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战国诸侯国实力排名,请慢慢看完 战国主要诸侯国军力排名(史上最全面)弱国逆袭

战国群雄并起,各国在不同时期,又各有各的辉煌和精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赞叹过各国的军力,但是究竟谁最强,谁又比谁更胜一筹,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本文旨在客观地、科学地给战国七雄及其他主要诸侯国军力对比,终结那些历史的口水和尘埃。关于本文的指标,各位看官可以根据自我理解进行调整,设这些指标的初衷是为了客观和科学,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战国的理解调整参数,排出自己的排名。(我也没想到楚国得分如此低,盖因名将一项扣分太多)

评分标准

对于诸侯国军力评分,由于各国在不同时期实力此消彼长,因此只有以各诸侯国最强时期为评判基准,才能客观地进行评价。

魏国以魏武侯时期为标的,齐国以灭宋时期为标的,赵国以长平之战前为标的,韩国以灭郑国时期为标的,楚国以灭越国时期为标的,秦国以灭巴蜀之后为标的,越国以灭吴之后为标的,中山国以赵国胡服骑射前为标的,宋国以被齐国灭之前为标的。

诸侯国军力评分标准,总分为100分,分为军队数量、作战胜率、斩首数量、攻城略地、统兵数量,以弱胜强、兵法造诣、政治能力、是否封君等方面来分析:

(一)军队数量(20分)

冷兵器时代,军队数量,衡量是一个大国军力最基础的部分,数量不足,就难以守住广袤的国土,更不用谈什么多线作战了。

战国时期,是一个极端军事化的时期,用总人口来推算兵力的理论不适用于战国,战国时期各个层面的进化和发展,后世都难以匹及。

根据当今出土的秦国士兵家书,可以得知,秦国不提供普通士兵的衣物,由此可知,战国时期军队的负担,不如其他朝代大,同样的总人口,在战国时期可支持更多的军队。

同样根据新出土的竹简,可以得知,秦国农业已经高度标准化,各种种子每亩应该播放多少的量,国家都也明确的标准。这种标准就是到两千年后的清朝都赶不上,同样的总人口,在战国时期可支持更多的军队。

楚国,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秦国,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

齐国,地处山东半岛及华北平原,大部分国土都是人口稠密之地,五都之兵接近百万。

赵国,长平之战前线有四十五万,同时李牧统领的北方三郡的兵力当在三十万上下(大破匈奴时精选士卒都有十七万),再加上邯郸以及各地守军的数量,赵国军队接近九十万。

魏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有武力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奴隶)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总数当在八十万上下,况且其曾经五线作战数十年,令人叹为观止。

燕国,曾经出动六十万大军攻打赵国,与此同时竟然同时攻战齐国聊城,兵力当在七十万上下。

韩国,攻灭兵力超过十万的郑国,当时兵力约为三十万。

宋国,天下最富裕的国度,人口稠密,兵车五千乘,按照每乘兵车附属三十人算,这一部分就有十五万之巨。宋国当时连续从魏国、齐国、楚国几个大国手中夺取领土,若没有三十万大军是说不过去的。

中山国,领土不大,但人口稠密,兵力当不下二十万之众。

越国,领土很大,但是人口稀少,所谓“三千越甲可吞吴”,三千当然有所夸张,但是越国人口稀少是事实,其总兵力约为十万。

(二)名将(20分)

一个名将,胜过十万雄兵,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一个大国如果有足够数量的兵力,又有名将来指挥战斗,何愁大事不成!

赵国,名将有赵奢、廉颇、乐乘、庞媛、李牧等,一流名将层出不穷。

秦国,名将有司马错、白起、王翦等,与赵国不相上下,战国四大名将赵秦各占其二。

魏国,名将有吴起、庞涓、魏无忌等,虽然这几位名将都是当世无敌的大将,但这三人之外,魏国其他将领似乎一般,拉低了魏国的得分,尽管如此魏国仍然是仅次于赵秦的名将大国。

齐国,名将有孙膑、匡章、田单等,战国最后六十年,最精彩的那六十年,齐国兵不出国,导致其名将断层,否则齐国的名将可比肩赵国和秦国。

燕国,名将有乐毅、秦开等,遗憾的是他们效力的时间很短暂。

楚国,名将有项燕等,楚国将领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是出类拔萃的不多。令人诧异的是,秦朝灭亡之时,楚国突然名将辈出,如果项羽或者韩信能够早出道五十年,战国的形势将会不一样,楚国的排名也会大不一样。

中山国,猛将有吾丘鸠,以车投车,以人投人,这个打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韩国,暴鸢,是个不错的将军,但是难当名将之名。

