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宁德的历史文化典故,那山那海背景介绍?

《那山那海》以福建省宁德地区为背景,讲述了各族人民在国家的领 导和号召下,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故事。

宁德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地 百姓过着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精心规划了因地 制宜、创新扶贫等多种方案,宁德当地的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大家逢 山开路、遇水搭桥,终于摆脱了贫困

支提寺为宋开宝四年(971年),吴越王王钱弘所建,宋雍熙二年(985年)赐名雍熙寺。元未寺毁废,明永乐初,朝廷遣闽东监矿太监周觉成鼎建,勅名华严寺。永乐五年(1407年)重修赐名华藏寺,后改名支提寺。

史载,建文帝在应天府大火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民间传说,建文帝从应天府(今南京)逃出来,从海上南下至今天的福建宁德三都澳,从这里上了支提山,在支提寺当了和尚。这一点,朱棣也知道,还派郑和在下西洋的路上去关照支提寺。

福建省宁德地区

《那山那海》以福建省宁德地区为背景,讲述了各族人民在国家的领 导和号召下,齐心协力脱贫致富的故事。宁德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地 百姓过着食不果腹的贫困生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国家精心规划了因地 制宜、创新扶贫等多种方案,宁德当地的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大家逢 山开路、遇水搭桥,终于摆脱了贫困

1、福安平讲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讲戏,由明末清初时期流行的四平腔“唱白字”演化并结合屏南民间的“驮故事”表演艺术逐渐形成。

平讲戏系闽剧前身之一,也是闽东地区独特的地方剧种,因其道白、腔调平俗如讲话,故而得名“平讲”。

平讲戏属高腔系统,由永嘉戏、弋阳高腔、乱弹和民间小调组成,唱腔多吸收民歌俚曲、道腔释乐,主要的传统剧目有“七双”、“八赠”、“廿一杂”等。

2、畲族银器锻制技艺

福安银制品加工制作工艺,始于明朝,为福建银雕工艺的代表。

是当地银矿产与畲族风俗结合的产物,其工序包括:熔银,打坯、雕刻、防腐等;工艺严谨考究,传承有序;产品具有纯洁、创新、精细、动感的特点。

3、闽东根雕技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朝年间畲族入迁福安、蕉城一带,畲族根雕便在当地传承繁盛,其透雕与浮雕相结合并施以全彩的手法盛极一时;此后,福安、蕉城的根雕工艺又吸收了闽北的以剔铲阔略、保留疤结木纹的手法,形成了富有地域艺术风格的根雕工艺。

福安的根雕以其独特的平削凿木法、凸削凿木法、凹削凿木法、火攻法、土埋法、配方法、水磨法等自然雕法,不露雕痕,凸显根料天然造型,其注重天然美与人工美的巧妙结合,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天人合一、神形兼备。

4、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坦洋工夫”属全发酵茶,因发祥于福安市白云山下清虹溪畔的坦洋村,故而得名。

坦洋村以白云山脉为其天然屏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清咸丰、同治年间,坦洋村有个胡姓的人家,采用手工搡揉、发酵、烘培精研红茶获得成功,其产区逐渐遍及闽东诸县,坦洋工夫红茶声名鹊起。

最鼎盛时期,村中一条不足一公里的街道,就有茶行36家并设洋行,年雇3000余人,年产茶5万多件,产值100多万银圆。

5、 宁德畲族奶娘催罡巫舞

巫舞是原始社会的产物,闽东畲族巫舞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奶娘催罡巫舞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主角是汉族地方女神陈靖姑,又名陈十四娘,闽东民间亲昵地称为“奶娘”。

表演流派属于正乙道中的武堂(又称武科),全舞始终围绕塑造陈靖姑的形象而展开,体现了畲族原生态的舞蹈形态和音乐风格。

是在福建宁德的霞浦溪南镇拍摄的,取景地有半月里、东安岛等地。主角团三兄弟都是畲族,在剧中自称山哈。足迹遍布连江县晓澳镇、筱埕镇、安凯乡、黄岐镇等乡镇;还有江筱埕镇南山村和逻迴村、安凯乡奇达村、连江尚德中学游泳池等。

地理位置:是福建宁德地区。

央视一频道播出的电视剧《那山那海》讲述的是中国福建宁德地区畲族脱贫致富的故事。是在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讴歌了中国脱贫攻坚工程中的故事耐人寻味意味深长人物丰满极具典型意义

1936年10月的一天,闽东特委组织部长阮英平率领闽东红军独立师第三纵队120余人,从连江、罗源一带山区转战宁德,来到宁德虎贝乡东源村。

这里山高林密、群峰环抱,中间低凹如碗,错落着几十座低矮的土屋,居住着40多户贫苦农家。

部队抵达这个根据地小山村时,正值中午时分,寂静的山村顿时沸腾起来。

村民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地迎接红军的到来,并热情帮助部队生火做饭。

突然间,“啪!

啪!

”几声刺耳的枪声划破山谷的宁静。

哨兵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国民党保安队已从桥头方向悄悄向我驻地进袭!

”“敌情不明,不打无把握之战,撤!

