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鲁庄公故事,“自古英雄出少年”之鲁庄公第四年

一、概述:

公元前690年,鲁庄公四年,《春秋》计用57个汉字,记录了6件事。

纪伯姬一死一葬,间隔三月,引人注目,算两件事。

文姜夫人回到鲁国祝丘,宴享齐襄公,属重大转折,是第三件事。

齐侯、陈侯、郑伯遇于垂,国际焦点,算第四件事。

纪国亡国,纪侯逃亡,算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是第五件事。

鲁庄公参加齐国举办的冬狩活动,齐、鲁关系转圜,实现和解,非常难得,是第六件大事!

《左传》计用153个汉字,录两件事,一件记录楚武王死于行军途中,另一件只对《春秋》所载纪国亡国事进行了说明。

二、新增人物:

1、纪伯姬:鲁国公主,鲁隐公二年嫁给纪国,应该是鲁惠公女儿。纪是纪国,伯姬是鲁国长公主之意,无谥号。

2、令尹斗祁:楚国人,令尹是官职,如宰相。芈姓,斗氏,名祁。

3、莫敖屈重:楚国人,莫敖是官职。芈姓,屈氏,名重。

三、地理位置:

1、祝丘:在今临沂市汤河镇。

2、垂:也称犬丘,在古濮水岸边,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境内。卫地。

3、随:随国,姬姓诸侯,封国在今随州市。

4、溠:发音咋。今随州市厥水河,由随州市汇入涢水。

5、汉汭:钟祥市汉江拐弯处犹有会盟村在。汭,河水拐弯意。

四、文字知识

1、荆尸:楚武王发明的一种战阵。

2、孑:兵器,如戟,有钩。

3、樠:[mán],一种树。据清洪亮吉所著《春秋左传诂》,曾在新疆天山下见到此种树木,当地人唤为樠木,则是松心木。而洪亮吉所言松心木,不知又是何种树木。另一地名解读:在湖北天门市有樠木山,也叫武来山。或者楚武王死于此处,也未可知。

五、述评

(一)自古影响出少年之鲁庄公

这一年,公元前690年,是鲁庄公即位后的第四年。这一年,鲁庄公才十六岁。我们今天想想这个年龄,看看身边的孩子,鲁庄公就已经足足叫人刮目相看了!

“冬,公及齐人狩于禚”,才八个字!但这八个字在2000多年以来,那是字字千钧之重,都死死压在了鲁庄公死后的名声上了!检阅历史文献,古代文人每每说到这里,那都是声嘶力竭的谴责和义愤!汉、贼不两立,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鲁庄公竟然会与齐襄公一起冬狩,这是多么的有辱斯文啊!

虽然,这些都是后人的义愤,不能奈何鲁庄公。

但我想,即使放在当时的鲁庄公,他也是不会轻松的。

齐襄公为了过去的十世之仇,尚能不忘齐国之耻,必欲灭纪国而后快。

你鲁庄公父死齐国,难道就甘心放下这血海深仇!何况,这时的鲁庄公必然处在鲁国人的舆论包围之下,其难堪之情,其无奈之状,其痛恨之情,其惶恐之心,应该是五味杂陈,非常难受!何况他还是个少年,还正在血气方刚的时候!

可是,正如苏东坡所言:“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句话,可以妥妥地安在鲁庄公身上!鲁庄公正是身负鲁国重任,君、国一体,所以才不会如凡夫俗子一般,在凌辱面前“拔剑而起,挺身而斗”,那是不足为勇的!真正的勇士,就如鲁庄公这样,担着天大的干系,做着不同寻常的举动,谋求天下共同之福!

这次冬狩活动,于鲁庄公而言,收获很大!其一,齐、鲁讲和,边境安泰,人民安居。其二,齐国强大,鲁有强援,鲁庄公的君位自安。其三,向齐国学习军事组织能力,对于加强鲁国国家力量,大有裨益。可以说,这次冬狩活动是鲁国走向长治久安的一次和平之旅。

不要忘了,这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如果放在春秋乱世之中观察,此人不但能够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自安,而且能够迅速摆脱被动,进而全面掌握政权,并在外交上争取到自己最佳的位置!这绝非常人所为,绝对的谋略过人,绝对的英雄出少年!参见前文《走出这一步,十六岁的鲁庄公真不简单》

(二)楚武王的死和他的荆尸之阵

公元前690年的春天,楚武王死了,这应该是这年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楚武王此人太不简单!首先,在位五十一年,如此的长期统治,对于古代国君来说,非常罕见!在楚武王长时间的持续治理下,楚国由弱变强。国都从丹江口迁徙到荆州。楚武王是当之无愧楚国崛起中最重要的推手。

虽然,这一年《左传》关于他伐随死于军中的相关记载漏洞百出,但同时也展现了楚武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国家奉献精神!尤其对于一个垂垂老者,还要军旅劳烦,真是太不容易了!尤其难得的是,通过《左传》记载,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楚武王。

他的荆尸之阵,应该是训练成功了。

虽然无法考究这个阵法的独特之处,但是从楚军战无不胜的战绩中,我们隐约明白荆尸之阵的厉害!特别是,楚武王给战士们配发长戟用于作战,这有点罗马阵法的感觉。

这充分说明,楚国军队已经从古老的车战转向徒兵作战,战斗方式已经从贵族之间的武装格斗转向士兵集体力量之间的对比。

这应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

所谓的楚武王伐随,估计是子虚乌有的铺垫性故事,一为歌颂楚武王,但更为描写邓曼的神鬼莫测!令尹斗祁、莫敖屈重不会无缘无故拉着楚武王尸体转一圈,竟然不实现任何战略性目标,甚至没有任何意义!尤其,其中语言矛盾显而易见,也违背地理常识。

比如,“营军临随”与“为会于汉汭”就是明显的语言矛盾,是进退失据,毫无道理!这些矛盾之处,已经在前文备述,请参见《楚武王之死及其种种疑点》。

左丘明著述《左传》的时候,没有统一的国家形成,更没有权威的信息渠道,能够搜集到楚国故事已经很不容易,故其真实性、可靠性,肯定是难以保证的。比如,邓曼的言行,非常古怪,不符合一般的人情世故,是不足为凭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d20240218121007dfd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