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商周时期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青铜器是哪一件?当然是司母戊鼎。这件顶级国宝文物从其被发掘出土之日就饱经波折,险些被日军掠走。中国历史第五课对其特征作了一些介绍,其背后的曲折故事却未提及,这里作些补充吧。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占据了河南安阳,日寇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造成安阳这片土地上民不聊生。
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文物资源也十分丰富。
农民吴希增就拿起洛阳铲四处挖宝,来改善贫困的家境。
1939年3月的一天,吴希增正在一处坟地探宝,铲子突然触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他小心地往下挖了挖,但发现体积过大,仅凭他一人不可能悄悄地挖走变卖。
此地的主人吴培文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
听说祖坟下面有宝物,吴培文又喜又忧,喜的是祖坟下的宝物当然属于自家,忧的是要挖宝,怕破坏祖坟风水,可不挖的话,又担心这件宝物迟早会被会被日本人挖走。
日本人占领安阳后,疯狂盗挖地下文物,恣意掠夺民间文物。
吴培文思来想去 ,最后决定挖宝。
3月16日夜,吴培文召集了十几个村民,开始挖掘,连续三个夜晚,终于把青铜鼎挖了出来,装在马车上秘密地运到家里。
吴培文把青铜鼎埋在自家院子里,盖上柴草遮掩。
然而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日本顾问井东三郎获知消息后,立刻带领300多名日军直扑吴家大院。
日军在吴家掘地三尺,也没有发现青铜鼎,只能败兴而回。
原来汉奸提供的消息是青铜鼎藏于西屋马棚,日军在翻译时,将西屋马棚翻译成了西院马棚,碰巧吴家西院真的有个马棚。
日军在西院挖,挖错了地方,当然没有挖到。
日军仍不死心,先后五次到吴家搜查,吴培文巧妙应对,日本人仍是一无所获。
最后日军撕掉伪善的面孔,派重兵来到武官村,要把吴培文抓去拷问。
吴培文提前得到消息,逃到南方躲避,直到日军撤走,他才敢回到村里。
抗战胜利后,***官员开始关注司母戊鼎的去向,1946年7月,***官员陈子明带领军队,在吴培文家将铜鼎挖出, 10月作为***六十大寿的寿礼送往南京,***将其转到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收藏。
1948年,司母戊鼎正式对外展览,世界为之轰动。
1949年,***败逃台湾,***曾下令将司母戊鼎运走,无奈鼎体积、重量过大,无法装机,只得将其留在南京。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建成,司母鼎运至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司母戊鼎高133cm,口长110cm,口宽78cm,重832.84公斤,是商王武丁之子祭祀生母所铸。它饱经波折,历尽沧桑,是中华古老文明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