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夏桀的小故事,商汤灭夏主要内容50字?

商汤灭夏指的是公元前1600年商汤带领着商部落灭掉夏朝建立商朝的历史事件。夏王朝末期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

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

商汤看到夏桀的腐败,决心消灭夏朝。

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

历史上夏桀是把宫女当马骑。这是根据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上夏桀以人为辇的图摹绘的。夏桀残暴,以人为辇。这幅图所绘的两个女子似宫女,她们被绳索捆绑在一起,双膝跪地,作为夏桀的坐骑。夏桀跨在人辇上,肩上扛着武器。

夏桀,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帝发之子,都斟鄩人,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思进取,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曾修建“酒池”“夜宫”供自己和妹喜等人日夜玩乐。他重用小人,不听忠臣劝告,数年后死于南巢,谥号桀。

夏桀酒醉,他身边的人可就倒霉了,夏桀把他们当成马骑。夏桀骑在人背上,被骑的人被压得爬不动了,夏桀就再换一个,直到自己躺在床上休息,身边的人才释去重负。

档案馆文献史料记载:关龙逄向夏桀献黄图进谏,所谓黄图就是一种地图,关龙逄想借此说明形势危急,夏桀应多关心朝政。夏桀早就对这净说难听话的关龙逄厌恶至极,什么也不问便把黄图烧毁,把关龙逄囚禁起来,不久就把他杀了。

2、另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关龙逄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

3、另一说法为,夏王桀让关龙逄陪他在瑶台观看炮烙之刑。关龙逄说:“我看君头上悬着危石,脚下踏着春冰,头顶危石无不被石覆压,脚踏春冰无不下陷。”桀笑道:“你是说国家灭亡,我要同国家一起灭亡吗?”于是桀对关龙逄施以炮烙之刑,关龙逄赴火而死。

桀王失道杀龙逄

夏桀王宠爱妹喜造酒池肉林,挥霍无度,忠臣龙逢多次劝阻惹恼桀王而被杀。

在孟子和梁惠王这段对话中,孟子阐述了自己的治理理念,也就是著名的:仁者无敌。“仁”就是“人心”,要获得人心,得到民众的支持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条:不与民争利

梁惠王问孟子:你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你会为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呢?

孟子劝诫惠王说:大王不要太利益了,只要讲“仁德”就可以了。如果大王讲利益,那么大夫会跟你讲利益,士人和平民也会跟你讲利益,上上下下相互争夺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险了。因为欲望是无止境的,民众获得了再多的利益,也永远不会满足的。只有让大家不要关注利益,而关注仁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国富民强。

这里孟子所说的“利益”和“仁义”,其实就是我们现在讲了“利己”和“利他”,如果每个人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都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那么整个国家也是这样,而只有让每个人都开始关注他人,关注“仁义”,从关注自己,转而关注他人、社会和国家,这样整个国家才能蓬勃发展。

第二条:与民同乐

有一天梁惠王在池边欣赏大雁小雁、大鹿小鹿,感叹说:贤良的人也会像它们那样快乐吗?

孟子说:只有贤良的人才能享受这种快乐,不贤良的人即使有了这种快乐,也无法享受。孟子引用了《诗经》中的一个典故,周文王发动民众的力量建筑了高台深池,百姓非常喜欢,把文王的高台称之为“灵台”,把深池称之为“灵沼”,因为文王与百姓一起快乐,所以能享受到快乐。

但夏桀是一位暴君,遭到百姓的痛恨,即便建造了高台、深池,还有各种鸟兽,但是他独自享用,难度他可以快乐吗?孟子说“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通过周文王和夏朝最后一位君王夏桀的故事来劝诫梁惠王要与民同乐,而不要独乐。

第三条:仁者无敌

梁惠王说,晋国过去强大,但是到了我的手中,在东边被齐国打败、长子还牺牲了;在西边被秦国打败,割让了七百里土地;在南边又被楚国欺辱,占去了八个城池。我想要报仇雪恨,怎么才能做到呀?

