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伊丽莎白二世1971,1952年世界风云人物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II)

美国《时代》周刊认为:1952年2月,26岁的伊丽莎白当上了大不列颠的女王。

她把失去的信仰带给一个受尽磨难的民族,并担当起这一信仰的保护神。

尽管1952年的英国同其他国家一样处于惶惶不安的气氛之中,而年轻的女王使英国人面貌焕然一新,她使他们回顾起在伊丽莎白一世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大英帝国的风采,她使他们鼓起勇气相信一个伟大的未来的到来。

伊丽莎白二世

1926年4月12日,伊丽莎白二世出生于她的外祖父家一伦敦西区布鲁顿街17号。

父亲约克艾伯特公爵是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次子,母亲伊丽莎白·安吉拉·玛格丽特是苏格兰的名门望族。

伊丽莎白是在白金汉宫长大的,宫廷里的礼仪和长辈的言谈举止都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并给了她一定影响。

她办事认真。

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她都要从床上跳下来几次,察看她的衣服是不是摆好了,鞋子是不是放正了。

生病的时候,她总是竭力反对让她卧床的建议,她坚持说:“我不能这么就躺下了。

”她对每周得到的零用钱都精打细算,还从中省出钱用来购买自制圣诞节礼物所需的材料。

只是在偶尔的时候,她才贸然行事,让全世界都惊讶她是否与世界上所有其他10岁的小女孩不一样。

一次,一位牧师答应送给她一本书,她表示感谢,但又问道,这本书是否“不是关于上帝的。

我已经知道有关他的一切了”。

伊丽莎白的成长,受来自母亲的影响更大。

她的母亲确信,一个人不必把正规教育看得太认真。

当事实证明,她的大女儿学不会超出数学基本原理之外的课程时,她倒不在意。

因为她自己就是受的私人教育,她认为还有其他与学术成就同样重要的技能,“尽可能多呆在野外,享受乡间生活的全部乐趣;学会跳舞、绘画和欣赏音乐;掌握礼仪和完美的举止,并培养起所有与众不同的女性的魅力。

”这些就是她的母亲优先考虑的问题,同时这也影响到了伊丽莎白公主。

一次,当她被问到最喜欢那一种成年人的生活方式时,她坦率地说,她的确喜欢当“一个住在乡下,拥有许多马和狗的妇人”。

她对动物的热爱,似乎填补了她那缺少游戏伙伴的生活空白。

在伦敦,她有几只长嘴小鹦鹉,她跟它们谈话,给它们喂食,还亲自打扫它们的窝。

对马厩的马驹,还有她的那些狗,她也同样关怀备至。

整个童年时代,伊丽莎白与父母一起过着平静、隐逸的生活,有专门的家庭教师辅导她和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功课,生活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字谜、游戏、唱歌,以及折腾得使人最后咯咯直笑的客厅娱乐,伴随着她们的成长。

然而,出乎预料的事情终于打破了这种恬静的生活,从而改变了她生活的道路。

1936年,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婚两次的辛普森夫人结婚而被迫逊位。

由她父亲艾伯特继承王位,称为乔治六世。

按英国的法律,国王是世袭的。

王位由国王传其长子,如无长子,则由其长女继承。

这是伊丽莎白始料不及的。

她曾真诚地渴望家中得到一个小弟弟。

当她最初得知她将作为父亲继承人的消息时,便强烈地祈涛上帝,再给她的家庭增添一个新的男性。

然而,国王和王后却对他们这个小小的、人口齐整的家庭的现状很满意。

国王不愿让他的妻子为了生儿育女-很可能只是再生一个女儿-而舍弃公共责任。

因此,伊丽莎白终于被立为王储。

此后,她的生活增加了一些限制:整天禁锢在王宫里,甚至不可能走出这个安全、坚固的要塞;战争使他父母几乎整日没有一点空闲时间,因此,她与父母的接触比以前少了;她与长期以来跟她关系密切的三位女性一起几乎过着修女式的生活,这三个人便是: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她的女侍博博,以及好心的家庭教师克劳福德小姐。

