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火箭的发展史?
①
早期的火简射程近,射击散布太大,被后来兴起的火炮所取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火箭武器又迅速发展起来,并在二次大战中显示了威力。
1944年,德国首次将有控弹道式液体火箭用于战争。第二世界大战后,苏联和美国等相继研制出包括洲际导弹在内的各种火箭武器和运载火箭。
在发展现代火箭技术方面,德国工程师布劳恩,原苏联科学家科罗廖夫和中国科学家钱学森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②
现代火箭诞生自罗伯特•高达德将超音速的喷嘴装上液态燃料火箭引擎燃烧室。
这种喷嘴将燃烧室中的热气体转成较冷的超音速喷射气体,使推进力增加超过二倍,且大幅地增加了效率。而在此之前,早期的火箭因为热能随气体排放被浪费了,使得效率很低下。
1926年3月16日,罗伯特•高达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镇发射了世界第一枚液态燃料火箭。19世纪20年代,美国,奥地利,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德国及俄国相继出现研究火箭的组织,2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开始试验能到达高空及长距离的液体火箭
③
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载工具。通常,运载火箭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完成后,运载火箭往往被抛弃重新坠落地面。
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SS-6”洲际导弹改装成运载火箭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从此运载火箭作为航天运载工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来。
前苏联“东方号”系列是世界上第一个航天运载火箭系列,包括“卫星号”、“月球号”、“东方号”、“上升号”、“闪电号”、“联盟号”、“进步号”等型号,后四种火箭又构成“联盟号”子系列火箭。
二、火箭发展史和发展成果?
火箭在中國宋代就有啦!现代的火箭发源于德國和美國。其中德國在二战中将火箭投入使用,战后美苏兩國利用德國技术发展了推力更大的火箭将人和空间站送于太空。
1926年3月16日,罗伯特•高达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镇发射了世界第一枚液态燃料火箭。19世纪20年代,美国,奥地利,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德国及俄国相继出现研究火箭的组织,2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开始试验能到达高空及长距离的液体火箭。
1932年,魏玛防卫军(1935年后改称德意志国防军)开始对火箭技术感兴趣,当时有强烈抱负理想的年轻火箭科学家冯布劳恩与二位前火箭学会的成员加入了军队,发展纳粹德国用于二次大战的长程武器,尤其是后来声名大噪的V2火箭的前身A系列火箭。
1943年开始,V2火箭开始制造。
V2火箭拥有350公里的作战距离以及搭载1000公斤阿玛图炸药的弹头,此运载器与现代火箭只有极少数不同:包括涡轮泵,惯性导引装置及其它许多特性。
虽然无法栏截它们,但V2火箭仍无法准确描准军事目标。
运载火箭诞生
运载火箭是由多级火箭组成的航天运载工具。通常,运载火箭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等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完成后,运载火箭往往被抛弃重新坠落地面。
自1957年苏联首次利用运载火箭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研制成功20多种大、中、小型运载火箭。比较著名的有苏联的“东方号”系列运载火箭、美国的“大力神”系列运载火箭、日本的“H”系列运载火箭等。中国则在液体弹道式导弹基础上研制出了“长征”系列火箭。
迄今为止,运载火箭已形成能适应各种航天发射需求的若干系列,并已走过它的两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用导弹改装。在运载工具的研制方面,最发达的国家是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和印度。这些国家在运载工具的发展初期,为了抢时间,几乎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即用导弹稍加改装,使其适应不同卫星的发射需要。
第二个里程碑研制新型火箭。
60年代,前苏联为了发射“礼炮号”轨道站,专门研制了一种“质子号”运载火箭。
这是一种串并联式的多级运载火箭,第一级安装6台单燃烧室液体火箭发动机,总推力达1万千牛。
“质子号”运载火箭于1965年投入使用以来,除发射“礼炮号”轨道站外,还成功地发射了“质子-4号”宇宙飞船。
后来在3级运载火箭基础上,又加了一级推力为83千牛的第4级,曾将“探测器-4号”至“探测器-8号”、“月球-15号”至“月球-24号”、“金星-9号”至“金星-16号”、“火星-2号”至“火星-7号”等探测器,以及“虹”、“荧光屏”、“地平线”、“宇宙号”等系列卫星送入太空。
从发射的结果来看,“质子号”称得上是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有多种发射功能的运载工具,成功率约为93%。
现已成为一种为商业性服务的运载火箭。