这里补充说一下,晋国之前被魏赵韩三国拆分,魏国君臣有时候仍然以晋国自称,魏国在今天的河南一带,北方与赵国接壤、南方与韩国和楚国接壤、东边与齐国接壤、西边与秦国接壤。

孟子说,如果大王能实施仁政,少用刑罚,减少赋税,深根细作,让年轻人在闲暇时学习孝悌忠信的道理,进而在家里侍奉父兄,在外敬重长者,这样他们即便只有木棍也能在战场所向披靡,这样一来,即便只有区区百里的小地方也能让天下人城府于你。

这里孟子的政治主张,就是养民、教民、与民同乐。孟子说“仁者无敌”,就是要顺应人性,获得百姓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富民强,不被外敌入侵。

第四条:榜样的力量

这里孟子通过一段跟齐宣王的对话来阐述了自己对于君主的要求,有一天,齐宣王问孟子,要有怎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天下呢?

孟子说,保护百姓进而称王天下,就没有人能够阻挡了。所谓“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引用了《诗经》中的一个典故说,古代文王先给妻子做了榜样,再影响到了兄弟们,进而影响到了封邑和国家。意思是说,君王如果能做到推己及人,把自己的恩惠和仁德推广开来,他们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以至于可以称王。

这里孟子通过一个简单的典故,来阐述了自己对于什么样的君王可以称王的看法,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做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孟子说对于一国之君,更要发挥正面的影响力,发挥榜样的力量。孟子说“物皆然,心为甚”,只有能做到将心比心,能做到推己及人,才能称王于天下。

好了,今天我们分享了《孟子·梁惠王》的上半部分,我们讲到了孟子和梁惠王、齐宣王的对话,通过这几段对话,孟子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以“仁政”为核心,提出了“仁者无敌”的观点,具体的做法包括,不与民争利、要与民同乐、要推己及人做好榜样,影响他人,而具体的策略包括,要“养民”,让百姓辛勤劳作、吃饱穿暖;要“教民”,让民众学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另外君主要减少赋税,减少刑罚等等,这些都是“仁政”的具体做法。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的是竭尽心力了。在河内遭遇饥荒时,就将那边的灾民迁移到河东,还运粮食到河内去救济。河东遭遇饥荒,我也是这样处理。仔细考察邻国的政务,没有像我这么尽心的国君了。可是邻国的人民并没有减少,我们魏国的人民也没有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一向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战争来作比喻。战鼓擂起鼓声咚咚响,双方的兵器已经交手,战败的士兵就丢弃盔甲,拖着兵器逃走了,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逃了五十步就停下来。如果逃了五十步的士兵却去讥笑逃了一百步的,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可以。逃了五十步的只不过没有逃一百步罢了,也同样是逃走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必奢望魏国的人民会比邻国多了。如果有人饿死了,就说:“不能怪我,是收成不好的关系。”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人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请大王不要怪罪于遭遇荒年,只要施行仁政,天下人民都会来投奔大王了。”

公元前16世纪,统治了中原四百多年的夏王朝已到了末日。夏朝最后一个国君名桀,是个典型的暴君。他残酷剥削压迫人民,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

当时黄河下游有个叫商的部落,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汤做首领的时候,这个部落已经十分强大了。

汤是个既有才干、又有德行的首领,很想做一番事业。

他听说妻子娘家有莘氏部落的伊尹,道德高尚,又有才能,是个贤人,就派使者带着礼物去请他出来做官,但被谢绝了。

汤很有耐心,接连三次聘请伊尹,终于使他答应出山。

汤请来了伊尹后,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自己不敢用他,把他推荐给国君夏桀。

夏桀荒淫无道,重用奸臣,驱逐贤才,根本没有心思治理国家。

伊尹非常失望,就回到了商汤的身边。商汤对伊尹的回来表示热烈欢迎,当即请他做自己的助手,大大小小的事都找他商量。

夏桀手下有个忠臣叫关龙逄,他多次劝说夏桀不要一意孤行,否则会失去人心,丢掉江山。夏桀哪里听得进,有一次关龙逄又当众劝谏,他一怒之下,就把关龙逄给杀了。当时谁都不敢说一句话,而商汤知道后,却立即派人赶到京城哭祭关龙逄。夏桀非常震怒,下令把商汤抓来,关押在天牢里。

后来商汤被释放,在返回自己部落的途中,看到有人在张网捕捉禽鸟动物。那人一面张网,一面口中念念有词:“从天上飞来的,从地上跑来的,从四面八方冒出来的,都罩进我的网里去!”

