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塞下秋来风景异 长烟落日弄画笔——记宁夏之行的文化故事和传说

塞下秋来风景异 长烟落日弄画笔——记宁夏之行的文化故事和传说

寇纪东

一个偶然的机会,到银川出差,银川的疫情防控可谓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抓实、抓细、抓常,更早、更快、更严、更实……有“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激情,又有“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更有“臣子恨,何时灭”的气概;当然,更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令人着迷,因为在这儿,你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的意义,生活的快乐。

简言之,就是一种愉悦人心的慢生活,有着从容不迫的惬意。

这里的每一处都叫你无法忘怀,每一处都叫你纵情,叫你迷恋……

漫步街头,看到动人的风景;打开手机,听到悦耳的音乐;翻开书本,读到优美的传说;走到博物馆,映入脑海的深厚的历史,贺兰山拨地的崛起、黄河水惬意的滋润、石器时代的岩画、农耕文明的发展,一页页书写了宁夏的蕴、一笔笔勾勒宁夏的美……徜徉在宁夏文化中,无法压抑对宁夏文化的爱,记一段文字,既是对邀请来宁的感谢,也是对宁夏文化的深悟,更是对自己学习文化的记忆……

优美的传说和现实。

传说贺兰山原来是一匹从远方奔来的骏马,当在河边小憩的时候,化为了高山;而黄河则是一条巨龙,它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只在宁夏银川发出温和的长吟。

于是贺兰山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和风沙的侵袭,成为了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而九曲黄河给宁夏也带来了丰富的水源,使银川平原成为宁夏最富庶的地区,风光秀美。

放眼望云,南方种植的水稻遍布田野,哦,难道是行走在江南的某个城市?如今的银川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古称“兴庆府”“宁夏城”,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今天的宁夏,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

厚重的历史和渊源。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坐拥3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的灵武市横城水洞沟遗址和银川西郊的镇北堡、贺兰县暖泉等新石器文化遗址;殷商、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北羌、熏育(荤粥)、匈奴等民族活动、游牧的地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银川地区为北地郡所属国;

汉成帝阳朔年间(公元前24年前后)建北典农城(又称吕城、饮汗城),此为银川建城之始;南北朝时期,大夏国改建“丽子园”,为驻军、屯粮重镇;北周置怀远郡、怀远县;唐高宗仪凤二年(677年)怀远县遭黄河水淹,城废,678年,“在故城西更筑新城”(今银川兴庆区);宋为怀远镇,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党项族首领李德明将其都城由灵州(今灵武)迁至怀远镇(今银川市),大起宫室,修建都城,更名为兴州。

后李德明之子李元昊升兴州为兴庆府;原置中兴路,后改为宁夏府路;明设宁夏府,系“九边重镇”之一;清沿明制仍为宁夏府治;民国时期( 1929年)成立宁夏省,银川系省会,时称宁夏省城,1944年4月宁夏省城定名为银川。

敦厚的贺兰山父亲和岩画文化。

贺兰山还是宁夏的父亲之山,它横横亘宁夏300公里,阻挡着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的蚕食,阻挡着世界一号寒流——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构筑了阻挡沙漠最为坚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使宁夏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有一片温馨的家园,成就了“塞上江南”。

正如一首词所说“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

听,宋朝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豪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耳熟能详金庸先生撰写的《天龙八部》有关“神山圣山”的描述就是雄健的贺兰山。

贺兰山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

向东俯瞰黄河河套和鄂尔多斯高原。

山体西侧地势和缓,没入阿拉善高原。

1984年,贺兰山发现16个岩画分布点,上千幅岩画作品栩栩如生地展现于世人;随后的几年,一个贺兰山的岩画世界被打开了:岩画超过10000幅,组合画面在3000幅以上。

整个贺兰山,俨然是一个岩画的王国。

贺兰山岩画构图奇特,形象怪诞:既有个体图像,也有组合画面;既有泥垢人物像、人面像,又有动物、天体、植物符号和不明含义的符号。

朴实的黄河母亲和文明文化。

黄河又是宁夏的母亲之河,从天际来,染尽高原晚霞殷红的色泽,静静地在广袤的草原流淌,安息天路上游走的生灵。

黄河孕育了宁夏,孕育出宁夏灿烂的历史文化,如果没有黄河水,那这一切也将不复存在。

没有黄河,宁夏的文化无从谈起。

银川的文明,自然也就没有源头。

在银川,农耕文化、畜牧文化、移民文化等交错汇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究其根本,黄河文化才是源头和主干。

宁夏文史馆馆员吴忠礼如是说。

黄河从黑山峡奔流而出,进入宁夏境内,在宁夏的数百公里,水流平稳、缓和,近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直接受益,25条引黄干渠铺展开来、密如网织,成就了如今的沃野千里。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岸边的水洞沟,讲述着4万年前人类刀耕火种的故事,也向世人证明,遥远的过去,古老的黄河从这里流过,银川已是温润之地。

黄河岸边的古人类脚印,终结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揭开了银川平原璀璨的一页。

巧夺天工的建筑和工艺。

漫步于银川街头,一座古朴厚重、飞脊翘檐的巍峨建筑映入眼帘,整个建筑群重楼叠阁,飞檐相啄,布局巧妙,结构严谨,询问导游,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清建筑——玉皇阁。

打开百度,此阁始建年代无从查考,从明代《弘治宁夏新志》府城图上观察,现玉皇阁的位置居明代府城鼓楼所在地。

清乾隆三年( 1739年)毁于地震,重修后,称为&34;玉皇阁&34;。

清乾隆《银川小志》载:&34;极崇焕轩敞,上供真武帝。

&34;此后遂称其为玉皇阁。

台座下,正中辟有南北方向的拱形门洞。

西北侧外部有石条台阶可登上台座;台座中央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大殿,底层向南接出券棚殿,正中辟有玲珑俏美的券棚抱厦;大殿东西两侧是两层重檐飞脊的亭式钟鼓楼。

从底层大殿内侧的木梯登上顶层,是一层宽敞的殿堂,殿外以回廊相通,绕以朱漆栏杆,可凭栏四望,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筑技巧,充分体现了银川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

史册号网友观点:因为在这儿,你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生活的意义,生活的快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z20240115141008bbd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