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汉书》中之所以有《司马迁传》,自然是由于司马迁在西汉时期的地位举足轻重。《汉书·司马迁传》中的内容非常简略,前面几乎是照搬了《太史公自序》,后面照搬了《报任安书》,那么太史公到底有何含义?司马迁为何要将太史公放在自序之前?
汉书
《汉仪注》中的记载给后世对太史公的认识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汉仪注》是对西汉官制进行整理的一部著作,书中写道:“太史公,武帝置,位在丞相上,天下计书,先上太史公。”,说明这个官职是汉武帝设立的,而且是一个很高的职位,比丞相还要高,各地收集的文件先由太史公进行记录。
历史文献中有太史令,却没有太史公这个官职。而且,虽然太史令掌握着西汉时期的所有文献,但太史令的官职并不高。事实上,正式的官职一直都是太史令,司马迁和父亲司马谈都是太史令,那司马迁为何要自称太史公呢?
太史公自序
认真研读《史记·太史公自序》,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何谓“太史公”,以及司马迁借太史公之名所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司马迁画像
《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司马氏世典周史”,这说明了司马氏的出身,自周宣王起就是执掌官史的家族。司马氏在周惠王和周襄王时期迁往晋国,后来其后裔多分散到卫国、赵国、秦国。秦国的这一支,经历了秦汉的变迁之后,传到了司马谈。
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很明显是个博览群书的人,虽身处战火纷飞的年代,却仍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在他那个年代,很多人对诸子百家的看法都有误解,司马谈并不赞同,于是专门撰写了一篇《论六家要旨》加以解释。
墨子画像
司马迁把《论六家要旨》全篇抄录。司马谈简述儒、墨、道、法、名、阴阳六家,对各家的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六家中他对道家的论述尤其多,他认为道家的理论初看之下似乎是矛盾的,要无为,又要无不为。
虽然有些古怪的说法,但实际上道家的理论是很好实践的。
顺应自然的变化,尽量减少人为的变化。
万事皆有变动,故而道家不信形势,而能知万物之理。
道家相信,不要勉强,顺势而为反而能够主宰一切,所以要根据时势来选择应该遵守的原则。
韩非子画像
不同的是,司马谈在论述道家的时候,都是肯定的,没有批判。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司马谈的价值取向,与当时的主流社会一样,也偏向于道家。
继承父亲遗志
说完父亲,司马迁亲自上阵:“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太史令在当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掌天官”,也就是负责观测和整理天文历法。
但是司马迁在学术上的根基却与父亲不同,司马迁二十岁以后遍游名山大川的体验,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成长。
司马迁行游路线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
”,他走南闯北,在探索历史真相的同时,也经历了现实的挑战。
在这段时间里,他看到的东西和他的想法,已经和那些没有类似经历的人截然不同。
从巴蜀归来,他遭遇了人生巨变,那就是父亲的过世。汉武帝第一次到泰山封禅,司马谈未能陪同,这让他深受打击,身患重病。
孔子画像
司马迁回到家中,父亲对他交代遗言:自周以来,司马家世世代代都是太史。早在虞夏时期就开始执掌天文历法。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家族传统断绝,我死后你要继续做太史。皇帝泰山封禅,我却不能参加,这就是命!你不要忘了我未完成的事业。
接着,司马谈继续说:孔子作《春秋》已有四百多年了。乱世之中没有《春秋》这样的历史记载。现在,大汉昌盛,海内一统,人才辈出,我身为太史却来不及记载,以致其功绩被埋没,修史的传统中断了。你要完成我未竟的职责。
春秋
于是,司马迁郑重地保证:“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意思是我虽然能力有限,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所有先人的事迹记载下来。
司马迁的志向
司马迁作《史记》,既有深厚的父子之情,又有强烈的家族传统所赋予的使命感。
汉武帝改元太初,在这一年制定了新的历法,即太初历,给人一种万物初始的感觉。
司马迁立下了志愿:“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攘焉!”
