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司马迁坚持不懈写史记的故事,司马迁遭受挫折,坚持写作的故事的简述?

李陵弓尽粮绝后与匈奴苦战几天几夜,不得已而降,汉武帝大怒,诛其全家。满朝文武惶然附从,唯司马迁持相反之意。刘彻一怒之下将司马迁关进大狱并施已宫刑。

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 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司马迁继承父亲司马谈遗志,客观公正记载皇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的历史,并客观评价各个英雄人物,却触怒汉武帝,被罪责牢狱并处以宫刑,这是极端的侮辱,一般人是不能忍受的,司马迁差点自杀一死了之,想到父亲的遗志和还未完成的史记,就咬牙坚持完成了50多万字旷世史学巨著。

公元前99年(天汉二年),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战。单于亲自率领三万骑兵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困住。尽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最后李陵寡不敌众,只剩了四百多汉兵突围出来。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大臣们都谴责李陵不该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汉武帝问太史令司马迁,听听他的意见。

司马迁说:“李陵带去的步兵不满五千,他深入到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这么多的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有他的主意。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

汉武帝听了,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辩护,勃然大怒,他就把司马迁下了监狱,交给廷尉审问。

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

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

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腐刑。

腐刑是个奇耻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

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

几乎断送了性命。

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希望出现一线转机。

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

一,司马迁受父亲影响,努力学习历史。

二,司马迁牢记父亲临死前的嘱托,每日认真整理史料。

三,横祸降临,司马迁忍辱写史。

四,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

受刑后的司马迁心里难受极了,他整日躲在屋里,一度想到了自杀。可当他看到自己已经写了一多半的《史记》时,他又坚强起来。他想:“为了完成《史记》,我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即使困难再大,也决不动摇分毫!”

就这样,司马迁憋着一股劲,不分白天黑夜,不停地写呀写呀,整整奋斗了18年,终于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

父亲司马谈是汉朝专门掌管修史的官员,他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的历史。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

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谈临终之时,泪流满面地拉着儿子的手说:“我死之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的,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司马迁不畏权贵,身受宫刑而著《史记》。

司马迁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极刑。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锲而不舍的写出了《史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30911173807e66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