商汤把那张网解开三面,只留下一面,也念诵道:“网里所有的生灵啊,你们想往左就往左,想往右就往右,想上天就上天,想入地就入地,不想出去的就留在网中。”

人们听说后,都赞颂道:“商汤的品行真是高尚啊!”

商汤看到夏桀越来越昏庸、暴虐,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便下了推翻夏朝统治的决心。但在表面上,他还装作服从夏桀,暗中却加紧扩充势力。

夏桀迷信鬼神,十分重视祭祀天地祖宗,而紧邻商部落的葛部落(今河南宁陵北)却不这样做。

商汤派人去责问葛部落的首领葛伯:“你们为什么不按时祭祀?”

葛伯回答:“我们这里穷,拿不出能当祭品的牲口。”

商汤便派人送了一批牛羊给葛部落当祭品。葛伯收下牛羊后,还是不举行祭祀典礼。

商汤又派人去责问葛伯:“已经给了你们牛羊,为什么还不举行祭祀?”

葛伯振振有辞地说:“我们没有粮食,怎么来祭祀呢?”

商汤又派一些年轻力壮的人帮葛部落耕种,还派一些年老体弱的人给在农田里劳动的人送饭。不料他们走到半路上,饭菜被葛伯的手下抢去,其中一人还被杀害了。

葛伯的行为激起了人们的公愤,商汤乘机发兵把葛部落消灭了。接着,商汤又陆续把夏的联盟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等部落消灭了。经过十一次出征,商事实上已成为当时最强大的一个部落,但昏庸的夏桀并没有引起重视。

商汤就和伊尹商量,是否可以马上去讨伐夏桀。伊尹认为:“目前夏桀还有一定的实力,我们不妨先停止朝贡,看看他有什么反应。”

商汤接受伊尹的建议,停止向夏桀进贡。夏桀大发雷霆,下令九夷发兵进攻商部落。

伊尹对商汤说:“现在夷族还听从夏桀的指挥,我们不能轻举妄动。”

于是,商汤赶快向夏桀请罪,并马上恢复进贡。一年后,九夷中一些部落不堪忍受夏桀的欺压,纷纷叛离夏朝。伊尹又及时提醒商汤:“讨伐夏桀的时机到了。”

夏朝毕竟已经相传了四百年,要推翻它也不容易。商汤在出征前召集将士开了个誓师大会,分析了形势,对大家说:“不是我想反叛,实在是因为夏桀作恶多端,上天的意旨要我消灭他,我不敢不听从天命啊!”

商汤以上帝的名义来动员将士,其实将士们都恨不得夏桀早点灭亡,因此士气高涨,作战勇敢,一下子就把夏桀的军队打败了。夏桀一看大势已去,连忙向南方出逃。商汤乘胜追击,把夏桀流放在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

夏朝就这样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商朝。

夏朝当发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至桀时,延续了400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

据《竹书纪年》记载,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还从各地搜寻美女,藏于后宫,日夜与妹喜及宫女饮酒作乐。

据说酒池修造得很大,可以航船,醉而溺死的事情时常发生,荒唐无稽之事,常使妹喜欢笑不已。

民众的生活则十分困苦,他们每年的收成难得温饱,更无兼年之食,每遇天灾则妻离子散。

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意思是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同时,四方的诸侯也多背叛,夏王朝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

桀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

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

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

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

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姓的愤怒声音,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

