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如何练字?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可见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下,越来越多的考试采用答题卡,网上阅卷,字体的清楚、整洁、美观成为取得优异成绩的首要条件。因此,在小学阶段练一手好字就显得尤为必要。
写字习惯
从孩子一年级学习写字开始,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才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视力保护,同时这也是在为中高年级孩子较为轻松地提升写字速度做准备。
坐姿
孩子的坐姿是家长最容易关注的点,要求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其中“足安”可能会被大家忽略,那就是双脚自然平放在地上,全脚掌着地,双腿分开约与肩同宽,此时孩子的整个坐姿才是稳定的。
同时还要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也就是身体距桌子一拳,眼睛离课本一尺(约33厘米),握笔手指离笔尖约一寸(约3.3厘米),不含胸驼背。
坐端正后,还可以提醒孩子将写字的书本放在书桌正前方的中央,摆正后再来书写,避免歪歪斜斜地摆放。
在孩子学习写字的初期,家长可以利用儿歌、口诀多加督促提醒,帮助孩子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握笔姿势
握笔姿势和坐姿要从小抓起。儿童肌肉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握笔写字是比较费劲的。家长要耐心指导,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1、首先将大拇指和食指伸出
2、俩指轻合成圆环状。
3、笔杆穿过圆环,再由中指从下往上自然挺住,把笔杆固定在三角架中。
注意
1、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约一寸)
2、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笔杆勿靠于虎口处。
练字前准备
选笔
练字一般分软笔和硬笔两种。顾名思义软笔即如毛笔这样的软质笔头,而硬笔多指铅笔、钢笔、圆珠笔这类硬质笔头。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希望平时能写好字,因此可以直接从硬笔开始练习,无需进行毛笔书法练习。毕竟软笔字的书写方法与硬笔字还是有些不同的。
铅笔在硬笔里笔头相较更具韧性,能体现落笔的轻重,进而更有利于字帖练字的基础——控笔技巧的掌握。而钢笔更能够体现出书法的笔锋,能做到顿笔、收笔的区别,使我们更容易掌握书法的技巧。
1、铅笔
适合儿童和初学者,有助于表现笔画粗细,练出笔锋。
2、中性笔
价廉易取,容易控制,0.7和1.0的笔芯较适合用于练习。
3、钢笔
最能表现笔画的顿挫和书写的节奏。但钢笔的出水量比普通笔大,需选择有一定厚度的纸张进行练习。
选字帖
字帖大致分为凹槽字帖和描红字帖两种。
先说结论,凹槽字帖是较不推荐的。
因为用凹槽字帖练字,我们只要着笔在字帖上跟着凹槽来回画就行了,令你很难掌握基础的控笔技巧,对练字的帮助就较为有限。
而描红字帖一般也不太推荐使用半透明纸张进行描红,因为这样你没法仔细观察文字的结构及笔法,我们更建议直接在字帖上描红练习。
选字体
练字是一个需要耐心且需要掌握基础的练习,没有捷径可言。我们要先学会各个笔画笔顺的练习,再进行楷书练习,最后才能选你喜欢的大师字帖进行练习。因此,如果跳过基础练习,直接进行大师字体临摹,很可能练习多年也不得要领,写不出好字。
正式练字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写字要求。
低年级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首要的要求是把字写正确。课后的生字表中会出示要求会写字的笔画、笔顺、部首等,书写前需要认真观察,看清楚再下笔。刚开始写时,尽量仿照书中出示的楷体,一笔一画模仿写。
需要特别注意的有:
1、先看清楚笔顺再动笔写,混乱的笔顺后期很难纠正!
