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人类成长史读后感?

人类简史的全名是《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其简称:《人类简史》或许并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图,冒号后面的内容才是作者对人类进化史的真实定位:从动物到上帝!

而让人惊讶的是,人类这一发展历程,竟然经历了上百万年,直到今天才摸到了上帝的门槛。

但当我们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作者却在警醒世人:一场灾难或将开启。

这场灾难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人类自身。

然而要弄清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早在上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猿人便已问世。

而人类真正的历史恐怕要追溯到几万年前的一场认知革命。

但要把这段历史给写全了,绝对是一部长篇巨制。

可在作者眼中,纵横几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也只不过经历了三场大的变革,它们是: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500年前),每一次革命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却是越来越惊人!

比如,你可以假想这样一个场景:距今1千多年的唐朝人穿越回距今2千多年的秦朝,他们并不会感到太大不同;而换做今人,即便只穿越回30年前,你也无法忍受没有手机和网络的一天。

更加惊人的是,人类社会的这种变化,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不断演化着,以致今天的我们在面向未来,思考未来的时候,莫名产生了一种彷徨和无措,就好像你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却不知目的为何方时,内心所感到的那种颠簸和忐忑不安。那么,何以解忧呢?以史为鉴: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理解将来。

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学著作,总是让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

但《人类简史》这本书,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以极简的方式,一窥人类发展史的全貌。

读后感.因为,在汗牛充栋人类历史学著作中,《人类简史》胜在一个“简”字,相比于卷帙浩繁的历史书,他真的可以算的上很轻薄了,但它简明却不简单,视角独特,见解犀利,内容丰富如百科全书。

书中,作者将其广博的学识和对历史深入的思考竟皆融入其中,让每一个深入阅读的读者皆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震撼啊!

这是贯穿整个阅读过程中的最强烈感受。

果然是人类简史,就这一本书搞定人类从动物到上帝的洋洋洒洒的几百万年的大历史。

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娓娓道来,生动有趣。

最可贵的是他立场的客观中正,站在一个很高的视角俯视关注着人类的发展变化,没有狭隘偏执的善恶评判,没有处心积虑的目的性导向,知识渊博又充满情怀,理性中透着慈悲(跟很多其他历史书比起来,这种公正立场尤其罕见,某种意义上这才是更接近真实的历史)。

这是一个变化太快的年代,无论思想、价值观、意识形态、经济政治环境几乎是日新月异或者是百花齐放,传统文化渐行渐远,新的文化似乎形态各异,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却也承受着史无前例的无所适从。

你是否能理解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你是否能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定位?人类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灾难和纷争、在经历了漫长历史中不断的得到和失去、在不停的被动和主动的变化中,你作为人类庞大群体中的一个小小的后代,你是否了解“人类”的前世今生?你是否认识你自己?以上问题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有价值的回答,这本书让我们反思人类从何而来、将来去向何方?在人类的来龙去脉里看到我们自己的身影。

这本书对我以往的知识碎片进行了一次整合和融会贯通,有种拨云见雾、醍醐灌顶的感觉,甚至毫不费力的颠覆了我许多年来人云亦云的浅薄认识。

比如我还停留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上,以为历史就是“优胜劣汰”。

还停留在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里,以为“帝国主义最坏、资本主义也坏、社会主义最好”。

精神生活的无所依托,无法全身心信任传统文化,又无法找到其他更值得信赖的精神信仰;当年大学时期的精神苦闷、精神空虚、东西方文化取舍的困惑,对变化太快的现实世界的不解,其实一直都在,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磨蚀,我变得漠不关心、不再认真思考,放弃了这种精神探索和灵魂拷问,让自己随波逐流的活成了行尸走肉。

到今天我才知道,工作以后我曾盲目跟风的当今世界甚嚣尘上的“时尚、消费、享乐、金钱至上”,原来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商业一手打造出来的三观。

