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九 汉纪一 太祖高皇帝元年(前206)~二年(前205)
沛公刘邦先入关中,抢了个先手。此时有人劝他:“关中乃形胜之地。听说项羽已经立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这明摆着不想让你占据这里;不如赶紧封闭函谷关,别让诸侯们进来。”于是刘邦着急忙慌地闭关。
这个“有人”,史书已不知其名——因为此人出的实在是一个馊主意。
诸侯上将军、鲁公项羽不惜坑杀降卒招致世人非议,也要急忙入关,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是担心刘邦在关中称王。
说起来刘邦也曾与项羽并肩作战过,当时两人搞不好关系还不错——但那是武信君项梁还在时。
项梁死后,刘邦由于与其余诸侯较少瓜葛,遂成为楚怀王熊心重点扶持的对象,用来制衡项家,之后也基本上在独立作战。
钜鹿一战,目睹楚军的骁勇善战后,项羽得以在几乎所有诸侯中树立起了威望——唯独缺了刘邦。
况且刘邦亲手灭秦,功劳不亚于钜鹿之战;放眼天下,此时的刘邦,已经成为最有资格和实力与项羽争锋之人。
已俨然以反秦联盟盟主自居的项羽,自然对盟友中存在这么一号人物心怀耿耿。
更何况,“关中乃形胜之地”这一点,即使政治上往往表现得天真幼稚的项羽,也是能看出道道的。
如果不是秦朝自己内部瞎折腾,怎么会让刘邦得手呢?如果关中的统治者换成了刘邦,那对刘邦不啻于如虎添翼,到时就更棘手了。
而且一旦刘邦真的称王,由于楚怀王之前的“先入关者王之”,再想把他撸下来就难了——因为项羽想在天下人面前树起自己带头大哥的形象,那就不好出尔反尔。
这样看来,楚怀王当时的这一手看似闲旗,此时却终于恶心到了项羽——可惜没有帮上楚怀王自己。
所以项羽此时迅速挺近秦地,首先当然会先试探:如果刘邦乖乖听话,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有异志,那就正好携大胜之威灭了这老小子。
而反观刘邦呢?他有意与项羽争雄,这是肯定的,问题是此时翻脸为时尚早。
秦地说是四塞之险,但如果内部不稳也是没用的——想想刚死掉的秦朝把!刘邦刚打下秦地,虽然有约法三章收买人心,但立刻就让秦朝的老百姓转而为他卖命显然不现实;而刘邦自己的部队,面对名义上还是盟友的项羽军,恐怕也没有什么战斗意志。
刘邦这么做,过早暴露了自己的意图,同时也授人以柄。
果然,项羽发现函谷关封闭后,怒而命英布等人攻关,轻易就攻破了。这下刘邦就要头疼了——他的兵没项羽多,也没他能打,现在地利也丧失了,这下小命不保啊!范增也力劝项羽,说刘邦入关后的做作已经显示“此其志不在小”;况且望气者言刘邦有“天子气”,所以赶紧趁此良机先灭掉刘邦再说!
所谓“天子气”,是说如果哪里有贵人,那么其地上空云雾就会出现异像;具体到刘邦,据范增说是“皆为龙虎,成五采”。当然,望气之说,不过是附会罢了,却也衍生出一个成语——贵气冲天。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大名鼎鼎的“鸿门宴”了。
拜司马迁所赐,这段故事在中国可谓脍炙人口。
对于刘邦来说,此次事件作为其人生中最凶险、最关键的时刻,自然记忆深刻;加上也有不少后来的汉朝重臣亲历此事,离其时代不远的司马迁得以收集了不少关于此事的资料。
经过太史公妙手加工后,这段“鸿门宴”遂成为《史记》中最精彩的一场大戏,在《资治通鉴》中也被司马光全文抄录,就连“鸿门宴”一词自身也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
这出戏的主角,自然是刘邦与项羽这两方的主帅。
不过真到了场上,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还得看谁有戏!比这两位主角更出彩的,反而是两个二五仔、两个军师、和两个壮士。
刘邦这边的二五仔曹无伤并未正面出场,但正是由于此人的小报告,才让项羽对刘邦真正起了杀心;项羽这边的无间道项伯自不必说,如果没有他通风报信、没有他挡住“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早挂了。
军师自然是张良与范增,两人都是智计百出,奈何一个受重视,另一个被无视。
两个壮士,一个是舞剑的项庄——可惜功败垂成;另一个则是樊哙——正是关键时刻他的闯入,打乱了项羽方的节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项伯此宴明显胳膊肘向外拐,项羽之后也没拿他怎么样;刘邦回去后可是立刻宰了曹无伤。看来,项羽还并没有争天下的觉悟,思维还停留在战国——不,春秋时期的贵族社会,根本没有意识到他面对的到底是怎样的对手。
刘邦自然不敢再挡着项羽。项羽到了咸阳后,屠城,杀秦公子子婴,焚阿房宫,大肆虏掠而归,“秦民大失望”——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全力帮刘邦抵御诸侯呢!这下秦地百姓的屁股全坐到刘邦那边了,之后的战争中,关中果然成为刘邦稳固的后方。
项羽这么做,自然是因为对秦朝有着刻骨的仇恨,依他的性格,当然要由着自己性子来。此时有个姓韩的劝他,不如从此称王关中。项羽一看,宫殿都被自己烧光了,留在这干嘛!于是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韩生听了之后私下里嘲讽:“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知道后,活煮了这个倒霉孩子。
这一下贡献了两条成语——衣锦夜行、沐猴而冠。韩生虽有地图炮之嫌,不过确实命中了项羽的致命之处——格局不够。项羽心中根本没想过复制秦始皇帝的伟业,甚至当上再之前的周天子可能都没想过。当个齐桓晋文一样的霸主,就是他理想的极限了,之后的种种举动无不印证了这点。
然而,时代已变,既然已经有人当过了皇帝,自然就会有第二个吃螃蟹的,项羽对天下的设想,不过是沐猴而冠者的一厢情愿罢了。
史册号网友观点:作者这篇文章讲述了“鸿门宴”这一专有名词的来历,以及成语:贵气冲天、衣锦夜行、沐猴而冠。
作者这篇文章讲述了“鸿门宴”这一专有名词的来历,以及成语:贵气冲天、衣锦夜行、沐猴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