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姓于的历史人物排名榜,于氏十大名人排名

于氏十大名人是指在中国历史上以“于”为姓氏的十位杰出人物。他们分别是:于吉、于谦、于襄、于汉超、于敏、于宗立、于右任、于鉴、于演、于世泰。这些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其中,于吉、于谦等人是历史上知名的军事将领,于鉴、于演则是文化名人,于右任则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们的成就和影响力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也仍然被人们所传颂和纪念。这十位于氏名人的排名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重要的贡献和影响。

于化龙,于成龙,于友谊,于谦,

历史上姓于的风云人物有于禁、于谦、于成龙。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南)人。三国时曹操部将。绕悍勇毅,追随曹操南北征战,为魏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累累战功,被曹操称为虽古代名将也不及的“名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曹操据长安,令曹仁率军前往樊城讨伐蜀将关羽,结果被水淹七军,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于定国(前111—前40),字曼倩,东海郡郯县人。西汉时期官员。汉宣帝刘询即位,于定国上书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刘贺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国因此而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几年后,又改任水衡都尉,被破格提升为廷尉。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被封为西平侯。于定国七十多岁时逝世,谥号安侯

有于定国、于禁、于谦、于成龙等人。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

宣帝时任廷尉,为人谦恭,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加审慎之心,当时人说:“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

”少学法于父。

父死,亦为狱吏,后擢为丞相,封西平侯。

于禁,字文则,钜平人,曹操名将。

武帝时召拜军司马,征战有功,持军严整,累迁左将军,封益寿亭侯,假节钺。

谥厉。

于谦,字廷益,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

永乐进士。

历官御史、兵部右侍郎。

正统十三年(1448年),迁左侍郎。

次年秋,瓦剌也先大举寇边,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兵部尚书邝埜从征,留他理部事。

未几,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京师震恐。

监国成王擢之为兵部尚书,全权经划京师防御。

他拥立成王即位,是为景帝。

十月,也先挟英宗破紫荆关入窥京师,他分遣诸将列阵九门外迎敌。

而身自督战,也先挟英宗北逃。

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乞和,请归英宗。

及迎还英宗,安置南宫,称上皇。

后以所谓“谋逆罪”被杀害。

于成龙,字北溪,历官罗城知县、黄州同知、两江总督,所到之处,以清廉著称,时称“天下清官第一”。

于栗磾,本姓万忸于氏,代郡(今山西代县)人,鲜卑族。北魏早期名将。

于永,西汉时期丞相于定国之子,官至光禄勋、御史大夫。娶汉宣帝刘询的长女馆陶公主刘施为妻。

于忠(460-518年),字思贤,本字千年,鲜卑族,代郡(今山西代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权臣,镇南将军于栗磾曾孙、尚书令于洛拔之孙、车骑大将军于烈之子

1、历史上有不少姓于的名人。

2、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唐代文学家于鹄、清代书法家于右任、现代画家于非闇等等。

3、除了以上提到的名人,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于姓名人,比如于敏、于峰、于凌霄等等。

 于姓人口众多且分布广泛,是我国当代第***姓。

历史上的于姓人才济济,涌现出不少名人。

例如,西汉有丞相于定国,东汉有名将于禁,北周有大臣于谨,唐代有大臣于颀、于休烈、于志宁、于琮,诗人于钦,元朝有兵部侍郎于钦,明朝有兵部尚书于谦,清代有名臣于敏中、于成龙等。

其中以于谦最广为人知,他在国家危急关头,能打败敌人,保卫国家,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可惜后来却被误信谗言的明英宗杀害。

于谦

我国历史上“于”姓的历史名人是有的,于谦就是其中一位。当然,这位“于谦”,并不是当下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德云社的“于谦老师”。这位于谦,是我国历史上明朝的大臣,也是比较有名的一位大臣。

于谦此人,比较刚正,不谄媚。在于谦为官时,宫中有位太监,叫做王振,权势比较大,官员中有去送礼巴结王振的,而于谦对此可以说嗤之以鼻,入京时只携带“两袖清风”,并且作诗以明志。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在“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兵败被俘,于谦力排众议,坚请固守,将“社稷为重,君为轻”这句话诠释到了极致。而在明英宗还朝之后,于谦被大将石亨等人诬陷,一代名臣,最后含冤而死。

