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崇祯为什么死?明朝在崇祯死后还没有输,但是在处理三大案时,却输得很惨

1. 前言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有许多奇特的状况。

有的时代历经上百年,但是留下的记录却平淡无奇者寥寥;而有的时代虽然只有短短数十载,却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无论是正派史家学者,还是民间小说戏剧的作家演员,都竞相关注。

例如明末清初的那段时间,从满族人崛起到大明王朝彻底覆灭,不过40余年时间,但这段时间,却掺杂了太多的话题:家国情怀、民族仇恨、国家认同……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桃花扇》就描绘了晚明的风雨中几个小人物的爱恨情仇。

然而,真正的晚明历史不但远没有文学作品那么浪漫,反而处处透露着一股荒诞的味道。

2. 背景

崇祯十七年(1644年4月),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破城前夕号令勤王,但是并无将领前往。于是崇祯只得在月底感叹一声“大臣误我!”,随后自缢于煤山。与此同时,李自成进城,受到百姓夹道欢迎,京师百官以此为改朝换代之征兆,纷纷归降李自成。而清军则乘此机会,占领了所有关外地区,与李自成形成对峙。

尽管如此,明朝并未彻底灭亡。早在洪武帝时代,明朝就将南京设立为陪都,在那里另有一套平行的官僚体系。而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尽管他迅速将整个黄河流域收入囊中,江淮以南的半壁江山依旧在明朝官僚的统治下。而南京的官僚体系虽然早已形同虚设,但在紧急情况下,若是能够有效启用,倒也不失为一种偏安乃至中兴之策。

在当时,仍旧忠于明朝的官员和兵士,纷纷南逃避难。

到了5月,北京陷落,终于传到了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立刻会晤同僚,要宣布勤王。

但是他们开会的时候,尽都面面相觑,不赞一词。

实在憋不住了,才说一句:“事如不可知,将奈何?”,会议就这样不了了之。

史可法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只得先让军队进驻防区,准备迎敌。

又过了半个月,“可怜圣主好崇祯,缢死煤山树顶”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南方。

南京的官僚们终于感受到问题的紧迫性,对他们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先组建一个新的朝廷。

然而,问题在于,自万历朝以来,党争问题根深蒂固,已经嵌入了晚明政治的基因之中,轻易难以调和。

而在如此紧急关头,两派党人——东林党和阉党非但不能团结一致,反而旧仇添新恨,明争暗斗得不亦乐乎。

这也是导致日后南明彻底失败的基本原因。

在找不到太子的情况下,福王就成了皇位的候选人。

6月5日,福王进入南京,随后即位,改元弘光。

此后,任命了百官六部,俨然中兴之主。

但不久后,却发生了著名的“三大案”,即大悲案、太子案、童飞案,其案情离奇莫测,给所谓的“中兴”蒙上了阴影。

3. 大悲案

当年年末,在南京出现了一个名叫大悲的和尚。

他举止疯疯癫癫,行径可疑,而被抓捕。

审讯中,他自称原是明朝的藩王,从乱军之中出逃后,做了和尚。

然而,他一会儿说崇祯封自己为齐王,一会儿又说是吴王,言论前后不一,看上去“显为诈语”

然而,有人认为大悲只是在装疯卖傻,他的供词反映了包括福王在内的藩王的真实情况,而当局试图掩盖。

在这样的舆论下,负责审讯的刑部官员打算尽快了结此案,但是跟东林党有过节的阮大铖却开出了一个名单,要把那些赞成大悲的人一网打尽。

一个疯和尚为什么搅得朝廷如此紧张?原来在当时,福王登基并非没有争议。

在当时,人们只知道崇祯死了,不知道他的儿子们去向何处,能找到的藩王有福王朱由淞和璐王朱常涝。

虽然福王的继承顺序靠前,但在很久以前,万历想要指定福王的父亲为皇太子,由于东林党的阻止而未遂。

现在,东林党人担心福王登基之后展开打击报复,于是转而拥护璐王。

好在当初凤阳总督马士英果断将福王接到南京,璐王的拥护者才不得不接受既成事实。

然而,裂痕并不容易弥合。

现在,大悲的出现让反对福王的人嗅到了一丝机会,也让朝廷的气氛骤然紧张。

好在马士英出面劝阻了阮大铖。

此案最终结果是在1645年3月27日将“妖僧”斩首示众,算是勉强作了了结。

4. 太子案

就在大悲案的同时,更加轰动南明朝野的太子案也爆发了。

而案情本身也是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事情起因是鸿胪寺少卿高梦箕在南下途中遇一少年,在结伴而行是发现少年的内衣有龙纹,惊问其身份,少年回答说自己是崇祯皇帝的长子朱慈烺,也就是皇太子。