60年代,美国为执行“阿波罗”登月计划,专门研制了“土星型”运载火箭系列。
主要有“土星1”、“土星1B”和“土星V”等几种型号。
其中,“土星1”为一种试验型的两级运载火箭,第一级运载装置由8台“H-1”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总推力为67000千牛;第二级由6台总推力为408千牛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
入轨高度185公里时的最大有效载荷为10.2吨。
为了改进“土星”火箭及确定“阿波罗”飞船的总体方案,“土星1”于1961年至1965年从卡纳维拉角共发射10次,其中有5次把“阿波罗”飞船的主体舱段发射入轨。
为了抗衡前苏联和美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发展势头,1972年法国建议西欧10国联合组成欧洲航天局(ESA),共同研制“阿丽亚娜”运载火箭。
1973年7月研制计划获得批准。
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负责“阿丽亚娜”火箭的计划管理,航空航天公司负责总装。
迄今,“阿丽亚娜”运载火箭系列已发展了从“阿丽亚娜I”至“阿丽亚娜V”共5个型号。
日本为了争当航天大国,已研制成功M系列(又称谬系列)和H系列两大类运载火箭。其中,M系列是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研制的,主要用于发射科学研究卫星和空间探测器。H系列(包括以前的N系列)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负责研制的,主要用于发射应用卫星。
中国自1956年开始展开现代火箭的研制工作。
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中程火箭试飞成功之后,即着手研制多级火箭,向空间技术进军。
经过了五年的艰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首次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成功。
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走向世界,享誉全球,在国际发射市场占有重要一席。
民营火箭发展
世界最为著名的民营航天企业,是美国的SpaceX公司。该公司于2002年6月建立,开发了可部分重复使用的猎鹰1号和猎鹰9号运载火箭,同时开发Dragon系列的航天器以通过猎鹰9号发射到轨道。SpaceX主要设计、测试和制造内部的部件,如 Merlin、Kestrel和 Draco 火箭发动机。
2008年SpaceX获得NASA正式合同。
2012年10月,SpaceX龙飞船将货物送到国际空间站,开启私营航天的新时代。
2015年3月1日,SpaceX的猎鹰9号发射,将世界上第一批全电动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2015年12月21日,SpaceX成功发射Falcon 9火箭,并且一级火箭已经成功回收,创造了人类太空史的第一。
目前SpaceX运载的全部11颗ORBCOMM卫星已经输送到预定轨道。
零壹空间则是中国国内首家民营自研商业火箭公司。2017年12月22日,重庆零壹空间公司自主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整机试车成功,标志着零壹空间成为国内首家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其自主研制的商业火箭也将于2018年5月首飞。
三、火箭的发展史?
火箭是历史悠久的投射武器,中国古代的火箭就是现在火箭的鼻祖。早在宋理宗绍定5年(约公元1232年)宋军保卫汴京时。便已用来对抗元军,后来火箭技术经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
18世纪,印度在对抗英国和法国军队的多次战争中,曾大量使用火箭武器,获得良好的战果。因此带动欧洲火箭技术的发展。
之后,又发展出精密的导引与控制系统,而成为射程远,射速快,火力强,高震撼力与高命中率等特性,奠定其在军事武器发展史上的地位。
四、火箭科技发展史?
火箭是历史悠久的投射武器,中国古代的火箭就是火箭的鼻祖。早在宋理宗绍定5年(约公元1232年)宋军保卫汴京时。便已用来对抗元军,后来火箭技术经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
18世纪,印度在对抗英国和法国军队的多次战争中,曾大量使用火箭武器,获得良好的战果。因此带动欧洲火箭技术的发展。
现代火箭诞生自罗伯特·高达德将超音速的喷嘴装上液态燃料火箭引擎燃烧室。这种喷嘴将燃烧室中的热气体转成较冷的极超音速喷射气体,使推进力增加超过二倍,且巨幅地增加了。
1926年三月16日,罗伯特·高达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奥本镇发射了世界第一枚液态燃料火箭。
1920年代,美国,奥地利,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德国及俄国相继出现研究火箭的组织,1920年代中期,德国科学家开始实验能到达高空及长距离的液态推进火箭。
一群业余火箭工程师在1927年组成德国火箭学会,而在1931年发射了一枚液态推进火箭(使用氧气和汽油)。
1931至1937年,最大规模的火箭引擎设计发生在列宁格勒的气体动力实验室。
在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人员经营下,Valentin Glushko领导制出100枚实验性火箭。
这项工程包含了再生冷却,自燃点火以及包括旋转及双推进混合设计的喷油器。
然而,这项工程由于1938年史大林大清洗使Glushko被逮捕而遭到缩减,同时奥地利教授Eugen Sanger也进行了相似但较小规模的工作。
