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为什么它没能冠以“清史”之名
1. 由来仓促,细节未定稿
《清史稿》并非:当时定稿的官方史书,而是:在1927年社会动荡之际匆忙编成,许多重要细节还未敲定。因此,它被取名为“稿”,表示这只是:一部未完成或需要进一步修改的作品!
2. 体制严谨,分体齐全
《清史稿》按照历代正史的编排体例,分为“纪、志、表、传”四部分。其中,“纪”和“传”是最重要的板块,记录了清朝始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直至1912年王朝覆灭期间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记!
3. 未经官方审核,未能定名
《清史稿》原本由***政府指定编修,但并未通过官方审核。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没有正式冠以“清史”之名!
4. 时代更迭,计划搁浅
***时期曾多次提出重新编修清史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项工作一直未能顺利完成。民国政府期间也从未正式颁布过定稿版的《清史》!
5. 文白之争,意见分歧
清代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民国初年,思想界曾兴起一股白话文运动,主张用民众易于接受的白话文书写历史。因此,对清史的编修方式产生了分歧也影响到了官方命名!
6. ***成立,工作延续
***成立后,虽然也曾有建议重启清史编修计划,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至今仍未有官方认可的、定稿版的《清史》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