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唐朝 假期,史上最多的节假日,唐朝公众假期一览

如果您在唐朝做公务员,那可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撇开工资、福利什么的不说,仅是节假日一项,就高居“国内历朝历代法定节假日最多”榜的榜首,全年正式的节日总和多达47天之久!当然啦,这还不包括旬假、田假、婚丧假、授衣假、节气假等名目繁多的假期,以及遇到皇帝哪天突然心情大好或者喜得贵子这种天大喜事时的临时性假期。

古都西安夜景

动辄一个节日,三不五时来个小长假,几乎每个月都过节,每个节日都有一套相应的过法和说辞,甚至有与之对应的节日食品--这就是唐朝的公众假期。

唐朝假期

不知道您在21世纪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节假日生活的呢?如果小伙伴们想穿越回唐朝的话,特奉上唐朝假日攻略一套,赶紧去玩转史上最多的节假日吧!注意,以下所列时间均为农历。

古都西安夜景

元日

别称:元正、元朔、岁日、正旦等。

时间:正月初一,一般与除夕连在一起,放假七天。

习俗:朝廷要举行朝会庆典,庆祝新年。

“每岁正旦,晓漏已前,宰相、三司使、大金吾,皆以桦烛百炬拥马,方布象城,谓之火城。

甲赋中有火城赋。

仍杂以衣绣鸣珂,耀耀街陌。

如逢宰相,即诸司火城悉皆扑灭。

或其年无仗,即中书门下率文武百僚诣东上阁门横行拜表称庆,内臣宣答。

礼部员外郎受诸道贺表,取一通官最高者,拆表展于坐案上,跪读讫,阁门使引表按人内,却出宣云。

所进贺表,如有太后,即宰相率两班赴西内称贺。

”(《南部新书》)自然又是一番三跪九叩、歌功颂德的繁琐仪式。

王安石的元旦

民间可就有意思多了,穿新衣、设家宴、立竿悬幡、一家团圆。这里的“立竿悬幡”是指在自家宅院里立竹竿、悬幡子,是在新年里祈求长命百岁的一种风俗。元日期间不但要设家宴庆祝,还要相邀邻里一同饮宴,“长安市里风俗,每岁元旦以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座”(唐临《冥报记》卷下)。

节日食品:五辛盘、屠苏酒、元阳脔等。

上元节

时间:正月十五。

来源:道家三元节(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之一。

习俗:因为是宗教性的节日,一般在道观中要举行一些宗教活动,并进行斋戒。

唐玄宗曾下诏曰:“道家三元,诚有科戒。

.....自今以后,及天下诸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官禁屠宰。

”(《唐会要·杂记》)有意思的是,佛教对这一节日也很重视,据日本僧人圆仁记载,扬州上元节时“寺里燃灯,供养佛,兼奠祭祖师影”。

唐朝上元节赏灯

在民间,赏灯自然是这一节日最具代表性的娱乐项目。唐朝是施行宵禁制度的,但为了赏灯,政府特别取消了正月十五前后的宵禁,天宝三载十一月,唐玄宗下敕曰:“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

不但可以玩通宵,还可以一连玩三个通宵!观灯的人们自然是倾城而出、前呼后拥、人声鼎沸,正是“新正月圆夜,尤重看灯时”。

观灯的地点也不仅局限于街头巷尾,而是成群结队地到城郊寺院中赏灯游玩,连深闺中的女子也可以彻夜狂欢。

宫内赏灯

据《雍洛灵异小录》记载:“唐正月十五日夜,灯明如昼,士女无不夜游,车马塞路。”卢照邻有《十五夜观灯》一诗:“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节日食品:油锤(焦锤),类似于今天的炸元宵;玉梁糕等。

中和节

时间:二月初一。

来源:唐德宗贞元五年诏:“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备三令节数,内外有司,给假一日。”可见中和节是代替了原来的正月晦日而设置的节日。

