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
当时刚刚登基2年,年仅17岁的汉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带领100多名随行人员,匈奴人堂邑父做向导和翻译,开始了出使西域的旅程。
但无论是汉武帝也好,还是张骞也好,谁都没有想到,此一去,竟长达十余年之久。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曲折悲壮,但专门描述这个大事件的影视剧,却并不多。
今天播出的《大汉张骞》,在我看来,意义非凡。
史书中的大部分,确实只是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相对于他们,张骞这个“小人物”,没有煊赫的家世,却做成了一件前人从不曾做过的事情。
一、悲壮的故事
大漠苍凉,张骞一行人为匈奴人所捕。
匈奴人擅长骑射征战,却不擅测绘丈量。张骞在匈奴娶妻生子,被迫为匈奴人绘制西域诸国以及大汉的地图。
这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
某天,匈奴、大汉两军小规模交战,正在附近测绘地图的张骞,冒死救下了大汉斥候耿乐。
但他与随从们出逃的计划,也因此被暂时搁置。
当时恰逢军臣单于当权,野心极大的他,命左日逐王来到张骞被困之地,督促他绘制包含大汉地图在内的“奔马图”,意图完全控制西域,并策马南下攻克长安,夺取中原。
一直虚与委蛇的张骞,一方面拖延地图绘制的日期,一方面策划带领随从们出逃。
但左日逐王岂是易与之辈?
他以被俘虏的汉人的生命做威胁,要求张骞尽快完成奔马图的绘制。
此时,一直想向军臣单于复仇的城主须卜迟,他和有心夺取汗位的伊稚斜取得联系,以张骞绘制的奔马图作为信物。
于是,须卜迟劝说张骞将真的地图交出,那样的话,他可以带着随从们安全离开。
但张骞深知这地图的利害,并不为之所动。
为了脱身,张骞让妻子,也就是须卜迟的妹妹,把地图交给须卜迟。得到地图后的须卜迟欣喜若狂,他不再犹豫,立即发动自己的兵马,在城中解决掉了左日逐王。
这时,只见浓烟骤起,存放地图的书房起火了。
放火的人,正是张骞的妻子。
恼羞成怒的须卜迟追杀而去,最终在河边,终被张骞所杀。
逃出匈奴控制区域的张骞,自知使命尚未完成,于是和堂邑父两人,策马往大月氏而去。
最终不辱使命,成功归汉。
《大汉张骞》讲述的故事,作为一部影视剧作品,自然有其艺术加工的成分。
比如张骞的妻子,历史上并没有准确记载其身份,但以张骞能够相对自由的活动来说,应该是一名贵族女子。
只是在张骞归汉后不久,其妻子就已经病故,而影片则为这个故事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二、基本结合史实,展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经过十三年的艰苦行程,回到汉地时,当时随张骞出行的一百多人,只剩下他和堂邑父两人。
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备尝艰辛。
干粮吃完了,就只能依靠堂邑父射杀飞禽走兽充饥。
很多随从都是因为饥渴过度而死,也有不少人葬身于黄沙、冰窟。
在匈奴期间,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但均未达到目的。
张骞始终都能够做到“不辱君命、持汉节不失”。
影片中对于张骞浓浓的家国情怀的刻画,十分到位。
三、影片的完成度非常高
《大汉张骞》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部妥妥的“网大配置”:
没有大导演,没有著名演员,自然,也没有大投入。
但它,也没有大量的抠图、录影棚拍摄的痕迹。
整部影片大部分是全实景的拍摄,让我们能够很好地沉浸其中。
而完整且没有较大逻辑瑕疵的故事,也让我们对于张骞这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第一人”,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剧组在拍摄时的用心和真诚,举一个例子即可:
在开篇的小规模战争戏时,骑兵座下的马,都是实打实地倒下去的。
说实话,在一部“网大”里,我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的场面了。
历史上,张骞的故事,本就足够精彩和悲壮,他更像是秦汉时期的一个“图腾”:
勇武、不屈、敢为天下先,居于天地之中,就当有此气魄。
最后,以梁启超先生对于张骞的评语作为结尾:
“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
史册号网友观点:匈奴人其实对张骞挺好,还给他送了媳妇,这个媳妇对他能在匈奴坚持几十年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历史上还有很多有意义的题材,这些年玄幻,穿越,网络小说改编地太多了,他是第一个行走丝绸之路的人。
(电影拍的不怎么滴,不好看),请问……小哥哥小姐姐们……那个频道播放吖!
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