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唐朝诗人那些事,《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32个唐朝诗人的故事,一部大唐兴衰史

01

少年不知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

年轻时看不懂诗,有了阅历后,才知道诗是多么宝贝的东西。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边塞的风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归乡的复杂心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是朋友间的殷殷劝勉。

诗人们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而其中的佼佼者——唐诗,不仅描绘了唐代诗人跌宕起伏的生活,还勾勒出了大唐王朝的兴衰史。

02

看脱口秀时,总是感慨,那些让人痛苦的,最后都成了好段子。

清朝诗人赵翼也曾经有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用到唐诗里,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

看看唐诗里那些有名的诗人,基本都是生活不太顺利的,或者说,他们选择了用诗来宣泄心中的苦闷。

把苦难写成诗,是一种浪漫,也是无奈。

最近读了常华老师的《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对于唐诗和诗人的这种感慨更深了。

03

我们总说“大唐盛世”,其实和每一个朝代一样,唐朝有美好的时光,也有动乱的时刻。而这些,都在唐诗中体现出来了。

唐诗,不仅属于创造他们的诗人,还印证了唐朝的兴盛与衰落。

常华老师的《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为纵向线索,以当时的著名诗人和他们的人生起伏为横向线索,文史结合,写了32个诗人背后的故事,也写了唐朝300年的历史沉浮。

毫无疑问,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钻石,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很多不为正史重视的“小事”“小人物”,也能在唐诗中体现出来。所以,唐诗也是了解大唐帝国的重要线索,是了解中国人文化传承、精神家园的重要线索。

《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侧重审视唐代文人尤其是诗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轨迹。在其中,我们能发现诗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也能看到时代变幻在他们的诗中留下的印记。

比如“初唐四杰”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四个人初看都属于“不得善终”那类,王勃溺水受惊而死,杨炯据传是为了给百姓祈雨跳水里殉职了,骆宾王投江(传说),卢照邻投江。但,不管他们的生命长度如何,至少,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创造出了伟大的作品,也让自己的名字,穿越千古,来到我们的面前。

而且,不知道是否有朝代更替的原因,看初唐的诗歌,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点,比如诗人们的“狂”,王绩“三仕三隐”,“以酒德游于人间”,潇洒又恣意。杜甫的爷爷杜审言病重时,对宋之问等人说:我活着,你们就出不了头啊。搞笑又有点可爱。

但无论如何,这些初唐的先辈们,用自己的力量,让唐诗走出了原来六朝时错彩镂金的文风,呈现出清新俊朗的面貌,也为唐诗的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他们也许没有李白、杜甫的名气大,但李白和杜甫的成功,离不开他们前期的努力。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这些唐朝诗人们的仕途之路

虽然这些诗人们因诗成名,但不可否认的是,“诗”并不是他们生活的重头戏,至少开始时不是。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功名”上。

所以,我们能看到宋之问为了功名丝毫不爱惜羽毛,谁红了就抱谁大腿,用有点恶心的诗换取晋升的门票。

所以,我们能看到高适“大器晚成”,都到退休年龄了(60岁)才真正功成名就。

我们能看到刘禹锡两次因吟诵桃花获罪,却初心不改,斗志昂扬。

我们能看到白居易的宦海沉浮,开始抱着“兼济天下”的愿望敢说敢干,后来被伤透了心“独善其身”,却依然兢兢业业,做出一番功绩。

当然,大部分诗人都是不得志的,有人属于“倒霉孩子”那类,比如孟浩然,大Boss都亲自面试了,还抱怨自己不得用,准确无误踩到了雷点上。

也有很多人,是因为文人的“单纯”,不懂官场的那些弯弯道道,所以总是富学五车却无施展之处,甚至有时候连家里人的温饱都成问题。

但所谓“西方不亮东方亮”,很多人心里苦啊,就爱写诗发发牢骚,所以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诗。所以有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有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仕途和归隐,从来不是一个硬币的对立面。陶渊明是很多诗人的偶像,但现实总无法让人太洒脱,毕竟还有养家的责任。王维甚至还创造出了“官隐”这样的方式:身在朝堂,心在远方。仕途和归隐就这样统一起来了。

04

《去唐朝:诗人和人间世》是一本非常深厚的作品,它是诗人的历史,也是唐朝的历史,在时代面前,我们能看到个人的无奈,也看到豪气云天。

如果你想了解这些唐朝诗人,不妨看看这本书。如果你想了解唐朝,又看不下去大部头史书,不妨从这里,一窥唐朝的风云变幻。

史册号网友观点:是作者大大吗?难道我被翻牌了吗哈哈,太激动了,是的,这些诗人基本都是学富五车,还感情细腻,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t202212160210062c92.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