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春秋战国那些事儿:从“一鸣惊人”到“退避三舍”!

春秋战国,一个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个时候,没有微信,没有朋友圈,没有微博,但依然诞生了无数经典的故事,传唱至今。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回味一下这些“网红”故事吧!

春秋战国历史故事及典故

一、一鸣惊人:沉睡多年的潜力爆发

你是否曾经像楚庄王一样,初登大宝却无所事事? 楚庄王,这位年轻的君主,刚开始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游戏玩家”,天天泡在后宫里,乐不思蜀。你说他昏庸?也不全对,人家只是:沉醉于当下的享乐,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这位玩心不改的君主,终于遇到了一个让他醒悟过来的人,就是一位名叫“子玉”的谏臣。子玉可不是一般人,他指着楚庄王鼻子说:“您现在就像:一只养在笼子里的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但只要翅膀强壮了,总有一天能一鸣惊人!”这句话可是句“金句”啊!把楚庄王说得无地自容,赶紧振作起来,从此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霸业!

二、纸上谈兵:空谈误国

我们都知道“纸上谈兵”这成语,那它的出处是什么呢?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赵括。别看人家对兵书了如指掌,各种战术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但关键时刻,光靠嘴皮子是没用的。赵括根本没有实战经验,只懂理论,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国大将白起“坑”得死死的!

赵括的故事,就像:现实生活中一些“理论派”专家一样,只顾纸上谈兵,脱离实际,最后吃大亏的可是我们!所以,做事情一定要实践出真知,否则就算你有满肚子学问也只能是“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力回天”!

三、朝秦暮楚:立场不坚定,后果很严重

“朝秦暮楚”的意思是今天投靠秦国,明天投靠楚国,比喻立场不坚定,反复无常。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国实力雄厚,一直在争霸天下,周围的小国就成了“墙头草”,谁强就投靠谁,这样的小国最后能有好下场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现在生活中,有些人:就像:这些墙头草一样,立场摇摆不定,人云亦云,谁给点甜头就往谁身边凑,结果往往会被人利用,最终两头不讨好。朋友,你是哪个?是坚持原则,还是:随波逐流?

四、烽火戏诸侯:一个错误决策,酿成大祸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典范。西周末年,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然“玩火”!当时,烽火台是用来警示诸侯,一旦有敌人入侵就要点燃烽火台,让大家赶紧来支援。结果周幽王为了讨美人欢心,不顾国事,随便点燃烽火,弄得大家都以为真有敌人来袭,纷纷赶来救援。可到了发现是皇帝在开玩笑,大家顿时气得不行,纷纷怨恨周幽王,最后导致周幽王被杀,西周也随之灭亡!

我们常说“祸不单行”,其实有时祸端就源于一念之差。一个小小的错误决定,就能葬送江山社稷,这也警示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思考,不能被一时的情绪冲昏头脑,否则只会酿成大祸!

五、退避三舍:胸襟宽广,才能成就大业

退避三舍的故事则与“一鸣惊人”形成鲜明对比。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经历了各种磨难,最后在楚国得到了帮助。后来,重耳登上王位,准备攻打楚国,而楚国也决定派兵抵抗。为了报答楚国的恩情,晋文公信守诺言,率领军队后退三舍,最终在城濮之战中大胜楚国!

退避三舍体现了晋文公宽宏大量的胸怀,这也成为:了后人推崇的“以德报怨”的典范。做人做事,只有宽容待人,才能赢得人心,最终成就大事业!

春秋战国的启示:

春秋战国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这些故事和典故依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从中吸取教训,借鉴智慧,用于今后的人生道路!

就像:“一鸣惊人”告诉我们:不要轻言放弃梦想,要耐得住寂寞,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到来; 而“纸上谈兵”则警示我们: 要重视实践,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真正获得成功;“朝秦暮楚”更是警示我们要: 保持自己的立场和信念,不做墙头草,才能赢得尊重;“烽火戏诸侯”提醒我们: 要谨言慎行,不要被一时的情绪冲昏头脑;最后,“退避三舍”则教导我们: 做人要有宽容之心,以德报怨,才能赢得人心,成就大事业!

FAQ:

  1.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产生这么多经典故事?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各国之间为了争夺霸权而不断战争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们留下了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

  1. 这些故事和典故对我们现在有什么启示?

这些故事和典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哲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人性,并从古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借鉴智慧,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1. 这些故事和典故除了:文字记载外,还有哪些形式的表达?

这些故事和典故除了:在史书和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外,还以各种艺术形式,如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朋友,你有想读的故事吗?在评论区留言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u202409250425272812bj.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