她的闲暇和娱乐完完全全是由与她共同生活的那些成年人安排规划的。

1940年面对德国入侵的威胁,国王乔治六世当时必须决定,怎样安排他的两个女儿的问题。

纳粹的伞兵部队可能会大批或以小组的方式降落,杀死或劫持单个的目标,而两位小公主很可能会受到伤害。

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就是把她们撤到某国,例如加拿大。

许多出得起钱的英国父母当时在政府的批准下都采取了这种办法。

但乔治六世认为这并非上策。

撤离给普通父母带来的安慰是不可能使他们这样的父母享受到的。

因此决定,两位公主要留下来。

1940年的10月13日是一个颇有影响又十分有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伊丽莎白公主应邀在英国广播公司作了一次广播讲话。

请公主向全欧洲发表广播讲话的建议是被称为“马克叔叔”的德里克·麦卡洛提出的,他当时正在为撤退的儿童们编排节目,而在他看来,伊丽莎白公主留在国内具有重要的意义:“她可以向所有人如实地说,留在国内的孩子们充满了欢乐和勇气。

”14岁的公主在讲话中说:“我们正全力以赴地去帮助我们勇敢的水兵、陆军士兵和空军,我们也正努力承担着我们自己应该承担的战争危险与残酷。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最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这次讲话之前,公主曾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正确的呼吸和语调,所以,她镇定自若地发表讲话,在演讲过程中没有表现出丝毫紧张和迟疑。当她讲到最后时,听众们听到她说:“来,玛格丽特。”在这之前一直站在她身边的10岁的妹妹这时大声说道:“晚安,小朋友们。”

战争的紧张气氛使伊丽莎白公主成为一个谨慎认真的富于感情色彩的女子。1940年圣诞节,当乔治六世来看她与那些王室佃户的孩子们一起表演耶稣诞生的故事时,他被女儿出色的表演感动了。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在演出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流泪。”

伊丽莎白二世

说起伊丽莎白的婚事也有一段佳话。

还是在1938年间,乔治六世由伊丽莎白陪同来到英国皇家海军学院视察,当时菲利普正在这里上学,并担任了那天对国王的迎接工作。

他们二人一见钟情,当年仅13岁的伊丽莎白很快便发现这个身材修长、英俊、讨人喜欢而又聪明能干的小伙子是她的意中人,并认为自此已没有第二个人再能打动她的心。

随后,他们一直保持通信。

1941年他们在参加一次鸡尾酒会时,又一次相遇。

俩人进行了长谈,交谈之后双方感情更为热烈了。

菲利普开始与他的亲戚们讨论结婚的可能性问题,至少要讨论一下正式求婚问题。

他的堂兄、希腊的乔治国王与伊丽莎白的父亲就此进行了接触。

1944年3月乔治六世写道:“我们俩人都认为,现在对她谈这种事还太早,因为她还没有遇见过与她一般大的任何青年男子。

······我喜欢菲利普,他聪明,很幽默,思想方法对头。

但是现在不是时候。

”国王没有排除在未来某个时候实现菲利普所盼望的这件事的可能性,只是在伊丽莎白最后作出明确决定之前,还需要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

“现在菲利普最好不要对此作过多的考虑。

”当时离战争结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国王的回答是有道理的。

因为在残酷的战争岁月县,伊丽莎白曾多次向国王提出参加战斗的请求。

国王考虑到他对女儿提出的要多接触社会的希望,毅然地答应了她。

1942年刚满16岁的伊丽莎白把自己对非利普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象普通人一样参加了抗战。

理智告诉她:她还小,她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一心一意地为祖国效劳,接受训练。

1945年春,当她在坎伯利的辅助地方勤务部队中晋升为一名副官时,她实现了父亲对她的希望:“编号:230873;二级副官伊丽莎白·亚历山大·玛丽·温莎;年龄:18;眼睛:蓝色;头发;棕色;身高:5. 3英尺。

