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盐城文化历史故事资料,江苏盐城的神话故事?

远在上古时期,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强烈的日光将湖水蒸干,把大地晒裂,让庄稼都枯萎了。在高温、缺水和缺少食物下,死伤遍野。外加,恶兽捣乱,人们在难中苦苦挣扎。此时,出现了一位英雄,他叫后羿。后羿大力无比,射术高超,拿起弓箭,将天空中的太阳射下。

射阳河神话:有一群神羊将临干旱久日阜宁大地,羊群用羊角从西向东奔跑,耕了一条深沟,而且一任城墙外走了一个弯,直奔大海,因天水降临,形成一条河,解决当地的干旱,即现在的射阳河。

盐城是历代晒制盐的滩涂,久而久之住在这里的人多了,也成就了这个城市!

盐城这一地名由来是有典故的: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

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

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

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

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

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

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

“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

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

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

“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

“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

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

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

“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

江苏省泰州市,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泰州遗留下大量文物古迹,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坐落在泰州市姜堰区、泰州盐城南通三市交界处的溱潼古镇。

据记载,溱潼古镇古称秦泓、秦潼,早在5000年前就已有人类居住,自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设镇以来,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路经溱潼,因见此地四面环水,河湖港交汇,于是给“秦”字加上三点水,溱潼的名字自此流传至今。

“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国胜江南”,是古人对溱潼古镇的赞美。由于古镇地处泰州、盐城、南通三市交界,自古就有“犬吠三县闻”之说。这里四面环水,河湖港交汇,盛产稻米、棉花、鱼虾、簖蟹,农民不耕而作,堪称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自古有“苏中周庄”之称。

数百年来,溱潼古镇一直是漕运盐运的必经之地,上世纪二十年代至抗战初期,随着粮食贸易繁荣,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也快速发展,一度有“小上海”之称。如今,古镇里依然随处可见售卖泰州特产的商铺,热闹的商业化,是游客对溱潼古镇的第一印象。

古镇里的小溱湖巷,八仙桥巷等一大批明清古建筑群至今仍保存完好,充满诗情画意的“东观归鱼”、“花影清皋”等古溱潼八景,以及中国茶花王、民俗风情馆、院士旧居等景点,以其独特的风采吸引着八方来客。特别是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的溱潼会船节,被誉为“盛大的水上庙会”,热闹非凡。

古溱潼八景之一的“花影清皋”,指的是一棵种植于山茶院内的山茶树。

据介绍,这棵古山茶栽种于宋末,已有800多年的树龄,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山茶基径最大、树体最高、树龄最长,而又生长在长江以北的唯一万朵古山茶,被前国际茶花协会主席格里高利·戴维斯先生誉为“全球人工栽培的茶花之王”,现已入选“吉尼斯世界之最”。

始建于五代时期的绿树禅寺,至今仍保留了明代重修时的风格,其五开间的佛殿建筑在国内十分罕见。寺院内还生长着一棵千年古槐,相传因闻佛法而得道,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数百年来,古槐一直被当地人奉若神明,每逢农历七月初七,还有不少青年男女在此缔结姻缘,期望百年好合。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溱潼古镇厚重的人文资源,据统计,古镇历代进士和举人多达百余人。在现存的众多名人故居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院士府邸”,府邸内繁花古树,灰塑、砖雕古朴典雅,依然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从这里走出的李德仁和李德毅两位院士兄弟,成为传遍中华的佳话。

溱潼古镇所在的溱湖,水质清淳,水产丰富,其中尤以“鱼丸”、“鱼饼”、“虾球”最为著名,这里几乎家家都会做,烧好的鱼饼白如玉璧,虾球红若珊瑚,美味爽口,肥而不腻,堪称溱湖双璧,自古有“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鱼品甲天下”之说。