春秋左传注疏
司马迁的志向就体现在太史公这个称呼上。他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来自于朝廷的官职,而是更高层次的太史公,这就是他选择承担的使命,孔子去世已经四五百年了,需要有人继承他的衣钵并发扬光大了。
司马迁认为知识的运用分不同的情况,在乱世之中,拨乱反正需要的就是《春秋》。
这也解释了孔子为何要在已有经书之外又作《春秋》,孔子这样做是要用具体的人事来说明,什么是普遍的、恒常的政治秩序,也就是所谓的“王事”。
为了实现“以达王事”这个目标,《春秋》所采用的方法是:“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孔子的时代从皇帝、诸侯到大夫,都没有遵循“王事”的原则,引发了一系列的灾祸。
《春秋》将这些灾祸详细地罗列了一遍,用最简洁的方式将数千条经验总结在一起,让人引起警惕。
春秋公羊传
可司马迁又继续写到:“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先肯定《春秋》,然后又否认他所作的事情与《春秋》有关系,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无奈的表现,他认为自己写《史记》的重点不在于吹捧明主贤君,而在于他所说的“继《春秋》”。
换句话说,孔子去世几百年后,他要用他的《史记》秉承《春秋》的精神,“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彰显“王事”的原则。
春秋左传
以此为标准来看,汉武帝不会是明主贤君,可是他怎么能在汉武帝时期,明言要用“王事”来“贬天子”呢?因此,他只能采取迂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既要宣扬《春秋》的大义,又要否认与《春秋》的关系。
司马迁的坚持
《史记·太史公自序》的结尾写道:“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他甚至计算出了全书的字数,并且强调是太史公书。意思是作者并不仅仅是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同时也是司马迁肩负着太史公的理想,对历史的追寻和传承而作。
此时,他已不再是太史令了。被李陵投降匈奴事件牵连,他被关进大牢,接受了宫刑。他唯一苟活的动力,就是要把《史记》写完。经过一系列的屈辱,他已经不是当初的太史令了,而是肩负历史使命,不得不忍辱负重的太史公。
汉武帝画像
中国人习以为常地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而中国人、中国文化,都与历史息息相关。但是,中国人与历史的密切联系是有深刻原因的。
周朝的封建制度是重要的催化剂,它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一种对历史经验极为重视的习惯,不过,这个习惯在司马迁这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战国策
在《史记》以前,《战国策》中记载了不少战国时期的故事,但从本质上来说《战国策》并不是一部史书,更像是一本可以让人学习的教材。《韩非子》、《吕氏春秋》中也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只不过前者是用历史故事来说明法家的理论,而后者则是用历史故事来论证整合的世界观。
司马迁的最大贡献,是使历史不再是其他知识理论的附属工具。他很明白,以这样的态度去书写历史,在当时的情况下会带来危险,但仍然坚持立场。
司马迁的苦衷
老友任安写了一封信指责他:你如今影响力很大,有义务向皇帝提出忠告,特别是在用人方面,皇帝周围总是有一些无能或品行有问题的人,相比之下,你所认识的有能力、有道德的人,都不受陛下的赏识,这说明你没有尽到举荐的职责。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回复道:你要我举荐人才,以为我不明事理,堕入俗流。我并不是你说的那样,我之所以会被你误解,是因为我现在受了宫刑,被人看不起,把人介绍给皇帝,不但没有好处,还会给他带来麻烦。你在外界所见的‘宠爱’,和我的经历相差甚远。我的痛苦又有谁能明白?
报任安书
司马迁的回信写于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距离任安来信已过去两年。为什么这么久才回信?因为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见到任安了。
那年,巫蛊之祸爆发,任安也卷入其中。任安没有立刻出兵平叛而被牵连。汉武帝认为,任安见出现战乱之事,想坐观成败,看谁取胜就归附谁,对朝廷怀有二心,不能轻饶。
任安被***。冬季将至,司马迁还要跟着汉武帝前往上雍,等他返回长安时,恐怕任安早已不在人世。如果真是如此,老友将永远无法体会司马迁的无奈,直到临终都认为他是如此不堪之人。因此,司马迁不得不写信,以求在任安临终之前,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不堪与屈辱
导致司马迁受辱的关键人物,就是李广之孙李陵。
李陵率领不到五千人的军队,深入匈奴腹地,直逼单于的地盘。李广孤身一人面对猛虎都无所畏惧,李陵更是丝毫不惧兵力的不足,率领汉军与单于的军队激战了十多天,给匈奴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李广射石图
李陵令匈奴大为震惊,于是匈奴调兵遣将前来应对。在箭矢耗尽,退无可退的情况下,还是没有等到援军。尽管伤亡惨重,但李陵一声令下,剩下的将士们还是顽强地站了起来。李陵和他爷爷一样,永远都是和战士并肩作战的。
如此人物战败投降倒也情有可原。于是司马迁为李陵说情,但这件事让汉武帝勃然大怒,司马迁不得不承受最严酷的刑罚。司马迁一腔忠心,却落得如此下场。由于家中无钱赎身,平日里结交的好友也无一人肯替他说话。
李广墓
在外人看来,他是因为受了宫刑,才能在朝中亲近皇上,才会有这么大的权势和好处!任安还“以古贤臣之义”斥责他,这让司马迁情何以堪!
任安认为司马迁得志了。司马迁伺候这样的帝王,是何等的可怕和痛苦,又如何能够得志?任安难道不知道汉武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更何况,司马迁只是替李陵说了几句好话,就已经让他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他又怎么能如任安所期望的推荐人才给皇上呢?
太史公千古留名
司马迁是重视气节的人,却能忍受最无尊严屈辱。他要让任安明白,这样的选择有多残忍,他想让任安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他为什么要活下去?难道只是害怕死亡?难道是想要得到皇帝的宠爱?
史记
必然不是,苟活是为了《史记》。尽管他在自序中说这是父亲的遗志,但他主动肩负的使命已经远超司马谈的期望了。即便是遭遇李陵之劫前,他就已经把这个使命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他所要做的,就是从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一直写到现在,列举出很多人不知道或已经忘记的事情。全书结构清晰,分为五大类,共一百三十篇。正因如此,他才能默默忍受最屈辱的宫刑,如果李陵案发时他的作品已经完成,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去死。
司马迁祠
但这种事情,他怎么可能告诉别人?又有谁能明白?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胆小鬼,宁愿忍受最大的屈辱也要苟活的人。
这是多么伟岸的人格!他很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的,他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超越现实的梦想,并愿意付出一切代价。
虽然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但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完成了这部著作。
更让人惊讶的是,他达到了自己的终极目标,那就是用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这三句话成为中国史学的精神支柱,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伟大标准。
史记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正如太史公所言,此只可为智者道,不可为俗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