”阮英平下达了命令。

部队迅速地从东源村后门山一条通往霍童镇桃花溪的小路撤退。

部队刚抵山岔路口,又冒出一股敌人。

原来,敌人在探明第三纵队驻地后,立即派出省保安团3个连的兵力,分别从桥头、桃花溪、林口三个方向包抄过来,企图把红军部队一网打尽。

激烈的战斗打响了。

从桃花溪方向来的敌人刚和红军交火,来自桥头的敌人也向我方猛烈开枪射击,密集的子弹发出”嗖嗖嗖“的响声从头顶飞掠而过。

敌军在机枪的掩护下,一次又一次疯狂地向红军发起进攻。

尽管红军战士骁勇善战,但敌方武器装备精良且人数众多,这样面对面作战,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阮英平果断地下令:”撤!

快向后山撤!

“战士们向百丈岩方向且战且退,寻找突围机会。

百丈岩与东源村隔着三个小山包,当红军到第二个小山包时,敌人再次蜂拥而上,来势异常凶猛。

危急关头,阮英平立刻作出决定:分出小股兵力突击抢占百丈岩制高点,居高临下吸引敌人火力,掩护主力部队突围。

于是二支队长阮吴近率领20多名战士奋勇突进,战士们像猛虎般向崖顶冲去。

在靠近百丈岩时,突然岩顶上泻下了密集的子弹,几位战士当即中弹,其余战士则被猛烈的火力压在岩石下。

原来,狡猾的敌人早已调遣了一个排的兵力,从百丈岩后坡登上岩顶,埋伏在隐蔽处,等红军撤到这里,就与山下几路追兵一起夹攻。

情况万分危急,若在短时间内不能消灭岩顶敌人,红军战士将处于四面受敌的绝境。

此时的阮吴近心急火燎,只见他怒吼一声:“同志们,跟我上!

”就奋不顾身地一手紧握手枪一手挥舞大刀向前冲。

刹时,20多名战士紧跟着支队长像离弦之箭一样,霍地跃起,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岩顶。

勇士们的手榴弹接二连三地在敌群中开花,双方在岩顶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恶战。

子弹打光了,英勇的战士就与敌人展开了肉博。

有的紧握枪托砸向敌人的脑袋;有的掐住敌人的脖子往死里扣;有的紧紧咬住敌人的手脚不放;有的与敌人抱在一起滚下悬崖…

然而终因寡不敌众,最后剩下九名战士被逼退到百丈岩的悬崖边。

身后是百丈深渊,面前是一群张牙舞爪地狂叫“抓活的,抓活的”的敌兵。

阮吴近等九名壮士视死如归,他们不愿落入敌手,毅然砸烂枪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纵身跳下了悬崖。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百丈岩。

1993年,叶飞为“百丈岩九壮士”题词:“百丈英风”。

附:百丈岩九壮士姓名

阮吴近,周宁县玛坑乡东坑村人,时年23岁;

冯廷育,蕉城区洋中镇前路村人,时年34岁;

余深德,蕉城区九都华镜村人,时年23岁;

高细瑶,蕉城区九都赖岭村人,时年20岁;

谢兆量,蕉城区九都赖岭村人,时年19岁;

何帮灿,周宁县礼门乡洋坪村人,年龄不详。

另有三位红军战士姓名不详,成为无名英雄。

黄继光(1930-1952)四川中江人,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某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被敌人一个集团火力点所困。

黄继光挺身而出,要求担负爆破任务,勇敢地冲向敌人地堡。

当他掷完手雷,打垮几个火力点后,发现还有一个火力点在顽抗,就忍着重伤巨痛,跌倒了爬起来,毅然直扑上去,以胸膛堵住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射孔,保证部队完成攻克高地的任务,全歼敌人两个营,自己壮烈牺牲。

根据黄继光生前的申请,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18岁的陈祥榕留下的战斗口号。

陈祥榕出生于福建宁德,一片红色的沃土。

当兵,是陈祥榕从小的梦想。

读初中时,他就问过当时的班主任陈臻苏,参军需要什么条件。

2019年,陈祥榕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

原本有机会去空军后勤部队,但他却说,我想上前线。

“他了解到有机会去边疆,虽然知道戍边辛苦,也存在一定危险,但他认为当兵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

”陈祥榕的姐姐陈巧钗告诉记者。

参军前有一周集训,当时部队领导表示,看集训情况,如能过关,就到新疆去。为了被选上,陈祥榕每天5点起床,绕县环城路跑步、锻炼,回到家中吃过早饭,再去集训场地参加训练。一周集训下来,陈祥榕脱颖而出,如愿到新疆入伍。

陈臻苏至今还清晰记得,“他很开心地告诉我要去当兵了,而且是边防兵,上前线,很自豪……”

陈祥榕向外公告别,外公叮嘱他,到了部队要听领导的话,要吃苦,不能当逃兵。他说:“男子汉大丈夫,一定不会当逃兵,就算死,也要死在战场上。”

2020年6月,面对公然来犯、数倍于己的外军和钢管、棍棒、石块的攻击,陈祥榕突入重围、奋力反击,用身体和被砸坏的盾牌保护队友。战斗结束清理战场时,战士王钰发现,陈祥榕紧紧趴在营长陈红军身上,永远定格在了保护住营长的姿势。

陈巧钗回忆,弟弟曾说过,卫国戍边责任重于天,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宁可牺牲生命,也决不能把国土守小了、把主权守丢了。

陈祥榕牺牲时只有18岁,距离他在边疆入伍,不过半年多时间,“那个从海边来的少年,永远留在了山的那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v2023030418522174f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