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在隆中期间,东汉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各地的割据势力连年作战,拥地称雄,经过十多年的混战,曹操先后削平董卓、袁术、袁绍、吕布之流,占据了北方;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占据了江东;刘表占据了荆州地区,当时刘备(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涿郡波县人)势单力薄,先后投靠过曹操、袁绍、刘表,一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但是,他并不甘心做别人的附庸,一心想独立发展自己的势力。
为此,他到处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刘备在襄阳时,当地的名士司马微向他举荐过诸葛亮。
后来又从自己器重的谋士徐庶那里知道诸葛亮是杰出的人才,决定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都没遇上他。
那时,刘备已是四十七岁,是征战多年的老将军,而诸葛亮只是二十七岁的青年书生,论地位、论年龄相差很大,可是刘备为了找理想的助手,曾三次去茅庐拜访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在自己的茅庐接待了他,并且把自己长期深思熟虑的统一天下的谋略说了出来。
诸葛亮指出,自从董卓伐乱以来,豪杰纷起,割据州郡的不可胜计。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望低,兵力少,但结果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
可见这不只是由于天时,也在于人的智谋,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人马,而且借天子名义发号施令。
称霸中原,这就不能和他争锋。
而孙权占据江东,那里地势险固,民心归附,有一批人才为他效力,所以应该同他联合,共同抗曹。
荆州、益州地区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天府之国。
占据者刘表、刘璋在军事上比较软弱,应消灭他们,夺取荆州、益州,建立根据地。
此后延揽天下英雄鼎立一方,改革政治,发展生产,积蓄经济实力,安抚西南民族,稳定后方,一旦时机成熟,则兵分两路,成钳形攻势夹击中原,北伐曹操,夺取中原。
击溃曹操以后,江东必然势单力薄,归服于蜀汉,就可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诸葛亮的一席弘阔之论,透彻分析了汉末局势,明确指出了敌、我、友的战略思想,并且以建立根据地到内政、军事、经济、地理、外交以及北伐中原的一整套战略方针,都提出了周密而明确的蓝图。两人谈得十分投机,相见恨晚。刘备为有如此理想的助手而深感欣慰,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自己打天下,诸葛亮慨然应允。
诸葛亮在危难之际辅佐势单力薄的刘备,主要原因是:一、诸葛亮正统观念很深,以“兴微继绝”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正和刘备以兴复汉室的奋斗目标一致。
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诸葛亮被他的诚意所感动。
三、刘备雄才大略,折而不挠,正是诸葛亮心中渴望的明主。
因此,诸葛亮结束隆中的“隐居生活”,正式踏上政治舞台,以图实现自己的理想。
诸葛亮随刘备来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只有几千人军队,诸葛亮建议,要那些没有户籍的游户进行登记,从中选兵。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清理游户。没有多久,刘备的军队扩大到几万人。
诸葛亮的各方面才能,很快在实践中显示了出来,刘备器重诸葛亮,对一切军国机密大事,都和他商量决断,两人“情好日密”。刘备说:“诸葛亮是很有才能的人,我有了他,就好比鱼得到了水一样。”
当时,刘备屈居在荆州牧刘表之下,处境很艰难。
刘表坐守江汉,懦弱无能,不但不能应付复杂的局势,而且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了矛盾。
主要是在争夺继承权的问题上,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刘琦和次子刘琼互不相让。