1932年,威玛防卫军(1935年后改称德意志国防军)开始对火箭技术感兴趣,由于凡尔赛条约火炮禁令限制德国取得长程武器,当德国近卫军看到了使用火箭做为长程火炮可能性后,开始资助德国火箭学会,但发现他们的目标纯粹只限于科学后,便创建属于防卫军所有,以赫尔曼·奥伯特为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军队领导人的命令下,当时有强烈抱负理想的年轻火箭科学家冯 布朗与二位前火箭学会的成员加入了军队,发展纳粹德国用于二次大战长程武器,尤其后来声名大噪的V2火箭的前身A系列火箭。
1943年开始,V2火箭开始制造。V2火箭拥有350公里的作战距离以及搭载1000公斤阿玛图炸药弹头,此载具与现代火箭只有极少数不同;有涡轮帮浦,惯性导引装置及其它许多特性。虽然无法栏截它们,但V2火箭无法准确描准军事目标。
二战结束时,俄国,英国及美国军事及科学人员兢相从佩内明德的德国火箭计划获取火箭技术及训练有素的人员。
俄国和英国获得了一些成果,但美国从中获益最多;美国获得了大批德国科学家,将他们带回美国作为回纹针行动中一部份成员。
原来设计攻击英国的相同火箭被这群科学家用来发展新技术的载具。
V2火箭变成美国红石火箭,用于早期太空任务。
战后,火箭被用作研究高海拔环境,无线电遥测温度及气压,侦测宇宙射线及其它研究。
这些研究在冯布朗及其它人之下持续进行。
另一方面,苏联的火箭研究在科罗廖夫的领导下进行中。
从来自德国技术人员的协助,V2火箭被复制及改进成R-1,R-2及R-5飞弹。
原德国的设计在1940晚期被放弃,而这些德国工作人员被遣送回国。
由Glushko建造的新系列引擎及基于Aleksel Isaev的发明形成了最初的洲际飞弹R-7弹道飞弹。
R-7发射了第一颗卫星,第一个太空人及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及行星际探测器。
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这些火箭吸引了高层政治人物的注意力,投注更多经费于研究中。
当大众了解到火箭变成核武器的发射平台,而搭载这些武器的火箭载具基本上在发射后就无法防御后,火箭以洲际导弹的形式在军事上变得极端重要。
由于冷战,1960年代成了火箭科技极迅速发展的的时代,包括苏联(东方号,联合号,质子号)及美国(X-20飞行器,双子星号)以及其它国家的研究,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最终导致60年代末的土星5号载人登陆月球,使纽约时报收回以前认为太空任务不可能成功的社论。
五、“火箭的发展史是什么样的?
“火箭”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2在公元228年的三国时期,魏国首次在射出的箭上装上火把,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进攻陈仓时,魏国守将郝昭就用火箭焚烧了蜀军攻城的云梯,守住了陈仓,“火箭”一词自此就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了。
火箭出现后,大多还是用于军事行动和民间娱乐中。公元10-13世纪,在宋、金、元的战争中,已应用了火枪、飞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药武器。那时的飞火炮和现代的火焰喷射器相似,是一种原始的火箭武器。
北宋后期,在民间一些娱乐活动中,人们利用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制成了能够高飞和升空的“流星”、“爆竹”,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火箭是历史悠久的投射武器,中国古代的火箭就是火箭的鼻祖。早在宋理宗绍定5年(约公元1232年)宋军保卫汴京时。便已用来对抗元军,后来火箭技术经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
之后,又发展出精密的导引与控制系统,而成为射程运,射速快,火力强,高震撼力与高命中率等特性,奠定其在军事武器发展史上的地位。
六、中国火箭发展史简述?
1964年6月29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弹道式导弹发射成功。 同年7月9日和11日,又连续发射了两枚导弹,使全程试验均获得圆满成功。 这表明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经过了从无到有、从仿制到自行设计的艰难历程,将由研究试验转入定型试验由工业的批量生产阶段进入火箭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航天发展有四大里程碑 :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3) 载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4)深空探测-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七、火箭的历史由来是什么?
火箭是历史悠久的投射武器,中国古代的火箭就是现在火箭的鼻祖。早在宋理宗绍定5年(约公元1232年)宋军保卫汴京时。便已用来对抗元军,后来火箭技术经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
八、火箭的历史?
1980年15月18日火箭成功发射。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首次提出了运动定律。
其中第三条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简明扼要地总结了火箭的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