祭祀场景

习俗:送穷,也就是祭送穷神。据称穷神喜好穿破衣、喝粥,因为是死于正月的最后一天,人们便在这天熬粥、扔破衣服,结柳为车,缚草为船,焚于巷口,以祝送穷神永不回来。

韩愈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道:“(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诗人姚合有《晦日送穷三首》,开篇即道:“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同时,这一天还是春游饮宴的日子。

唐德宗贞元四年九月诏:“今方隅无事、杰庶小康,其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三节日,宜任文武官僚选胜地追赏为乐。”(《旧唐书·德宗纪下》)解琬的“欢娱屡晦节,酩酊来还家”、岑参的“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张说的“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都是描写春游、泛舟、聚欢的场景。

另外,在德宗朝,为了表示提倡农桑、祈祷丰收,朝廷还要求“中和节日令百官进农书,司农献穜桂之种”如贞元六年中和节,“百僚进《兆人本业》三卷,司农献黍粟各一斗”

降圣节

时间:二月十五。

来源:为纪念道教始祖老子诞辰而设置的节日。李唐皇室以老子为始祖,道教更是唐朝的国教,受到尊崇,特设降圣节。

习俗:不详。

上巳节

别称:元巳节、修禊节等。

时间:三月初三。

唐朝上巳节

习俗:赐宴游春是这个节日的必备节目之一。穆宗长庆三年规定:“每年上巳、重阳日,如有百官宴会,每节赐钱五百十贯文,令度支支给。”(《唐要会》)政府专门拨款,让百官正大光明地利用公款吃喝玩乐兼踏青郊游。杜甫《丽人行》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对当时曲江风景区游览盛况的描写。

除了聚宴赏春,修禊也是一个重要活动。

修禊也叫祓禊,源自古代的“除恶之祭”,人们成群结队地来到水边,以春水自洁、洗涤污垢,以除病去疾、驱邪避怪。

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云:“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

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沈佺期有《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皇情尚忆垂竿佐,天祚先呈捧剑人。

佛诞节

时间:四月初八。

来源: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日子。

释迦摩尼诞生

习俗:迎佛骨。据称扶风县法门寺佛塔中藏有佛骨舍利一枚,塔门每三十年一开,可以取出佛骨供人瞻仰供奉。唐宪宗和唐懿宗都曾经举行过规模浩大的迎佛骨活动,而佛骨进人长安的日子被特别安排在四月八日。

据《杜阳杂编》和《剧谈录》记载:“四月八日佛骨入长安,自开远门安福楼,夹道佛声震地,士女瞻礼.僧徒道从。上(唐懿宗)御安福门,亲自顶礼,泣下沾臆。幡花幢盖之属,罗列二十余里。”其规模隆重壮观可见一斑。

备注:敦煌地区以二月八日为佛诞节,要举行浴佛、行像等活动。

端午节

别称:端阳节、重五节等。

时间:五月初五。

来源: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大家都明白。

赛龙舟

习俗:龙舟竞渡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节目了。唐朝时期这节目主要集中在南方水乡,像是扬州每年都要举行这一活动。

“端午日,盛为竞渡之戏,诸州征伎乐,两县争胜负。彩楼看棚,照耀江水,数十年未之有也。凡扬州之客,无贤不肖尽得预焉。”(《太平广记·王播》)水上数舟齐发、水浪翻腾;岸上人声鼎沸、齐声呐喊,场面精彩热烈至极。

系百索子、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习俗。百索子又叫长命缕、续命缕、五色缕、朱索等,据说“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荆楚岁时记》)。

所以人们多将五彩丝线系于手臂或脖子上,并相互赠送。民间还会给小孩子佩戴装有朱砂、雄黄等的香囊,据说也有避邪驱瘟之效,再以五色丝线结扣成索,做成不同形状,煞是可爱。

节日食品:粽子、艾酒、术羹等。

乞巧节

时间:七月初七。

来源: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

习俗:妇女乞巧。《开元天宝遗事》载:“陈瓜果酒饭,以祀牛女二星。”七夕之夜,人们摆设瓜果酒馔,对天乞祈,妇女们穿针引线,希望能有一双像织女那样的巧手。

林杰《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手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权德舆《七夕》诗云:“今日云耕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兢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唐宫七夕乞巧图》