按惯例,长子刘琦是刘表的合法继承人。
可是刘琼的妻子是刘表后妻蔡氏的侄女,刘表听妻子之言,“爱少子琼,不悦于琦。
”
刘琦感到一筹莫展,曾几次求计于诸葛亮。
每次诸葛亮都有意离开,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可是刘琦把诸葛亮请到自己的花园里,上了楼阁,屏退左右,又令他们将通上楼阁的扶梯撤掉。
刘琦诚恳地对诸葛亮说:“现在我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言出于口,入于吾耳,没有第三者知道。
”诸葛亮答道:“君不见申生居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吗?”诸葛亮引征这两个颇有寓意的历史典故示意刘琦走为上策,离开襄阳,免遭杀身之祸。
刘琦适逢江夏太守黄祖被孙权杀死,他请命出任江夏太守,屯驻夏口(今湖北武汉市),寻机发展个人的势力,这也为刘备夺取荆州准备了一支外援力量。
公元208年7月,曹操统帅二十万大军南征刘表。
刘表病卒,刘琼抢先自立为荆州牧。
刘琼被曹操的声势吓破了胆,惊惶之余,遣使投降,也不通知刘备。
曹军至宛,大军压境,移驻樊城的刘备方得知消息,已处被动局面,慌忙率军南撤,准备退保军事要地江陵。
当刘备退到襄阳,诸葛亮等劝刘备打刘琼,夺取荆州兵马,抵抗曹操,但刘备不忍下手。
刘备离开襄阳时,十多万老百姓跟着南撤,一天只能走几十里路。
曹操得知,刘备抢先占据江陵对他威胁很大,便率五千轻兵,以一天行三百里的速度追赶: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刘备军队被打败,仓惶南逃。
由于通向江陵的路已被曹军截断,只得改道汉津,途中与由水路赶来的关羽会合,又得到江夏太守刘琦的接应,刘备一行便随同刘琦一起退到夏口。
喘息未定,曹操收编了刘琼的军队,气势更盛,准备东下,刘备失势,危在旦夕。
当此之时,诸葛亮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扭转了局势。
当时,曹军一方面集中水陆两军,扩充战船,沿江东下,一面派人向孙权下战书,扬言自己有水陆军八十万,要与孙权在关东决一胜负。
战书传到东吴,朝廷上下震惊,孙权在柴桑举棋不定。
诸葛亮与东吴使者鲁肃来到柴桑,求见孙权。
孙权原来想隔山观虎相斗,以求自身安平。
因此,诸葛亮开诚布公地指出,在海内大乱的情况下,曹操已灭掉了不少对手,几乎占据了整个北方,又占据荆州,威震四海。
刘豫州(指刘备)无力当其兵锋,溃逃下来,希望将军根据自己的力量,采取相应对策。
在这紧要关头,将军还举棋不定,大祸可就要临头了。
诸葛亮的激将法,激起了孙权的不满。
孙权听过之后,反唇相讥:“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事曹乎?”对孙权的有意讥讽,诸葛亮答道:“田横只是齐国的一个壮士,苟且守义不辱,何况刘豫州是汉家王室的后代,英才盖世,天下士人仰慕,就像江河归大海一样。
即使大事不能成功,此乃天意,哪能屈辱拜在曹操脚下呢?”
孙权勃然大怒说:“我不能以江东之地和十万兵众受制于人。
”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孙权决定打这场存亡攸关的大战。
但是,孙权对战争的前途还是顾虑重重。
诸葛亮着重分析了曹操的弱点,明确阐明了联合抗曹必胜的前景。
首先,曹军虽然人多,但远道而来,长途跋涉,很是疲惫,战斗力削弱。
其次,曹军是北方人,不习惯水上作战。
第三,荆州民众归附曹操,是迫于兵势,并非心服,曹军扬言八十万,实为二十多万,如果孙权能派遣猛将,锐兵数万,“与豫州协助同力”,发挥我军之长,攻敌之短,定胜曹军。
一旦曹操兵败,退回北方,东吴和刘备势力增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就可以形成。
诸葛亮的分析和预测,增强了孙权建立“孙刘联盟”共同抗曹的信心。
公元208年11月,孙刘联军(共五万多人)在赤壁迎战曹军。曹军兵败,撤至乌林,双方隔江而峙,准备再战。曹军已很疲劳,加上水土不服,屡发疫病。曹军也多不习水性,受不了江上风浪长时间颠簸,精神不振,影响了战斗力,曹操于是下令将船只用铁索连结在一起,以减少船身的摇晃。
曹军铁索连船的弱点被周瑜的部将黄盖发现。
周瑜一面派黄盖诈降,迷惑曹军,一面派十艘大船,装满浸着油液的干柴枯草,乘机火烧了曹军连环船及岸上曹营。
曹军大乱,溃不成军,死伤很多。
曹操带领残兵败将,匆忙从陆路经华容道向江陵逃去,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回归北方,此后再也无力大举南顾了。