如果你放弃精神追求,做不了知识精英、又不是资本精英,在这个时代里就只能做被驱使的一方、按照别人给我们设计的生活模式去度过一生。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对人类历史的反思、对广大普通个体快乐本质的反思,都让人感觉卓尔不群、震聋发聩,人类无论是对物质世界的沉迷还是对精神世界的执迷不悟,仿佛都远离了人类自身、远离了快乐的本质,在这个商品化、模式化的世界里,绝大多数人都活成了规格相似的产品,相同的冷漠、相似的自由,不认识真实的自己、没有鲜活的灵魂、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没有真正的快乐。

通过这本人类简史,我们能看到人类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作为现今变化多端的世界的历史背景,这本书让我们对现今的世界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什么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为什么出现严重的商业化?),对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拥有不同的价值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全球化经济带来全球化文化,强势文化必然碾压弱势文化,价值观也一样“仗势欺人”)。

回望过去,人类的一路艰辛跋涉、从无到有中充满了太多运气,即便运气不错,这些劳心劳力的跋涉的价值仍然值得反思;最近几百年人类历史日新月异、变动不休,好不容易从动物变成“上帝”般存在的人类不知道会继续变成哪般模样,因为运气这种东西谁也说不准;展望未来,将来人类的何去何从看来更得靠运气,谁说了也不算。

既然整个人类的发展都充满了变数,我们又何必沉溺在膨胀的自我里计较得失呢?我们不如放下得失心、接纳悲欢离合、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既然改变不了生命中的潮起潮落,那就让我们静下来欣赏海浪的声音,与自己同行、与生命同在、体会当下,“我”来过、爱过、存在过。

因此这本书还有一种力量,让我轻轻松松的从狭隘自我的悲喜中解脱出来,在重新审视人类和自我后,不曾想竟然获得一种内心平静的大智慧。

在飞机上读书是最安静的,于是我翻开了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大作《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设想一下,在上万米的高空读史是什么感觉?正如这本书不是一览众山小,而是在卫星上看地球,甚至可以说用上帝的视角来看地球看人类。

反观我们的新闻史不过上百年,传播史也不过上千年。

我虽然喜欢读史,但并不太喜欢看新闻传播史,尤其是新闻史。

当今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新闻传播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少学者企图从新闻传播发展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

有的学者用媒介发展历史有举证,当广播出现时报纸没有死;当电视出现时广播没有死,由此证明传统媒体不会死,想想也是可笑。

我曾在一次记者节做了《新闻不死,新闻业会死》的演讲,确实在新闻业诞生前新闻就有了,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新闻会不会死也值得怀疑,至少原来的新闻定义要变。

这本书我没看过,不过想来题主大概看到了晚期智人的发迹史,看到我们的祖先一路从非洲杀出来,先后灭绝全球各地各种早期智人。

题主觉得人类对世界的破坏比贡献多,同时认为,人类没有权利肆意践踏其他物种的生存权?

那么我有一个问题,题主,你作为人类群体的一员,你把你的生存权放在一个什么位置。

这里必须再引入一个概念,资源的有限性。

比如说有一片森林,能够同时养活一对人类男女和猴子男女。

也就是说这片森林的承载力就是两个人和两只猴子。

但是,人类和猴子都生育了,这片森林无法承载六个生命。

那么问题是,谁有权利生存下去?人类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生存下去,猴子父母也希望小猴子能生存下去,到底谁的诉求是正义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诉求都是正义的,他们都有权活下去。

可是有限的资源只能养活有限的人口,人类为了生存必须消灭猴子。

自然就是这么残酷。

自然从来不知道何谓公平何谓不公平,自然只在乎你是不是活下来了。

自然认为,每个物种都有平等生存的权利,但自然也知道,我不可能给你们相等的资源,每个物种都在繁衍都在增加可是资源是有限的,自然让所有物种竞争,胜利的可以享受更多的资源可以繁衍更多,失败的,就只能被淘汰。

这里没有正义也没有邪恶,只是为了生存以及更好的生活。

所有物种都是自私的,我的生存以及我的美好生活才是真正的道德。所以你朋友的那句神经很正常,绝大多数人类都希望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如果以灭绝大猩猩为代价让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会毫不犹豫得双手赞成。

所以回到原来的问题。题主你把自己的生存权放在哪里?你是否认为你有活得更好生活的权利?你是否认为你有权住在大城市,有权去餐厅吃大餐,有权去图书馆看书,有权坐飞机去旅游?

