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信阳历史文化心得体会,信阳市历史文化?

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中华众多姓氏均源于此。

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保存着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20多处。

信阳大地哺育了众多历史名人:一代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大史学家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等都诞生在信阳。

同时,信阳还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播出的《东方红》乐曲就是从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编钟演奏的。

信阳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培育出了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是全国着名的革命根据地和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这里还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主战场,至今还保存有鄂豫皖分局旧址群

信阳,古称义阳、申州,又名申城,河南省地级市,地处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东连安徽省,南通湖北省。

信阳在西周时期是申伯的封邑地,北宋改称信阳。信阳地域文化豫楚交融,商周、春秋战国以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交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豫风楚韵”。

信阳又是孙叔敖、春申君、司马光、郑成功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信阳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信阳毛尖闻名遐迩,被誉为山水茶都、中国毛尖之都。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夏商时期,这里已建立了息国、潢国等诸侯国,号称千乘之国;春秋时期,这里被称为申国;盛唐时期,信阳更是重要的粮食基地;北宋改称为信阳,沿用至今;明清时期,信阳的经济文化发展已有相当规模,粮食充裕,商业繁盛,是中原地区一个比较富庶的城市。

信阳山水秀丽,风光旖旎。

***风景名胜区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风景秀丽,遍布奇峰怪石。

豫南明珠南湾湖,是***森林公园,位于浉河区中心,是我国最早建成的大型治淮工程。

湖的上游,还有龙潭瀑布、五座云山,茶叶珍品信阳毛尖就出产在这里。

此外,还有灵山寺、净居寺、贤隐寺等古迹以及大量的革命历史纪念地,美不胜收,到此一游的人络绎不绝。

简称:申、光 区号:0376 邮编:464000

位置

位于河南省南部,是鄂豫皖三省通衢之地,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

区划

下辖浉河区、平桥区、羊山新区、潢川县、淮滨县、息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八县二区一个新区。

住宿

信阳市的旅馆很有特色,一般都为砖木结构的低层房,样式多为带走廊的一栋五间、六间的庭院,以两层楼房为主。

信阳市面积不大,从市中心的旅馆出发,到达各个景点,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的车程。

如果你想去避暑胜地鸡公山,可以在市中心公交车站附近住宿,这里也有很多价格合理的旅馆可供选择,第二天再乘公交车上山,十分方便。

餐饮

信阳市素称鱼米之乡,这里的大米、小麦在河南省堪称一绝,到这里旅游,不论住旅店还是投宿民居,一般都能尝到当地特有的新鲜、香糯的大米。

此外,信阳的鲢鱼、鲤鱼的年产量非常的大,而以此为原料烹饪的河南名菜如黄焖鱼、鲤鱼焙面等更是味道鲜美,而信阳特产毛尖茶产量日丰,也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

自然条件

信阳市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自然条件优越,历史上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副产品产量丰富;近年来又渐渐发展了旅游业,所以商店多以经营一些当地土特产品为主,在这里可以买到当地特有的板栗、银杏、猕猴桃以及有淮南第一茶之称的信阳毛尖茶。

交通

信阳市是河南省的“南大门”:京广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贯东西,信阳站为一等大站,县县均有火车站;京珠高速、沪陕高速已经建成通车,大广高速也正在施工之中;107国道、312国道在主城区交叉,106、312国道在潢川县城交叉,三条国道呈两两十字交叉状,分别可以通达武汉、郑州、合肥、西安等地;民航方面,信阳北部的明港机场已经立项;航运方面,淮河自淮滨下向游开通航运。

信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区,季节气候明显,又兼有山地气候特点。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暖湿润,能满足多种植物培育和生长的需要,因而农副产品丰富。在地貌上,信阳既有绵延重迭的崇山峻岭,也有冈峦起伏的低山丘陵,既有坦荡无垠的平原,也有群山环绕的盆地,旅游和矿产资源都非常丰富。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688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尊称为县公)进行管理,设置了直属于楚国中央管辖的地方政权——申县、息县、期思县,是为本市设县之始。