2、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居中,大小适中,上下左右都要留出一定的位置。
3、学会观察字的结构,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等,还要注意不同结构的占格,如“你”字左窄右宽,“卧”字左宽右窄。
4、学会观察重要笔画。
一个字中最长的笔画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耳”字中最长的横是第六笔,写在横中线下,从左到右微微向上倾斜。
“目”“垂”这类字中“横”较多,每横之间的距离要基本相等。
左右结构的字会出现“穿插避让”,如“林”字左边的“木”最后一笔要写成“点”。
最后一笔为“捺”时,如“八”“木”要特别注意下笔舒展,渐加力至捺脚重按笔出锋,不能写成“点”。
5、低年级时对孩子的要求应该是把字写正确、规范,而不是过于追求和字帖一样的美观,这样过高的要求可能会打击孩子写字的积极性。
如果想引导孩子练出起笔、顿笔、收笔,可以利用和教材配套的字帖,其中会对每个字的笔顺、占格、笔画位置等有较为详细的指导;也可以将楷体字放大,先引导孩子观察笔画的走向、特点,再模仿练习。
中年级
在低年级把字写正确的基础上,中年级的孩子应把重点放在练习把字写端正。
此时,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书写更加熟练、自如,练字的关注点就可以是如何把一个字写美观,也就是更加注重练习起笔、行笔、顿笔、收笔等书写要领。
主要的方法还可以延续临摹字帖,此时不建议给孩子用透明类的字帖,这样的字帖纸张过于轻薄,不便于书写;此外,离开了下面的“模子”,孩子对于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书写要领等可能印象并不深刻。
中年级孩子开始尝试用钢笔练字,由铅笔到钢笔的转换,部分孩子可能不适应,而产生不愿换笔的现象。但其实一开始写不好钢笔字是正常的,正是因为如此,才更体现出练字的必要性。此时要注意,不要以圆珠笔代替钢笔,这样写字时可能更为整洁,但难以达到提升书写能力的目的。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中年级是孩子错别字的高发期,此时用钢笔书写难免产生勾画涂抹的情况,对于写错的字,应用规范的删除符号“/”划去,这样才能保证书面整洁。
高年级
等孩子到高年级,写字的关注点就从“一个字”转变为“一篇字”,在写好每个字的基础上,注意字与字之间的间隔,行与行之间的空隙,追求整篇字的美观。
还要有意识地提高写字的速度,在保证字体规范、工整的前提下,尽可能快地书写。这也是需要练习的,例如看要抄写的内容时看一句话,而不是每次只看一个词或几个字;书写时不过于追求每个字的美观;字体大小适中;保持正确的握笔姿势;平时加强识字写字练习等。
练字步骤
控笔训练
从练字的角度,把控笔练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协调力控笔训练。不管细节,只找感觉,这是为了练习手腕、手指和笔之间的协调能力,纠正勾腕、攥拳等错误握笔姿势。
第二阶段:精度控笔训练。按照线条轨迹和粗细变化进行练习,切实注意起止位置,全面提升大脑对手部动作的控制能力,真正做到手笔合一。
第三阶段:美感控笔训练。按照斐波那契螺旋比例找到黄金分割点,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将笔画、偏旁进行排列,让字写得更美观。
扩展资料
首先,笔画练习不具备纠正勾腕、攥拳等错误握笔姿势的能力。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从笔画开始练字,我国少年儿童错误握笔姿势问题一直居高不下,用力过大、写字太慢、歪歪扭扭、写字太累等等,久而久之,甚至造成手指、脊椎发育出现问题。
其次,笔画练习不具备控笔元素所具有的线条轨迹和粗细变化,要做到手笔合一,对于初学练字者来说,这是难上加难,而具备这种细微笔画的拿捏能力之后,练习笔画就会变得水到渠成。一个控笔元素最多可以用在21个笔画上边,这也是练习控笔元素优于直接练习笔画的一个方面。
第三,美感训练是控笔元素具备而笔画无力能及的又一特点,经过专门的美学训练,可以非常轻松地按照斐波那契螺旋比例找到黄金分割点,按照黄金分割比例将笔画、偏旁进行排列,让字写得更美观。
基础笔画训练
运笔的基本笔法:中锋、侧锋、偏锋、起笔、行笔、收笔、藏锋、露锋、提笔、按笔、疾笔、涩笔、转与折。
美的线条当是来龙去脉交待清楚、行笔流畅自如、轻重缓急得当,呈现出美的形态与神态,充满活力,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刚或柔,归于自然。
中锋