越国,没有叫得响名字的大将。

宋国,没有叫得响名字的大将。

(三)单兵作战(20分)

如果一个大国,既有充足的兵力,又有名将指挥,其单兵作战的能力还强,那么这无疑是一个军事超级大国。

冷兵器时代,南方统一北方的情况很少发生,大多数朝代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这与北方人身高体重胜于南方人直接相关。

齐国:山东人的身高天下第一,山东人的酒量天下第一,山东人的豪爽天下第一,要是单打独斗,山东人肯定是首屈一指的。

中山国,有游牧民族彪悍的个性,打起仗来不要命,赵国要不是胡服骑射,根本拿这个国中国没办法。

赵国,人口比较复杂,既有中原的血统,又与代郡、中山、云中、雁门的游牧民族相结合,兵种丰富。

秦国,本是赵氏家族分裂出来的,单兵作战与赵氏家族不相上下。

魏国、韩国,三晋本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领土交错纵横,人口结构也相似,但是赵国有北方游牧民族人口,魏国和韩国没有。

燕国,地处北方,单兵作战能力当不弱。

宋国,与齐国魏国滨临,单兵作战能力当不弱。

楚国,一半土地在长江流域,南方人的体格当不如北方人高大威猛。

越国,如果说楚国还有一半国土在中原地带,那么越国就完全是在东南偏偶一方的南方人了,这里出过西施,是盛产美女的地方,却很少有猛男出现。

(四)国土纵深(10分)

在防御战中,国土的纵深尤其重要,二战中苏联一直能坚持不亡,在于其广袤的领土。

楚国,都城被攻破就迁都,楚国是在太大了,像二战中的苏联。

秦国,合纵军每次攻打秦国都城咸阳附近就成了强弩之末,盖因秦国有战略纵深。

赵国,邯郸被秦军攻破,还能退到代军继续抵抗,这是领土大的表现。

齐国,临淄被联军攻破,还能退守莒城,最后成功复国。

燕国,都城被秦军攻占,还能退守辽东。

魏国,东有大梁,西有安邑,东西跨度上千里。

越国,人口虽不多,但兼并吴国之后,领土可以比肩魏国、韩国最鼎盛时期。

韩国,灭郑国之后领土不小,但是四周都是强敌,可周旋的领土不多。

宋国,强敌环伺,纵然从齐国、魏国、楚国占得一些领土,纵深也不够。

中山国,赵国的国中国,几乎没有纵深可言。

(五)财力和装备(10分)

军队在前线作战,后援的财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军队没有粮草支持,必败无疑。同财力雄厚的诸侯国,其兵器装备也相对更好一些。

齐国,人口众多,又有鱼盐之利,经济发达,因此军队装备也精良。

宋国,富裕得浮夸,以至于很不实用地拥有兵车五千乘。

韩国,虽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很注意装备,所谓“天下强弓劲弩皆出自韩”。

中山国,富裕之地,兵车不少。

魏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军队装备精良。

赵国,军队成分复杂,平均装备水平还是不错的。

楚国,地大物博,但是经济和装备有些层次不齐。

燕国,经济实力一般,装配平平。

秦国,从出土的文物来看,秦国的装备比其他国家都要简陋。

越国,注重造剑,但是整体装备一般,而且人口稀少,蛮荒之地,经济不发达。

(六)经受考验(10分)

一只军队的强弱,与其训练水平息息相关,而最好的训练就是实战。只有不断与强敌作战的军队,才能堪称久经考验的常胜之师。

秦国、赵国、魏国、韩国:整个战国时期,秦国都在与三晋交战,强强对话,相互提高了实战水平。

齐国,最后六十年兵不出国,导致其战斗力与之前不能比。

楚国,战线很长,局部地区缺少军事锻炼。

中山国,最大的对手是赵国,激烈的战斗只有被灭前十年。

燕国,从来打不过赵国和齐国。

宋国,越国,只有短暂的时间里,与邻国有过交战。

(七)国君贤明(10分)

一国军队,不论其数量多么庞大,名将多么骁勇,单兵作战多么杰出,国土纵深多么宽广,财力和装备多么出众,作战频率多么高,背后如果没有一个贤明的国君,这一国大军也不可能是不败之师。

秦国,秦昭襄王和秦始皇,这是最好的代表。

赵国,赵武灵王,赵慧文王。

魏国,魏文侯,魏武侯。

齐国,齐威王、齐宣王。

楚国,楚宣王、楚威王。

燕国,燕昭王。

韩国,韩昭王。

宋国,中山国,越国,并无特别的雄主。

最终排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30421153005fcf7.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