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顺丰vs京东物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吗?顺丰VS京东物流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近段时间,行业十分热闹,不是上市,就是递交招股书;不是登陆港交所,就是赴美IPO,物流业再迎来一波上市浪潮。其中,十分具有看点的当属顺丰系企业上市以及京东物流的上市。这似乎也预示着,这两家巨头企业接下来必有一战。

在2017年的“丰鸟大战”后的不久,刘强东对于中国物流未来的发展格局进行了这样的判断:“除了邮局体系,民营物流只能是2+1结构——京东和顺丰会成为两大物流巨头。有一点竞争但都可以成长为巨头,任何一家倒掉都是行业损失;还有一家是高度依赖于平台的搬砖头、打酱油者……”

很显然,刘强东是十分认可京东物流与顺丰的发展模式的,而且对于顺丰这个对手,他也是十分看好的。如今时过境迁,再来回味这段话,不难发现当下京东物流与顺丰已经成为了行业佼佼者,但竞争似乎不再是刘强东口中所说的“有一点”了。

巧合or针锋相对

刚刚过去的这个5月,顺丰跟京东都很忙:忙着上市、忙着618、忙着融资……

5月17日,王卫又收获一个上市公司——顺丰房托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

不过,从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来看,这个在公开发售阶段获超额认购的新股,却未能持续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上市首日遭遇破发。

而就在顺丰房托上市的这天,另一大物流巨头京东物流正式启动股份全球公开发售,并明确5月28日将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

根据招股书显示,此次全球公开发售总计6.092亿股,公开发售时间为 5月17日至5月21日。

5月28日,京东物流正式上市,发行价40.36港元,首日开盘价报46.05港元,开盘大涨超14%。

此次在香港上市,标志着京东物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也就在这一天,顺丰发布公了《关于分拆控股子公司同城实业赴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告》。

其中表示,为了拓展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搭建顺丰同城实业国际资本运作平台,顺丰控股拟分拆控股子公司同城实业赴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

顺丰房托上市,京东物流启动股份发售;京东物流上市,顺丰官宣同城板块拟赴港上市。

是巧合还是针锋相对,我们暂且不谈,但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顺丰同城启动上市进程的近一年前,京东系的达达集团已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

而这两家企业恰好都是瞄准了规模持续增长、前景广阔的即时配送服务市场。

据达达集团2020年财报显示,其2020年总营收为57亿元人民币;据上述公告显示,2020年度,顺丰同城实业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

从营收上看,虽有一定的差距,但一旦上市,在资本的加持下或将难分伯仲了。

偶然巧合多了,也就会成为必然。两大巨头在资本市场的疯狂布局,已经为接下来的竞争埋下了伏笔。毕竟,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中,有钱才好办事,有资本才能开展各种布局,以赢得市场。当然前提是善用资本,而不被资本所累。

直营体系下的错位较量

众所知周,京东物流与顺丰的运营模式都是通过重资产建立的直营体系。尽管都在成立之初都备受质疑,但经过多年的自身迭代以及市场发展,这种运营模式的优势也逐渐彰显出来,如服务、时效、网络布局、一体化供应链方案等。但细细品来,两者的布局重点是不一样的:

京东物流十分注重仓储的建设。

原因很简单,其背后有京东集团强有力的支持,以及成熟稳定的电商平台。

有了这些加持,京东物流完成了从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型,并独立开放的过程,不仅在仓储布局上“一骑绝尘”,还不断地在仓储上加码智能科技,以保障让物流效率更高、配送更快、服务更好,并在很大程度上助力着京东物流实现盈利。

据悉,截至2021年3月31日,京东物流运营超过10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仓储总面积约2200万平方米。众所周知,近年来京东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断加速。其中很大一部分体力都放在了仓的建设布局上。

2019年Q1至2021年Q1,京东物流仓库数量从550个增加至1000个,管理的仓储面积从1200万平米增加至2200万平米,仓库数量和面积几乎翻倍,继续保持在物流基础设施上的领先能力。

如果放到更长远的时间来看,京东物流2014年同期在全国运营的仓库数量为82个,仓储总面积约为130万平方米,这意味着京东物流在7年间仓库数量增长超过12倍,仓储面积增长近17倍。

再来看顺丰。

其在仓储网络布局上尽管没有京东物流的优势(据顺丰2020年财报显示,截止2020年底,顺丰拥有228个不同类型的自营仓库,包含新夏晖冷链物流中心,面积约278万平米),但顺丰十分注重高效的干/支线网络搭建以及端到端的布局。