即指中锋用笔。中锋运笔时,笔尖时刻保持在线条的中心部位,落纸后,笔尖的方向和笔运行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中锋行笔时,笔尖在笔画中间,两边的笔毫一齐用力,墨迹向两边渗透均匀,写出来的笔画厚实、凝练。中锋在篆书、楷书、隶书中运用的特别广泛。
侧锋
侧锋又叫做偏锋,与中锋相对。侧锋用笔,笔入纸后,笔尖的方向与笔运行的方向往往呈一个角度。如写“横”时,顺锋竖入,向右下顿笔,此时笔尖朝左上方,当我们向右稍拖带时,笔的运行方向是朝右的,笔尖方向和运笔方向就有一个夹角。侧锋写出来的点画,往往一侧较厚实,一侧较单薄,这与侧锋是单侧笔毫用力有关。
“中锋取骨,侧锋取妍”,侧锋在行、草书中运用的很广。
起笔、行笔、收笔
行书的基本笔画,在书写时都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所谓起笔,就是书写笔画笔尖触纸时的下笔;行笔,就是书写笔画的中间运笔;收笔,就是笔画书写结束时的用笔。如写横画,左边起笔,中为行笔,右为收笔,起笔有轻有重,行笔有快有慢,收笔有回有露。
提笔、按笔
钢笔行书的用笔也很讲究提按,以增强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轻重的节奏。所谓提笔,就是笔从纸面提起,笔尖触纸力度小,笔画要细;所谓按笔,就是笔尖在纸上往下按,笔尖触纸力度大,笔画要粗一些。
翻笔、折笔
翻笔,一般是向上取逆势,上一笔接下一笔出现的钩挑,如“古”字的横,“人”、“有”的撇,都是用翻笔写成的。折笔,一般是向下、向右取顺势,如“口”字的横折、"山"字的竖折,都是用折笔写成的。不论翻笔、折笔,都要求用笔慢而用力。
风格,指用锋的深浅。
使转和方圆
在书写的过程中,随点画之势运笔,带来了运腕方向上的不断变化。
诸多的变化归纳起来,用“使转”二字便能概括。
“纵横牵制谓之使,钩环盘纡谓之转。
”(王绂《论书》)。
点画的“遣送”为使,点画的“交接变向”为转。
“使”皆实,“转”有虚,“转”更难。
转笔作用很大,极须用意。
它即是换笔,又是调笔,方法也需视情况而变。
写字口诀
小小一点要点好,学会顿笔很重要;
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
提钩要尖折有角,行笔轻快要记牢;
认真练习功夫到,笔画健美字才好。
18个基本笔画运笔示意图
1、长横
2、竖画
3、撇
4、点
5、卧钩
6、竖撇
7、竖弯钩
8、平捺
9、戈钩
10、垂露竖
11、捺
12、竖折
13、竖钩
14、提钩
15、撇点
16、平撇
17、横撇
18、横折
偏旁部首训练
汉字的偏旁部首是指各种点画的固定搭配,是汉字的结构单位,是构成汉字的基础,重复出现的频率极高,具有极为普遍的代表性。
它们在汉字中的形态基本固定,并具有一定的书写规律,因此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狠抓偏旁部首,不失为一条最为有效的捷径,对学习汉字结构也是一条快捷之路。
同时,偏旁部首书写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字形的美观,所以在学习钢笔书法的结构前,有必要先掌握汉字各种偏旁部首的正确写法。
同时,掌握好一个偏旁部首,即可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其他很多字当中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字的偏旁部首常用的有82种,一般归纳为: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包围五大类。
字头
字底
左偏旁
右偏旁
包围
认识字形结构
汉字的结构对称特点,主要是指汉字的字形结构具有几何学上的对称意义,它的构形笔画或几部件以某个线(面)为轴相互折普后或平移后可以左右或上下重聲(完全重普或部分重叠),具有冗余信息或重复的视觉信息,因此而区别于其它非结构对称汉字。
根据对称的种类及层次,结构对称汉字具体可细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上下部件结构对称:如吕、昌等。
2、左右部件结构对称:如比、林、非等。
3、内外部件结构对称:如回等。
4、部分部件结构对称:如以中间部件为轴对称:如辩、斑等;字形下部的部件结构对称:如丽、翁等;字形上部的部件结构对称:如丛、琶等;字形左边的部件结构对称:如彬等,字形右边的部件结构对称:如琳等。
5、部件多层重叠的结构对称:如、鑫等。
6、独体字中的结构对称:如田、中等。
据作者初步统计,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编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收集的7000个通用的汉字中,上述各类结构对称的汉字达612个,占通用汉字总数的8.74%。