”每天上午,她驱车去上英国陆军妇女辅助队开设的车辆维修课。

上课时,她经常要在小汽车和卡车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工作。

她学习怎样看地图,怎样开车,怎样拆卸和维修发动机。

当她的父母来到她所在的兵站看她参加结业考试时,他们发现她穿着沾满油污的连身衣裤,两手黑黑、脸上脏乎乎地从一辆小汽车下面探出头来。

1945年5月8日,伦敦为德国在头一天签字无条件投降举行庆祝。

温斯顿·丘吉尔宣布:在这次战争中,乔治六世及其家族比他们的前辈都更密切地与他们的人民打成了一片。

丘吉尔的这番评价获得了普遍赞同。

国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人们列举我们在战争中所做的善事使我们感到不知所措。

我们只是在这五年半的时间里尽了我们的责任而已。

”这一天晚上,当王室家族,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白金汉宫的阳台上向众多的欢呼人群致意之后,国王委派年轻军官带着他的两个女儿悄悄走出王宫,参加到兴高采烈的人群中去。

他们在灯火通明的街道和建筑物之间进行庆祝,几乎忘却了一切。

伊丽莎白公主和她的妹妹被欢乐的人群簇拥着。

“可怜的小宝贝,”国王在他的记载胜利日日记中最后写道:“她们还没有这样热热闹闹地玩过呢!”

1946年夏,伊丽莎白公主终于让自己的感情战胜了理智。

当菲利普亲王直接向伊丽莎白公主求婚时,她没有顾及父亲、母亲以及政府的意见,接受了菲利普的求爱。

人们不知道求婚的具体情节,而且也不可能知道。

因为王室家族还保持着这样一条原则,即:他们个人生活中纯属私人的重大事件应该永远保密,至少在他们在世的时候应该如此。

谨慎是她的准则。

伊丽莎白公主没有向全世界公布她有关订婚的任何消息。

1947年的英国笼罩着一片阴霾:严酷的冬季,定量配给制的实行,印度和缅甸的丧失,冷战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造成了一种阴沉沉的气氛。

而伊丽莎白公主订婚的消息犹如来自另一世界的一道光芒照射进来。

公主的欢乐使长期以来郁郁寡欢的人们也喜气洋洋了。

在12年中,这些人们都目睹了她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因此,人们非但没有对婚姻带给这个已经拥有特权的年轻姑娘以新的幸福而表示不满,反而竭诚相待,与伊丽莎白公主一起庆贺这一喜事。

在配给制的年代里,下议院的议员们毫不吝啬,他们投票通过每年给年轻公主未来的丈夫1万英磅,给他的新娘5万英磅。

世界各国都送来礼物。

礼物展览会的目录上列举了1500多种礼品。

艾森豪威尔将军和夫人送了一只银制的烟灰碟。

圣雄甘地送了一块他亲自用传统的印度手纺车纺出线后织成的布。

但是玛丽王后对此却无动于衷,她不喜欢甘地这个人,也讨厌他的“作品”。

她坚持说,他的礼物是一块缠腰布。

当时,只有菲利普大胆地对此表示了异议。

他说:甘地是一个伟人。

婚礼于1947年11月一个吉利的日子举行。这是本世纪各国王室最大型的聚会之一,参加者既有在位的国王,也有正处于流亡之中的王族。

乔治六世在陪送女儿走到圣坛将她交给新郎时,百感交集。

“当我们共同走在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中时,你离我那么近,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和激动,”乔治六世后来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但是,当我把你的手交给大主教的时候,我感到失去了非常珍贵的东西,在整个仪式进行中,你是那样的镇定自若,说话时又是那样的确切无误。

”国王和他的女儿走向圣坛时,温斯顿.丘吉尔刚到一会儿。

他是踩着钟点到的。

这位前首相不慌不忙地稳步走过长长的走廊,同时不断地向两边的人们致意,旁边是他的夫人,在他的右边还走着一小队随从。

约克大主教伯特在他的讲演中宣布,这一婚礼的本质“与今天下午任何偏僻村庄的一些教堂里村民的婚礼完全相同”。

英国是将伊丽莎白公主的婚礼作为它的一个受宠的女儿的婚礼来庆祝的。

她是一个谦逊、美丽和贤惠的姑娘,在她的幸福里面,既有对她献身于公职的奖赏,也蕴育着人们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憧憬。

公主所具有的感染力就在于,她在由出身和历史强加到她身上的特殊的境况中,表现得泰然自若。

伊丽莎白公主向人们表明:她时时刻刻都清醒地知道,她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因为她占据着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她让人把她的婚礼花束敬献给了无名烈士墓。

