碰撞而出的火花。
一件件头顶生冷怪字的精美文物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因而「辨物、识字、认图」既是我们博闻增知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切身感知中华传统文化温度和厚度的直接过程。
而文物中的青铜器,也为我们重新上了一堂识字课,逼迫我们不得不狂翻字典。
鼎、爵、矛、戟、尊、盘、壶,这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青铜器,识字加认物,轻松又舒服。
可青铜器中,多的是簋、鬲、甗、匜、盨(xǔ)、罍(léi)、斝(jiǎ)这些你平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实物只在博物馆看得到,电脑上打字得「翻山越岭」往后找的冷僻汉字。
不过现在,著名考古学家、商周青铜器研究专家王世民先生,愿意帮助你来认识这一个个生僻但优美的汉字,识别那一幅幅意蕴丰富的图案,了解那一件件形态各异又巧夺天工的青铜器。
王世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学术资料整理工作,致力于中国考古学史和商周青铜器研究。
曾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考古学卷」考古学史部分的编撰工作;任《殷周金文集成》的项目负责人;参与《中国青铜器全集》、「夏商周断代工程」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著有《考古学史与商周铜器研究》、合著有《西周青铜器》等书。
经历了认字、辨物、识图,便到了最后一步:「见(xiàn)人」。
考古学上讲「透物见人」,指的是透过古代器物认识背后的人和凝结的文化。
可以说,了解青铜器,才能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