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汉代玉器的造型与纹饰详解,沈华:从历史文化背景解读汉代玉器的玉质和侵染造成的外观状态

汉代玉器的特征又写了近十篇,加上原来在专栏中介绍的,几乎能写到的,我几乎将相关的资料又都翻阅了一遍,本来想写一篇关于汉代“玻璃光”的文字,后来觉得还是有些内容不能完全公开,否则造假的人员很快也就会仿制出来。

这次看到震旦博物馆蔡庆良先生的笔记,感受颇深,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实际感受,整理出来一篇文字,供喜爱汉代玉器的朋友们参考学习。

研究古代器物,并且作为一个学科进行专门进行整理和归纳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自北宋创创金石学的研究以来,历经李公麟、吕大临、罗振玉、王国维,以及李济等学者的辛苦努力,国内考古学界对古代器物的研究,逐步走出了早期一穷二白的困境,但是在所有的古器物研究当中,最早开始的,却并不是玉器,反而是青铜器的研究,我们认识的社科院专家李存信老师,早期去社科院找他的时候,都是看他在那里修复着大量的青铜器,国内对青铜器的研究和修复,在国际上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而数十年来,随着全国各地基础项目的动工,被发现的遗址发现数量和规模,都给考古研究带来惊人的发现以及各学科的长足进步,也使我们有机会,可以根据各地的考古实践,整合不同工艺制造和加工的研究方法,重新检视那些距今几千年前的古器物,并可将研究范围从青铜器逐步扩大到玉器、陶瓷器、以及佛造像等不同类别。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很多的玉器研究跟青铜器研究是有先后关系的,换句话说,古器物的考古研究都是在青铜器的考古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和分类,如果能够这样去理解,后面的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此基础上,很多考古学家开始为古器物学研究,并重新将其定义为:“透过材料、工艺、形制、纹饰和表皮状态几个层次的研究,将古代遗留或发现的器物转化成考古研究的器物史料;并进一步结合考古学、人类学、美术史、历史学,以及科学技术等,最终还原古器物所在的时空背景。”

这也与本人倡导并坚持推广的“从历史文化的背景了解玉器制造特征”的想法不谋而合,玉文化的历史知识和文化普及,是基础,是每一个收藏家和研究者必须了解的基本常识,在此基础上,才是各个分类如:青铜器、玉器收藏和鉴定者最先应该知道的知识,这篇文章即尝试以此方法来介绍,将研究汉代玉器, 试图解析汉代玉器基本的特征以及玉器所在的历史背景。

我以前的文章系列中详细从料、工、形、纹、沁开始,写过很多篇文章,帮助大家系统的分析和提升对汉代玉器的认知方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一下我以前的文章,以前写过的文字现在也不想再重复,这次仅从细节做一些补充,看看汉代玉器这五个不同的层次,所透露出的特性,对我们的鉴定有什么了解和帮助。

一、汉代玉器的玉质特征

在玉器材料的使用方面,根据目前出土以及传世可查的玉器可知,汉代时期的玉器制造技术,主要以白玉、青白玉或黄白玉为上乘玉料。

这一类的材料多作为身上使用的佩饰用玉;而另一类玉器材料如:碧玉或墨玉为下等玉料,主要作为丧葬用器。

虽然这个不是绝对的规律,但大家可以去国内外各个博物馆进行一下实物的验证,那些作工精细的作品确实大多选用色浅质润的玉石材料,反之那些做工粗陋的玉器,材质上多则为色暗质差的玉材,这也说明在当时,工匠选用和对待玉料的基本态度。

目前一般人有一种观念,认为玉料优劣的程度可以用来判断使用者身分的高低,常理或许可以接受,但在实际上的研究却有困难。

因为根据目前国内考古挖掘的出土现场可知,玉料的好坏和身份的高低并无直接的关联,却与使用目的或功能紧密结合,这一点需要所有的玉器收藏者知晓。

上好的白玉和黄玉材料大多作为墓主人身上的佩饰,至于青碧色的玉材则主要是玉匣等葬具的原料来源。了解这一点,对玉器的收藏应该有极大的参考作用。

如果在同一个墓葬中同时出土质地差异极大的玉器,说明有关玉料等级的研究,应该首重于功能的判断,而非使用者身分的高低。

二、汉代玉器出现的沁色白化现象分析

古玉之所以迷人,就在于同样的物品,不同的埋藏环境,也会造成不同的风化沁色或白化现象,而这些沁色白化的玉器是最受藏家所喜爱的,很多人最喜爱的就是那些会因人为盘玩而变色,现代人称之为“羽化”,也就是人为的升级概念,加上盘玩后的颜色变化常常因人而异,因此增添几许超自然的神奇魅力。

例如此处举例的青玉猪,在未盘完前表面可见明显的受沁白化现象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抚摸盘玩后,却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错杂色彩,这里用另一对手中已经盘过的玉猪做对比,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这类色彩变化常给收藏者难以言喻的喜悦感,并营造出神秘莫测的玄妙情境。