这样的差距也正好可以看出两大巨头的差异,一个脱胎于电商平台,一个发家于货运服务。

据悉,截止2020年底,顺丰自营及外包干支线车辆合计约5.8万辆,开通干、支线合计约13万条,末端收派车辆合计约10.5万辆 (不含摩托车和两轮/三轮电动车);高铁极速达产品覆盖城市达79个,开通451个流向;2020年10月新开通杭广双向特快班列,累计开通班列4对8列;普列运力在用线路119条。

而京东物流截至2020年底,拥有自营运输车队包括约7500辆卡车及其他车辆;拥有约620条航空货运航线,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使用250条铁路路线(其中137条为高速铁路路线)。

尽管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影响京东物流与顺丰成为巨头,并涌入一个赛道成为旗鼓相当的竞争的对手。而且,两大直营巨头也已经转变运营观念,开启加盟制模式:京东体系下的众邮快递,顺丰体系下的“丰网”,都在很大程度上对各自的直营网络进行了补充。

供应链层面的正面较量

基于此,接下来的一场好戏也将在两者之间拉开序幕。那么,这两大巨头接下来竞争点又是什么?供应链或将成为两者接下来较量的主要看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电子、汽车、医药等高端产业业务链条复杂程度提升,对于运输质量的重视与对成本的控制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开始将物流需求外包给更高效的外部公司,从而促进第三方物流快速发展。

同时,5G、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更多应用于物流领域,能够实现设备互联和数据互联,使得物流链接更加顺畅,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外,中国企业出海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国际化物流需求不断增加也为综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而且,不同行业客户基于产品特征对物流供应链存在不同需求,例如电商行业要求小批量、高频次、高时效的运输服务,医药行业对于端到端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具有较高要求,在此背景下,由大数据、智能化、可视化赋能的柔性供应链成为了当前物流行业供应链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物流企业构建柔性供应链能够更快速、更经济地响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多样、综合、实时变化的物流需求。

因此,两大巨头如此看重在供应链上的布局不是没有道理的。最新数据显示,预计一体化供应链的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人民币2.0万亿元增加到2025年的人民币3.2万亿元。这意味着市场份额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是近320亿的收入。正如此,京东物流与顺丰都不会错过在这一领域的布局。

这些年,顺丰持续在进行多元化布局,从单一的快递业务向着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实现服务的差异化。

在此过程中,顺丰建立了优势的服务标准和高效协同的综合物流运营能力,通过深刻的客户洞察、多元化的底盘能力建设、强大的科技生态赋能,依托顺丰自主可控的“三网合一”物流网络底盘及关键资源,稳健、高效的运营管理模式,顺丰为客户提供独立第三方、高效敏捷的一站式全链条供应链服务。

换而言之,顺丰从客户需求出发,依托丰富的产品体系及国内外网络底盘,为客户提供配送端的高质量物流服务,还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为行业客户提供贯穿采购、生产、流通、销售、售后的高效、稳定、敏捷的数字化、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

如顺丰斥资55亿收购DHL供应链中国业务;顺丰拟175.55亿港元收购嘉里物流51.8%股权等。

同时,顺丰将科技产品渗透至客户供应链端到端环节,深度融入客户价值链,优化客户体验,持续将领先物流科技应用最佳实践产品化输出,为行业客户提供独立第三方行业解决方案的数据科技服务,以科技赋能行业供应链转型升级。

据顺丰2020年度财报显示,2020年,顺丰整体供应链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71.04亿 元,同比增长44.45%,营收增速领先行业。

再来看京东物流。

根据京东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从收入构成来看,一体化供应链收入是京东物流营收的主要构成,2020年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75.8%。

数据显示,2020年京东物流为超过19万家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涉及快消、服饰、家电、家具、3C、汽车和生鲜等多个行业,其中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5.27万家,相比2018年增长62%。

随着一体化供应链的优势逐步凸显,京东物流来自京东集团以外的客户收入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已经从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增至2020年的46.6%。

就在京东物流上市仪式上,其CEO余睿表示:“未来我们希望用技术驱动的一体化供应链,最大化助力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继续为用户提供高品质服务体验,和合作伙伴一起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商业和社会效率提升。”显然,接下来,在一体化供应链的布局上,京东物流将是不遗余力的。

……

其实,这两大巨头pk的点还有很多,未来两者的较量也绝不会是“有一点”,一定会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争夺行业一哥的路上,还会有很多的仗打。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另一个实力雄厚的“狠角色”——菜鸟。基于此,又一轮新的战火已经燃起,而新的竞争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s20240207085005274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