节日食品:明星酒、同心脍等。

盂兰盆节

时间:七月十五。

来源:佛教节日之一。

习俗:宫廷举办盆斋法会活动。唐高宗时,“国家大寺,如似长安西明、慈恩等寺.....(皇室)每年送盆献供种种杂物,及举盆音乐人等,并有送盆官人,来者非一”(《法苑珠林校注》);武则天时,盆斋法会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她于如意元年在洛阳南门举行盆斋的全过程,真实再现了皇家盆斋的恢弘景象。

这天还是道教的中元节,道教认为,七月十五地官下降,以定人间善恶,是赦免亡魂罪恶的节日。同时,这一天还是民间信奉的鬼节,因此多有酬神祭拜等活动。从三节合一这一点来看,充分反映出唐朝各种信仰文化、节日风俗相互融合的特点。

中秋节

时间:八月十五。

中秋赏月

习俗:赏月。中秋节寒暑适中、气候宜人,无疑是赏月的最佳时机。

据说唐人诗歌中,仅赏月诗就有九十多首,可见文人雅士对于赏月、玩月之热衷。

白居易道:“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皎然道:“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李朴曰:“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刘禹锡云:“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赏月之时,再配以酒宴、管弦,真可谓情趣盎然、格调清雅,太对文人士大夫们的胃口了!

节日食品:玩月羹。

小贴士:各位注意啦,这个时候可没有月饼哦!!

重阳节

别称:菊花节、茱萸节等。

时间:九月初九。

重阳节

习俗:登高、赏菊、插茱萸。王维一首流传千载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不仅道出了自己的落寞心情,也点明了重阳节时的习俗。

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插茱萸正是当时的两大节日特色。

登高以登山为主,兼有登台、登楼、登塔等,刘长卿就有《九月登高李明府北楼》:“九月登高望,苍苍远树低。人烟湖草里,山翠县楼西。”据说茱萸可以辟邪去灾、避恶御寒,所以茱萸也就成了重阳节特有的避邪物品。

另外,簪菊也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习俗。深秋时节,菊花独放,真可谓“满城尽带黄金甲”,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云:“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节日食品:菊花酒、重阳糕、迎凉脯、羊肝饼等。

除夕

时间:岁末最后一天。

唐朝除夕

习俗:唐朝非常重视除旧迎新,所以对于除夕守岁也很看重,从朝廷到民间,除夕夜均是烛盏高燃,通宵达旦,阖家老小,相聚守岁。

宫廷和贵富之家自然是歌舞升平、喜宴达旦,一般人家也要一家团聚、尽享天伦。唐太宗李世民有《守岁》诗曰:“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人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杜审言是杜甫的爷爷,也是一位大才子,也写过一首《守岁》诗:“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宴。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弹弦奏节梅风人,对局探钩柏酒传。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俨然一幅宫廷宴乐图,帝王子孙,尽情欢歌。

另外,驱傩仪式仍然是这一时期的保留活动,是为了除恶鬼、送瘟神,很像是一场大型的假面表演。王建《宫词》有云:“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生动地描写了驱傩仪式的场面。放爆竹、挂桃符以辟邪也是除夕的必备事宜。

各位小伙伴请注意啦,以上所列时间可都是农历日期哦,大家穿越唐朝可千万不要拿着公历对号人座,那可是会闹笑话滴。

当然喽,这些可不是唐朝的所有假期,像《假宁令》中就有规定:“诸内外官五月给田假,九月给授衣假,为两番,各十五日。”“每至旬假,许不视事”,也就是每十天一至的旬假是可以不办公的。

类似的放假名目还有很多,这么看来,唐人的假期多,假期生活也一定是丰富多彩了,如果有个“幸福指数排行榜”的话,唐人一定也是名列前茅的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30322231015211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