沁色变化实际上和环境改变息息相关。

告诉我们外表的变化是受环境的影响的,如同当年我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北京,那一年跟朋友投资一个项目,跑到南亚附近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下面一个最靠近赤道的小岛叫做“布丹维尔”,在烈日炎炎的照耀下做了近一个月的环境调研,每天在海边和日光下辛苦工作,肤色先红后黑,出现了巨大的改变;回到北京养了几个月,好不容易才恢复了白里透红的油腻本色。

同样的道理,玉器毕竟属于天然的矿物质,组织结构中一定有酥松和松散的地方,也会受到埋藏环境或是盘玩者肤质的影响而变色。

如果将玉器和铜器埋藏在一处,时经月久,铜锈一定会渗入玉质疏松而形成绿色的铜沁

而玉器中出现的那些褐色的铁沁则是因为铁锈的离子渗入所造成,这种锈渍常常可以在各式剑饰器中观察到。

当受沁的玉器出土而为收藏者经常的抚摸后,玉器的色泽自然因为环境改变,氧化层再度发生变化而改变。

由此可知,若保护得宜,例如外表包复一层金箔,则玉质可常保如新。

但是造成沁色或白化的环境常会出乎经验世界以外。例如南越王墓出土的玉杯。

这件玉杯发现的时候一半在外,一半在土中,根据这件器物上半段风化受沁、下半段玉质保存完好的特征判断,应该会认为上半段埋藏在墓土中,而下半段则未和其他物质接触。但实际上的情形是墓土反而成为绝佳的隔绝层,埋藏其中因而保存了玉杯下半段的玉质,上半段却因暴露在空旷的墓室中反而造成了风化现象。

由此可知,环境对玉质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的。

但造成玉器出现沁色或白化的因素不仅止于环境,玉质本身的特性也必须考量。

就如同在烈日下暴晒一下午 ,不同肤质的人灼伤或变黑的程度并不同,不同玉质各自有不同的缜密度或结构,同一环境下所形成的沁色或白化现象自然也有所不同。

当我们知道色泽变化有內在和外在两种因素的时候,面对变化莫测的玉质特征自然就成竹在胸了。

例如观察此处所见的龙形佩

以及玉剑彘

乍看之下两者的玉质特征差异不大,皆有截然分明的白化断层,或许可以推测是因为两者所处的埋藏环境相同所致。

但当我们进一步仔细观察时,就会发现龙形佩的断层是因为断裂再修复而成,尾部呈白化特征是因为埋藏环境和龙首不同所造成,而玉剑彘并未有任何残损,会呈现一分为二的白化特征,主因在于玉质左右致密程度不同。

根据这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知道,同样的玉器在质地不同的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色泽变化,而同一件玉器的玉质结构也常有极大的差异。

另外按照常理,我们通常会认为玉质受沁白化的交接面应该有渐层渲染的过渡现象,而不会出现如同断层的二分特征。

但在考古实际挖掘和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各个时代都曾经出土过这类的玉器,各个博物馆都可见到这一类的实物。

所以,古代的器物表象是一门复杂的课程,根据实物的演变,和出土环境的不同,会造成各类差别和色差,千万不要形而上学,更不能凭经验下结论,需要科学考虑,统筹分析。

史册号网友观点:高层次的深研细究,是需要整身心的喜好和热爱的专注,每一个点面的研究释解都需要付出具大的代价,虔诚敬心祝福你好人一生平安!

功德圆满!

沈先生,此文写的真不错,又改变了一下我们对古玉的认知!

感谢!

沈老师,玉剑具和这篇文章没有语音播放,开车时收听不方便,可以加上吗?小建议,只为收听方便,开车收听两不误。

我一篇文章要收听几遍甚至十几遍,听多了才能记住和听出味道。

我没有任何设置,都是平台自己添加的,过一会再试一下,噢,知道了,平台自动设置。

时间长了也许就加上了。

我没有任何设置,都是平台自己添加的,过一会再试一下,沈老师的课非常精彩,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相结合,这种对学问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严谨负责的态度值得所有专家、行业大咖和古玉文化爱好者学习,不是为做学问而做学问,是真正的古文化传播者,从另一侧面反映出沈老师的人品和鉴赏水平,支持沈老师,希望这种精神在各行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多一些沈老师这样的学者精英,汉代时期的玉器制造技术,主要以白玉、青白玉或黄白玉为上乘玉料。

这一类的材料多作为身上使用的佩饰用玉;而另一类玉器材料如:碧玉或墨玉为下等玉料,主要作为丧葬用器。

(这种观点的研究者还是少数的,这绝对是深研细究的高层次认识)知者道,无知者不语。

古人的活动范畴是有限的,自然就会就地取材制作,且虔诚敬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w202211031430088e11.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