其教学过程及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形象地显示自然界的对称规律。
大自然中无处不存在着对称现象。
因此,可采用实物、图片、幻灯以及录象等各种形象的手段,让学生了解大自然所表现的种种对称性。
如雕塑、建筑、植物、动物中的对称。
然后让学生到自已的周围去找各种对称的事物。
如自己的身体,双耳、双眼、双鼻孔、双手、双脚的对称,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对称的美,并迁移到汉字学形结构对称的感知中来。
第二阶段:直观地识别对称的基本的独体字
汉字的字形形象而多变,但大都具有结构对称的特点。
教学时,可采用直观形象的图画让学生体会汉字的结构对称的美。
由幻灯或 CAI 展示实物或景象﹣展示古时的汉字﹣展示演变至今的对称汉字﹣揭示其对称的规律。
如教左右对称的独体字“雨”,可首先展示雨景,让学生观察雨点方向,继而展示一个古时的“雨”字,最后展示演变至今的“雨”,引导学生了解从图到字中发现四点的方向是一致的,而如果四点的方向不一,这个字的整体对称美就不能表达出来。
实际上,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已感受到这种对称美,只不过无法用“对称”这个词表达出来。
有的上下左右都对称的独体字如“田、日”等除了采用以上方法,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折折,剪一剪的方法来体会这种对称的规律。
把纸对折再对折,画一个空心“口”字,再用剪刀剪出这个字,把这个“口”字打开来,就是“田”字。
第三阶段:分类地识别各种结构对称的合体字。
当学生初步感知对称这一概念,学会了对称的独体字后,可传授各种适合这类对称汉字的识字方法,归类识别各种对称的合体字,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别各类对称汉字的能力。
①字谜法
适用于上下、左右、内外以及多层重叠对称的合体字。学生对这类字很感兴趣,可让学生编字谜,师生互猜字谜来识别。如“三火是焱,三金是鑫”等等。
②颜色标注法
适用于部分部件对称的汉字。可用彩色粉笔标出合体中的对称部分,如下部对称的“翁”字中的“羽”,右边对称的“琳”字中的“林”等等,对于以中间部件为轴对称的字,如班,可用色标标出其中间部分。
③儿歌分解法
同样适用于部分件对称的汉字。如“丛”一一左右两人走钢丝。
另外,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后,还可鼓励学生新创各种合适的方法来识别各种对称的生字,激发学生字的兴趣。
规范字书写练习
购买适合自己的字贴进行练习。
1、司马彦 | 人教版课课练:字体规范、人教版教材适用(各年级都有) 。
2、金枝叶 | 小学生生字摹写本人教版课本同步练字帖:描红、临帖结合 。
3、华夏万卷 | 人教版课本同步写字课字帖:内容系统全面(各年级都有)。
4、墨点 | 衡水体高中英语字帖:衡水体 。
5、学才 | 小学生英语单元同步词汇:同步词汇 。
6、六品堂 | 凹槽行楷/楷书练字帖:凹槽+临摹。
7、金枝叶 | 儿童初学者凹槽练字帖:幼儿、凹槽。
适合的字帖
1、清晰
按照现在的印刷技术,清晰是基本没有问题的。可清晰有时候是假的。有些出版商,为了让字帖更清晰,更具有迷惑性,在制版的时候会将图片深度锐化。
2、选择高端版本
所谓的高端版本是指初版、第一版印刷的。印刷次数多了,难免会有误差。选择字帖,应该苛刻到“下真迹一等”或者尽可能靠近原作的那种。
3、选择全彩色印刷
高清全彩色印刷的字帖尽管贵一些,但你能从中捕捉和发现很多信息。诸如原作用的什么纸张,墨色深浅如何等等,好的全彩色字帖,都能看出来线条叠加的痕迹,并能分析出来用笔速度、正确的用笔方法来。
4、复制品
复制品的概念,可不能简单理解成印刷品。复制品,其实就是按照原大、原色、原样、原材质复制的,它几乎可以理解成真迹的克隆品。复制品的好处就是你几乎是在面对真迹。线条的张力,墨色,纸张的颜色,气息等等字帖所不能表现的因素,它都有。
5、字帖有标明尺寸
这个尺寸指的是作品本身的尺寸。只有有了尺寸,才会判断出来原作到底有多大,字有多大,线条有多粗,然后才会明白原作到底有多大的技术难度。
二、现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小学生不用练字,你同意吗?
当然不同意。
文字是中华文明古国的精髓,如果小学生不练字, 他就不会把自己国家的文化给掌握、做好,别的国家的人就会笑我们,国家的文化理应是国家的人最熟知的,如果这都不会,乃奇耻大辱啊。
而且“字如其人”,连字都写不好,别人会怎么看你?
三、小学生怎样练字最有效?