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

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

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

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

“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

桀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

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

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省禹县境内)。不久,汤设计使桀释放了自己。

后来,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了桀的党羽韦国、顾国,击败了昆吾国,然后直逼夏的重镇鸣条(今山西省-安邑县西)。

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

两军交战,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乘机纷纷逃散。

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

商军在后紧追,桀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渡江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

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此。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结束。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姒姓,伊氏,名挚,有莘国(今河南省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一说山东省曹县),史籍记载生于洛阳伊川,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祖。

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

经过成汤三聘之后,担任右相,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

商朝建立后。

担任尹(相当于秦朝时期的丞相),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

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

历事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尊号"阿衡",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

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去世,卒年100岁,以天子之礼陪葬于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奉祀为“商元圣”,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

霍光(?-前68年4月21日),字子孟,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时期权臣、政治家,大司马霍去病异母弟、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

霍光身材魁梧,皮肤白皙,眉目疏朗,胡须长美。

凭借门荫入仕,选为郎官,历任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

忠诚勤恳,持心公正,勤劳国家。

汉武帝临终时,授大将军、大司马,受命托孤。

汉昭帝继位,解除上官桀拥立刘旦阴谋,册封博陆侯。

汉昭帝去世,拥护并废立昌邑王刘贺,拥立汉宣帝即位,掌权摄政,权倾朝野,女儿为汉宣帝第二任皇后。

汉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4月21日),去世,谥号宣成,陪葬于汉武帝茂陵,葬礼按照相国萧何故事,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首位。两年后,霍氏图谋造反,毒害许平君皇后母子事发,全族坐罪处死。

伊尹是商朝开国元勋,帮助商汤打败夏桀。伊尹担任商朝丞相,历经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等五代。

传说,太甲继承王位后不贤德,伊尹把太甲放到桐宫(成汤墓葬之地)守墓三年,反省过失,朝政由伊尹与诸大臣代为执政。三年后,太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伊尹到桐宫接回太甲,还政于太甲,太甲终成一代明君。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弟弟。

汉武帝临终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佐汉昭帝。

汉昭帝驾崩,没有儿子,霍光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仅仅27天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罪过千余”),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刘贺,另立汉武帝之曾孙刘病己为汉宣帝。

被废后的昌邑王成了著名的海昏侯(他的墓葬2011年在江西南昌被发现)。

汉宣帝登基后,霍光表示要还政于汉宣帝,但汉宣帝没同意,还是什么事情都先报霍光,再报皇帝。但是,霍光在世时,已和汉宣帝有矛盾,只是没撕破脸。霍光死时,享受了和萧何一样的待遇,哀荣备至。不过,霍光死后没几年,霍家就因为谋反被满门抄斩,霍光女儿霍成君(汉宣帝皇后)也被废。

作为臣子,直接废掉君主,但最后又还政于本朝皇帝的,在三国之前只有伊尹、霍光这两例。从表面看,他们废掉不称职的皇帝,都是为了国家好,为了皇帝世代社稷更稳固,他们自己并没有私心,因此被历代史书所称赞。

历史上的后羿尽管篡了夏王朝的王位,后来也死得比较难看,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后世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形象,而且当时尽管是占据了别人的地盘,居然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反对声。

有一句怎么说来着,叫做成也萧何败萧何。后羿的成功,在于他虽然是有穷国的人,但他却并不狭隘,他收纳了很多来自其他不同部落的人,这些人帮他出谋划策,安邦定国。后羿对他们不加保留的信任,成就了自己,但同时也毁灭了自己。

在一次打猎过程中,他死在了最信任的助手寒浞和他的弟子逢蒙的手中。

那么这寒浞是谁呢?他原本是一个叫寒族部落的人,后来因人品不端被驱逐了出来。

当时由于有穷部落的后羿有野心,也在大力收留其他部落的人来壮大自己,所以很多人就投奔了后羿。

这寒浞投奔了后羿之后,虽说在出谋划策方面不及伯因、武罗这些人,但他有一项本领是别人望尘莫及的,那就是溜须拍马。

像后羿这样的人自然是自视甚高,一开始对于别人的奉承拍马可能会不太习惯,但越往后肯定是越享受。

尤其是在他夺得了太康之位,君临天下诸侯的时候,更是不知不觉膨胀到了极限。

后来,后羿被他这无微不至的奉承关怀服务渐渐麻木了,麻木到把对部下的命令权交给了寒浞。寒浞用后羿的钱收买了他的部下,用后羿的权利干掉了他的忠臣,用后羿的信任私通了他的妻子。