大洋湾“三宝”系列之——盐渎古镇

盐城大洋湾景区,兴建了一片明清时期的徽派与晋式老四合院建筑群,将徽地的老式古宅原封不动地搬迁过来,再现我国古建筑独特风貌。

目前,在大洋湾落户的古建筑,敦怡堂、慎恥堂、桂復堂、和顺堂已投入使用,还有数十栋古宅将相继落成,总建筑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为“绿水瀛洲”的大洋湾增添了古朴厚重的传承之美。

盐渎古镇位于大洋湾景区的中心位置,一面沿水,两面环路。整个古镇由35栋单体建筑组成,其中包含16栋徽派古民居以及5栋山西四合院组成。

还会有一座古戏台,从前盐民生活清贫,但是唱戏观景确是多年不变的习惯,当年的漂舟戏苑是最热闹的场所,每当夜幕降临大红灯笼高高挂,渔船、游人聚集于此,台上台下都是戏,水里水外都是景,好不热闹。而现在,我们依旧可以在大洋湾再现当年的昌隆盛景。

一号宅 敦怡堂

二进院徽式建筑,砖木结构,面积480平方米。原宅建于咸丰年间,是清咸丰庚申(1860)进士方启宽故居。

高高的马头墙体面大,遮盖面广,具有防火防盗的功能,同时具有分割住宅空间,有利于排除雨水,吸热采光,冬日御寒,夏日降暑的作用。

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而显得错落有致,简洁的黑白对比在不经意之间传递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编织着婉约的水墨之韵。

进入宅内,映入眼帘的开合式天井是徽派民居独特形式。天井完善了住宅的通风、采光功能,使天、地、家融为一体。

室内空间分割全部采用木质结构,木刻雕工,精美无比,有人物、山水、花鸟、 走兽,一幅图案、一段故事,一种寓意,为古宅增添了丰厚的人文色彩。

二号宅 慎恥堂

二进院徽式建筑,面积约450平方米。原宅建于江西九江,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成,是修水县茶商罗坤化家老宅。罗坤化是制茶高手,他制作的红茶被列为沙皇皇室饮品,并得到俄国太子 “茶盖中华,价高天下”金匾相赠。其茶有“太子茶”之称,罗坤化有“茶大王”之誉。

岁月沧桑,原宅因年久失修,砖木结构数处破损,一些雕刻斑驳腐蚀,梁栋上雕花图案被人为铲除、毁坏。这次复原重建是根据当地老人回忆,经工艺大师精心修复,历经数百次探讨研究,方恢复当年原貌。

三号宅 桂復堂

三进院徽式建筑,原建于江西抚州,同治四年(1865年)建成,是翰林院庶吉士许廷桂的老宅。

许廷桂是江西金溪县人,参加本省已未(1859)恩科秋试,以第一名解元成绩中举,次年连捷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四年乙丑(1865)授职翰林检讨,历任监察御史,工科、礼科给事中,云南临安府知府,江南道监察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等职。

墙高宅深,檐飞角翘,木雕、砖雕、石雕古朴典雅,

栩栩如生,堪称江南明清建筑的上乘之作。

四号宅 和顺堂

建于咸丰年间。原楼在江西婺源,是清末婺源著名茶商余德和家老宅。徽商以盐、茶、木等产业著称,婺源茶商则是徽商中的一支劲旅,余德和作为茶商的佼佼者,以其精工细作的茶叶、出色的经营方式在当地颇负盛名,其茶叶远销各地。婺源的古村落建筑是中国迄今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

其建筑为典型的徽派风格,极具历史价值。在修复余德和旧宅时,大部分建筑使用拆除的旧材料,按照当年格式,保持原宅风貌。对室内一些陈腐的木质材料,以新的木材取代。凡保存完好的雕刻保持原貌,对部分损坏严重的则聘请现代雕刻大师按图复原,使婺源的建筑文化再现盐城大洋湾

电视剧《柳堡的故事》是在盐城境内拍摄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s20230304201421073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