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杨家将 真实历史,《家喻户晓的“杨家将”,在历史上的原型是谁》

杨业是五代十国时期北汉的名将,号称“无敌”北汉灭亡后,杨业投降了宋朝。

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动员了30万兵力,下诏对辽国用兵,收回“幽云十六州”。

赵光义布置了东、中、西三路。东路以曹彬为主帅,中路以田重进为主帅,西路以潘美为主帅。赵光义还给潘美配了一个很猛的副帅杨业。

一开始,东路进展的十分顺利,他们攻占了固安、涿州、岐沟关、新城。辽军虽不和宋军正面冲突,却经常派小股部队进行偷袭骚扰,重点截击宋军的粮道。迫于无奈,曹彬在涿州停留了十余天后,开始向雄州撤军。

潘、杨率领的西路军出雁门关北上,径直杀向寰州,寰州守将抵挡不住宋军的猛烈攻击,举城投降。接着西路军在十天之内连续攻下朔州、应州。四月初又拿下了重镇云州。

中路军田重进率军进入辽国境内,接近飞狐口,和辽军发生正面接触,碰到的敌人是辽国虎将大鹏翼。经过反复较量,取得最后的胜利,连大鹏翼都成了宋军俘虏。

曹彬所率领的东路军听说“中路军”、“西路军”战果后,在曹彬耳边叽叽喳喳,希望东路军有所行动。曹彬最终未能坚持即定布署,带上五十天的粮食,再次向涿州进发。

正是这个错误的决断,成了宋军先胜后败的转折点。

曹彬第二次北上又遇到前次相同的问题。

辽军故伎重演,又开始盯着宋军的粮道下黑手,同时还派人抢夺拒马河水源。

原本四天能赶到的路程,居然走了二十多天,重新占领涿州后,还没等曹彬在涿州站稳脚跟,萧太后所率的援军已经到达了涿州东面。

曹彬决定再次放弃涿州南撤,到岐沟关时,辽军发动了突袭。

经过一天的激战,宋军大败。

东路军一溃败,赵光义的南北合击战略无法实现,他连忙下令,中路、西路向定州和代州方向撤退。

中路军安全撤至定州,潘、杨率领的西路军因路途遥远,撤的比较慢。偏巧潘、杨又接到一个新的命令。赵光义决定放弃云、朔、寰、应四州时,把当地的百姓迁到宋朝境内,护送的任务落到西路军身上。

杨业想通过部队佯动调动辽军,进而掩护百姓从小道秘密撤退。乃是调虎离山之计。而王侁则认为直接走雁门北川,大张旗鼓地往马邑方向走。(没错,就是那个把田仁朗坑惨了的王侁)很不幸,这位老兄也从西北战场调到了潘美军中,还担任了监军的职务。

对于王侁的冒险,杨业当即表示,这样做肯定失败。王侁斜视着杨业说“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这时候,潘美最具有发言权,但是他却保持了沉默。

六月,杨业引兵向朔州出发,他知道自己凶多吉少。通往朔州的路上,有个地方叫陈家谷,是个设置伏兵的好地方。杨业指着陈家谷口嘱咐潘美和王侁:在谷口布置部兵和强弩兵,等我转战到此,马上派步兵左右夹击。

在朔州南面,杨业和辽军发生接触,刚一交锋,辽军按计划退却,杨业一直尾追距朔州三里狼牙村,按照布署,他必须正面迎敌,更重要的是他曾经许诺,要以死报国。

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

杨业行军没多久,就陷入辽军精心布置的伏击圈,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杨业奋力杀出重围,率军向陈家谷撤退。

然而,等浑身是血的杨业赶到谷口,谷口两边空无一人。见此情景,杨业悲愤不能自抑,跟随杨业杀到陈家谷口将士不足百人。血战之后,杨业所率领的将士全部战死,无一人生还。包括他的儿子杨延玉。杨业手刃数十辽兵,中箭被俘,三日后绝食而死。

一代将星,就此陨落。

回朝后,赵光义震怒,潘美连降三级,王侁则被开除官籍,发配金州。

杨业的死让人扼腕叹息。人们为他的遭遇报打不平。以至死后多年,人们还在传诵着他的故事,在经文人的整理,提炼,最终形成了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演义》

现实中,杨业确有七个儿子。除了一起战死的杨延玉,还有杨延昭等兄弟六人。但真正继承杨业风范,守卫边疆并建立功勋的,仅杨延昭而已。当然,百岁挂帅的佘老太君以及穆桂英等一众杨门女将都只是文学人物了。

潘美在演义中成了最大的反派人物潘仁美,人们把杨业的死都算在他的头上。我们知道潘美固然对杨业的死负有一定的责任,但他决不像演义描述的那么不堪,反而是那个王侁,鬼使神差地逃离了被人口诛笔伐的命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b202303121930068b5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