秦代以郡辖县,今信阳的大部分地区属九江郡,境内设5县,即:雩娄县,治所在今商城县李集、西阳县(今光山县境内)、期思县(今淮滨县境内)、息县(今息县境内)、城阳县(今平桥区长台关)。

汉沿秦制,今信阳地区仍属九江郡,郡县辖区缩小,息县改名新息县,且增设5个县,即:安昌县(今平桥区平昌关)、弋阳县(今潢川县)、轪县(今光山县境内)、黾县(今罗山县高店)、钟武县(今平桥区中山铺)。

东汉初年,新息、弋阳、雩娄、蓼、轪等县改置侯国,改钟武县为平春侯国,置褒信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包信镇),后相继恢复为县制;又置义阳县,治所在今浉河区!

说起信阳,外省可能有许多人都不曾听说过这么一个城市的名字。

不过,信阳也有两样东西十分有名,那就是一道茶和一首歌。

"一道茶"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

据一位信阳老板讲,他在北京参加培训时,曾与人在酒桌上打赌,别人说出一样信阳的东西,他就喝一杯酒,结果他只为信阳毛尖喝了一杯而已。

信阳优越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千百年一脉相承的手工制茶工艺,使"信阳毛尖"的独特风味无与伦比。

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毛尖)列为茶中上品。

而"一首歌"则是红遍中国的革命历史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是1929年12月红军攻占商城县城庆祝建立河南省第一个县级工农苏维埃政权时的会歌,后来唱遍了全中国。

信阳当然不仅只有这两样东西。

信阳师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曹明贵向记者介绍了信阳的种种优势。

他说:"信阳其实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区位、自然、人文优势也非常多。

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一座“古”城。

 信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西周时期,信阳是申伯的封邑地,秦时设义阳乡,北宋改称信阳。

信阳有豫楚交融的地域文化,商周、春秋、战国以后,灿烂辉煌的楚文化与 粗犷大气的中原文化在此交融、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淮河文化。

信阳是姓氏之根,当今汉姓100个大姓中,有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

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都在信阳,司马光 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也发生在信阳。从这里出土的战国编钟极负盛名。

信阳的历史非常悠久,信阳出过很多历史名人

信阳在古代属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地。信阳地区历史悠久,存在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信阳就有人类活动,经历了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一直是中原地区较发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之一。

信阳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遗物,如定窑文化、马桥文化等。

信阳在商周时期属耿国和卫国疆域,有卫越之战和伍子胥等历史,是重要的商周文化发源地之一。

信阳在隋唐五代时期是全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出产了许多文人墨客。

宋代信阳属江东路,元代属中书省江东道,这一时期信阳的手工业和商业较发达,也有一定文化成就。

明清时期,信阳的手工业继续发展,利税占全省比重较大,也有一定的文化成就。

楚文化,信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

距今8000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从东到西颁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

商周之际,这里就建立了申、息、弦、黄、蒋、蓼等诸候国。

春秋战国时期,楚灭申、息等诸候国,设置申、息、期思等县。北宋改义阳为信阳,一直延用至今。

信阳曾属楚地,战国末期秦国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后,楚国迁都到城阳城,也就是现在的信阳。

虽然在信阳建都时间不长,但在楚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

信阳深受楚文化的影响,而非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文化,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黄歇也是信阳人,信阳很多风俗习惯和人情往来与湖北相近,很多信阳人首选南下武汉定居,而非北上到河南郑州。

信阳在本省内与河南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格格不入,但与荆楚大地的湖北非常相似,比如信阳盛产水稻,信阳人以吃米饭为主,而不是河南主打的面食,烹饪上信阳更倾向于楚菜系,文化上更认同楚文化。

很多信阳人想方设法加入湖北武汉,主要是因为距离武汉更近,历史文化归属感和风俗习惯归属感更强,而且武汉的科教实力和医疗条件都在中部居首,备受信阳人青睐,信阳甚至被调侃为“湖北信阳”。

信阳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培育出了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是全国着名的革命根据地和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这里还是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主战场,至今还保存有鄂豫皖分局旧址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z20240427191210fac9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