你要知道大城市原本是其他物种的栖息地,图书馆毁灭了本属于其他物种的森林,飞机污染了本属于鸟儿的天空,这一切的一切,你生活中的所有,都是我们人类从其他物种身上掠夺来的资源,每一分每一秒你都在剥削其他物种,每时每刻都有更多的其他物种因为你的存在而失去了生存的权利。

但是,我不认为你的生存有错。也不认为你的存在挤压了其他物种的存在有什么错。你只是为了生存,那些因你购买图书而倒下的树木,因为你吃饭而死亡的动物,因为你开车而被污染的空气,都不是你的错,他们只是为了你的美好生活腾出了位子,只是他们根本无从和人类竞争。

不要有这样的错觉,感觉我们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是真的为了让地球更美好。我们保护环境,是因为破坏式的发展威胁了我们自身的生存。也就是说,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要去保护环境才要去保护物种多样性。

如果环境破坏不仅不会威胁我们的生存,反而能促进社会发展,那么,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为了获得更高的生活水平,想必每个国家都拼了命得去屠杀其他物种去破坏自然环境。

所以,不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事物,就是应该抵制的。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事物,就是应该提倡的。

哪怕灭绝地球上所有除人以外的生物,只要这是符合人类长远利益的,都是值得提倡的。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合上书,心里有一种惊讶一种疑惑,茫然,或者说的更好一点一种冲击书里谈论了一些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

或许之前我又有思考过快乐是什么,但却从未想过让一部分人长生不死的后果是什么?人类的科技又将走向何处?科技的尽头是灭亡吗?或是什么别的东西?往前看,1.3万年前的智人的到来毁灭了最后一个人类土着部落。

往后看,那真是只能仰观宇宙之大了。

结尾的部分与其说是一种历史,倒不如说是一种预言。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科技走向巅峰,人类在进行自我改造的过程中灭亡。

那真的是灭亡吗?抑或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当今的人类在思考科技进步,带来了什么,是否会造成人类自身的毁灭。

当回首过去,我们已经改变,并且制造了那么多的东西,我们的思想改变也是那么巨大。

曾经的我们,习惯性的形成聚落,聚集在一起生活。

我们穿衣服不是为了遮羞,而是为了御寒,我们对于自己聚落的人,公开透明。

而今天社会我们却不断强调自由,个人空间,这些概念。

曾经的我们,脑海中只有眼前的一碗饭,只有捕杀猎物获取生存,道德之类的东西,在当时我们的脑海中可能还不如一碗大米来的实在。

我们是变了的,和原来的人类完全不一样,但不是说原来的人类已经灭绝了。

我们不一样,不过是传承和改进。

未来的人类呢,可能已经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思考方式,生活习惯,社会规则,道德规范,伦理教条。尽管安尼得特人无法理解莎士比亚的戏剧,我们也无法理解未来人类的思想。

但他们同样会是我们的传承和改进,那或许是下一次轴心时代的来临,赋予他们新的精神世界。我们和他们站在两个不同的时代上,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第一次对未来有了模糊的预判。而且这些未来的第一代还将从我们手中诞生。

有动荡又不安,才能于烈火之中有蜕变。假如冬天将要来临,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媒介发展史及其给我的启示;; ;阶段一:口语传播时代; 口语最初仅仅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阶段二:文字传播时代; 文字的出现,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把信息长久保存下来,使人类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阶段三:印刷传播时代; 印刷时代的到来是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的,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两大贡献。

; 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播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推动世界文明和人类传播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人类印刷传播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已经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有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

阶段四:电子传播时代; 如果说印刷实现了文字信息的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那么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输以及信息的及时性。

; 电子媒介为人类传播带来的变革并不仅仅是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

随着摄影、录音和录象技术的进步,人们不但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的大量复制和大量传播,而且实现了它们的历史保存。

阶段五:网络信息时代;; 新媒介的产生,则使地球变为一个小小的“村落”,大大促进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的爆炸,大众从人人都是受众转变为人人都是传者,而这种媒介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影响也将日益凸显出来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b20230123014637872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