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和曹军的失败而告终。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这一战役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胜利的基础是“孙刘联盟”。诸葛亮在成败的关键时刻,出使柴桑,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说服孙权,促成孙刘联盟,为赤壁大战的胜利立下了头功。
赤壁大战以后,刘备势力大增,领兵进击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江南四郡纷纷不战而降,刘备乘机占据了荆州南部的大片土地。
刘备争取刘表在当地的旧部,推荐刘琦为荆州刺史。
不久,刘琦病死,郡下诸臣推举刘备为荆州牧。
刘备领兵屯驻油口(今湖北公安南),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部将(类似总参谋长),并委派他督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诸葛亮注意安定三郡的社会秩序,“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为了确保前线军需,诸葛亮住在水陆交通便利的临?(今湖南衡阳市)。
这期间,他遇见了在襄阳时的好友庞统,并把他推荐给刘备。
刘备见庞统,谈论时事,被他的才识计谋所折服,委以重任。
公元210年,孙权听从周瑜的建议,致意刘备愿与他合取益州。但巴蜀之地是刘备早有意夺取的宝地,当然不容孙权插手,便托词加以拒绝。孙权不听,派水军屯驻夏口。
刘备派关羽在江陵,张飞在秭归,诸葛亮据南部,刘备自己屯驻孱陵,在沿江一带严加设防,使孙权无法过境伐蜀,只得忍气罢军。
公元211年,曹操在西北击败马超、韩遂占据关中地区,并扬言要进攻汉中的张鲁,这对益州形成威胁。
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入蜀,代为抵御曹军并讨代张鲁。
法正到荆州后,立即拜见刘备,并劝刘备立刻消灭刘璋,占据益州。
刘备让诸葛亮、关羽、赵云、张飞留守荆州,自己以庞统为军师攻打益州。
一路夺关掠地,进到洛城(今四川广汉),庞统率军攻城,为流矢所中身亡,时年三十六岁。
正值进军益州的决战时刻,军师阵亡,刘备急令诸葛亮、赵云、张飞率部西下,入川助战,留关羽守荆州。
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关羽,指出荆州是川蜀门户,北可拒曹操,东可和孙权,千万不可疏忽大意。
公元214年,刘备进围成都,刘璋投降,刘备占益州,自称益州牧,命诸葛亮为军师,协揽军政事务。诸葛亮全力以赴协助刘备治理巴蜀,刘备势力大增。
公元217年,刘备率军北进汉中,与曹操作战达两年之久,终于黄忠斩夏侯渊,刘备占汉中而结束战事,刘备自立为汉中王。
公元219年,关羽按刘备、诸葛亮的部署,发动襄樊战役。一举占领襄阳,把曹仁围困在樊城,大将于禁投降,庞德被斩首,一时“威震华夏”。曹操一面派兵救援,一面派使者劝说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并答应割江南地区分给孙权。孙权于是派吕蒙偷袭东陵。
关羽大惊,不顾诸葛亮当年的嘱咐,率军南返,回军途中,被孙权派兵包围,而后被擒杀,于是孙权占据了荆州各郡县。
公元220年,曹操病故,儿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公元221年4月,诸葛亮劝说刘备即位,建蜀汉国,以争取政治上的主动。刘备在成都称帝,立刘禅为皇太子,以诸葛亮为丞相。称帝三个月后,即领兵伐吴,为关羽报仇,诸葛亮、赵云苦谏无济于事。
公元222年,蜀军在?亭扎营。吴将陆逊率五万军队迎敌,他采取诱敌深入,后发制人的方针,命吴军后撤至?亭,并坚守不战。过了七八个月,待蜀军疲敝后,乘机发兵,采用火攻,连破蜀军四十余营,把刘备打得溃不成军,元气大伤。刘备率残部逃回白帝城(今四川奉节)。刘备心情苦闷,加上年老和过度劳累而一病不起。
公元223年2月,刘备病危,派人赴成都,诏诸葛亮到白帝城,安排后事。刘备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成大业。若嗣子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表示“臣一定竭尽全力,忠心辅佐幼主,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同年4月,刘备病死,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兼任益州牧。从此,诸葛亮全面担负了治理蜀汉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