伊丽莎白二世

伊丽莎白公主举行婚礼不到一年,便喜得贵子,孩子被命名为查尔斯·菲利普·阿瑟·乔治。

此后伊丽莎白公主过着平静的生活,这是伊丽莎白二世曾经度过的真正悠闲的日常生活。虽然她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参加一些官方应酬,但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做一位母亲和一位专职海军军官的妻子。至于继承王位,那将是60年代,甚至是70年代的事情。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就在查尔斯王子出生这一年国王患了血栓病和癌症。

国王对待疾病的态度是乐观的,竟然坚持在休假期间跑到千里之外去打猎。1952年2月5日,当动物从国王面前跑过时,他还能十分麻利地举枪射中,但是当1952年2月6日清晨,乔治六世的男仆把一杯茶端到他主人的床前时,发现国王的心脏已经停止了跳动。

国王病逝的消息传出的时候,伊丽莎白公主和她的丈夫正在非洲撒格纳河沿岸猎物保护地度假。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他们的随从手忙脚乱,惶惶不安。

然而伊丽莎白二世表现出非凡的沉稳和控制局势的能力。

她提醒自己必须向她的官员和仆人们表现出:她现在既是一个国王,又不是一个国王,要谨慎从事,不露声色。

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出国时随身带着黑色的孝服,以防父亲去世,应该说是够深谋远虑尊崇孝敬了,但就伊丽莎白公主来说,采取这一防备措施则是忠于职责。

她在公开场合所表现出的镇定自若,已经部分地显示了她那杰出的应变能力,而她在所有关于继承权的文件的处理过程中,则充分显示了这一资质。

伊丽莎白立即着手工作。她马上给那些正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待着迎接她的人发电报;还必须宣布她的王号,因为过去没有规定在她作为君主时必须采用她的名字,但对这个问题,她早已想好了。与此同时,菲利普亲王和随行人员正集中精力计划回宫的事。

当她的手下把一切收拾停当以后,伊丽莎白二世便开始履行一大套王室访问的礼仪。

与往常一样,装礼物的箱子是不打包的。

女王这时拿出自己的签名照片和各种小纪念品,如打火机、链扣、烟灰缸、自来水笔等,送给这块猎物保留地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

非洲人静静地伫立在通往机场的路上。

两旁彩旗飘扬,那原是为次日的送别仪式挂的。

半夜时分,她到达了恩德培机场,登机飞往4000英里以外的伦敦。

她一直十分镇静。

当她马上就要迈进离开东非的飞机机舱时,还回过身向欢送的人群含笑挥手告别。

在伦敦机场,瘦小、身穿黑色孝服的伊丽莎白二世走下飞机舷梯。她看见在她叔父格格斯特公爵身边站着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位英国首相-艾德礼、丘吉尔和艾登。他们站在寒冷的暮色中迎候着她。

2月7日下午,她回到克拉伦斯府的家中。下午4时30分,一辆轿车缓缓驶出了马尔博罗府的大门,车里面坐的是玛丽王后,她说:“作为女王的老奶奶和她的臣民,我应该最先亲吻她的手。”

伊丽莎白二世

葬礼如期举行。

带着面纱的伊丽莎白二世脸色苍白。

在前一天晚上举行的瞻仰遗容仪式上,她也曾在场,但当时她站在一个幽暗的门口,竟几乎没被列队而过的人们发觉。

一周来,她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情感,她在即位诏书中写道:“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述,此时我所能说的是,我将像我的父亲那样工作。

”当返回克拉伦斯府时,她终于失去了控制,在车里失声痛哭起来,她的丈夫不得不去安慰她。

1953年6月2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加冕典礼。地球上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庆祝这一盛大仪式。英国和英联邦有将近6. 5亿居民,其中相当一部分似乎在加冕典礼那天都集聚到伦敦。所有的旅馆和寄宿处皆告客满。全部看台票早就被预订一空。在首都以外的地方,邻居们围坐在电视机旁,耐心地等待着收看这一盛大典礼的实况。