“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于禁

于禁也是“于”姓历史名人中的一位,不管是《三国演义》中还是《镇魂街》这部剧中,于禁都可以说是描述比较多的一位人物。

于禁,作为三国时期曹操麾下的名将,随着曹操南征北战,深得曹操器重。但是,于禁在樊城与关羽的一战中,被关羽“水淹七军”,结果于禁这位曹操麾下的大将,投降于关羽。而于禁之后也因为此事被曹丕折辱。

1、于定国

于定国,字曼倩,是西汉时期官员。于定国少从父习法律,后任廷尉,决狱审慎,罪有疑者皆从轻处理,时人比之张释之。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2、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为晚唐诗人。于濆不喜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代表作有《苦辛吟》《田翁叹》《陇头水》等有《于濆诗集》一卷传世

1、于公:汉代廷尉,洗雪“东海孝妇”一案,以善决狱著名;

2、于定国:于公之子,汉宣帝时,任廷尉,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姓名人相当之多。按知名度列举其中的18个:1.于公:汉代廷尉,洗雪“东海孝妇”一案,以善决狱著名;2.于定国:于公之子,汉宣帝时,任廷尉,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有于定国、于吉、于禁、于谨、于志宁等。

1、于定国:西汉丞相。字曼倩。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少时随父学法。为狱吏、郡决曹。宣帝时,任廷尉。为人谦恭,能决疑平法,被时人所称赞。后为丞相,封西平侯。

2、于吉:东汉末期的道士,汉族,琅琊(今山东胶南)人,被普遍认为是道教经典《太平经》的作者,《三国志》记载为孙策所杀。

3、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

三国时期魏国武将。

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

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使晚节不保。

关羽败亡后,于禁从荆州获释到了吴国。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魏,同年去世。

4、于谨: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著名将领、战略家。

出身官吏世家,六世祖于栗磾为北魏名臣;曾祖于婆为北魏怀荒镇将;祖父于安定为平凉郡守、高平郡将;父亲于提为陇西郡守,荏平县伯。

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时,因于谨的原因被追赠为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太保、建平郡公。

5、于志宁:于谨的曾孙,于宣道之子,过继叔父于宣敏。

大业末年,于志宁任冠氏县长,因为山东民变群起,于志宁辞官回乡。

617年,李渊起兵入关中,任其为银青光禄大夫。

629年,任中书侍郎,后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封黎阳县公。

640年,兼太子詹事。

643年,李承乾被废,东宫属官都被问罪,只有于志宁受到表彰。

李治被立为皇太子,于志宁再任太子左庶子。

太宗去世,李治继位,于志宁任侍中。

650年,加光禄大夫之位,进封燕国公。

652年,兼太子少师。

656年,转太子太傅。

659年,任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665年,于志宁薨,赠幽州都督,谥号为定。

于姓是我国百家姓中的一个姓氏,历史上有许多的名人。例如:

明代的名臣于谦,三国时代曹操手下大将于禁,东汉时的黄老学说代表人物于吉,南北朝时西魏名将于谨,清代名臣于成龙等。

1、于公

西汉的丞相,是东海郡郯县人,曾任职县狱吏。传说他精通律法,以善于决狱而成名,不论案件大小,都认真审查。其生前平反了东海孝妇案,此故事对后世影响深远,为后人歌颂传扬,此外,此案件是关汉卿创作《窦娥冤》的原型。

2、于吉

东汉末年黄老道代表人物之一。关于他生前的事迹有两种说法:一、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认为于吉是《太平经》的作者;二、《三国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认为于吉是三国时期的道士

于休烈,于颀,于成龙,于谦,于谨,于志宁,于禁,于定国,于吉,于钦字思容,元代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才思敏明,博学多闻,不仅擅长志乘,而且诗也写得好。

1、于谨

北朝杰出政治家、战略家,八柱国之一。他是镇南将军于栗磾的低六世孙,是陇西太守于提的儿子。其生前做过许多的大事,在西魏大统三年,曾参与沙苑之战,领军消灭南梁国,杀死梁元帝。

2、于濆

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是邢州尧山人,当时的邢州尧山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其生前不喜欢拘束的诗歌姓氏以及音律形式,自己作品古朴无华,明快直切,是一个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的诗人,代表作有《苦辛吟》《田翁叹》《陇头水》等,今传《于濆诗集》一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r20240407163411d2210sg.html

为您推荐