后羿为了坐稳自己的王位,四处征战,同时也在四处寻找盟友。此时西方的西王国进入了他的视线,他甚至还和这个国家的女王西王母制造出了一段绯闻。这个西王母貌似都蛮喜欢同强大的王者相交流,在此之后的周穆王、汉武帝都与之传过绯闻。当然了这里所指的应该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西王国女王,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通常来说对疆土有着强大征服欲望的男人,在对于征服女人这件事情上,多半也有很大的兴趣。

所以后羿和西王母的绯闻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但同时这绯闻也被别有用心的人添油加醋,继续传播,让接收到这件绯闻的女人更加嫉妒、失望、愤怒和决绝。

于是在一次别有用心的狩猎过程中,后羿被自己的妻妾所卖,被最信任的臣子所谋算,被他亲自所教出来的弟子所弑杀。

杀死后羿的寒浞,在姮娥的支持下顺利登上了那个曾经属于后羿的王座。那么这姮娥又是谁呢?

她其实就是后羿的妻子。后来在西汉时期为了避汉文帝刘恒之名讳,就擅自将其名字做了修改,那么改成了什么呢?因为在神话故事中她奔月了,而当时的月亮女神叫常仪或者是常羲,于是就让她跟了常羲的姓,改叫常娥,后来又加了个女字旁,就变成了嫦娥。

她是后羿的正妻,当时能够成为一个部落首长夫人的,一般身份地位肯定不会太低,怎么着也得是跟其他部落强强联姻的。

所以她很漂亮也很骄傲,一个出身高贵自我感觉良好的女人,她所追求的就不单单是物质方面的东西了,还要有点儿精神方面的东西。

后羿成为了英雄,四处奔波打仗,独留姮娥寂寞闺房无人陪;后羿成了帝王,无数人又奉承送来美女艳姬,姮娥形影孤单,怨念丛生。

其实广寒宫不在月亮上,而在女人的心里。

此时的后羿对此却是茫然无所知,甚至还把通往她心里的这扇门为寒浞打开了。

神话中,后羿射死了为害人间的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太阳。而在现实中,夏王朝的帝王正是自比太阳,比如夏末帝夏桀统治残暴,老百姓就指着太阳说:“你这个太阳什么时候灭亡,我宁可跟你一起随世界毁灭。”

后羿被杀后,他的儿子也被寒浞杀死,而寒浞灭亡时他的儿子们也同样被杀,这说明上古这些争位之战中,杀死王者的血脉是一种必经手段。而古人以九比喻多数,后羿射九日的传说,也许正是暗指后羿杀了一些夏王朝的王子们,至于那逃走的太阳,则是指逃走的太康或者复国的少康。

这九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所以后羿射杀九日之后,自然受到了天帝的降罪,这也正是指后羿夺位以后,各部族不拥戴,后来被寒浞所杀的神话解释。

跟西王母的绯闻,是后羿被嫦娥所背叛的缘由。而从西王母处求得的不死药,则是指得到西王母结盟援助的承诺,实现的话,后羿之国将顺利收服各部族,国位可以传续子孙,也就是“不死之药”。但是姮娥盗取了“不死之药”,后羿之国就此中断。

但是同样,虽然得到姮娥的帮助,登上王位的寒浞自然不再是那个常侍妆台的贴心人,他变成了另一个后羿,执掌权位,奔波征伐。而姮娥,则继续留在她的孤独之中,留在她的“广寒宫”中,她自然是后悔了,只可惜,一切将不会再重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c20230206234816ca3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