并且,“太子”把自己的经历讲得绘声绘色。

据他说,在李自成进城的那天早上,他从西门逃出了北京,然后在水沟里睡了一夜。

醒来后整整跑了七天七夜,没吃任何东西,直到遇见了高梦箕才算安全了一些。

并且,这个少年行事高调,丝毫不知躲避,最终被朝廷发现,关押在锦衣卫。

随后发生的事情,各方没有统一的记载,众说纷纭,让案情更显神秘。

按照担任过太子老师的大学士王铎的记载,1645年3月,弘光召集群臣前往审视“太子”。

王铎看了之后,就一口咬定这“太子”是假的。

因为这位“太子”显得并不认识他。

然后,王铎问“太子”在哪里读书,“太子”回答说“文华”,但是王铎知道真正的太子是在端敬殿读书的。

然后,王铎又问读书的桌子上放着什么物品,那“太子”支支吾吾,不敢回答。

要他写几句太子曾经读过的话,他也没有写出来。

就在这时,前线将领史可法发来消息,说真太子已经被满人杀害了,所以这个“太子“肯定是假的。

于是,这位“太子”就受到了严刑拷打,直到最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太子”身份是伪造的,他其实叫王之明,是一位驸马的孙子,因为形貌似太子,就被人拿来当作政治阴谋的棋子。

而顾炎武和计六奇却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记载。

说这位“太子”到了南京后,言谈举止颇有皇家风范,语气口吻也颇为自信,而且他还认出了一个曾经在宫中做事的太监。

于是,众官就觉得他是真实的。

但是弘光皇帝却勃然大怒,下令把那个太监处死,把“太子“关进监狱。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太子”尽管受到不友好的诘问,依旧坚持自己的太子身份。

即便是他最后称自己为王之明,也是由于这个名字倒过来就是“明之王”。

民间许多人都对福王的朝廷不怎么信任,对福王继位的合法性也颇有微词。

在他们看来,朝廷审讯王之明,并未对其严刑拷打,反而坐实了他们的心虚,以致“百官皆知伪,然民间犹啧啧真也”。

也有一些人觉得,即便这个王之明身份存疑,也不该对其“不明不白付之刑狱”。

此后,由于时局突变,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而王之明一直被关在牢里,直到清军打入南京才放出来。

5. 童妃案

童妃案又是另一个比较离奇的事件。

起因是在1645年初,一个姓童的妇人求见河南巡抚,说自己原是福王殿里的妃子,由于农民军而走散。

据说,她对宫中世故的形容颇为生动,令不少人信服。

然而,皇帝却拒绝求见,转而让锦衣卫审讯她。

在审讯时,她交代自己的身世说,自己今年三十六岁,在十七岁入宫时,“有东宫黄氏,西宫李氏”。

皇帝知道后,批驳道:“朕先为郡王,何有东、西二宫?”当他见到童氏,立马说了句“朕不识之,速加严讯!”尽管皇帝做出了批驳,有不少人相信童氏就是王妃,就连马士英和阮大铖也对此深信不疑。

当时马士英问阮大铖:皇上不肯认旧妃,我们怎么办?阮大铖说:“吾辈只观上意,上既不认,应置之死

”但马士英依旧要求“从容再处”,他觉得,应该把童氏所言与福王生的孩子先找到,以安抚那些相信童妃身世的百姓

然而,童氏遭受酷刑几天之后,便死在了狱中。

童妃受虐死去的消息传出,许多与她保持过好关系的人顿时感觉岌岌可危,于是打算摆脱南明的统治。

河南省当地的豪杰早已不满马士英和阮大铖的专横统治,于是借此机会宣布保持中立,不再为南明的抗清事业出力。

而更加严重的后果,时人们对福王本人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人们想起来,福王本人当初只是凭借一个玉玺向马士英表明自己的身份。

那么,有没有可能,他自己才是假冒的那个?

6. 结论

南明史如今是历史讨论的重点,而三案的疑云,至今众说纷纭,难以解开。

但是,三案的真相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为何会发生。

对南明君臣来说,当时是个无比危机的关头,理应捐弃前嫌,共度难关才是。

可惜,南明依旧解决不了困扰晚明政治的党争问题,而在“三案”之后,利益集团的倾轧反而愈发激烈,终于发生了左良玉的兵变。

虽然左良玉死在兵变的半路上,没有打进南京,但是却严重削弱了南明君臣的抵抗意志,为最终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s2022110208020420b6.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