伊丽莎白对她加冕仪式服装应包含的全部涵义作了周密考虑。

她指示诺曼·哈特内尔设计一件与她的结婚礼服同一式样的白缎长袍。

于是,哈特内尔总共提出了有九种花卉的图案-英格兰的玫瑰花、苏格兰的蓟花、爱尔兰的白花酢浆草和威尔士的韭葱等。

但是,伊丽莎白决定不能穿戴没有英联邦其他国家,而只有大不列颠标志的服装。

因此,又加上了锡兰的莲花、南非的圆锥花头灌木、澳大利亚的金合欢树、巴基斯坦的小麦和黄麻,以及其他国家的相应植物。

她并不认为把自己打扮得象个玩偶会降低自己的身份。

她把这种做法看作是工作的需要。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认为,她在1953年夏季的加冕典礼充满了神移主义的色彩。还在少年时代,她就目睹了父母虔诚的登基仪式。今天,她以同样的热情身临其境。“请在那一天为我祈祷”,她曾在1952年12月即位后的首次圣诞节广播讲话中请求道:“祈求上帝给我智慧和力量,使我能够履行我将要作出的庄严诺言。”

典礼结束后,两位社会学家试图解释曾发生的一切。

在1953年12月的《社会学评论》上,爱德华·希尔斯教授和迈克尔·扬(前者是一位美国人,后者是一位始终对君主制表示怀疑的工党成员)对加冕典礼时的一些数据做了估计,其中包括警察局的统计数字。

结果表明,虽然当时街上挤满了人,但6月2日这天的偷窃却少于伦敦平日的犯案率。

更重要的是,溜门撬锁案下降。

他俩引用了德克海姆的一句话:“没有哪一个社会不需要每隔一定时间,就鼓励和重新肯定有利于统一和人格化的集体感和集体思想的。

”他们断定,加冕礼“正是这样一种仪式,通过它,社会可以重申构成其本身的道德价值”。

事实证明:“加冕典礼在一个时期内,实际上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一个同上帝密切接触的机会,以至于我们相信,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它是一次民族感情交流的伟大行动。

电影《女王》在纽约、波士顿和底特律打破了票房记录,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伊丽莎白二世对全世界所具有的魅力。

然而,英国之所以会如此热烈地庆祝一位新君主的登基仪式,还有其自身的原因。

在街道聚会和宗教仪式上,能使人们回忆起在严酷年代中失去的整体感。

虽然加冕典礼只举行了一天,但由它所激起的热情却持续了整整一年-比任何一个时事评论员大胆估计的时间都要长,它的光辉留照后人。

在举行加冕典礼的这一年前夕,《时代》杂志的编辑们四处寻访,想找一位能够表达时代精神的最理想人选。

编辑们认为,这种时代精神应当是:希望。

候选人中有:曾冒着狂风巨浪,连日守在下沉的“飞行企业号”船上的卡尔森船长;新露头角的电影明星玛里琳·梦露;刚刚在美国总统竟选中击败艾德莱.史蒂文森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此外,还有老牌政治家丘吉尔和阿登纳;后起之秀埃及的纳吉布和古巴的巴蒂斯塔。

但是,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誉盖群伦。

《时代》杂志认定,伊丽莎白二世正在国际范围内恢复古代君主曾拥有过的“代表、表达和实现集体潜意识志向”的神奇权力。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女王是国家的象征,女王统而不治,其权力包括批准内阁、签署法案、接受各国使节呈递的国书、颁发勋章,等等。

至于其他方面的王权,则由各政府官员以君主的名义行使。

她虽不直接执掌政府权力,但却对舆论具有很大影响力,她在礼仪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内阁大臣和国会议员都称政府为“女王陛下的政府”,所有的英国人包括首相在内,见到伊丽莎白二世都得屈身施礼。

英国议会由女王和众议院组成。

议会通过的所有法案必须经过女王批准才能成为法律。

而女王本人又是英国最具权威的外交使节,被视为英国国家的象征。

那么她是否胜任这一神圣的职责呢?在女王刚登基时,丘吉尔也曾有过疑虑。

当问及丘吉尔对女王的印象时,他说:“我不了解她,她还是个孩子。

当时为了打消丘吉尔的顾虑,他的私人秘书科尔维尔讲:“你会发现她绝不像个孩子。

”科尔维尔是了解情况的。

因为他从1947年至1949年期间一直担任伊丽莎白的私人教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科尔维尔就已经是内维尔·张伯伦的私人秘书了。

此后,他又做过丘吉尔的私人秘书。

1947年,当伊丽莎白刚刚开始接触政府事务时,乔治六世选择了科尔维尔作为他的这位女继承人的良师。

科尔维尔很快就发现了女王的特征,这使他在与年轻公主相处的那些年里,谨慎得和同他在外交部任职一样。

1947年冬季,即伊丽莎白婚后不久,科尔维尔收到了财政大臣斯福德·克里普斯签署的一封信,信中提议将公主的结婚礼服作为宣传英国出口商品展览的一部分,送到北美巡回展出。

科尔维尔不加思索地将信交给了他的女主人。

“你认为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吗?”

