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什么态度?三顾茅庐哪里体现诸葛亮的尊重?

刘备三顾茅庐的事迹写得惟妙惟肖。从刘备得知诸葛亮的才干,想要请他出山。到第一次寻找诸葛亮不遇,遇到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

然后第二次再次探访诸葛亮不遇,遇到了诸葛亮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以及诸葛亮的兄弟诸葛均和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这促使刘备对诸葛亮更是思贤若渴。

不久后,刘备不顾关羽张飞的劝阻,再次走上探访诸葛亮的道路。

在这一次探访中,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两人相谈甚欢,诸葛亮探问刘备的抱负。

使得在军营中更加拥有威望,能获得众将士的认可,而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正好也为自己做了个大的宣传,可以让天下人都明白刘备的良苦用心,对人才的重视,更加体现出他礼贤下士的性格。

三顾茅庐中看出诸葛亮的特点:

满腹经纶、彬彬有礼、贤能。

乱世让他想避世——几乎古代的文人都有避世情节,但又自负满腹经纶、不希望被埋没——其实着也是古代文人的共性之一,他们好像都有济世英雄情节,希望自己闻达于诸侯、留名在青史。

为了确保出仕后得到足够的尊重和重用,设计让刘备三顾,而刘备为了自己的事业和求贤若渴的名声,迎合了他的安排,两人算是不谋而合。

具体来说:

首先,三顾茅庐才见到诸葛亮,刘备请其出山的反复斟酌,其实都是诸葛是对刘备的试探。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诸葛的谨慎,择明主而侍。

第二,选择刘备,说明诸葛这个人看人很准,当时的刘备势力其实非常弱小

第三,诸葛对皇族血统的认可,儒家思想成分较多

第四,诸葛拿出的三分天下妙计,体现出诸葛最大的优点,伟大的战略规划头脑。

刘备的诚心诚意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连续三次,带两兄弟,远道而行,前往隆中,三砍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扶佐,第二,为了不惊动诸葛亮午睡,宁是在屋外雪地站立,头上身上都白了,也始终如一,坚守站立等侯,等三,怕惊动诸葛亮,将三匹坐骑拴在很远的树桩上,如此诚意,着实让人感动。

诸葛亮对刘备的三顾之情感激不尽,三顾之情足以代表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才志的重视,也体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和态度,一时传为历史的佳话,也使的诸葛亮形象和名气贯绝古今,也引岀了未出草茅而三分天下的隆中对,同时也留下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岀师表!

三顾茅庐时,无论天气啥样,作为皇室贵胄的刘备都是亲自前往,既是刘备求贤若渴的表现,也是表达诚信诚意的方式。

三次亲自前往南阳,前两次都是空手而归,本身就是诡异满满的,我认为,达到三次,也是诸葛亮考验刘备的方式,就是看看刘备是不是诚心诚意。

作为一个智者,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中的表现是非常明智和冷静的。他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为国家和人民谋划,而不是为个人私利而争辩。因此,他选择了袖手旁观,让刘备和关羽自行决定是否接受张飞的加入。

诸葛亮的这种态度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智慧。他不仅能够看清事情的本质,还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被个人感情所左右。这种冷静和理智的态度也为他在后来的事业中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尊重。

不应该袖手旁观因为在重要的时刻,领导需要展现出自己的力量和决断,而诸葛亮的袖手旁观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导致局面进一步恶化。

如果他加入争辩,他可以提供自己的决策意见,并帮助双方了解彼此的观点,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好的方案。

这也向我们表明,做领导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快速分析,而必须采取行动。

《三顾茅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著名故事,据传是发生在东汉年间的一件真实事件。在这个故事中,刘备三次前往诸葛亮的草庐相见,并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和争辩。尽管最终刘备被诸葛亮所说服而成为了他的部下,但在许多时候,二人之间还是会就某些问题产生分歧和互相争辩。

关于诸葛亮的感受,不同的评论家和解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诸葛亮在整个过程中显得冷静、客观,既不附和刘备的观点,也不过度批评或驳斥他,而是以中肯和理性的态度给予指导和建议。这样的表现体现了诸葛亮对待问题的严谨和客观精神,同时也说明他作为一位智者和谋略家的智慧和胸怀。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诸葛亮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完全不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而是通过一系列的言辞和技巧,让刘备自行领悟和理解。这样的表现体现了诸葛亮的巧妙和智慧,使得他能够在不失自我原则和尊严的前提下,成功地说服了刘备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综上所述,诸葛亮在《三顾茅庐》中的感受可以理解为既冷静客观、严谨精神,又展现出巧妙的语言和策略。

要是我是三国演义的中的诸葛亮,我听到二人互相争辩我会觉得这二人的意见不统一,有一个肯定诚意不足,不值得合作

作为一个智者,诸葛亮对于两个人的互相争辩并不感到意外。他很可能会默默地观察他们的争论,同时思考着如何在双方的观点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为他们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以达成共识和和谐。

他可能会保持冷静和客观,以便更好地理解双方的观点和需求。

诸葛亮观察着两人争辩,内心感受颇为复杂。一方面,他深知两人都有过人之处,各自代表了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这种争辩也有助于问题的全面解决。

另一方面,他也感到有些无奈,因为两人的争执已经超出了问题本身,变成了个人的利益和情感的碰撞。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选择了保持沉默,坚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以期最终达成公正、合理的决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40416135409eed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