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勇敢故事简短100个,有哪些勇敢的小故事?

勇敢的小故事:

1、少年劝吴王

春秋时期,吴王要攻打楚国,但很多大臣都反对道:“攻打楚国虽然胜算很大,但如果其他的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却下了死命令,不准任何人来劝阻他.

后来,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巧妙地成功的将吴王说服.之所以只有少年可以将吴王说服,就是因为他运用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在条件、背景相同的情况下把吴王从“当局者”转为了“旁观者”,这样,吴王就可以用旁观者的角度来重新分析、重新认识这背景相同的两件事了.

2、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时侯 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孩稜粉谷莠咐疯栓弗兢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遵守承诺,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3、戴高乐将军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勇敢者。那是1965年,法国发生民变,巴黎的学生、市民走上街头,要求当时任总统的戴高乐下台。

戴高乐黔驴技穷,来到德国的巴登——巴登。法军驻德司令部设在这里。戴高乐要求驻德法军司令带兵回到巴黎平息民变。但戴高乐的两次要求都遭到那位驻德法军司令的拒绝,还劝说戴高乐放弃这个命令。

后来戴高乐非常感谢那位司令,称颂那位司令勇敢地拒绝执行他的命令。他还写信给那位司令的妻子,说这是上帝在他无能为力时让他来到巴登——巴登,又是上帝让他碰到那位司令。不然,他就可能是历史的罪人了。

4、看到一个故事:老板招聘雇员,有三人应聘。老板对第一个应聘者说,楼道有个玻璃窗,你用拳头把它击碎。应聘者执行了,幸喜那不是一块真玻璃,不然他的手就会严重受伤。

老板又对第二个应聘者说,这里有一桶脏水,你把它泼到清洁工身上去。她此刻正在楼道拐角处那个小屋里休息。你不要说话,推开门泼到她身上就是了。

这位应聘者提着脏水出去,找到那间小屋,推开门,果见一位女清洁工坐在那里。他顶唬侈舅侬矫畴蝎川莽也不说话,把脏水泼在她头上,回头就走,向老板交差。老板此时告诉他,坐在那里的不过是个蜡像。

老板最后对第三个应聘者说,大厅里坐个胖子,你去狠狠击他两拳。这位应聘者说,对不起,我没有理由去击他;即便有理由,我也不能用击打的方法。我因此可能不会被您录用,但我也不执行您这样的命令。

此时,老板宣布,第三位应聘者被聘用,理由是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也是一个理性的人。他有勇气不执行老板的荒唐的命令,当然也更有勇气不执行其他人的荒唐的命令了。

曹沫,鲁国人氏,以力大勇敢著称。

鲁公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

未料三战皆败,鲁公心怯,赶紧商议割地求和。

但是并未责怪曹沫,仍用他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在柯地会盟。

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之时,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

桓公左右恐伤到主公,不敢动作。

桓公问:“你想怎样?”曹沫说:“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太过分了。

大王您认为该怎么办呢?”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

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

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

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数归还。

曹沫以其忠诚勇气和不烂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谓绩效显著。

绑在桅杆上的画家 19 世纪时英国海洋风景画大师特纳出生于理发师家,他曾当过建筑小工,靠刻苦自学成名。

特纳对大自然,尤其是对海洋的观察认真执著,至死不辍。

他67 岁时,为了观察暴风雪中恶浪冲击船舷的情景,居然坚持让水手将自己绑在高高的桅杆上,冒着生命危险颠簸4 个多小时 ,完成了名画《暴风雪》。

1.孙叔敖杀蛇

孙叔敖小的时候,到外面游玩,看见一条长有两个头的蛇,就杀了蛇并把蛇埋了。

他哭着回家。

他的母亲问他哭的原因。

叔敖回答说:“我听说见了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它,害怕离开母亲死去。

”母亲说:“蛇现在在哪里?”回答说:“我害怕别人又见到这条蛇,已经把它杀了并埋了。

”他的母亲说:“我听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会给他福气的,你不会死的。

”等到孙叔敖大了以后,做到了楚国的国相,他还没开始治国,但是国人就已经相信他是一个仁义的人了。

2.楚惠王恩及厨师

一次,楚惠王食凉酸菜时发现内有水蛭,恐忧做饭的厨师被处死。

因故将水蛭吞下,当令尹询问楚惠王时问道:“大王因何故致患腹疾”?惠王答曰:“孤不愿使炊食之厨与辖膳食之吏死去,故贸然吞蛭而食以致患疾”。

令尹闻后遂即叩首并答惠王曰:“臣闻之,天道无情也,惟贤德之人方获其助之。

王有天道之助,必无疾可侵之”!

当晚,楚惠王入厕后腹中的水蛭被排了出来,缠绕于惠王身上的顽疾就此痊愈。

3.屈原背米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是奇怪。

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了石缝里。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在冀州南边,黄河北边。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入困难,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

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苏武牧羊

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尊大汉为丈人,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单于。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匈奴单于派卫律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

单于命人把苏武关进一个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冷了,就缩在角里与皮袄取暖。

过了好些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

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你的大汉去。”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他发现这些羊全是公羊。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

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鼠收集的野果充饥,冷了,就与羊取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挂着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s202304181204064a9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