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明朝战神第二次当皇帝,朱祁镇第二次当帝有改观吗?

朱祁镇第二次当帝有改观,但不大,还是昏君。

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他9岁即位,但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后在1457年复位。于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裕陵。

温和宽容的性格未变,治国理政的方略大变!

原因如下: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景泰八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又叫南宫复辟,英宗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

复位当日仓促之间,皇帝来不及罢黜景泰帝,直到二月初一乙未日,才想起将景泰帝废为郕王。因此,短短几日之内,一个朝廷,竟然存在两位合法的皇帝,不能不说是奇事一桩。

扩展资料

朱祁镇,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明英宗朱祁镇,前后两次在位,共计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少年不识愁滋味,肆意北征的热血,加上从皇位坠落的彷徨与毫无自由的恐慌,最终失而复得,勤政处事,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复杂。

参考资料

朱祁镇第一次当皇帝,是因为他是太子,明宣宗朱瞻基驾崩时,他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当上皇帝是顺理成章的。

朱祁镇第二次当皇帝,是发动政变上位的。他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病重后,他发动夺门之变,当上了皇帝,但他实际是夺取了他儿子明宪宗朱见深的皇位,因为朱见深才是当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明朝历史上有位皇帝先后两次在位,拥有两个年号,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1457年农历正月十七,爆发了“夺门之变”,朱祁镇第二次登基,改元天顺。然而,明英宗第二次在位期间,很快就把那些帮自己登基的大臣干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由于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由皇帝变成俘虏,而他的弟弟朱祁钰则由亲王成为皇帝。后来,明英宗回到北京,虽然表面上被尊为太上皇,实际上则是遭到软禁。直到“夺门之变”的爆发,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率军杀入南宫,然后簇拥明英宗进入皇宫,抢先上朝,从而再度登基。

南宫复辟后,明英宗就对这些人进行了赏赐,其中石亨被封为忠国公,食禄达三千石;徐有贞则被封为内阁首辅、兵部尚书,还被授予武功伯的爵位,食禄一千一百石;曹吉祥由于是太监,没法进一步加官进爵,于是就重赏他的嗣子曹钦,封为昭武伯,食禄一千二百石。

此外,凡是他们保举的人,都得到了明英宗的封赏,比如石亨就保举了一千五百余人。应该说明英宗对“夺门功臣”的赏赐已经破了明朝的历史记录!然而,这些人的下场却很惨,甚至难得善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明英宗朱祁镇为何忘恩负义,对自己的这些恩人们下手呢?

明英宗在复辟后,很快就感到了威胁,这些人可以率军发动政变,就能威胁到自己的皇权,谁能保证他们不会再来一次政变?石亨是武将,曹吉祥是宦官,都是可以威胁皇权的因素,明英宗一旦大权旁落,对于明朝而言,将是致命的威胁。

不过还没等明英宗动手,复辟集团内部就分裂了。石亨、曹吉祥都不通文墨,而徐有贞则颇有才华,虽然他人品不好,但还是颇有才华的。徐有贞作为内阁首辅,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石亨、曹吉祥进行限制,结果惹怒了两人。

徐有贞打算利用御史弹劾曹、石,结果失败。明英宗为了安抚两人,将徐有贞治罪,“诏徙金齿为民”。此后,徐有贞虽然被赦免还乡,但终身未能再度为官。与石亨、曹吉祥相比,徐有贞还算幸运的,至少没有身首异处。

在赶走徐有贞后,石亨、曹吉祥更加放肆,招权纳贿,肆意干预朝廷的人事任命,刺激明英宗敏感的神经。天顺三年,明英宗就开始打击石亨一党,“帝命锢彪于狱,亨闲住,罢朝参”,“穷治亨党,由亨得官者悉黜”。第二年正月,锦衣卫向皇帝奏报,说石亨“怨望,与其从孙后等造妖言,蓄养无赖,专伺朝廷动静,不轨迹已著”。

明英宗立即下诏,将石亨逮捕下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赀”。一个月后,石亨死于狱中,“彪、后并伏诛”。石亨的倒台,引起了曹吉祥的恐慌,他知道明英宗迟早会对他动手。曹吉祥胆子很大,居然想先下手为强,利用自己豢养的一批死士,发动政变。

天顺五年七月,曹吉祥的嗣子曹钦发动政变,结果消息泄露,曹吉祥首先被诱捕。接着双方在京城内展开了一场血战,最终曹钦未能攻破皇城,兵败自杀。三天后,明英宗下诏,将曹吉祥凌迟处死。随着“曹石之变”的结束,“夺门”几大功臣全部“凋落”。明英宗虽然是夺门之变的获益者,但这场政变对明英宗来说也是一个威胁。

石亨( -1460年),陕西渭南南志道里(今渭南市临渭区官路镇)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

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

正统六年(1441年),石亨向朱祁镇上言:“边关军饷难以凑足,朝廷若能发给耕牛种子,让军队开垦边塞土地,每年可以增加军粮18000石。

”正统七年(1442年),石亨又奏请驻军在大同西路边境修筑堡垒,囤积粮草,得到朱祁镇采纳。

此后,石亨在红城、延安、金山等地,多次击败瓦刺军,以功先后升迁都指挥使、都督佥事。

为给朝廷广泛搜罗人才,他请求仿效汉、唐制度,除保举以外,还需设立军谋宏远、智识绝伦等科目,对拟用贤士先自陈(述职),再试用后任职。

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律斩,没其家资。

是于谦

明朝景泰8年,景帝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趁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位,复盘整个事件时,却发现“夺门之变”发生之前,于谦是知道这场密谋行动的,他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但却是这场行动中最重要的角色,而且是朱祁镇成功复位的“最大功臣

于谦土木堡之变保卫了北京城,迎回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代大臣、民族英雄。

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进士第。

宣德元年(1426年),以御史职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宣宗赏识。

后巡抚河南、山西。

宣德五年(1430年)又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

明英宗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权臣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而复任。

土木之变后,英宗兵败被俘,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升任兵部尚书。

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

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

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当时朝务繁杂,于谦独运征调,合乎机宜。

其号令明审,令行政达。

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居所仅能遮蔽风雨。

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他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明宣宗之后是明英宗朱祁镇即位,明英宗朱祁镇没有什么功绩,要说有功绩就是废除了宫妃殉葬制度。

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

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正统十四年(1449年),御驾亲征,攻打日益崛起的蒙古瓦剌部,发生土木堡之变,兵败被俘。孙太后联合兵部侍郎于谦,扶持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 迎接明英宗回京,安置于南宫。

景泰八年(1457年),策动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杀少保于谦、名将范广,迫害景泰一朝的忠良、功臣,复位称帝,改元天顺。

天顺八年(1464年)病逝,谥号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庙号英宗,葬于明十三陵中的裕陵。

明英宗朱祁镇。

绰号大明战神,当然这是对他的戏称。仁宣之治,大明到达巅峰,马上就迎来了最大的败家子明英宗,土木堡一战败光了明朝家底,自己被俘虏,整个明朝险些灭亡。后来又发动夺门之变,冤杀了北京保卫战最大的功臣于谦。要说功德可能也就是废除了活人殉葬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d202311081100169983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