伊丽莎白二世

她问道。“如果政府确实打算这样做,”科尔维尔回答,“我看也无妨。”

“噢,”21岁的公主接着说:“我可以举出五条充分的理由反对这样做。”她当场毫不含糊地逐一说明了她的五条理由。

科尔维尔已经记不清这五条理由的具体内容了,但使他难以忘怀的是,公主当时说出的五个论点是那么有理有据,令他大吃一惊,茅塞顿开。

他回到自己的房间记下了这五点意见。

几天后,他接到了财政大臣用红墨水写来的亲笔信。

信中承认他没有认真思索就草签了上一封信。

他表示无条件地收回他原来的建议,并希望能够将他对伊丽莎白公主每一个论点的赞同意见都记录在案。

经过科尔维尔的说服和丘吉尔的亲自体察,他对女王的印象很快发生了变化。每次觐见过女王回到唐宁街时,他总是情不自禁地评论道:“一个多么迷人,多么聪慧的少妇!”

后来,科尔维尔还注意到,首相星期二被女王召见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开始不到半小时,但是很快就延长到一个多小时,以至于首相经常推迟晚餐的时间。

伊丽莎白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

继加冕之后,她便开始了世界各国的频繁的出访活动,一位在位的英国君主周游全球,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因而,丘吉尔对此作了高度评价,他说:“女王环球之行与当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著名航海家德累克首次乘英国船只绕行世界一样有成绩,她带回的财物也会同德累克的一样光辉灿烂,为英国带来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这话使伊丽莎白二世受到鼓舞。

1953年11月23日,是个寒冷潮湿的夜晚,当女王向排列在通往伦敦机场路上的长长的欢送群众队伍挥手告别时,不禁热泪盈眶。

她首先访问了百慕大群岛,然后又到牙买加。

她说道:“最有效的联系不是写在文件上,而是在人民心中,也就是藏在那些有着共同的信念和目标的人民心中的。

”这一点不仅仅成为她旅行的主题,而且也成了她整个在位时期的主题。

伊丽莎白二世把坚持英联邦的理想视为自己的一个特殊责任。

1953年底,伊丽莎白二世乘船从牙买加出发,经斐济和汤加,圣诞节时抵达新西兰。

她在圣诞节广播讲话中说道:“我要向你们表明:王权并不仅仅是我们这个统一体中的一个抽象的象征,而且还是存在于你我之间一种个人的、生气勃勃的联系。

1954年2月3日伊丽莎白二世抵达澳大利亚。

在澳大利亚两个月的旅行期间,她乘船航行2500英里,乘车行驶了900英里,乘飞机1万英里。

她一共作了102次讲演,倾听了162次国歌演奏,而其间只有6天半的歇息时间。

她还穿上了从伦敦带来的加冕礼服,亲自宣布澳大利亚国会开幕。

在开幕式上她说:“我决心遵照上帝的旨意,不仅是个统治者,而且还是你们的公仆。

这不仅仅是我家族的传统,而且我相信,这样做也将反映出当代英国王权的特色。

接着女王还访问了科科斯-基林群岛、锡兰、亚丁,然后乘飞机前往乌干达,完成1952年初未能如约进行的访问。1954年5月当女王返回伦敦时,她乘坐的“不列颠号”通过泰晤士河的桥下,受到了大规模的热烈欢迎。这时伊丽莎白二世离开伦敦已经整整173天了。

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不久还曾出访西德,这是半个世纪以来第一位到西德访问的英国君主,其原因在于她想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正式地作出一个握手言和的姿态。女王用了11天的时间,参观了10个大城市,行程1200英里。