一是不一定要练古人的字帖,邓拓说小学生练字要从楷书基本笔画练起,不能上来就颜真卿柳公权,咱们虽然不是小学生,可是小时候大多也没认真练过字,这个意见还是值得参考的。
如果是练书法可以从毛笔开练,如果时间紧精力少只想把字写漂亮直接硬笔也行,市面上有些硬笔字帖,不过质量大多不高,要谨慎选择,请懂行的朋友参谋参谋也行,但关键是自己看着顺眼。
选好了就刻苦练下去,像小学生一样,先临再摹,临摹结合。
一次顶多十几个字,掰开揉碎了分析结构和笔画,别贪多别贪快。
尤其要注意的是只要字帖质量好,就暂时不要想着写出自己的风格,一心一意写得“像”,这叫“入帖”,等你把帖练纯熟了,再练别的帖,自己慢慢才能琢磨出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出帖”,对待帖子要像对待老婆一样小心谨慎,千万别写滑了,毛主席的字也是老老实实临帖临出来的。
二是选择什么帖。
如果您小时候从来没练过字,最好从楷书开始练,字帖嘛,电脑上的楷体就行。用钢笔描拓、临写,等到写字的时候觉得手顺溜了(就是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写,不会不听使唤),再上有书法味道的帖。我小时候老师强迫我练楷体,一开始我还觉得特死板,现在受惠无穷。
选择硬笔字帖我的经验不多,还要您自己看着顺眼的。
毛笔可以谈一谈。
您得考虑一下自己的需要,要是您坐机关工作什么的,写公文必较多,就选规矩漂亮的字帖,比如赵孟?#92;的行楷(推荐《感兴诗》);要是写字不是您的主要工作,但需要写得好看,比如您是老师,可以练练王羲之的行楷,如《圣教序》;如果您搞和艺术相关的事,或者想把字写得“帅气”,实用性不是第一位考虑,那就练行草吧,孙过庭《书谱》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您平时喜欢写文章,追求文人式的韵味,那米襄阳最好。
他的《蜀素帖》《苕溪诗帖》都是文人行书的上乘之作,练起来觉得浑身飘逸,快成仙了。
董其昌也不错,但他的书骨力不强,初学可能学得小气,最好练完别人的有了一定功底再练他的。
此外,有兴趣也可以练篆隶,大小楷,如果只是练字就没必要了。颜柳大楷可以写一写,不过我觉得对于硬笔的作用不如行书大。若是练书法则要讲顺序,这些最好都练,打好基础。那就费工夫了。
这些都要慢慢练,尤其重要的是要专一,别换帖,最少练到能背临出来为止,要练得炉火纯青有时可能要用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只要认真写就会从中获益,不必被它唬了。
三是谈谈方法。我自己的字也就能看而已,不是什么书法家,所以我谈的都是野狐禅,有其善者而可从之就很不错了。
首先要经常看字帖,把它带在身边,没事就揣摩。要是只有临写时才看,手里的钢笔或毛笔悬空久了墨就干了,就会觉得局促,没法认真观察。
然后是写字时要胸有成竹,总是看一笔写一笔是大忌,看一眼就瞎写叫“抄帖”,是大大忌,都不行。
黄庭坚说闭上眼睛能看到这个字在眼前重现,才能动笔写。
要是时间没那么多,您就先看一笔写一笔,第二次就看一字写一字,逐渐练到看一行写一行,字的笔画结构都牢记于心的时候才是你的。
在我练字时觉得这个真的很难做到,总是不老实,心急,为此浪费不少时间,您千万别学我,慢慢来,一天学会一个字,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个字,中国字虽然多,结构部首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慢慢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然后是,如果您练毛笔字,最好别一开始就选碑,最好选有墨色的,原迹最好,学一下大师的用墨、用笔。有些行笔规律在碑里看不出来。
最后,您可以读读书法理论,不一定要有什么所得,陶冶一下情操也不错。
如果能引起您对练字的兴趣最好了,那样您肯定突飞猛进。
不一定要读古人的,古人书论一来可能不大好懂(当然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二来不大系统,不大理性,有些人装模作样信口胡说的时候也有(当然现代人也有,但是好判断)。
推荐《学书指要》一书,记叙比较详尽,基本没有胡说,启功老先生很喜欢,还专门题写了书名。
前面讲的大书法家们的理论当然也可以看,如果有时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