伊丽莎白二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自己是英国历史上旅行最多的国王而感到骄傲。

到1977年女王在位25周年纪念日时为止,她已经进行了50多次国外旅行,周游了100多个国家。

这是与伊丽莎白二世本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60年代,当她怀有身孕,第二个和第三个儿子就要临产时,她仍在旅途中。

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把自己所担任的重要角色比作英国的第一流的推销员-同时她也视自己为更高的价值的象征。

1956年,在她访问当时英国最大的一块殖民地尼日利亚时,她决定去参观一个麻疯病患者居住地,同当地居民随便地呆在一起。

当地的主管人说:“女王的访问是我能够想象到的征服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惧怕与憎恨心理的最好方法。

全世界人民都从报上知道女王和公爵深入到一个麻疯病人居住区,这就以无与伦比的事实向他们证明,他们对该病的许多畏惧是没有根据的。

伊丽莎白二世对她在旅行中见谁与不见谁,总是有她自己的主见。

因此,当1969年澳大利亚政府安排旅行日程的总负责人列出一张读起来就像是一张社会登记表的名单时,他被严厉地从白金汉宫打发了出来,并奉命从名单上删减墨尔本的贵妇人,多增加一些澳大利亚辛勤劳动、手上有老茧的人。

伊丽莎白镇定自若,似乎有一种安全感。

在她看来,女王也不应娇气。

如果说她有点感到担忧的话:那么她也未显露出任何迹象来。

甚至在1964年当她访问加拿大法语区面临着有直接被暗杀的危险的时候,她也没动声色。

她乐于同普通人民群众接触,因此,每当她去外国出访时,都预先发出指示,她不希望在车队行进当中,两侧有驾驶摩托车的卫兵。

因为她认为这些卫兵是一道障碍,与她的具有人性标准的要求格格不入。

使她容易受到伤害的也正是她所格外珍视的。

伊丽莎白的生活安排有自己的特点,她认为,把很多时间花在午餐饭桌上没有多大必要。她不喜欢大吃大喝。在就餐时,只喜欢喝一杯红的或白的葡萄酒。至于食物,她忌食牡蛎、龙虾和水生贝壳类动物,这倒不是由于口味缘故,而是出于安全上的考虑。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即位之初就决定,她原则上不接受晚宴邀请。

大吃大喝、吸雪茄烟以及发表讲话都是女王最不乐于干的事情。

但是,一些必不可少的盛会和首次展出活动她是非去不可的,而且还需要准点赶到剧场的包厢内。

能在家里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是最令人愉快的,但却十分难得。

周末时,女王也许会为朋友们放映一部故事影片。

女王待人是谦和的,如果你到她的官邸作客,等到你该告辞的时候,她会自然地站起身来。

经过多年的练习,这一动作是那么自然巧妙,以至于使许多人认为,是他们自己主动结束了这次会见的。

在以轻松的口吻说完再见之后,她会再特别挽留你一下,使这次会谈尽善尽美。

于是,你就会带着她不愿你离去的愉快印象走下楼去。

伊丽莎白二世

近40年来,君主制度繁文缛节的约束,使女王个性变得含蓄、沉稳,但她并未因此畏缩不前,仍对王室所沿袭的旧制做了些改革。

例如:把皇家教堂改成画廊,定期向公众开放,供人们观赏。

取消了旧时为女子成年进入社交界而举办舞会的习俗。

她时常步行于人群中,以便更多地接近臣民。

她还在宫中设立新闻秘书,以拍电影、著书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王室,使她的臣民既感到她和蔼可亲,又不失女王尊严。

女王每天总是8点一过便起床,先喝一杯茶,阅读带有特殊标记的朋友来信;看看报纸或做做字谜游戏。

穿戴完毕,开始用餐,同时收听新闻。

稍事休息,10时进行工作。

阅读当天新闻的背景材料,签署和处理一些文件。

女王工作十分认真,尽管文件很多,但从来不草草过目。

下午进行会见。

晚上则多是同家人在一起。

女王和菲利普亲王的感情历史弥深,她们有三子一女:查尔斯王储、安妮公主、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

女王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好,她曾于1987年10月访问中国。

访问期间给中国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从而为中英关系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伊丽莎白二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30928092009b104.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